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转体门式墩落位端钢混组合段合拢施工方法技术_技高网

转体门式墩落位端钢混组合段合拢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18196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门式墩施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体门式墩落位端钢混组合段合拢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转体配重架和钢横梁连接,将第二钢立柱套设于第二混凝土墩上;在第一混凝土墩的两侧施工两个临时支架;吊装钢横梁和转体配重架至临时支架上;在钢横梁和第一钢立柱内浇注混凝土,形成第一钢混段;转动上承台,钢横梁远离转体配重架的一端转动至第二混凝土墩上方;将第二钢立柱提升,使得第二钢立柱与钢横梁抵接,将钢横梁与第二钢立柱焊接;在钢横梁与第二钢立柱内浇注混凝土,形成第二钢混段。通过转体式门墩的设置,以减少在营业线上方施工的时间,同时利用第一钢立柱和第二钢立柱形成第一钢混段和第二钢混段来增强钢横梁连接处的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门式墩施工,尤其涉及一种转体门式墩落位端钢混组合段合拢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当新建铁路需要斜跨越营业线上方时,一般在营业线上方建造门式墩,以便对铁路进行支撑。

2、因营业线上方不允许长期施工,故一般采取在营业两边分别建造支撑脚,然后在支撑脚上放置预制横梁的方式,但是这种方式由于中间营业线的干涉,实施较为困难,同时横梁与支撑脚处的连接强度也较低,故亟需一种新型施工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转体门式墩落位端钢混组合段合拢施工方法。

2、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转体门式墩落位端钢混组合段合拢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依次施工下承台、球铰结构和上承台,然后在上承台上施工第一混凝土墩,同时在营业线的另一侧施工第二混凝土墩;s2、制作第一钢立柱、第二钢立柱、钢横梁和转体配重架,将第一钢立柱与钢横梁连接,将转体配重架和钢横梁连接,将第二钢立柱套设于第二混凝土墩上;s3、在第一混凝土墩的两侧施工两个临时支架;s4、吊装钢横梁和转体配重架至临时支架上,使得第一钢立柱套于第一混凝土上,并将转体配重架与一个临时支架连接,将钢横梁远离转体配重架的一端与另一个临时支架连接;s5、在钢横梁和第一钢立柱内浇注混凝土,形成第一钢混段;s6、将两个临时支架均拆除,然后转动上承台,使得钢横梁远离转体配重架的一端转动至第二混凝土墩上方;s7、将第二钢立柱提升,使得第二钢立柱与钢横梁抵接,然后将钢横梁与第二钢立柱焊接;s8、在钢横梁与第二钢立柱内浇注混凝土,形成第二钢混段,完成对转体门式墩的施工。

3、本专利技术的转体门式墩落位端钢混组合段合拢施工方法,通过转体式门墩的设置,以减少在营业线上方施工的时间,同时利用第一钢立柱和第二钢立柱形成第一钢混段和第二钢混段来增强钢横梁连接处的强度;而转体的施工方式使得需要吊装和施工的工序均在营业性的两侧进行,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施工难度,提升了施工效率。

4、进一步,s1步骤中,第一混凝土墩和第二混凝土墩施工时,预留顶部连接筋。

5、进一步,s4步骤中,浇注混凝土前,在第一钢立柱和钢横梁内植筋,使得第一钢立柱、钢横梁和第一混凝土墩之间均连接。

6、进一步,s8步骤中,浇注混凝土前,在第二钢立柱和钢横梁内植筋,使得第二钢立柱、钢横梁和第二混凝土墩之间均连接。

7、进一步,s4和s8步骤中,浇注前,在第一钢立柱或第二钢立柱内设置剪力钉和肋板。

8、进一步,s8步骤中,钢横梁或第二钢立柱的侧壁上预留人孔,以便操作人员进入操作,并在操作人员操作完毕后将人孔封闭。

9、进一步,采用提升装置来提升第二钢立柱,提升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环绕混凝土墩设置;固定框,所述固定框套设于第二钢立柱外;固定件,所述固定件适于将固定框与第二钢立柱相对固定;液压缸,所述液压缸设于支架上,所述液压缸的伸出杆与固定框连接,且适于推动固定框沿竖直方向移动。

10、进一步,所述固定件包括锁紧螺栓,所述锁紧螺栓与固定框螺纹连接,且与第二钢立柱抵接。

11、进一步,所述固定框上连接有模板,所述模板与第二钢立柱的底面抵接,所述模板沿第二钢立柱的周向环绕设置呈封闭状态。

12、进一步,所述固定框与模板之间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沿第二钢立柱的周向设有多个。

13、进一步,所述模板的内壁设有密封橡胶条,所述密封橡胶条与混凝土墩抵接。

14、进一步,所述支架上连接有加强杆,所述加强杆与模板连接。

15、进一步,所述加强杆设于模板的下方。

16、进一步,所述加强杆与支架焊接。

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8、1、通过转体式门墩的设置,以减少在营业线上方施工的时间,同时利用第一钢立柱和第二钢立柱形成第一钢混段和第二钢混段来增强钢横梁连接处的强度;而转体的施工方式使得需要吊装和施工的工序均在营业性的两侧进行,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施工难度,提升了施工效率;

19、2、通过固定件将固定框与第二钢立柱固定,然后通过液压缸的活塞杆推动固定框移动,进而推动第二钢立柱上移,是的第二钢立柱与钢横梁抵接,进而便于对第二钢立柱与钢横梁进行焊接,通过液压缸与固定框的配合,提升第二钢立柱移动的稳定性,同时提升施工效率;

20、3、通过模板、连接杆和密封橡胶条的设置,在第二钢立柱提升时,模板同步对第二钢立柱进行支撑,提升第二钢立柱的稳定性,利于对第二钢立柱和钢横梁进行焊接,密封橡胶条则可减少模板与混凝土墩之间泄露的可能,便于在第二钢立柱完成与钢横梁的焊接后,在第二钢立柱内浇注混凝土部以形成钢混段。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体门式墩落位端钢混组合段合拢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体门式墩落位端钢混组合段合拢施工方法,S1步骤中,第一混凝土墩(4)和第二混凝土墩(41)施工时,预留顶部连接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体门式墩落位端钢混组合段合拢施工方法,S4步骤中,浇注混凝土前,在第一钢立柱(42)和钢横梁(46)内植筋,使得第一钢立柱(42)、钢横梁(46)和第一混凝土墩(4)之间均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体门式墩落位端钢混组合段合拢施工方法,S8步骤中,浇注混凝土前,在第二钢立柱(43)和钢横梁(46)内植筋,使得第二钢立柱(43)、钢横梁(46)和第二混凝土墩(41)之间均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体门式墩落位端钢混组合段合拢施工方法,S4和S8步骤中,浇注前,在第一钢立柱(42)或第二钢立柱(43)内设置剪力钉和肋板。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体门式墩落位端钢混组合段合拢施工方法,S8步骤中,钢横梁(46)或第二钢立柱(43)的侧壁上预留人孔,以便操作人员进入操作,并在操作人员操作完毕后将人孔封闭。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体门式墩落位端钢混组合段合拢施工方法,采用提升装置来提升第二钢立柱(43),提升装置包括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体门式墩落位端钢混组合段合拢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锁紧螺栓(21),所述锁紧螺栓(21)与固定框(2)螺纹连接,且与第二钢立柱(43)抵接。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体门式墩落位端钢混组合段合拢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2)上连接有模板(23),所述模板(23)与第二钢立柱(43)的底面抵接,所述模板(23)沿第二钢立柱(43)的周向环绕设置呈封闭状态。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体门式墩落位端钢混组合段合拢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2)与模板(23)之间连接有连接杆(22),所述连接杆(22)沿第二钢立柱(43)的周向设有多个;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体门式墩落位端钢混组合段合拢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体门式墩落位端钢混组合段合拢施工方法,s1步骤中,第一混凝土墩(4)和第二混凝土墩(41)施工时,预留顶部连接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体门式墩落位端钢混组合段合拢施工方法,s4步骤中,浇注混凝土前,在第一钢立柱(42)和钢横梁(46)内植筋,使得第一钢立柱(42)、钢横梁(46)和第一混凝土墩(4)之间均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体门式墩落位端钢混组合段合拢施工方法,s8步骤中,浇注混凝土前,在第二钢立柱(43)和钢横梁(46)内植筋,使得第二钢立柱(43)、钢横梁(46)和第二混凝土墩(41)之间均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体门式墩落位端钢混组合段合拢施工方法,s4和s8步骤中,浇注前,在第一钢立柱(42)或第二钢立柱(43)内设置剪力钉和肋板。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体门式墩落位端钢混组合段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晓锋韩胜丁健邓锡保欧琼邓学民吴伟庞梁斌琦张鑫赵佩力刘庆勇吴坤豪管文瑞张起波韩晨晨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一局集团广州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