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鼓式减震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83899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48
本技术涉及一种复合鼓式减震器,涉及减震器技术领域,其包括橡胶减震块以及两连接件;两个连接件分别设于橡胶减震块的两端,连接件包括螺栓以及垫圈,螺栓穿设于垫圈中部并与垫圈固接,螺栓的头部以及垫圈均埋设于橡胶减震块内;橡胶减震块的外周面的中部延伸有一圈的抗扭增强部,抗扭增强部与橡胶减震块一体成型,使得橡胶减震块中部的外轮廓尺寸大于靠近连接件的两端部的外轮廓尺寸。本技术的螺栓以及垫圈均通过硫化工艺包裹于橡胶减震块内,形成一个整体结构,发动机通过螺栓传递过来的振动可有效通过橡胶减震块进行吸收和隔断,且橡胶减震块呈中间粗、两端细的腰鼓状,冲击和抗扭效果更好,保障车辆运行时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减震器,尤其涉及一种复合鼓式减震器


技术介绍

1、nvh是指noise(噪声)、vibration(振动)、harshness(声振粗糙度)。nvh技术源自汽车行业,主要研究车辆的噪声和振动对整车性能和舒适度的影响。作为车辆驾乘舒适性的重要指标,振动和噪声很大程度上反映出生产厂家的设计水平和工艺水平,nvh特性已经成为衡量车辆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

2、三轮摩托车由于采用单缸发动机以及三车轮等结构特征决定了三轮摩托车在行驶中有着较大的振动和噪声。现有三轮摩托车发动机减震器多采用由减震弹簧、减震橡胶块、连接螺栓以及垫圈等构件组成。该减震器结构虽然能够一定程度的减弱发动机工作时向车架传递的振动,但面对复杂工况和大扭矩工作状态时,其稳定性较差,减震效果欠佳。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保障减震器在面对复杂工况和大扭矩工作状态时的稳定性,提高其减震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复合鼓式减震器。

2、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复合鼓式减震器,包括橡胶减震块以及两连接件;

3、两个所述连接件分别设于橡胶减震块的两端,所述连接件包括螺栓以及垫圈,所述螺栓穿设于垫圈中部并与垫圈固接,所述螺栓的头部以及垫圈均埋设于橡胶减震块内;

4、所述橡胶减震块的外周面的中部延伸有一圈的抗扭增强部,所述抗扭增强部与橡胶减震块一体成型,且位于两连接件之间,使得橡胶减震块中部的外轮廓尺寸大于靠近连接件的两端部的外轮廓尺寸。

5、进一步,所述抗扭增强部的外轮廓截面形状为弧线形,使得橡胶减震块整体呈中间粗、两端细的腰鼓状。

6、进一步,所述螺栓的螺纹向外布置,所述螺栓伸出橡胶减震块的长度大于20mm。

7、进一步,所述螺栓、垫圈以及橡胶减震块共轴线。

8、进一步,所述橡胶减震块内埋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位于两连接件之间,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螺栓连接。

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10、本技术的一种复合鼓式减震器,其螺栓以及垫圈均通过硫化工艺包裹于橡胶减震块内,紧密结合,形成一个整体结构,发动机通过螺栓传递过来的振动可有效通过橡胶减震块进行吸收和隔断,且橡胶减震块呈中间粗、两端细的腰鼓状,其冲击和抗扭效果更好,保障车辆运行时的稳定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鼓式减震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橡胶减震块(1)以及两连接件(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鼓式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扭增强部(11)的外轮廓截面形状为弧线形,使得橡胶减震块(1)整体呈中间粗、两端细的腰鼓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鼓式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21)的螺纹向外布置,所述螺栓(21)伸出橡胶减震块(1)的长度大于2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鼓式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21)、垫圈(22)以及橡胶减震块(1)共轴线。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复合鼓式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减震块(1)内埋设有弹簧(3),所述弹簧(3)位于两连接件(2)之间,所述弹簧(3)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螺栓(21)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鼓式减震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橡胶减震块(1)以及两连接件(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鼓式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扭增强部(11)的外轮廓截面形状为弧线形,使得橡胶减震块(1)整体呈中间粗、两端细的腰鼓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鼓式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21)的螺纹向外布置,所述螺栓(21)伸出橡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奥琪邢红艳程冠兴谢宁郭涛
申请(专利权)人:淮海跨境电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