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施工升降机防护门防反弹装置。
技术介绍
1、施工升降机是建筑工程施工中经常使用的载人载货施工机械,主要用于城市住宅、公共建筑、工业厂房等高层和超高层的各类建筑中,施工升降机是由轿厢、驱动机构、标准节、附墙、底盘、围栏、电气系统等几部分组成,又称施工电梯。现有的施工升降机在使用过程中,作业人员在进入轿厢内部后需手动下拉关闭轿厢防护门,由于作业人员下拉关闭所使用力度不同,会造成轿厢防护门在接触轿厢底部发生反弹现象,轿厢防护门无法一次性关闭到位,致使轿厢防护门底部留有很大空隙,未触发轿厢防护门限位装置,升降机司机无法启动操作升降机垂直运行。这时需多次检查轿厢防护门是否关闭到位,通过反复上推下拉试验,较为费时费力,且在升降机运行过程中颠簸振动可能会使运输材料抵触至轿厢防护门,造成轿厢防护门误操作打开,影响轿厢的安全运行,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施工升降机防护门防反弹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施工升降机防护门在关闭时容易发生反弹现象的问题。
2、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施工升降机防护门防反弹装置,包括:轿厢、防护门和两个电磁防反弹机构;其中,
3、所述防护门与所述轿厢滑动连接,以相对于所述轿厢上下滑动;
4、两个所述电磁防反弹机构设置在所述防护门底部两侧,每个所述电磁防反弹机构均具有磁力吸合组件,用以在关闭防护门时,使所述防护门与所述轿厢的底部紧密贴合在一起;
5、所述轿厢下部的侧壁
6、进一步地,上述施工升降机防护门防反弹装置中,所述电磁防反弹机构包括:相配合的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其中,
7、所述第一磁铁设置在所述防护门底部;所述第二磁铁设置在所述轿厢底部与所述第一磁铁相对应的位置。
8、进一步地,上述施工升降机防护门防反弹装置中,所述第二磁铁上方设置有弹性缓冲垫。
9、进一步地,上述施工升降机防护门防反弹装置中,所述第一磁铁与所述第二磁铁的轴心共线。
10、进一步地,上述施工升降机防护门防反弹装置中,所述第一磁铁通过第一螺栓与所述防护门的底部相连接。
11、进一步地,上述施工升降机防护门防反弹装置中,所述第二磁铁通过第二螺栓与所述轿厢的底部相连接。
12、进一步地,上述施工升降机防护门防反弹装置中,所述门磁开关与所述限位开关及所述电磁防反弹机构中的第一磁铁电连接。
13、进一步地,上述施工升降机防护门防反弹装置中,所述防护门下部的侧壁上与所述限位开关对应的位置设置有限位槽,用以与所述限位开关相配合。
14、进一步地,上述施工升降机防护门防反弹装置中,所述门磁开关位于所述限位开关的上方。
15、本技术中的施工升降机防护门防反弹装置,通过在防护门底部两侧设置电磁防反弹机构,以在关闭防护门时,使所述防护门与所述轿厢的底部紧密贴合在一起;能有效避免防护门在接触轿厢底部时发生反弹现象,可以实现轿厢防护门一次性关闭到位,也能避免运行过程中轿厢防护门因误操作打开,保障了施工升降机的安全运行。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施工升降机防护门防反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轿厢、防护门和两个电磁防反弹机构;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升降机防护门防反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防反弹机构包括:相配合的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施工升降机防护门防反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磁铁上方设置有弹性缓冲垫。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施工升降机防护门防反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铁与所述第二磁铁的轴心共线。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施工升降机防护门防反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铁通过第一螺栓与所述防护门的底部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施工升降机防护门防反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磁铁通过第二螺栓与所述轿厢的底部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升降机防护门防反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门磁开关与所述限位开关及所述电磁防反弹机构中的第一磁铁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升降机防护门防反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门下部的侧壁上与所述限位开关对应的位置设置有限位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升降机防护门防反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门磁开关位于所述限位开关的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施工升降机防护门防反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轿厢、防护门和两个电磁防反弹机构;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升降机防护门防反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防反弹机构包括:相配合的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施工升降机防护门防反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磁铁上方设置有弹性缓冲垫。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施工升降机防护门防反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铁与所述第二磁铁的轴心共线。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施工升降机防护门防反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铁通过第一螺栓与所述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青山,杨飞,孔志华,杨猛,陈俊亦,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二十冶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