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建筑垃圾回收利用再生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建筑垃圾回收利用再生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162956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垃圾回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垃圾回收利用再生产装置。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设备在对拼接后的木条进行刨削时,极易使木条沿刨削方向产生偏移,且现有刨削设备无法对木条端面进行平整处理,使木条端面接触不够紧密,导致复合木方在使用过程易发生断裂或脱层。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垃圾回收利用再生产装置,包括有第一固定架和固定座等;第一固定架上安装有固定座。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通过喷胶口将胶注入木板之间的间隙处,增加木板之间的粘性,从而增强成品强度,同时,本装置先对木板进行注胶进行稳固后再进行侧刨,从而有效防止拼接后的木板在侧刨过程产生偏移,进而避免制成的复合木方强度低,影响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垃圾回收,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垃圾回收利用再生产装置


技术介绍

1、建筑模板是一种临时性支护结构,在建筑完成后,需要将废旧建筑模板回收后切割成所需要的板条,经过处理后将不同长度的板条进行拼接,而后经过刨削、注胶等过程制成复合木方,申请号为cn201910341554.0的中国专利,一种复合木方及其生产线,该专利技术使得重叠时多个长度方向上的木条呈交错式分布,从而达到木方长度不受限制的目的;同时在木方之间通过胶水使木方表面与包裹的玻璃纤维布粘合,提高复合木方的强度,但该专利技术先对木条进行刨削再进行注胶,在对拼接后的木条进行刨削时,极易使木条沿刨削方向产生偏移,从而导致前后两端的木条接触不够紧密,甚至相互脱离,从而严重影响后续制成的复合木方强度,降低产品质量。

2、同时,木条两端存在不规则部位,而现有刨削设备无法对木条端面进行平整处理,导致与相邻木条拼接时,木条两端接触面积小,现有设备依靠胶水填充其空缺部位,造成复合木方的强度降低,导致复合木方在使用过程易发生断裂或脱层,影响建筑时其支撑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设备在对拼接后的木条进行刨削时,极易使木条沿刨削方向产生偏移,且现有刨削设备无法对木条端面进行平整处理,使木条端面接触不够紧密,导致复合木方在使用过程易发生断裂或脱层的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建筑垃圾回收利用再生产装置。

2、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垃圾回收利用再生产装置,包括有第一固定架、固定座和传送带;第一固定架上安装有固定座;固定座上设置有用于传输木板的传送带,且传送带位于固定座后方;传送带上传输有木板;还包括有限位块、固定框、喷胶管、引导板和切割系统;固定座上安装有若干个用于使木板倾斜运输的限位块;若干个限位块之间通过弹簧与橡胶条连接,且每个限位块上侧之间均存在间隔;传送带上设置有若干个用于维持木板倾斜运输的斜面;以从后往前看为基准,两个斜面呈八字状向后方逐渐靠拢,最后趋于平行;传送带上安装有固定框;固定框前侧设置有进料口;固定框上设置有用于对木板之间的间隙进行注胶的喷胶管;喷胶管上设置有若干个喷胶口,且每个喷胶口均位于两个木板之间的间隙上方;固定框内安装有用于引导注胶后木板进行合并呈左右对称的引导板;每个引导板下表面均设置为水平状态;每个引导板上侧均设置为向远离木板方向倾斜的状态,引导板上侧从前往后逐渐恢复成垂直传送带的状态;固定框后侧设置有出料口,且进料口开口面积大于出料口开口面积;固定座上安装有用于切割不规则木板的切割系统。

3、进一步说明,每个限位块前侧均设置有一个引导块。

4、进一步说明,还包括有第一刮片、第一收纳管和收集管;每个引导板上均开设有若干个引导胶水流向的引导槽;每个引导板上均固接有若干个用于刮除木板表面胶水的第一刮片,且每个第一刮片均位于相邻引导槽后方;每个引导板下侧均固接有一个用于回收胶水的第一收纳管;每个第一收纳管上均开设有一个进料槽,且每个进料槽均位于相邻引导槽下方;每个第一收纳管远离引导板一侧均连通有一个收集管。

5、进一步说明,切割系统包括有第二固定架和电动锯片;固定座上开设有收集槽;收集槽前侧固接有若干个限位框,且每个限位框之间均存在间隔;固定座上固接有第二固定架;第二固定架上设置有左右滑动用于切除木板前后两端不规则部位的电动锯片,且电动锯片可进行上下伸缩;电动锯片上安装有用于识别木板前后两侧不规则部位的外设识别装置。

6、进一步说明,还包括有风扇;第二固定架左右两侧均固接有一个用于将木屑吹向收集槽内的风扇。

7、进一步说明,还包括有弯弧板和第一挡板;固定座上固接有弯弧板,且弯弧板高度可进行上下调节;弯弧板位于若干个限位块上方;弯弧板上固接有用于阻挡木屑的第一挡板。

8、进一步说明,还包括有刮板;弯弧板后侧固接有用于刮除木板上侧木屑的刮板;刮板下侧与限位块内通过的木板上侧接触。

9、进一步说明,还包括有淋胶管、第二收纳管、曲轴和第二刮片;固定框前侧固接有用于对木板进行预浇淋的淋胶管,且淋胶管位于进料口上方;固定框的进料口后方固接有用于收集杂质的第二收纳管;第二收纳管内转动连接有曲轴;曲轴上的每个连杆轴颈左右两侧均固接有若干个用于刮除木板之间的夹缝中被胶水粘附的粉尘与木屑第二刮片,且每个第二刮片均向远离连杆轴颈的方向弯曲。

10、进一步说明,还包括有第二挡板;第二收纳管内固接有第二挡板;第二挡板位于曲轴前方;第二挡板上开设有若干个用于刮除第二刮片上残留杂质的刮槽,且每个刮槽均位于相邻第二刮片前方;每个刮槽均设置为下侧开口大上侧开口小的弯弧状。

11、进一步说明,还包括有弹性件和挤压块;弯弧板下侧固接有若干个弹性件;每个弹性件下端均与相邻限位块上侧固接;弯弧板下侧固接有若干个上下移动用于使木板之间保持相同间隔的挤压块,且每个挤压块均位于相邻两个限位块之间。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实现了通过喷胶口将胶注入木板之间的间隙处,增加木板之间的粘性,从而增强成品强度,同时,本装置先对木板进行注胶进行稳固后再进行侧刨,从而有效防止拼接后的木板在侧刨过程产生偏移,进而避免制成的复合木方强度低,影响产品质量;

13、通过第一刮片刮除木板上残留的胶水,防止木板合并后胶水溢出滴落在传送带上,影响传送带运行,同时通过收集管将收集后的胶水排出外界进行回收处理,从而减少资源浪费;

14、通过电动锯片将木板上的不规则部位进行切除,使相邻两个木板之间的贴合更加紧密,从而防止由于不规则部位的存在影响成品的强度,进一步避免影响产品质量;

15、通过第一挡板阻挡电动锯片切割木板时产生的木屑,同时防止风扇将木屑吹向后侧的木板上,进一步避免木板上残留的木屑影响木板之间的粘合强度;

16、通过曲轴顺时针转动带动第二刮片进行转动,对木板之间的夹缝内携带胶水的木屑与粉尘进行刮除,从而防止四个木板在注胶与合并时,夹缝中残留木屑与粉尘对四个木板的粘合效果产生影响,进一步避免影响成品的强度与质量;

17、通过第二挡板上的刮槽阻挡第二刮片上残留的携带胶水的木屑与粉尘,从而有效防止曲轴带动第二刮片进行转动时,残留的携带胶水的木屑与粉尘粘附在上方的木板之间的夹缝内,影响产品质量;

18、通过弹性件提供木板可活动的空间,防止拼接的木板之间由于硬性接触导致前后两端相互脱离,避免影响后续的注胶过程。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垃圾回收利用再生产装置,包括有第一固定架(1)、固定座(2)和传送带(3);第一固定架(1)上安装有固定座(2);固定座(2)上设置有用于传输木板(8)的传送带(3),且传送带(3)位于固定座(2)后方;传送带(3)上传输有木板(8);其特征是:还包括有限位块(4)、固定框(5)、喷胶管(6)、引导板(7)和切割系统;固定座(2)上安装有若干个用于使木板(8)倾斜运输的限位块(4);若干个限位块(4)之间通过弹簧与橡胶条连接,且每个限位块(4)上侧之间均存在间隔;传送带(3)上设置有若干个用于维持木板(8)倾斜运输的斜面(3001);以从后往前看为基准,两个斜面(3001)呈八字状向后方逐渐靠拢,最后趋于平行;传送带(3)上安装有固定框(5);固定框(5)前侧设置有进料口(5001);固定框(5)上设置有用于对木板(8)之间的间隙进行注胶的喷胶管(6);喷胶管(6)上设置有若干个喷胶口(6001),且每个喷胶口(6001)均位于两个木板(8)之间的间隙上方;固定框(5)内安装有用于引导注胶后木板(8)进行合并呈左右对称的引导板(7);每个引导板(7)下表面均设置为水平状态;每个引导板(7)上侧均设置为向远离木板(8)方向倾斜的状态,引导板(7)上侧从前往后逐渐恢复成垂直传送带(3)的状态;固定框(5)后侧设置有出料口(5002),且进料口(5001)开口面积大于出料口(5002)开口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垃圾回收利用再生产装置,其特征是:每个限位块(4)前侧均设置有一个引导块(40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垃圾回收利用再生产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有第一刮片(101)、第一收纳管(102)和收集管(103);每个引导板(7)上均开设有若干个引导胶水流向的引导槽(7001);每个引导板(7)上均固接有若干个用于刮除木板(8)表面胶水的第一刮片(101),且每个第一刮片(101)均位于相邻引导槽(7001)后方;每个引导板(7)下侧均固接有一个用于回收胶水的第一收纳管(102);每个第一收纳管(102)上均开设有一个进料槽(10201),且每个进料槽(10201)均位于相邻引导槽(7001)下方;每个第一收纳管(102)远离引导板(7)一侧均连通有一个收集管(10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垃圾回收利用再生产装置,其特征是:切割系统包括有第二固定架(201)和电动锯片(205);固定座(2)上开设有收集槽(2001);收集槽(2001)前侧固接有若干个限位框,且每个限位框之间均存在间隔;固定座(2)上固接有第二固定架(201);第二固定架(201)上设置有左右滑动用于切除木板(8)前后两端不规则部位的电动锯片(205),且电动锯片(205)可进行上下伸缩;电动锯片(205)上安装有用于识别木板(8)前后两侧不规则部位的外设识别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垃圾回收利用再生产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有风扇(206);第二固定架(201)左右两侧均固接有一个用于将木屑吹向收集槽(2001)内的风扇(206)。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垃圾回收利用再生产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有弯弧板(207)和第一挡板(208);固定座(2)上固接有弯弧板(207),且弯弧板(207)高度可进行上下调节;弯弧板(207)位于若干个限位块(4)上方;弯弧板(207)上固接有用于阻挡木屑的第一挡板(20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建筑垃圾回收利用再生产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有刮板(209);弯弧板(207)后侧固接有用于刮除木板(8)上侧木屑的刮板(209);刮板(209)下侧与限位块(4)内通过的木板(8)上侧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垃圾回收利用再生产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有淋胶管(301)、第二收纳管(303)、曲轴(304)和第二刮片(305);固定框(5)前侧固接有用于对木板(8)进行预浇淋的淋胶管(301),且淋胶管(301)位于进料口(5001)上方;固定框(5)的进料口(5001)后方固接有用于收集杂质的第二收纳管(303);第二收纳管(303)内转动连接有曲轴(304);曲轴(304)上的每个连杆轴颈左右两侧均固接有若干个用于刮除木板(8)之间的夹缝中被胶水粘附的粉尘与木屑第二刮片(305),且每个第二刮片(305)均向远离连杆轴颈的方向弯曲。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建筑垃圾回收利用再生产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有第二挡板(306);第二收纳管(303)内固接有第二挡板(306);第二挡板(306)位于曲轴(304)前方;第二挡板(306)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垃圾回收利用再生产装置,包括有第一固定架(1)、固定座(2)和传送带(3);第一固定架(1)上安装有固定座(2);固定座(2)上设置有用于传输木板(8)的传送带(3),且传送带(3)位于固定座(2)后方;传送带(3)上传输有木板(8);其特征是:还包括有限位块(4)、固定框(5)、喷胶管(6)、引导板(7)和切割系统;固定座(2)上安装有若干个用于使木板(8)倾斜运输的限位块(4);若干个限位块(4)之间通过弹簧与橡胶条连接,且每个限位块(4)上侧之间均存在间隔;传送带(3)上设置有若干个用于维持木板(8)倾斜运输的斜面(3001);以从后往前看为基准,两个斜面(3001)呈八字状向后方逐渐靠拢,最后趋于平行;传送带(3)上安装有固定框(5);固定框(5)前侧设置有进料口(5001);固定框(5)上设置有用于对木板(8)之间的间隙进行注胶的喷胶管(6);喷胶管(6)上设置有若干个喷胶口(6001),且每个喷胶口(6001)均位于两个木板(8)之间的间隙上方;固定框(5)内安装有用于引导注胶后木板(8)进行合并呈左右对称的引导板(7);每个引导板(7)下表面均设置为水平状态;每个引导板(7)上侧均设置为向远离木板(8)方向倾斜的状态,引导板(7)上侧从前往后逐渐恢复成垂直传送带(3)的状态;固定框(5)后侧设置有出料口(5002),且进料口(5001)开口面积大于出料口(5002)开口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垃圾回收利用再生产装置,其特征是:每个限位块(4)前侧均设置有一个引导块(40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垃圾回收利用再生产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有第一刮片(101)、第一收纳管(102)和收集管(103);每个引导板(7)上均开设有若干个引导胶水流向的引导槽(7001);每个引导板(7)上均固接有若干个用于刮除木板(8)表面胶水的第一刮片(101),且每个第一刮片(101)均位于相邻引导槽(7001)后方;每个引导板(7)下侧均固接有一个用于回收胶水的第一收纳管(102);每个第一收纳管(102)上均开设有一个进料槽(10201),且每个进料槽(10201)均位于相邻引导槽(7001)下方;每个第一收纳管(102)远离引导板(7)一侧均连通有一个收集管(10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垃圾回收利用再生产装置,其特征是:切割系统包括有第二固定架(201)和电动锯片(205);固定座(2)上开设有收集槽(2001);收集槽(2001)前侧固接有若干个限位框,且每个限位框之间均存在间隔;固定座(2)上固接有第二固定架(201);第二固定架(201)上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允聪郁典范赵雷宋佳楠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科技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