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伏储能热泵冷暖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光伏、储能与热泵组合的温控系统。
技术介绍
1、储能电池需要满足一定的工作温度要求,温度过高、过低将导致储能电池不能正常工作。储能电池存放场所有要求,放置在室内不安全;放置在室外,冬天需要考虑其防冻问题,夏天需要考虑其过热问题。为了解决储能电池的工作温度问题,目前市面上常规的做法是在储能电池柜内单独加装空调,该种做法成本高,还需单独为储能电池柜内部空调供电,能耗高。储能电池柜放置在室外,无法解决储能电池柜温控问题,从而保证储能电池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为克服上述情况不足,旨在提供一种利用热泵冷热源进行主动温控的系统。利用热泵冷暖系统冬天制热、夏天制冷的工作原理,换热器设有冷热源进出口,并与热泵冷暖系统的冷热源连接,换热器可以并联入热泵冷暖系统。储能电池柜内部设置温度传感器,通过采集储能电池柜内部温度,控制电动阀来实现储能电池柜温度控制。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光伏、储能与热泵组合的温控系统,包括光伏发电系统、储能系统和热泵冷暖系统,储能系统包括储能电池柜,储能电池柜内设有层叠设置的储能电池、温度控制器以及电池柜温度调节装置,光伏发电系统、热泵冷暖系统以及储能系统之间设有混合逆变器;
3、所述热泵冷暖系统包括热泵、用户末端和中间循环管路系统,电池柜温度调节装置为其中一个用户末端。该系统将储能电池柜放置在室外,用热泵冷暖系统主动解决储能电池柜温控问题,提高储能电池的安全
4、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池柜温度调节装置为第一末端,第一末端的两个端口分别为介质进口和介质出口,介质进口与热泵出口连接,介质进口与热泵出口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第一电动开关阀v1,介质出口与热泵进口连接。
5、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热泵冷暖系统还包括与第一末端并联的用户末端,即第二末端,第二末端上设有第二进口和第二出口,第二进口与热泵出口连接,第二进口与热泵出口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第二电动调节阀v2,第二出口与热泵进口连接。
6、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温度控制器用于采集储能电池柜内温度t1、用户室内温度t2,所述温度控制器用于设置用户室内冷暖系统开关、储能电池柜夏季制冷开启温度t3、储能电池柜夏季制冷关闭温度t4、储能电池柜冬季制热开启温度t5、储能电池柜冬季制热关闭温度t6、夏季制冷室内设定温度t7、冬季制热室内设定温度t8,所述温度控制器用于控制第一电动开关阀v1开关、第二电动调节阀v2开度;
7、控制器信号连接有用户末端温度采集传感器(8)和储能电池温度采集传感器(5),用户末端温度采集传感器反馈用户室内温度t2,储能电池温度采集传感器反馈储能电池柜内温度t1。
8、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包括热泵制冷模式、热泵制热模式;
9、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热泵制冷模式:当用户室内冷暖系统开关开启且用户室内温度t2大于夏季制冷室内设定温度t7,第二电动调节阀v2打开,温度控制器利用pid算法,以夏季制冷室内设定温度t7为目标值,用户室内温度t2为过程值,计算得到第二电动调节阀v2开度,热泵制冷运行;当储能电池柜温度t1大于储能电池柜夏季制冷开启温度t3时,第一电动开关阀v1开启,热泵制冷运行;当储能电池柜温度t1小于储能电池柜夏季制冷关闭温度t4时,第一电动开关阀v1关闭;当用户室内冷暖系统关闭且储能电池柜停止制冷时,热泵关闭。
10、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热泵制热模式:当用户室内冷暖系统开启且用户室内温度t2小于冬季制热室内设定温度t8,第二电动调节阀v2打开,温度控制器利用pid算法,以冬季制热室内设定温度t8为目标值,用户室内温度t2为过程值,计算得到第二电动调节阀v2开度,热泵制热运行;当储能电池柜温度t1小于储能电池柜冬季制热开启温度t5时,第一电动开关阀v1开启,热泵制热运行;当储能电池柜温度t1大于储能电池柜冬季制热关闭温度t6时,第一电动开关阀v1关闭;当用户室内冷暖系统关闭且储能电池柜停止制热时,热泵关闭。
11、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池柜温度调节装置为换热器,换热器为风机盘管和/或辐照地暖管,介质进口和介质出口分别设置在风机盘管和/或辐照地暖管的两个端口处,风机盘管和/或辐照地暖管分别通过介质进口和介质出口与热泵相连。
12、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混合逆变器上设有交流电接口,电网接口和电储能接口,混合逆变器通过电储能接口与储能系统电性连接,电网接口与电网电性连接,交流电接口与热泵冷暖系统电性连接,光伏发电系统、电网和储能系统均可以通过混合逆变器供电给热泵冷暖系统。
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系统通过储能系统存储的电量给热泵冷暖系统供电,解决用户末端冷暖和储能系统温控问题。系统自动监测储能电池的余量,防止储能电池过充和过放,延长储能电池的寿命。系统中的温度控制器包内预设有pid运算模块和控温模块,控温模块将采集到的温度信号与设定温度进行比对,通过pid运算模块进行精确控制开度系数,判断是否开启热泵系统进行制冷和制热,保证储能系统度控制。
14、该系统将储能电池柜放置在室外,储能系统接入原有热泵冷暖系统,用热泵冷暖系统主动解决储能电池柜温控问题,提高储能电池的安全性,且增大了末端的介质容量和负荷需求,减少热泵的频繁启停,提高热泵的cop。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伏、储能与热泵组合的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光伏发电系统(1)、储能系统(6)和热泵冷暖系统(11),储能系统(6)包括储能电池柜(601),储能电池柜(601)内设有层叠设置的储能电池(602)、温度控制器(4)以及电池柜温度调节装置(603),光伏发电系统(1)、热泵冷暖系统(11)以及储能系统(6)之间设有混合逆变器(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储能与热泵组合的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柜温度调节装置(603)为第一末端,第一末端的两个端口分别为介质进口和介质出口,介质进口与热泵出口连接,介质进口与热泵出口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第一电动开关阀V1(10),介质出口与热泵进口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储能与热泵组合的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泵冷暖系统(11)还包括与第一末端并联的用户末端(7),即第二末端,第二末端上设有第二进口和第二出口,第二进口与热泵出口连接,第二进口与热泵出口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第二电动调节阀V2(9),第二出口与热泵进口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储能与热泵组合的温控系统,其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光伏、储能与热泵组合的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热泵制冷模式、热泵制热模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伏、储能与热泵组合的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泵制热模式: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储能与热泵组合的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柜温度调节装置(603)为换热器,换热器为风机盘管和/或辐照地暖管,介质进口和介质出口分别设置在风机盘管和/或辐照地暖管的两个端口处,风机盘管和/或辐照地暖管分别通过介质进口和介质出口与热泵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储能与热泵组合的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逆变器(3)上设有交流电接口,电网接口和电储能接口,混合逆变器(3)通过电储能接口与储能系统(6)电性连接,电网接口与电网(2)电性连接,交流电接口与热泵冷暖系统(11)电性连接,光伏发电系统(1)、电网(2)和储能系统(6)均可以通过混合逆变器(3)供电给热泵冷暖系统(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储能与热泵组合的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光伏发电系统(1)、储能系统(6)和热泵冷暖系统(11),储能系统(6)包括储能电池柜(601),储能电池柜(601)内设有层叠设置的储能电池(602)、温度控制器(4)以及电池柜温度调节装置(603),光伏发电系统(1)、热泵冷暖系统(11)以及储能系统(6)之间设有混合逆变器(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储能与热泵组合的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柜温度调节装置(603)为第一末端,第一末端的两个端口分别为介质进口和介质出口,介质进口与热泵出口连接,介质进口与热泵出口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第一电动开关阀v1(10),介质出口与热泵进口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储能与热泵组合的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泵冷暖系统(11)还包括与第一末端并联的用户末端(7),即第二末端,第二末端上设有第二进口和第二出口,第二进口与热泵出口连接,第二进口与热泵出口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第二电动调节阀v2(9),第二出口与热泵进口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储能与热泵组合的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控制器(4)用于采集储能电池柜内温度t1、用户室内温度t2,所述温度控制器(4)用于设置用户室内冷暖系统开关、储能电池柜夏季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青太,许道金,董自安,王博,韩笑天,徐严言,赵厚克,徐龙宝,
申请(专利权)人:日出东方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