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斜交网格钢管外框架节点吊装施工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斜交网格钢管外框架节点吊装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16146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35
一种斜交网格钢管外框架节点吊装施工方法,首先按1:1的比例制作节点模型,节点模型的重量不大于5Kg;再使用节点模型对接已安装且未浇筑混凝土的钢管的上端口,测量节点模型的位置是否在允许范围内,若节点模型的安装位置超出允许范围,则调节钢管的位置;然后取下节点模型,往钢管内灌注混凝土;再使用吊车将外框架节点吊至钢管的上方,人工辅助将外框架节点下放并将外框架节点的下连接端对接钢管的上端口;之后将外框架节点安装于楼层的框架梁,再将外框架节点和钢管焊接固定;最后往外框架节点内灌注混凝土。本申请具有提高外框架节点的安装精度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的,特别是涉及一种斜交网格钢管外框架节点吊装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建筑塔楼采用由混凝土核心筒及外围的斜交网格框架结构组成的双重抗侧力系统。混凝土核心筒抗侧刚度要大于外围框架的抗侧刚度,承担了风荷载和地震作用下产生的大部分剪力,在通过沿核心筒布置的斜交网格框架进一步提高整个建筑的抗侧力,通过双重抗侧力系统提高高层建筑物的抗震能力,现有的斜交网格框架结构包括钢管混凝土柱、外框架节点以及设置在节点楼层的h型抗弯框架梁。由于斜交网格框架结构本身结构形式的设计要求,使得每个外框架节点的上、下两个连接端需要分别连接两根下钢管混凝土柱以及两根上钢管混凝土柱,在实际施工时,一般是先安装外框架节点下方两根钢管,然后在钢管内灌注混凝土,再连接外框架节点,但是由于钢管的安装精度的原因,容易导致浇筑成型的钢管混凝土柱产生误差,由于钢管混凝土柱产生误差后无法再调整,一方面,使得外框架节点在安装后,其所在位置超出原设计允许误差范围,造成后续部件安装的困难,另一方面,由于外框架节点重量大,容易造成外框架节点在吊装安装时,自身与钢管支架的安装困难或无法安装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提高外框架节点安装精度的斜交网格钢管外框架节点吊装施工方法。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首先提出了一种斜交网格钢管外框架节点吊装施工方法,包括具体如下步骤:

3、s1、根据设计的外框架节点为样本,按1:1的比例制作节点模型,节点模型的重量不大于5kg;

4、s2、使用节点模型对接已安装且未浇筑混凝土的钢管的上端口,具体而言,将节点模型的多个下连接端分别对齐外框架节点的对应多个钢管的上端口,然后测量节点模型的下连接端与对应钢管上端口的误差是否在允许范围内;若超出允许范围,则调节钢管的位置,直至节点模型的下连接端与对应钢管上端口的误差在允许范围内;

5、s3、取下节点模型,对钢管的上端口的内壁和外壁进行保护,然后往钢管内放入钢筋笼并且灌注混凝土;

6、s4、待钢管内的混凝土的强度达到要求后,拆除钢管上端口处的保护。

7、s5、使用吊车将外框架节点吊至钢管的上方,人工辅助将外框架节点下放,并将外框架节点的下连接端对接钢管的上端口,吊车保持对外框架节点的拉力,然后将外框架节点固定连接到楼层的框架梁上,再将外框架节点和钢管焊接固定;

8、s6、对外框架节点的上端口的内壁和外壁进行保护,再往外框架节点内灌注混凝土。

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按1:1的比例制作的节点模型,在钢管浇筑混凝土前,工人可以拿着节点模型测试外框架节点是否能够正确对接和安装,由于此时的钢管还未浇筑混凝土,钢管在外力作用下还能够调节位置,所以,若节点模型的安装位置超出允许范围,则对钢管的位置进行调节,之后往钢管内灌入混凝土,混凝土凝结后能够提高钢管的强度,从而保持钢管的位置稳定,所以外框架节点在正确的位置即可顺利连接钢管,提高外框架节点的安装精度。

10、本实施方式中,步骤s2中,调整好钢管的位置后,在楼层的框架梁上、对此时节点模型所对应的位置进行标记,步骤s5中,外框架节点下放时通过对应框架梁上的标记对外框架节点进行辅助定位。这样利用节点模型在步骤s2中找到准确的安装位置,通过将对应位置标记在框架梁上,在后续的外框架节点安装时,保证其位置的准确,提高外框架节点的安装精度。

11、本实施方式中,使用隔离膜作为保护包裹钢管的上端口的内壁和外壁以及外框架节点的上端口的内壁和外壁。隔离膜保护钢管和外框架节点的上端口,避免混凝土凝结在上端口处而干扰钢管和外框架节点的焊接。

12、本实施方式中,步骤s3中,对钢管灌注混凝土的方法为:先将混凝土灌注至距离钢管的上端口不少于20-30cm,然后再吊入钢筋笼,钢筋笼的直径为钢管的内径的一半,钢筋笼的一端延伸至钢管外10-20cm,之后继续灌注混凝土至距离钢管的上端口20-30cm的位置即停止灌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钢管浇筑时,距离钢管的上端口20-30cm的位置即停止浇筑,从而将混凝土的接缝与焊缝错开,能够提高外框架的强度,而混凝土距离上端口一定距离能够减少混凝土粘附上端口,从而减少混凝土干扰钢管和外框架节点的情况发生。

13、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钢筋笼采用撑杆和垫块连接钢管的上端口,使得钢筋笼在钢管中的位置稳定。

14、本实施方式中,步骤s5中,外框架节点下放过程中,外框架节点将从钢管延伸出来的钢筋笼套设在内。由于外框架节点与钢管的连接处存在焊缝,在受外力时可能会出现裂缝,通过钢筋笼伸入外框架节点,能够提高外框架节点与钢管的连接处的混凝土的强度,从而提高外框架节点与钢管的连接处的强度,降低焊缝开裂的概率。

15、本实施方式中,步骤s6中,往外框架节点内灌注混凝土时,从外框架节点的其中一个上端口灌注混凝土,灌入的混凝土通过外框架节点的中间通道流到外框架节点的另一侧,将外框架节点的中间通道的空气排出。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外框架节点的其中一个上端口灌注混凝土,混凝土通过中间的通道自动溢到外框架节点的另一侧,能够将外框架节点的中间通道的空气排出,减少外框架节点内的混凝土产生气泡的情况。

16、本实施方式中,从外框架节点的上端口往外框架节点内灌注的混凝土距离外框架节点的上端口为10-20cm。

17、本实施方式中,步骤s2中,采用调节装置来调节钢管的位置,调节装置包括第一连接套、第二连接套和螺杆,螺杆的中部固定有六角螺母,螺杆在六角螺母的两侧设有方向相反的螺纹,第一连接套和第二连接套均由第一半环、第二半环和套筒构成,所述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的一端铰接,另一端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套筒沿径向固定在第一半环或第二半环上,所述第一连接套和第二连接套通过套筒螺纹分别连接在的螺杆的两段螺纹上,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合围的内径与钢管外径相匹配,所述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的内侧设有缓冲层。使用时,第一连接套和第二连接套分别连接两根钢管,通过旋转螺杆即可推动或拉动第一连接套和第二连接套移动,从而实现钢管位置的调节;使用调节装置调节钢管位置时,先将其中一根钢管的位置调节至对齐对应的节点模型的下连接端的正确位置,然后取下节点模型,对位置正确的钢管灌注混凝土;待混凝土的强度满足要求后,再将节点模型安装至原先安装的正确位置,然后通过调节装置调节另一根钢管的位置至正确位置。

18、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按1:1的比例制作节点模型,在钢管浇筑混凝土前,工人可以拿着节点模型测试外框架节点是否能够正确对接和安装,由于此时的钢管还未浇筑混凝土,钢管在外力作用下还能够调节位置,所以,若节点模型的安装位置超出允许范围,则对钢管的位置进行调节,之后往钢管内灌入混凝土,混凝土凝结后能够提高钢管的强度,从而保持钢管的位置稳定,后续吊装外框架节点时不会出现对接不上钢管或者安装位置偏移的情况,提高外框架节点的安装精度和安装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斜交网格钢管外框架节点吊装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具体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交网格钢管外框架节点吊装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调整好钢管的位置后,在楼层的框架梁上、对此时节点模型所对应的位置进行标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斜交网格钢管外框架节点吊装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外框架节点下放时通过对应框架梁上的标记对外框架节点进行辅助定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交网格钢管外框架节点吊装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隔离膜作为保护包裹钢管的上端口的内壁和外壁以及外框架节点的上端口的内壁和外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交网格钢管外框架节点吊装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对钢管灌注混凝土的方法为:先将混凝土灌注至距离钢管的上端口不少于20-30cm,然后再吊入钢筋笼,钢筋笼的直径为钢管的内径的一半,钢筋笼的一端延伸至钢管外10-20cm,之后继续灌注混凝土至距离钢管的上端口20-30cm的位置即停止灌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斜交网格钢管外框架节点吊装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笼采用撑杆和垫块连接钢管的上端口,使得钢筋笼在钢管中的位置稳定。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斜交网格钢管外框架节点吊装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外框架节点下放过程中,外框架节点将从钢管延伸出来的钢筋笼套设在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交网格钢管外框架节点吊装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6中,往外框架节点内灌注混凝土时,从外框架节点的其中一个上端口灌注混凝土,灌入的混凝土通过外框架节点的中间通道流到外框架节点的另一侧,将外框架节点的中间通道的空气排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斜交网格钢管外框架节点吊装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从外框架节点的上端口往外框架节点内灌注的混凝土距离外框架节点的上端口为10-20cm。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斜交网格钢管外框架节点吊装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采用调节装置来调节钢管的位置,调节装置包括第一连接套、第二连接套和螺杆,螺杆的中部固定有六角螺母,螺杆在六角螺母的两侧设有方向相反的螺纹,第一连接套和第二连接套均由第一半环、第二半环和套筒构成,所述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的一端铰接,另一端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套筒沿径向固定在第一半环或第二半环上,所述第一连接套和第二连接套通过套筒螺纹分别连接在的螺杆的两段螺纹上,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合围的内径与钢管外径相匹配,所述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的内侧设有缓冲层。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斜交网格钢管外框架节点吊装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具体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交网格钢管外框架节点吊装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调整好钢管的位置后,在楼层的框架梁上、对此时节点模型所对应的位置进行标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斜交网格钢管外框架节点吊装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外框架节点下放时通过对应框架梁上的标记对外框架节点进行辅助定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交网格钢管外框架节点吊装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隔离膜作为保护包裹钢管的上端口的内壁和外壁以及外框架节点的上端口的内壁和外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交网格钢管外框架节点吊装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对钢管灌注混凝土的方法为:先将混凝土灌注至距离钢管的上端口不少于20-30cm,然后再吊入钢筋笼,钢筋笼的直径为钢管的内径的一半,钢筋笼的一端延伸至钢管外10-20cm,之后继续灌注混凝土至距离钢管的上端口20-30cm的位置即停止灌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斜交网格钢管外框架节点吊装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笼采用撑杆和垫块连接钢管的上端口,使得钢筋笼在钢管中的位置稳定。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赛雄郭朋鑫柯标志黄茂徐进章燕清杨渡成王涛吴从晓谭东勇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五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