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气溶胶形成制品和气溶胶形成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气溶胶形成制品和气溶胶形成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168665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气溶胶形成制品和气溶胶形成系统,气溶胶形成制品包括气溶胶形成基质,所述气溶胶形成基质包括本体以及形成于所述本体中的通道;所述本体包括第一端以及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在所述本体轴向方向相对设置,且所述通道中气体流动阻力大于所述本体中气体流动阻力,使得外部气体从所述第一端进入所述本体并朝所述第二端流出。该气溶胶形成制品可最大程度提升气溶胶传输效率,有效提升气雾量和前两口的口感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雾化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气溶胶形成制品和气溶胶形成系统


技术介绍

1、相关技术的气溶胶形成装置中使用的气溶胶形成制品包含雾化主体段、中空段、冷却段和过滤段,该雾化主体段中的气溶胶形成基质通常是圆柱形,内部填充不同形态的雾化介质。

2、对于采用周圈加热方式的气溶胶形成装置,发热体呈周圈形状,包裹气溶胶形成制品。在预热过程中,首先被加热的是气溶胶形成制品的最外围的区域,此区域温度升温最快,所以此区域释放的气溶胶浓度相对较高;其次,气溶胶形成基质的导热系数偏低,形态呈多孔状态,内部充满空气间隙,热量往中心传递的速率较慢,导致中心区域温度相对较低,无法释放足够的气溶胶浓度;另外,由于气溶胶形成制品中雾化介质是疏密均匀的,抽吸时气流流速均匀分布在整个雾化介质内。综合导致抽吸时无法有效带出足量的气溶胶,整体形成气溶胶速度慢,预热时间长,前几口气雾量偏低的问题。

3、而采用中心加热器具,同样存在类似的问题,除此之外,由于中心加热的发热体直接接触到气溶胶形成制品,在加热抽吸完毕后,发热体附近的气溶胶形成制品会碳化收缩,从而粘附在发热体上。不仅会带来发热体表面的雾化介质、残渣粘附问题,同时拔出气溶胶形成制品时雾化介质可能整段残留在器具内,影响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气溶胶形成制品及气溶胶形成系统。

2、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气溶胶形成制品,包括气溶胶形成基质,所述气溶胶形成基质包括本体以及形成于所述本体中的通道;所述本体包括第一端以及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在所述本体轴向方向相对设置,且所述通道中气体流动阻力大于所述本体中气体流动阻力,使得外部气体从所述第一端进入所述本体并朝所述第二端流出。

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道通过设置阻流结构使得所述通道的气体流动阻力大于所述本体中气体流动阻力。

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本体通过填充有第一雾化介质的片状基材卷绕形成;

5、所述阻流结构通过在所述通道中填充第二雾化介质形成;

6、形成所述本体的所述第一雾化介质的密度小于形成所述阻流结构的所述第二雾化介质的密度。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阻流结构通过在所述通道填充非雾化介质材料形成。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阻流结构的一端与所述气溶胶形成基质的所述第一端齐平。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阻流结构与所述气溶胶形成基质可拆卸连接。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阻流结构包括可从所述第一端插拔设置于所述通道的阻流部以及设置于所述阻流部一端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可拆卸设置于所述第一端,用于支撑所述气溶胶形成基质。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包括多孔结构,并供外部气体从所述第一端进入所述气溶胶形成基质,且吸收冷凝液。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阻流部不透气设置。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阻流部包括加热感受器或高导热结构。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道形成于所述本体中轴处并沿所述本体的轴向延伸设置。

15、本专利技术还构造一种气溶胶形成系统,包括气溶胶形成制品、加热器具;

16、所述气溶胶形成制品包括气溶胶形成基质,所述气溶胶形成基质包括本体以及设置于所述本体中的通道;所述本体包括第一端以及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在所述本体轴向方向相对设置;用于供外部气体从所述第一端进入所述本体并朝所述第二端流出;

17、所述加热器具形成有阻流结构,用于在所述气溶胶形成制品与所述加热器具装配时,至少部分插入所述通道使得所述通道的气体流动阻力大于所述本体中气体流动阻力。

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热器具包括可插拔于所述通道中的发热体;所述发热体形成所述阻流结构。

1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热体呈柱状,所述发热体的横截面形状以及尺寸与所述通道的横截面形状以及尺寸相适配。

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热器具包括发热体,所述发热体套设于所述气溶胶形成制品的外围;

21、所述阻流结构设置于所述发热体的一端,且包括阻流部,所述阻流部可插入所述通道中设置。

2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阻流部的横截面形状以及尺寸与所述通道的横截面形状以及尺寸相适配。

2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阻流部包括非发热结构。

2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阻流部包括发热结构。

2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阻流结构与所述发热体形成一体结构。

26、本专利技术还构造一种气溶胶形成系统,包括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气溶胶形成制品、以及与所述气溶胶形成制品装配的加热器具。

27、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气溶胶形成制品和气溶胶形成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气溶胶形成制品通过将气溶胶形成基质中通道的气体流动阻力大于该本体的气体流动阻力,从而使得外部气体从该本体的第一端进入并朝第二端流出,进而带出气溶胶形成基质通过加热产生的气溶胶。该气溶胶形成制品可实现气流在气溶胶形成基质本体内部流动,进而可提高热量传递效率,使得温度场更均匀,且能够明显缩短预热时间,最大程度提升气溶胶传输效率,有效提升气雾量和前两口的口感体验。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溶胶形成制品,其特征在于,包括气溶胶形成基质(11),所述气溶胶形成基质(11)包括本体(111)以及形成于所述本体(111)中的通道(112);所述本体(111)包括第一端(111a)以及第二端(111b),所述第一端(111a)和所述第二端(111b)在所述本体(111)轴向方向相对设置,且所述通道(112)中气体流动阻力大于所述本体(111)中气体流动阻力,使得外部气体从所述第一端(111a)进入所述本体(111)并朝所述第二端(111b)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形成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112)通过设置阻流结构(12)使得所述通道(112)的气体流动阻力大于所述本体(111)中气体流动阻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溶胶形成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11)通过填充有第一雾化介质的片状基材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溶胶形成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流结构(12)通过在所述通道(112)填充非雾化介质材料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溶胶形成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流结构(12)的一端与所述气溶胶形成基质(11)的所述第一端(111a)齐平。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溶胶形成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流结构(12)与所述气溶胶形成基质(11)可拆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溶胶形成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流结构(12)包括可从所述第一端(111a)插拔设置于所述通道(112)的阻流部(121)以及设置于所述阻流部(121)一端的支撑部(122);所述支撑部(122)可拆卸设置于所述第一端(111a),用于支撑所述气溶胶形成基质(1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溶胶形成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122)包括多孔结构,并供外部气体从所述第一端(111a)进入所述气溶胶形成基质(11),且吸收冷凝液。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溶胶形成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流部(121)不透气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溶胶形成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流部(121)包括加热感受器或高导热结构。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形成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11)呈环状设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形成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112)形成于所述本体(111)中轴处并沿所述本体(111)的轴向延伸设置。

13.一种气溶胶形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气溶胶形成制品(100)、加热器具(200);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气溶胶形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具(200)包括可插拔于所述通道(112)中的发热体(201);所述发热体(201)形成所述阻流结构(12)。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气溶胶形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201)呈柱状,所述发热体(201)的横截面形状以及尺寸与所述通道(112)的横截面形状以及尺寸相适配。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气溶胶形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具(200)包括发热体(201),所述发热体(201)套设于所述气溶胶形成制品(100)的外围;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气溶胶形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流部(121)的横截面形状以及尺寸与所述通道(112)的横截面形状以及尺寸相适配。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气溶胶形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流部(121)包括非发热结构。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气溶胶形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流部(121)包括发热结构。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气溶胶形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流结构(12)与所述发热体(201)形成一体结构。

21.一种气溶胶形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所述的气溶胶形成制品(100)、以及与所述气溶胶形成制品(100)装配的加热器具(20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溶胶形成制品,其特征在于,包括气溶胶形成基质(11),所述气溶胶形成基质(11)包括本体(111)以及形成于所述本体(111)中的通道(112);所述本体(111)包括第一端(111a)以及第二端(111b),所述第一端(111a)和所述第二端(111b)在所述本体(111)轴向方向相对设置,且所述通道(112)中气体流动阻力大于所述本体(111)中气体流动阻力,使得外部气体从所述第一端(111a)进入所述本体(111)并朝所述第二端(111b)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形成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112)通过设置阻流结构(12)使得所述通道(112)的气体流动阻力大于所述本体(111)中气体流动阻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溶胶形成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11)通过填充有第一雾化介质的片状基材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溶胶形成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流结构(12)通过在所述通道(112)填充非雾化介质材料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溶胶形成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流结构(12)的一端与所述气溶胶形成基质(11)的所述第一端(111a)齐平。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溶胶形成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流结构(12)与所述气溶胶形成基质(11)可拆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溶胶形成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流结构(12)包括可从所述第一端(111a)插拔设置于所述通道(112)的阻流部(121)以及设置于所述阻流部(121)一端的支撑部(122);所述支撑部(122)可拆卸设置于所述第一端(111a),用于支撑所述气溶胶形成基质(1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溶胶形成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122)包括多孔结构,并供外部气体从所述第一端(111a)进入所述气溶胶形成基质(11),且吸收冷凝液。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溶胶形成制品,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聪慧宋稳亚潘福敏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麦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