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肢体锻炼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7359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42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肢体锻炼器,涉及医疗神经康复技术领域,包括下肢运动部件和运动机构,所述下肢运动部件的中段上方设置有螺栓装配的限位上肢部件,所述下肢运动部件的一端上方设置有与限位上肢部件固定连接的运动机构,所述运动机构包含有端壳、辊杆、驱动电机、托板、踏步带、托架、角度槽杆、滑动条;本技术主要是利用在限位柱的边侧设置第一铰接基座与第二铰接基座,通过第一铰接基座、角度杆、连杆的相互作用下能够让用户围在角度杆与连杆的内部位进行上肢与下肢的训练,通过第二铰接基座以及托架和角度槽杆的作用下,达到让用户围在踏步带上达到训练的效果,通过围栏的效果提升患者训练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神经康复,尤其涉及一种肢体锻炼器


技术介绍

1、神经内科中,神经系统障碍影响最大的便是肢体的运动能力,通过肢体训练是治疗神经系统障碍最常见的方法,许多医院及康复中心均设有训练设备。

2、现有的肢体锻炼器在使用时,一般是通过多种机械结构对于患者的肢体进行有效的运动,达到锻炼康复的效果,如申请号cn202011469090.0公开了一种神经内科肢体锻炼康复器材,包括底板,底板的中部设有立柱,立柱上滑动配合有吊架;所述吊架上设有三个支撑臂,并在其中一个支撑臂上设有第一吊杆,在另外两个支撑臂上设有第二吊杆;然而上述技术中,支撑面和支撑臂构成的组件虽然能够进行多样训练,但患者在锻炼时的安全性较差,容易滑落错位,因此,本技术提出一种肢体锻炼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肢体锻炼器,该肢体锻炼器主要是利用在限位柱的边侧设置第一铰接基座与第二铰接基座,通过第一铰接基座、角度杆、连杆的相互作用下能够让用户围在角度杆与连杆的内部位进行上肢与下肢的训练,通过第二铰接基座以及托架和角度槽杆的作用下,达到让用户围在踏步带上达到训练的效果,通过围栏的效果提升患者训练的安全性。

2、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肢体锻炼器,包括下肢运动部件和运动机构,所述下肢运动部件的中段上方设置有螺栓装配的限位上肢部件,所述下肢运动部件的一端上方设置有与限位上肢部件固定连接的运动机构;

3、所述运动机构包含有端壳、辊杆、驱动电机、托板、踏步带、托架、角度槽杆、滑动条、第二铰接基座、调节块和手柄,所述端壳设置在所述下肢运动部件的一端上方,所述端壳的内边侧设置有连接驱动电机输出端的辊杆,所述端壳的内侧设置有托板,且所述辊杆绕接有踏步带,所述端壳的一端上方设置有托架,且所述托架的上方设置有角度槽杆,所述角度槽杆的内端设置有第二铰接基座,所述角度槽杆上通过滑动条滑动连接有调节块,且所述调节块的外边侧设置有手柄。

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托架的两端垂直与相互平行分布的端壳与角度槽杆。

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下肢运动部件包含有垫块、下垫板、槽盒、滑杆、滑块、脚板、绑带、限位条和座板,所述垫块的上方设置有下垫板,且所述下垫板的一端上方设置有槽盒,且所述槽盒通过滑杆滑动连接有滑块。

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滑块的上方设置有脚板,且所述脚板的两侧设置有绑带,所述脚板的一端上方设置有限位条,所述下垫板的中部一侧设置有座板。

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限位上肢部件包含有限位柱、柔性垫、第一铰接基座、角度杆、连杆、上连板、挂架、套筒、伸缩筒、拉杆和弹簧杆,所述限位柱设置在所述下垫板的中端上方,所述限位柱的一侧设置有柔性垫,所述限位柱的外边侧通过第一铰接基座铰接连接有角度杆,所述角度杆的一端设置有插接连接的连杆。

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限位柱的上方设置有上连板,且所述上连板的一端设置有挂架,所述挂架的下方设置有套筒,且所述套筒的下方设置有伸缩筒,所述伸缩筒的下方设置有拉杆,所述伸缩筒的内部设置有弹簧杆。

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0、本技术主要是利用在限位柱的边侧设置第一铰接基座与第二铰接基座,通过第一铰接基座、角度杆、连杆的相互作用下能够让用户围在角度杆与连杆的内部位进行上肢与下肢的训练,通过第二铰接基座以及托架和角度槽杆的作用下,达到让用户围在踏步带上达到训练的效果,通过围栏的效果提升患者训练的安全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肢体锻炼器,包括下肢运动部件(1)和运动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肢运动部件(1)的中段上方设置有螺栓装配的限位上肢部件(2),所述下肢运动部件(1)的一端上方设置有与限位上肢部件(2)固定连接的运动机构(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肢体锻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306)的两端垂直与相互平行分布的端壳(301)与角度槽杆(30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肢体锻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肢运动部件(1)包含有垫块(101)、下垫板(102)、槽盒(103)、滑杆(104)、滑块(105)、脚板(106)、绑带(107)、限位条(108)和座板(109),所述垫块(101)的上方设置有下垫板(102),且所述下垫板(102)的一端上方设置有槽盒(103),且所述槽盒(103)通过滑杆(104)滑动连接有滑块(10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肢体锻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105)的上方设置有脚板(106),且所述脚板(106)的两侧设置有绑带(107),所述脚板(106)的一端上方设置有限位条(108),所述下垫板(102)的中部一侧设置有座板(109)。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肢体锻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上肢部件(2)包含有限位柱(201)、柔性垫(202)、第一铰接基座(203)、角度杆(204)、连杆(205)、上连板(206)、挂架(207)、套筒(208)、伸缩筒(209)、拉杆(2010)和弹簧杆(2011),所述限位柱(201)设置在所述下垫板(102)的中端上方,所述限位柱(201)的一侧设置有柔性垫(202),所述限位柱(201)的外边侧通过第一铰接基座(203)铰接连接有角度杆(204),所述角度杆(204)的一端设置有插接连接的连杆(20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肢体锻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柱(201)的上方设置有上连板(206),且所述上连板(206)的一端设置有挂架(207),所述挂架(207)的下方设置有套筒(208),且所述套筒(208)的下方设置有伸缩筒(209),所述伸缩筒(209)的下方设置有拉杆(2010),所述伸缩筒(209)的内部设置有弹簧杆(201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肢体锻炼器,包括下肢运动部件(1)和运动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肢运动部件(1)的中段上方设置有螺栓装配的限位上肢部件(2),所述下肢运动部件(1)的一端上方设置有与限位上肢部件(2)固定连接的运动机构(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肢体锻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306)的两端垂直与相互平行分布的端壳(301)与角度槽杆(30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肢体锻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肢运动部件(1)包含有垫块(101)、下垫板(102)、槽盒(103)、滑杆(104)、滑块(105)、脚板(106)、绑带(107)、限位条(108)和座板(109),所述垫块(101)的上方设置有下垫板(102),且所述下垫板(102)的一端上方设置有槽盒(103),且所述槽盒(103)通过滑杆(104)滑动连接有滑块(10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肢体锻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105)的上方设置有脚板(106),且所述脚板(106)的两侧设置有绑带(107),所述脚板(106)的一端上方设置有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苗刘文静
申请(专利权)人: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