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金属材料制备用模具及复合金属材料制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176813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44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金属材料制备用模具及复合金属材料制备装置,涉及金属加工技术领域,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复合金属材料加工装置以及相应的制备用模具。该复合金属材料制备用模具,包括模型槽和盖体,所述模型槽的上表面中部凹陷形成用于承装液态金属的凹槽;所述盖体上贯穿设置有通孔,当所述盖体盖合在所述模型槽上时,所述凹槽能且仅能通过所述通孔连通外界环境。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复合金属材料制备装置,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复合金属材料制备用模具,还包括液态金属盛放包;所述液态金属盛放包位于所述盖体上方并经至少一个所述通孔与形成于所述模型槽内的所述凹槽相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金属加工,尤其是涉及一种复合金属材料制备用模具及复合金属材料制备装置


技术介绍

1、现在的机械加工行业里,根据产品的不同用途,需要选用不同的材质,而受铸造工艺等影响,各个机械产品很多都是采用同一种材质,像在需要高耐腐蚀及高耐磨性的化工机械领域,就需要选用一些特殊的高性能合金,而这些高性能合金普遍比较昂贵,如果整个产品采用同一种材质,产品的最终销售价格也将随之提高,并且,在企业使用一段时间后对生产线进行维护更换时,需要对该部件整体进行更换,这就大大增加企业的使用成本,因此迫切需要一种低使用成本的复合材质,在保障设备运行安全的前提下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为此,各机械加工企业的技术人员多年来一直在努力寻找解决该问题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复合金属材料制备用模具及复合金属材料制备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特殊合金使用成本高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3、本技术提供的复合金属材料制备用模具,包括:

4、模型槽,所述模型槽的上表面中部凹陷形成用于承装液态金属的凹槽;

5、盖体,所述盖体上贯穿设置有通孔,当所述盖体盖合在所述模型槽上时,所述凹槽能且仅能通过所述通孔连通外界环境。

6、使用上述模型槽,可以应用铸坯工艺实现复合金属材料的制备,从而使得加工制得的金属材料为双层结构,使其同时兼顾普通金属的低成本高强度属性以及特殊贵价金属的耐腐蚀等特殊性能,通过加工制备复合金属的方式大大降低特殊金属或合金的使用成本,解决上述金属加工和使用成本高昂的问题。

7、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模型槽由待复合的金属制成,注入所述凹槽内的液态金属能与所述模型槽一体成型。

9、当上述模型槽由待复合的金属材料制成时,此时注入模型槽内的液态金属可以与其在高温下实现牢固粘合,从而形成复合金属坯。

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通孔包括用于承接液态金属的浇注通道,所述浇注通道的数量为至少一个。

11、上述盖体可以用于封闭凹槽,避免注入的液态金属过多;同时也可以有效避免模型槽在高温环境下出现氧化情况。高温状态下的液态金属可以经过上述浇注通道注入凹槽内。

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浇注通道的内侧壁覆盖有耐高温层。

13、上述耐高温层可以确保盖体以及浇注通道不会与液态金属结合,避免液态金属堵塞上述浇注通道。

1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耐高温层通过镶嵌或喷涂固定设置于所述浇注通道内壁上并与所述盖体形成复合结构。

1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浇注通道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且所有的所述浇注通道相对于所述凹槽均匀排布。

16、多个均匀分布的浇注通道有助于确保注入凹槽内的液态金属能够在凹槽内均匀分布,同时还可以帮助避免液态金属内部形成孔洞。

1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通孔还包括气孔。

18、上述气孔用于排出凹槽内的气体。

19、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复合金属材料制备装置,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复合金属材料制备用模具,还包括液态金属盛放包;

20、所述液态金属盛放包位于所述盖体上方并经至少一个所述通孔与形成于所述模型槽内的所述凹槽相连。

21、液态金属盛放包内承装有液态金属。

2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中间包,所述中间包位于所述液态金属盛放包和所述盖体之间,所述中间包上设置有若干水口,任意一个所述水口与一个所述通孔相连通,所述通孔的数量等于所述水口的数量。

23、上述中间包的结构设计有助于更好的控制注入凹槽内的金属的温度,使其温度更加均匀。另外,该中间包上分布有多个水口,上述水口不仅可以缓冲液态金属浇注时的压力,使液态金属能够以较为分散的状态注入凹槽内,同时还可以使注入凹槽内的液态金属能快速流平。

2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冷却组件、预压组件和整形组件;

25、经所述冷却组件冷却处理后,承载有液态金属的所述模型槽能依次输送至所述预压组件和所述整形组件处进行机械加工。

26、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较佳的实施方式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7、本方案以铸坯工艺为基础,通过上述模型槽以及注入模型槽内的液态金属材料可以实现双层金属材料的快速加工。与传统的单层金属材料相比,通过上述模具和制备装置加工制造出的复合金属材料在不影响材料的综合性能的前提下具有成本低廉、易于制造加工的优点。应用上述复合金属材料可以大幅度降低相关产品的加工成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金属材料制备用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金属材料制备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槽由待复合的金属制成,注入所述凹槽内的液态金属能与所述模型槽复合并一体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金属材料制备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包括用于承接液态金属的浇注通道,所述浇注通道的数量为至少一个。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金属材料制备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浇注通道的内侧壁覆盖有耐高温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金属材料制备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耐高温层通过镶嵌或喷涂固定设置于所述浇注通道内壁上并与所述盖体形成复合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金属材料制备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浇注通道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且所有的所述浇注通道相对于所述凹槽均匀排布。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金属材料制备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还包括气孔。

8.一种复合金属材料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金属材料制备用模具,还包括液态金属盛放包;p>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复合金属材料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间包,所述中间包位于所述液态金属盛放包和所述盖体之间,所述中间包上设置有若干水口,任意一个所述水口与一个所述通孔相连通,所述通孔的数量等于所述水口的数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复合金属材料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却组件、预压组件和整形组件;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金属材料制备用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金属材料制备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槽由待复合的金属制成,注入所述凹槽内的液态金属能与所述模型槽复合并一体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金属材料制备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包括用于承接液态金属的浇注通道,所述浇注通道的数量为至少一个。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金属材料制备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浇注通道的内侧壁覆盖有耐高温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金属材料制备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耐高温层通过镶嵌或喷涂固定设置于所述浇注通道内壁上并与所述盖体形成复合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金属材料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廷志邱志刚张磊
申请(专利权)人:秦皇岛卓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