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锂二次电池制造技术_技高网

锂二次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69861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提供一种锂二次电池。锂二次电池包括:正极,所述正极包括正极集流体、设置在正极集流体的上表面上方的上部正极活性物质层和设置在正极集流体的底表面下方的下部正极活性物质层;以及负极,所述负极与正极相对设置,其中,上部正极活性物质层的厚度从正极集流体的一个端部向另一个端部侧逐渐增加,下部正极活性物质层的厚度从正极集流体的一个端部向另一个端部侧逐渐减小。快速充电初期的锂离子的流动性增加,从而可以改善快速充电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锂二次电池。更详细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包括正极和负极的锂二次电池。


技术介绍

1、二次电池是可以重复充电和放电的电池,随着信息通信和显示器产业的发展,二次电池广泛用作便携式摄像机、手机、笔记本电脑等便携式电子通讯设备的动力源。此外,近年来,正在开发包括二次电池的电池组并用作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等环保型汽车的动力源。

2、二次电池例如可以列举锂二次电池、镍镉电池、镍氢电池等,其中的锂二次电池具有高的工作电压和每单位重量的能量密度,并且有利于充电速度和轻量化,因此正积极地进行开发和应用。

3、随着所述锂二次电池的应用范围扩大,同时需要提高的快速充电性能和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提高的快速充电性能和稳定性的锂二次电池。

3、技术方案

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的锂二次电池包括:正极,所述正极包括正极集流体、设置在所述正极集流体的上表面上方的上部正极活性物质层和设置在所述正极集流体的底表面下方的下部正极活性物质层;以及负极,所述负极与所述正极相对设置,其中,所述上部正极活性物质层的厚度沿从所述正极集流体的一个端部到另一个端部的方向增加,所述下部正极活性物质层的厚度沿从所述正极集流体的所述一个端部到所述另一个端部的方向减小。

5、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设置在所述正极集流体的所述另一个端部上方的所述上部正极活性物质层的厚度与设置在所述正极集流体的所述一个端部上方的所述上部正极活性物质层的厚度之比可以为1.2至1.6,设置在所述正极集流体的所述一个端部下方的所述下部正极活性物质层的厚度与设置在所述正极集流体的所述另一个端部下方的所述下部正极活性物质层的厚度之比可以为1.2至1.6。

6、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上部正极活性物质层和所述下部正极活性物质层的厚度之和可以在所述正极的整个区域中是均匀的。

7、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正极集流体的延伸方向相对于所述正极的长度方向的斜率可以为-2.0°至-0.1°。

8、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负极可以包括负极集流体、设置在所述负极集流体的上表面上方的上部负极活性物质层和设置在所述负极集流体的底表面下方的下部负极活性物质层。所述上部负极活性物质层的厚度可以沿从所述负极集流体的一个端部到另一个端部的方向减小,所述下部负极活性物质层的厚度可以沿从所述负极集流体的所述一个端部到所述另一个端部的方向增加。

9、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负极集流体的所述一个端部可以在厚度方向上与所述正极集流体的所述一个端部重叠,所述负极集流体的所述另一个端部可以在厚度方向上与所述正极集流体的所述另一个端部重叠。

10、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设置在所述正极集流体的所述一个端部下方的所述下部正极活性物质层的厚度和设置在所述负极集流体的所述一个端部上方的所述上部负极活性物质层的厚度之和可以与设置在所述正极集流体的所述另一个端部上方的所述上部正极活性物质层的厚度和设置在所述负极集流体的所述另一个端部下方的所述下部负极活性物质层的厚度之和相同。

11、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上部负极活性物质层和所述下部负极活性物质层的厚度之和可以在所述负极的整个区域中是均匀的。

12、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设置在所述负极集流体的所述一个端部上方的所述上部负极活性物质层的厚度与设置在所述负极集流体的所述另一个端部上方的所述上部负极活性物质层的厚度之比可以为1.2至1.6,设置在所述负极集流体的所述另一个端部下方的所述下部负极活性物质层的厚度与设置在所述负极集流体的所述一个端部下方的所述下部负极活性物质层的厚度之比可以为1.2至1.6。

13、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负极集流体的延伸方向相对于所述负极的长度方向的斜率可以为0.1°至2.0°。

14、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上部正极活性物质层和所述下部正极活性物质层可以包含彼此不同种类的正极活性物质。

15、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锂二次电池可以在整个区域中具有均匀的厚度。

16、有益效果

17、根据示例性的实施方案的锂二次电池包括正极和负极。正极中包括的正极活性物质层和/或负极中包括的负极活性物质层可以分别具有厚度偏差或厚度梯度。因此,在活性物质层中的厚度厚的部分中,快速充电时的初始发热速率可以增加。因此,可以增加快速充电初期的锂离子的流动性,从而可以改善快速充电性能。

18、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在厚度方向上重叠的上部活性物质层和下部活性物质层的总厚度可以在相应电极的整个区域中是均匀的。因此,可以防止快速充电时发热过度集中在特定部分,从而可以改善锂二次电池的稳定性。

19、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集流体可以相对于电极的长度方向倾斜地延伸。因此,可以形成均匀的电极的厚度的同时实现活性物质层的上述厚度偏差或厚度梯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二次电池,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二次电池,其中,设置在所述正极集流体的所述另一个端部上方的所述上部正极活性物质层的厚度与设置在所述正极集流体的所述一个端部上方的所述上部正极活性物质层的厚度之比为1.2至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二次电池,其中,所述上部正极活性物质层和所述下部正极活性物质层的厚度之和在所述正极的整个区域中是均匀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二次电池,其中,所述正极集流体的延伸方向相对于所述正极的长度方向的斜率为-2.0°至-0.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二次电池,其中,所述负极包括负极集流体、设置在所述负极集流体的上表面上方的上部负极活性物质层和设置在所述负极集流体的底表面下方的下部负极活性物质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锂二次电池,其中,所述负极集流体的所述一个端部在厚度方向上与所述正极集流体的所述一个端部重叠,所述负极集流体的所述另一个端部在厚度方向上与所述正极集流体的所述另一个端部重叠。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锂二次电池,其中,设置在所述正极集流体的所述一个端部下方的所述下部正极活性物质层的厚度和设置在所述负极集流体的所述一个端部上方的所述上部负极活性物质层的厚度之和与设置在所述正极集流体的所述另一个端部上方的所述上部正极活性物质层的厚度和设置在所述负极集流体的所述另一个端部下方的所述下部负极活性物质层的厚度之和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锂二次电池,其中,所述上部负极活性物质层和所述下部负极活性物质层的厚度之和在所述负极的整个区域中是均匀的。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锂二次电池,其中,设置在所述负极集流体的所述一个端部上方的所述上部负极活性物质层的厚度与设置在所述负极集流体的所述另一个端部上方的所述上部负极活性物质层的厚度之比为1.2至1.6,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锂二次电池,其中,所述负极集流体的延伸方向相对于所述负极的长度方向的斜率为0.1°至2.0°。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二次电池,其中,所述上部正极活性物质层和所述下部正极活性物质层包含彼此不同种类的正极活性物质。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二次电池,其中,所述锂二次电池在整个区域中具有均匀的厚度。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二次电池,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二次电池,其中,设置在所述正极集流体的所述另一个端部上方的所述上部正极活性物质层的厚度与设置在所述正极集流体的所述一个端部上方的所述上部正极活性物质层的厚度之比为1.2至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二次电池,其中,所述上部正极活性物质层和所述下部正极活性物质层的厚度之和在所述正极的整个区域中是均匀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二次电池,其中,所述正极集流体的延伸方向相对于所述正极的长度方向的斜率为-2.0°至-0.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二次电池,其中,所述负极包括负极集流体、设置在所述负极集流体的上表面上方的上部负极活性物质层和设置在所述负极集流体的底表面下方的下部负极活性物质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锂二次电池,其中,所述负极集流体的所述一个端部在厚度方向上与所述正极集流体的所述一个端部重叠,所述负极集流体的所述另一个端部在厚度方向上与所述正极集流体的所述另一个端部重叠。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锂二次电池,其中,设置在所述正极集流体的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柱远
申请(专利权)人:SK新能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