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机的开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18379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织机的开口装置,在包括:在综框的下方沿织机的宽度方向延伸并与多张综框的各个相对应地设置且借助于开口杆与对应的综框连接的多根开口轴;与固定在该开口轴上的摆动杆连接并对该摆动杆进行摆动驱动的驱动装置;以及借助于内装的轴承可旋转地支撑上述开口轴的轴承装置的形式的织机的开口装置中,提供能够尽可能消除开口轴挠曲的开口轴的支撑结构。在上述形式的织机的开口装置中,轴承装置包含:具有嵌插有轴承的贯通孔的轴承部;以及沿开口轴的轴线方向延伸且一端固定在织机框架内侧的侧面上并在另一端支撑轴承部的支撑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织机的开口装置,尤其涉及以下形式的凸轮开口装置,该凸轮开口装 置,包含在综框的下方沿织机的宽度方向延伸的开口轴,与多张综框的各个相对应地设置 并借助于开口杆与对应的综框连接;与固定在该开口轴上的摆动杆连接并用于摆动驱动该 摆动杆的驱动装置;以及通过内置的轴承可旋转地支撑上述开口轴的轴承装置。
技术介绍
作为上述形式的开口装置,有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58-132135号公报)中所公 开的开口装置。在该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开口装置中,综框借助于拉线螺柱(连接杆)及 开口杆与开口轴连接。开口轴在左右的织机框架(以下,还简称为“框架”)间的综框的下 方(比正下方靠织口侧)设置成沿织机的宽度方向延伸。另外,开口轴与综框数相对应地 设置多根。并且,连接在宽度向向的综框的两端部下面的连接杆与同开口轴不能相对旋转 地组装的开口杆连接。根据这种结构,各综框借助于连接杆及开口杆并由所对应的开口轴 支撑上下方向的位置。另外,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开口装置中,作为用于使开口轴转动的结构采用积 极凸轮式驱动装置。该凸轮驱动装置设置在左右框架的一方上,利用由伴随着凸轮轴的旋 转而被旋转驱动的一对凸轮盘构成的刚性凸轮的作用,借助于凸轮从动件摆动驱动与各凸 轮盘的周面抵接的凸轮联杆,转动驱动固定在凸轮联杆上的凸轮联杆轴。与此相伴,借助于 联杆机构转动驱动与凸轮联杆轴连接的开口轴,利用伴随着开口轴的转动的开口杆的摆动 运动,综框在上下方向运动。然而,虽然专利文献1并未明确表示,但开口轴在其两端部借助于轴承等旋转自 如地支撑在织机框架上。但是,开口轴是尺寸较长的部件,而且,由于通过与综框连接的开 口杆对开口轴施加综框等的负荷,因而仅仅通过两端部的支撑开口轴会产生挠曲。而且,若 开口轴产生挠曲,则会产生对综框的运动造成影响而得不到期望的开口运动(开口量等) 之类的问题。于是,在织机中,采取了如下措施将由轴承及支撑轴承的托座(轴承箱)等构成 的轴承装置安装在织机的固定部上,利用该轴承装置在开口杆的附近支撑开口轴。另外,在 现有的织机中,一般轴承装置设置在架设于左右的框架间的梁上。即,在现有的织机中,采 用由框架支撑两端部并且将开口杆附近借助于轴承装置并由架设在左右框架间地固定配 置的作为支撑体的梁支撑的这种开口轴的支撑结构。但是,即使在如上所述的现有的开口轴的支撑结构中,在织机的高速运转时或以 高负荷状态运转时,产生得不到所期望的开口运动的问题。即,使织机以高速或高负荷状态 运转的场合,伴随着开口运动对开口轴施加的负荷增大。该场合,在现有的织机中,由于以 尺寸较长的梁支撑作为负荷点的开口杆附近,因而梁因上述负荷及综框的负荷(以下,总 称为“负荷等”)而产生挠曲。此外除此之外还有梁因织机运转时的振动等的影响而产生挠 曲的情况。并且,若作为支撑体的梁产生挠曲,则与之相伴由梁支撑的开口轴也产生挠曲,因而与上述的情况同样地会产生得不到所期望的开口运动之类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于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在上述形式的织机的开口装置中,能尽可能消除开 口轴的挠曲的开口轴的支撑结构。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在上述形式的织机的开口装置中,其特征是,轴承 装置包含具有嵌插有轴承的贯通孔的轴承部;以及沿开口轴的轴线方向延伸并将一端固 定在织机框架内侧的侧面上并在另一端侧支撑轴承部的支撑部。另外,上述的所谓“织机框架的内侧”是指织机的宽度方向的经纱列的中心侧,即 相对于织机框架的经纱列一侧的位置。另外,本说明书的所谓“框架的外侧”是指与上述相 反,即相对于框架从织机的宽度方向的经纱列的中心离开一侧的位置。顺便说明,所谓“织 机的宽度方向”是指与综框的宽度方向(长度方向)平行的方向。(以下,也简称为“宽度 方向”)。在本专利技术的织机的开口装置中,可以将轴承装置的支撑部做成在开口轴的外周面 周围,在上下方向的上比开口轴的中心靠上方位置及下方位置的至少两个位置支撑上述轴 承部。另外,也可以是轴承装置的轴承部具有沿开口轴的轴线方向离开配置的一对轴 承,该一对轴承配置成位于开口杆的两侧。再有,在将本专利技术的开口装置应用于喷水织机的场合,优选轴承部至少具有防止 水向安装有轴承的贯通孔侵入的挡水结构。本专利技术的效果如下。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织机的开口装置,在作为负荷点的开口杆的位置附近支撑开口轴的 轴承装置,支撑在即使在其支撑部上作用借助于开口轴施加的负荷等也难以产生挠曲等变 形的织机框架上。因此,难以产生现有的支撑结构那样的因支撑体(梁)的变形引起的开 口轴的挠曲。因此,即使织机在高速及高负荷状态下运转时,也能尽可能抑制开口轴挠曲的 产生,即使在如上所述的运转时也能得到所期望的开口运动。另外,若将轴承装置的支撑部做成在开口轴的外周面周围,在上下方向上的比开 口轴的中心靠上方位置及下方位置的至少两个位置支撑轴承部的结构,则与支撑部只由一 个位置支撑轴承部的结构相比,可以提高作为整个支撑部的支撑刚性,可以提高由支撑部 得到的轴承部的支撑强度。由此,可以减小或消除因借助于轴承部而施加到支撑部的负荷 等引起的支撑部的变形,能够抑制轴承部随支撑部的变形而变形,能尽可能防止随着轴承 部的位移的开口轴挠曲。再有,若将轴承装置做成在其轴承部,利用沿开口轴的轴线方向离开配置的一对 轴承在作为负荷点的开口杆的位置的两侧支撑开口轴的结构,则由于轴承装置本身的支撑 强度增加,因而可以更有效地抑制由负荷等引起的开口轴的挠曲。另外,在将本专利技术的开口装置应用于喷水织机的场合,由于轴承部具有挡水结构 从而可实现轴承装置内的轴承的长寿命化。即,在喷水织机的场合,在左右的织机的框架内 侧的区域,为投纬而从投纬喷嘴喷射的水飞溅。因此,在该区域存在的轴承装置也会暴露在 该飞溅的水中。并且,若水侵入到轴承部,则内装在轴承部内的轴承会因水的影响而使润滑状态恶化,导致性能急剧降低,寿命缩短。与之相对,若轴承部具有挡水结构,则可以消除或 减轻水对轴承的影响,可以使轴承的寿命提高而实现长寿命化。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开口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开口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主剖视图。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开口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局部剖视俯视图。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开口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主要部分的主剖视图。图5是表示应用本专利技术的开口装置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图6是表示有关本专利技术的开口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其它实施方式的侧剖视图。图7是表示有关本专利技术的开口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其它实施方式的主剖视图。图中1-织机框架(框架),2_综框,3-开口装置,4-主轴,5-主驱动马达,6-曲轴, 10-开口轴,14-开口杆,20-凸轮驱动装置,21-凸轮联杆轴,23-凸轮盘,25-凸轮联杆, 27-凸轮轴,30-联杆机构,31-摆动杆,33-开口轴杆,35-连杆,40-第一轴承装置(轴承装 置),41-支撑部件,43-壳体部件,50-第二轴承装置,51-轴承箱,55-轴承,Bl B3-轴承, Sl S3-密封部件。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 图5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织机的开口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从卷绕织布一侧观察 织机来表示右侧的织机框架1的周边。另外,图示的织机具有四张综框2并将其分为各两 个的两组,通过由开口装置3使综框2的各组相互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织机的开口装置,包括:在综框的下方沿织机的宽度方向延伸并与多张综框的各个相对应地设置且借助于开口杆与对应的综框连接的多根开口轴;与固定在该开口轴上的摆动杆连接并对该摆动杆进行摆动驱动的驱动装置;以及以轴承箱为主体并借助于内装在该轴承箱内的轴承可旋转地支撑上述开口轴的轴承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轴承箱包含:具有嵌插有上述轴承的贯通孔的轴承部;以及沿上述开口轴的轴线方向延伸且一端固定在织机框架内侧的侧面上并在另一端支撑上述轴承部的支撑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深町淳史清水信明
申请(专利权)人:津田驹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