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负极活性物质粒子、负极活性物质层、锂离子电池和负极活性物质粒子的制造方法技术_技高网

负极活性物质粒子、负极活性物质层、锂离子电池和负极活性物质粒子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169886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负极活性物质粒子、负极活性物质层、锂离子电池和负极活性物质粒子的制造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负极活性物质粒子是在一次粒子的内部具有细孔的、具有包合物型的结晶相的Si粒子,并且满足下述关系:0.061≤V/W。在此,V是细孔直径为10nm以下的细孔的量(cc/g),W是使用CuKα的X射线衍射试验中的2θ=31.72°±0.50°的峰的半峰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负极活性物质粒子、负极活性物质层、锂离子电池和负极活性物质粒子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1、近年来,正在积极进行电池的开发。例如,在汽车行业,正在推进电动汽车(bev)或混合动力汽车(hev)中使用的电池的开发。另外,作为电池中使用的活性物质,已知有si。

2、日本特开2021-158004中公开了一种活性物质,其具有硅包合物ii型的结晶相,在一次粒子的内部具有空隙,细孔直径为100nm以下的空隙的空隙量为0.05cc/g以上且0.15cc/g以下。


技术实现思路

1、作为活性物质的si粒子对电池的高能量密度化是有效的,但另一方面,充放电时的体积变化大。活性物质的膨胀收缩带来电池的约束压力的变动。作为用于减少电池的约束压力的变动的手段,考虑抑制与充放电相伴的活性物质的膨胀收缩。

2、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抑制与充放电相伴的活性物质的膨胀收缩的负极活性物质粒子。

3、本专利技术人发现,通过以下手段能够达成上述课题:

4、《方式1》

5、一种负极活性物质粒子,其是在一次粒子的内部具有细孔的、具有包合物型的结晶相的si粒子,并且满足下述关系:

6、0.061≤v/w

7、v:细孔直径为10nm以下的细孔的量(cc/g);

8、w:使用cukα的x射线衍射试验中的2θ=31.72°±0.50°的峰的半峰宽(°)。

9、《方式2》

10、根据方式1所述的负极活性物质粒子,其中,上述包合物型的结晶相的全部或一部分为包合物ii型的结晶相。

11、《方式3》

12、根据方式1或2所述的负极活性物质粒子,其满足下述关系:

13、0.061≤v/w≤0.160。

14、《方式4》

15、根据方式1~3中任一项所述的负极活性物质粒子,其满足下述关系:

16、0.0195≤v。

17、《方式5》

18、根据方式1~4中任一项所述的负极活性物质粒子,其满足下述关系:

19、v≤0.0447。

20、《方式6》

21、根据方式1~5中任一项所述的负极活性物质粒子,其满足下述关系:

22、w≤0.35。

23、《方式7》

24、一种负极活性物质层,其含有方式1~6中任一项所述的负极活性物质粒子。

25、《方式8》

26、一种锂离子电池,其依次具有负极集电体层、方式7所述的负极活性物质层、固体电解质层、正极活性物质层和正极集电体层。

27、《方式9》

28、一种负极活性物质粒子的制造方法,其具有如下步骤:

29、将在内部具有细孔的si粒子与nah粒子进行机械研磨,在加热温度为250~500℃且加热时间为1~60小时的条件下进行加热,得到nasi合金粒子;以及

30、将上述nasi合金粒子与na捕捉剂混合,在加热温度为250~500℃且加热时间为30~250小时的条件下进行加热。

31、根据本专利技术,主要可以提供能够抑制与充放电相伴的活性物质的膨胀收缩的负极活性物质粒子。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负极活性物质粒子,其是在一次粒子的内部具有细孔的、具有包合物型的结晶相的Si粒子,并且满足下述关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活性物质粒子,其中,所述包合物型的结晶相的全部或一部分为包合物II型的结晶相。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负极活性物质粒子,其满足下述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负极活性物质粒子,其满足下述关系: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负极活性物质粒子,其满足下述关系: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负极活性物质粒子,其满足下述关系:

7.一种负极活性物质层,其含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负极活性物质粒子。

8.一种锂离子电池,其依次具有负极集电体层、权利要求7所述的负极活性物质层、固体电解质层、正极活性物质层和正极集电体层。

9.一种负极活性物质粒子的制造方法,其具有如下步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极活性物质粒子,其是在一次粒子的内部具有细孔的、具有包合物型的结晶相的si粒子,并且满足下述关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活性物质粒子,其中,所述包合物型的结晶相的全部或一部分为包合物ii型的结晶相。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负极活性物质粒子,其满足下述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负极活性物质粒子,其满足下述关系:

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真下直大大泷光俊吉田淳原田正则山口泰弘浦部晃太江口达哉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