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用于便于脱模的注塑模具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用于便于脱模的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75635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43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便于脱模的注塑模具,属于模具设备领域,该一种用于便于脱模的注塑模具包括:机架和模具组件,所述模具组件包括子模、母模、第一双向滑轨、第二双向滑轨、支架、顶杆和弹簧,所述第一双向滑轨和所述第二双向滑轨均设置于所述机架上部,所述子模与所述第一双向滑轨一个滑动端固定连接,所述母模与所述第一双向滑轨另一个滑动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架、所述顶杆和所述弹簧均对称设置,所述顶杆和所述弹簧均设置有多个,所述支架与所述第二双向滑轨滑动端固定连接,另一个所述支架与所述第二双向滑轨另一个滑动端固定连接,从而减少了人工接触注塑模具和注塑产品被烫伤的风险,进而有利于注塑产品的脱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模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便于脱模的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1、一般来说注塑成型又称注射模塑成型,它是一种注射兼模塑的成型方法。注塑成型方法的优点是生产速度快、效率高,操作可实现自动化,花色品种多,形状可以由简到繁,尺寸可以由大到小,而且制品尺寸精确,产品易更新换代,能成形状复杂的制件,注塑成型适用于大量生产与形状复杂产品等成型加工领域。

2、在一定温度下,通过螺杆搅拌完全熔融的塑料材料,用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型品的方法。该方法适用于形状复杂部件的批量生产,是重要的加工方法之一。

3、因此在注塑成型后,需要将注塑模具与注塑产品之间进行脱模分离,由于完全熔融的塑料材料具有一定的粘连性,且刚注塑完成的注塑产品和注塑模具本身具有一定的温度,利用人工手动脱模强行脱模,会有被烫伤的风险,因此会存在脱模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用于便于脱模的注塑模具,可以实现利用第一双向滑轨的滑动端分别带动子模和母模的反向移动,同时利用顶杆对注塑在模具内部的产品顶住限位,实现了注塑模具与注塑产品之间的脱模分离,同时再利用第二双向滑轨分别带动两个支架和多个顶杆的反向移动,让顶杆与注塑产品之间分离掉落,从而减少了人工接触注塑模具和注塑产品被烫伤的风险,进而有利于注塑产品的脱模。

2、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用于便于脱模的注塑模具,包括:机架和模具组件,所述模具组件包括子模、母模、第一双向滑轨、第二双向滑轨、支架、顶杆和弹簧,所述第一双向滑轨和所述第二双向滑轨均设置于所述机架上部,所述子模与所述第一双向滑轨一个滑动端固定连接,所述母模与所述第一双向滑轨另一个滑动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架、所述顶杆和所述弹簧均对称设置,所述顶杆和所述弹簧均设置有多个,一个所述支架与所述第二双向滑轨一个滑动端固定连接,另一个所述支架与所述第二双向滑轨另一个滑动端固定连接,所述顶杆一侧与所述支架滑动连接,所述弹簧套在所述顶杆一端外部,所述弹簧一侧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所述弹簧另一侧与所述顶杆一端固定连接,多个所述顶杆一侧滑动贯穿所述子模内部,所述顶杆一侧与所述子模内壁齐平设置,多个所述顶杆一侧滑动贯穿所述母模内部,所述顶杆一侧与所述母模内壁齐平设置。

3、另外,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用于便于脱模的注塑模具还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4、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顶杆一侧为锥形设置,且所述子模和所述母模均开设有与所述顶杆相匹配的锥形槽。

5、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双向滑轨包括支撑架、第一双向螺纹杆、第一滑动块和第一电机,所述支撑架与所述机架上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动块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双向螺纹杆与所述支撑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动块与所述支撑架滑动连接,一个所述第一滑动块与所述子模固定连接,另一个所述第一滑动块与所述母模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双向螺纹杆与所述第一滑动块螺纹连接,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双向螺纹杆传动连接。

6、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撑架、所述第一双向螺纹杆和所述第一滑动块均对称设置,两个所述第一双向螺纹杆均设置有第一带轮,两个所述第一带轮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7、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设置有第二带轮,所述第一双向螺纹杆一侧设置有第三带轮,所述第二带轮与所述第三带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8、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子模和所述母模一侧均设置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与所述第一滑动块固定连接。

9、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双向滑轨包括第二双向螺纹杆、第二滑动块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二双向螺纹杆与所述支撑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动块与所述支撑架滑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机架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动块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双向螺纹杆与所述第二滑动块螺纹连接,所述第二电机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双向螺纹杆传动连接。

10、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双向螺纹杆和所述第二滑动块均对称设置,两个所述第二双向螺纹杆均设置有第四带轮,两个所述第四带轮之间通过带轮传动连接。

11、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电机输出端设有第五带轮,所述第二双向螺纹杆设置有第六带轮,所述第五带轮与所述第六带轮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12、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弹簧一侧设置有固定螺栓,所述弹簧另一侧设置有贯穿螺栓,所述固定螺栓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所述贯穿螺栓贯穿所述顶杆内部。

13、很多的注塑生产过程中,都是一个脱模后会再次的进行合模注塑,因此在不等待模具和产品冷却时就会进行脱模,并将注塑产品从模具中脱模取下,并将产品进行堆叠冷却,从而很多的小型企业需要人工的介入进行搬运具有高温的注塑产品,不仅会增加人工的工作负担,还存在被烫伤的风险;

14、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下料组件,所述下料组件包括升降滑轨、喷头、供液件、直线滑轨、夹持板、机械臂和抓手,所述升降滑轨设置于所述机架一侧,所述喷头与所述升降滑轨升降端固定连接,所述喷头位于所述子模和所述母模之间上方,所述供液件与所述机架一侧固定连接,所述供液件输出端与所述喷头连通,所述直线滑轨设置于所述子模和所述母模之间的下方,所述夹持板与所述直线滑轨滑动端转动连接,所述机械臂设置于所述机架一侧,所述抓手设置于所述机械臂工作端;

15、当顶杆将注塑产品顶住限位,第一双向滑轨带动子模和母模与注塑产品分离后,升降滑轨的滑动端带动喷头的下降,喷头将会对注塑产品施加一个下压力,第二双向滑轨的滑动端带动支架的移动,支架会带动弹簧的移动,弹簧会带动顶杆的移动,将顶杆与注塑产品之间进行分离,便随着喷头对注塑产品的下压力,将注塑产品降落到两个夹持板之间,并位于直线滑轨的滑动端上部,夹持板实施对注塑产品进行夹持,直线滑轨的滑动端带动夹持板和注塑产品的移动,将注塑产品移动到抓手的一侧,机械臂的工作端带动抓手的移动,让抓手实施对注塑产品的抓取,并且利用机械臂带动抓手的移动,将注塑产品进行转运堆叠,在整个使用的过程中,实现了对注塑产品的下料,并对注塑产品进行夹持和移动,将注塑产品移动到抓手的一侧,利用机械臂和抓手实施对注塑产品的抓取和堆叠,减少了人工的介入工序,减轻了人工的工作负担,降低了人工被烫伤的风险。

16、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升降滑轨包括第三电机、螺纹柱和升降块,所述第三电机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电机输出端与所述螺纹柱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柱与所述机架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柱与所述升降块螺纹连接,所述喷头与所述升降块固定连接。

17、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供液件包括液箱和液泵,所述液箱和所述液泵均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所述液箱与所述液泵连通,所述液泵与所述喷头连通。

18、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直线滑轨包括底架、滑动架和第四电机,所述第四电机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便于脱模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便于脱模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260)一侧为锥形设置,且所述子模(210)和所述母模(220)均开设有与所述顶杆(260)相匹配的锥形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便于脱模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双向滑轨(230)包括支撑架(231)、第一双向螺纹杆(232)、第一滑动块(233)和第一电机(234),所述支撑架(231)与所述机架(100)上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234)与所述机架(100)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动块(233)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双向螺纹杆(232)与所述支撑架(23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动块(233)与所述支撑架(231)滑动连接,一个所述第一滑动块(233)与所述子模(210)固定连接,另一个所述第一滑动块(233)与所述母模(220)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双向螺纹杆(232)与所述第一滑动块(233)螺纹连接,所述第一电机(234)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双向螺纹杆(232)传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便于脱模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231)、所述第一双向螺纹杆(232)和所述第一滑动块(233)均对称设置,两个所述第一双向螺纹杆(232)均设置有第一带轮(235),两个所述第一带轮(235)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便于脱模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234)输出端设置有第二带轮(236),所述第一双向螺纹杆(232)一侧设置有第三带轮(237),所述第二带轮(236)与所述第三带轮(237)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便于脱模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子模(210)和所述母模(220)一侧均设置有连接架(280),所述连接架(280)与所述第一滑动块(233)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便于脱模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双向滑轨(240)包括第二双向螺纹杆(241)、第二滑动块(242)和第二电机(243),所述第二双向螺纹杆(241)与所述支撑架(231)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动块(242)与所述支撑架(231)滑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机(243)与所述机架(100)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动块(242)与所述支架(250)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双向螺纹杆(241)与所述第二滑动块(242)螺纹连接,所述第二电机(243)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双向螺纹杆(241)传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便于脱模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双向螺纹杆(241)和所述第二滑动块(242)均对称设置,两个所述第二双向螺纹杆(241)均设置有第四带轮(245),两个所述第四带轮(245)之间通过带轮传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便于脱模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机(243)输出端设有第五带轮(246),所述第二双向螺纹杆(241)设置有第六带轮(247),所述第五带轮(246)与所述第六带轮(247)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便于脱模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270)一侧设置有固定螺栓(271),所述弹簧(270)另一侧设置有贯穿螺栓(272),所述固定螺栓(271)与所述支架(250)固定连接,所述贯穿螺栓(272)贯穿所述顶杆(260)内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便于脱模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便于脱模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260)一侧为锥形设置,且所述子模(210)和所述母模(220)均开设有与所述顶杆(260)相匹配的锥形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便于脱模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双向滑轨(230)包括支撑架(231)、第一双向螺纹杆(232)、第一滑动块(233)和第一电机(234),所述支撑架(231)与所述机架(100)上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234)与所述机架(100)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动块(233)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双向螺纹杆(232)与所述支撑架(23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动块(233)与所述支撑架(231)滑动连接,一个所述第一滑动块(233)与所述子模(210)固定连接,另一个所述第一滑动块(233)与所述母模(220)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双向螺纹杆(232)与所述第一滑动块(233)螺纹连接,所述第一电机(234)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双向螺纹杆(232)传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便于脱模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231)、所述第一双向螺纹杆(232)和所述第一滑动块(233)均对称设置,两个所述第一双向螺纹杆(232)均设置有第一带轮(235),两个所述第一带轮(235)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便于脱模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234)输出端设置有第二带轮(236),所述第一双向螺纹杆(232)一侧设置有第三带轮(237),所述第二带轮(236)与所述第三带轮(237)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6.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冬威李莉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品汇工业产品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