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说明书公开了一种被配置在车辆地板下、且为高电压部件或者燃料罐的地板下部件的保护结构。
技术介绍
1、一直以来,已知有一种在车辆的地板下配置蓄电池或逆变器、高电压电缆等高电压部件、或者燃料罐的结构。在下文中,将这样的被配置在地板下的高电压部件或者燃料罐称为“地板下部件”。此外,在一部分情况下,除了地板下部件之外,进一步地,为了对乘员的上下车进行辅助,还提出了在车辆的车辆宽度方向端部处设置上下车台阶的方案。
2、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具备对被配置在地板下的电池进行支承的电池框架、和在上下车时被利用的侧面台阶的结构。在专利文献1中,电池框架在其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处具有侧面框架,侧面台阶被一体地形成在该侧面框架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处。通过采用所涉及的结构,从而能够在实现部件件数的削减的同时,确保侧面台阶的强度以及刚性。
3、在先技术文献
4、专利文献
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123956号公报
6、但是,存在有发生障碍物与车辆的侧方碰撞的侧面碰撞的情况。即使在这种的侧面碰撞时,作为高电压部件或者燃料罐的地板下部件也必须被适当地保护。但是,在设置了上下车台阶的情况下,侧面碰撞时的碰撞载荷会经由上下车台阶而被传递到地板下部件上,从而有可能使地板下部件的保护变得不充分。并且,以往,关于该问题并没有被充分研讨。
7、在此,本说明书公开了一种具有上下车台阶并且在侧面碰撞时能够适当地对地板下部件进行保护的地板下部件的保护结构。
技术
1、在本说明书中公开的地板下部件的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具备:地板下部件,其被配置在车辆地板下,且为高电压部件或者燃料罐;上下车台阶,其被配置在与所述地板下部件相比靠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处;保护构件,其被配置在所述地板下部件与所述上下车台阶之间,所述保护构件具有抵接壁,所述抵接壁在车辆宽度方向上与所述上下车台阶对置并向随着趋向于下方而趋向于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方向倾斜。
2、通过设为所涉及的结构,从而在侧面碰撞时,当上下车台阶与抵接壁碰撞时,上下车台阶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端部会从抵接壁承受向下的反作用力。并且,由此,上下车台阶会以其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端部向下方移动的方式而进行旋转。其结果为,能够有效地防止上下车台阶直接或者间接地碰撞到地板下部件的情况,从而能够适当地保护地板下部件。
3、在该情况下,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所述上下车台阶具有:第一安装部,其被结合固定在所述车身的一部分上;第二安装部,其在与所述第一安装部相比靠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处被结合固定在所述车身的一部分上,当在所述上下车台阶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端部上被施加了向下的力时,所述第二安装部和所述车身的结合固定与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车身的结合固定相比被优先解除。
4、通过采用所涉及的结构,从而在侧面碰撞时,由于上下车台阶成为基于第一安装部的单点支承,因此上下车台阶变得易于旋转。其结果为,能够更可靠地保护地板下部件。
5、在该情况下,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所述第二安装部具有脆弱部,所述脆弱部当在所述上下车台阶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端部上被施加了向下的力时,应力局部集中并容易发生断裂或者变形。
6、通过采用所涉及的结构,从而在侧面碰撞时,能够更可靠地解除所述第二安装部和所述车身的结合固定。
7、此外,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还具备:地板下框架,其为所述车辆的地板下之中的、在所述抵接壁与所述地板下部件之间的位置上向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车身框架;部件支承构件,其对所述地板下部件进行支承,并被安装在所述地板下框架的底面上,所述保护构件还具有:上侧加强构件,其介于所述抵接壁与所述地板下框架之间,并将从所述抵接壁承受的朝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载荷向所述地板下框架传递;下侧加强构件,其在所述上侧加强构件的下侧位置处介于所述抵接壁与所述部件支承构件之间,并将从所述抵接壁承受的朝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载荷向所述部件支承构件传递。
8、通过采用所涉及的结构,从而能够将施加在抵接壁上的载荷向地板下框架以及部件支承构件分散并传递。并且,由此,能够抑制抵接壁的变形,并且能够更可靠地使向下的反作用力作用在上下车台阶上。其结果为,能够更可靠地保护地板下部件。
9、在该情况下,在所述保护构件的底面之中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边缘处,形成有两个以上的切口,所述部件支承构件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边缘进入到所述切口内,所述切口的周缘和所述部件支承构件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边缘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分离。
10、通过采用所涉及的结构,从而在侧面碰撞时,能够将碰撞载荷的一部分传递至部件支承构件。此外,在侧面碰撞前的阶段中,切口与部件支承构件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分离,由于在两者之间具有某种程度的间隙,因此能够使保护构件的组装工作简易化。
11、根据本说明书中所公开的地板下部件的保护结构,能够在侧面碰撞时适当地对地板下部件进行保护。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板下部件的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具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板下部件的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板下部件的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地板下部件的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板下部件的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板下部件的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具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板下部件的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板下部件的保护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渡边胜也,阿部淳一,前田将规,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