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麻点划痕检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61112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34
本技术涉及自聚焦透镜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麻点划痕检测器,包括固定底板,所述固定底板的顶部设置有可夹持的限位组件和可调节的检测组件,限位组件包括设置于固定底板顶部的第一固定板,第一固定板的数量为两组,两组第一固定板之间设置有可移动的移动结构,检测组件包括设置于固定底板顶部的遮光罩,遮光罩的内部设置有可调节的检测结构,限位组件还包括设置于第一固定板顶部的第三固定板,第三固定板的顶部设置有可卡接的卡接结构,达到对装置进行灵活移动的目的,便于检测人员对镜片进行拿取和放置,便于对镜片进行弱光环境下检测,提高装置使用的灵活性,减轻检测人员的检测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自聚焦透镜检测,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麻点划痕检测器


技术介绍

1、自聚焦透镜是一种折射率分布沿径向渐变的柱状光学透镜,具有聚焦和成像功能,当光线在空气中传播遇到不同介质时,由于介质的折射率不同会改变其传播方向。传统的透镜是通过控制透镜表面的曲率,利用产生的光程差使光线汇聚成一点,自聚焦透镜与普通透镜的区别在于,自聚焦透镜材料折射率的分布沿径向逐渐减小,能够使沿轴向传输的光产生连续折射,从而实现出射光线平滑且连续的汇聚到一点。在自聚焦透镜使用过程中,透镜表面会出现麻点和划痕,影响装置正常使用,当麻点和划痕达到一定数量后需要对透镜进行更换,现需设计一种麻点划痕检测器。

2、公开号为cn210953872u的技术揭示了一种自聚焦透镜麻点划痕检测机构,包括电控箱、工作平台、相机、光源、驱动电机、线性滑轨以及夹具,所述电控箱位于工作平台一侧,所述相机、光源、驱动电机、线性滑轨以及夹具设置于工作平台上,所述光源设置于相机前端,所述驱动电机和线性滑轨呈直线分布在工作平台上,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端还对应设置有一根传动螺杆,所述传动螺杆与线性滑轨的滑块螺纹传动连接,所述夹具设置于线性滑轨的滑块上方,所述相机前端的光源与夹具水平对应设置。本技术结构简单、合理、可靠,采用自动化控制,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检测精度,保证了检测的一致。

3、但是上述专利还存在以下问题:该装置在使用时,对镜片的固定效果不佳,易造成镜片松动掉落,对镜片造成二次划伤,装置使用存在局限性,装置在对镜片进行麻点检测时,需要弱光环境以提高装置的检测效果,镜片边缘的麻点不易被检测出,需要不断对装置进行移动以满足光源的照射需求,延长了装置的检测时长,检测效果不佳,装置使用存在不便。

4、有鉴于此特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2、一种麻点划痕检测器,包括固定底板,所述固定底板的顶部设置有可夹持的限位组件和可调节的检测组件,限位组件包括设置于固定底板顶部的第一固定板,第一固定板的数量为两组,两组第一固定板之间设置有可移动的移动结构,检测组件包括设置于固定底板顶部的遮光罩,遮光罩的内部设置有可调节的检测结构,限位组件还包括设置于第一固定板顶部的第三固定板,第三固定板的顶部设置有可卡接的卡接结构。

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移动结构包括丝杆,第一固定板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槽洞,槽洞内转动安装有丝杆,丝杆的一端延伸至第一固定板的外部并固定安装有皮带轮,两组皮带轮之间套设安装有皮带,一组第一固定板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支板,支板的一侧外壁上转动安装有转盘,一组皮带轮的一端与转盘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

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限位组件还包括固定块,每一组丝杆的外壁上套设安装有两组固定块,共四组固定块,固定块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孔洞,孔洞内转动安装有螺纹筒,螺纹筒与丝杆螺纹安装,每两组固定块之间固定安装有一组第二固定板,共两组第二固定板,两组第二固定板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三固定板。

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限位组件还包括第一限位板,第三固定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限位板,卡接结构包括第二限位板,第一限位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组第二限位板,第一限位板的顶部开设有两组孔洞,孔洞内固定安装有第三卡接槽,第二限位板的外壁上开设有两组槽洞,槽洞内分别固定安装有一组第一卡接槽和一组第二卡接槽,共两组第一卡接槽和两组第二卡接槽。

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限位组件还包括第三限位板,第三固定板的顶部设置有第三限位板,第三限位板的两组外壁上均固定安装有一组第一卡接板和一组第二卡接板,两组第二卡接板可卡接安装于第二卡接槽的内部,两组第一卡接板可卡接安装于第一卡接槽的内部,第三限位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两组第三卡接板,第三卡接板可卡接安装于第三卡接槽的内部,第三限位板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洞口,洞口内固定安装有限位环板。

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限位组件还包括第一夹持板,限位环板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四组第一夹持板,第一夹持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组第二夹持板和两组第三夹持板,两组第二夹持板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一组孔洞,孔洞内固定安装有固定杆,固定杆的内部滑动安装有活动杆,活动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四夹持板,第四夹持板的一侧外壁上固定安装有两组复位弹簧杆,复位弹簧杆的一端与第二夹持板的另一侧外壁固定连接,第四夹持板的一侧外壁可与第三夹持板的一侧外壁紧贴,活动杆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拉环,共两组拉环。

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检测结构包括滑动板,遮光罩的顶部开设有洞口,洞口内滑动安装有滑动板,滑动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照明灯,遮光罩顶部的洞口内固定安装有第一遮光布和第二遮光布,滑动板的两侧外壁分别与第一遮光布和第一遮光布的一端固定连接,滑动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推把,固定底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两组支撑底板,固定底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控箱,电控箱与照明灯电连接。

9、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0、1.达到对装置进行灵活移动的目的,便于检测人员对镜片进行拿取和放置,便于对镜片进行弱光环境下检测,提高装置使用的灵活性,减轻检测人员的检测难度。

11、2.达到对镜片进行夹持固定的目的,提高装置的拿取效率,便于检测人员对镜片进行拿取和放置,提高镜片的固定效果,防止镜片松动掉落造成二次划伤,提高装置的固定效果,提高装置使用的稳定性。

12、3.达到对镜片进行检测的目的,根据需要调整光源位置,使镜片进行充分检测,提高镜片的麻点检测效果,提高装置使用的便利性,延迟装置的使用寿命,优化装置的使用体验。

1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麻点划痕检测器,包括固定底板(10),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板(10)的顶部设置有可夹持的限位组件和可调节的检测组件,限位组件包括设置于固定底板(10)顶部的第一固定板(13),第一固定板(13)的数量为两组,两组第一固定板(13)之间设置有可移动的移动结构,检测组件包括设置于固定底板(10)顶部的遮光罩(14),遮光罩(14)的内部设置有可调节的检测结构,限位组件还包括设置于第一固定板(13)顶部的第三固定板(23),第三固定板(23)的顶部设置有可卡接的卡接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麻点划痕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结构包括丝杆(15),第一固定板(13)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槽洞,槽洞内转动安装有丝杆(15),丝杆(15)的一端延伸至第一固定板(13)的外部并固定安装有皮带轮(16),两组皮带轮(16)之间套设安装有皮带(17),一组第一固定板(13)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支板(18),支板(18)的一侧外壁上转动安装有转盘(19),一组皮带轮(16)的一端与转盘(19)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麻点划痕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还包括固定块(20),每一组丝杆(15)的外壁上套设安装有两组固定块(20),共四组固定块(20),固定块(20)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孔洞,孔洞内转动安装有螺纹筒(21),螺纹筒(21)与丝杆(15)螺纹安装,每两组固定块(20)之间固定安装有一组第二固定板(22),共两组第二固定板(22),两组第二固定板(22)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三固定板(2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麻点划痕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还包括第一限位板(24),第三固定板(2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限位板(24),卡接结构包括第二限位板(25),第一限位板(2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组第二限位板(25),第一限位板(24)的顶部开设有两组孔洞,孔洞内固定安装有第三卡接槽(28),第二限位板(25)的外壁上开设有两组槽洞,槽洞内分别固定安装有一组第一卡接槽(26)和一组第二卡接槽(27),共两组第一卡接槽(26)和两组第二卡接槽(2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麻点划痕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还包括第三限位板(29),第三固定板(23)的顶部设置有第三限位板(29),第三限位板(29)的两组外壁上均固定安装有一组第一卡接板(30)和一组第二卡接板(31),两组第二卡接板(31)可卡接安装于第二卡接槽(27)的内部,两组第一卡接板(30)可卡接安装于第一卡接槽(26)的内部,第三限位板(29)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两组第三卡接板(32),第三卡接板(32)可卡接安装于第三卡接槽(28)的内部,第三限位板(29)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洞口,洞口内固定安装有限位环板(3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麻点划痕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还包括第一夹持板(34),限位环板(33)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四组第一夹持板(34),第一夹持板(3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组第二夹持板(35)和两组第三夹持板(36),两组第二夹持板(35)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一组孔洞,孔洞内固定安装有固定杆(37),固定杆(37)的内部滑动安装有活动杆(38),活动杆(38)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四夹持板(39),第四夹持板(39)的一侧外壁上固定安装有两组复位弹簧杆(40),复位弹簧杆(40)的一端与第二夹持板(35)的另一侧外壁固定连接,第四夹持板(39)的一侧外壁可与第三夹持板(36)的一侧外壁紧贴,活动杆(38)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拉环(41),共两组拉环(4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麻点划痕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结构包括滑动板(42),遮光罩(14)的顶部开设有洞口,洞口内滑动安装有滑动板(42),滑动板(4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照明灯(43),遮光罩(14)顶部的洞口内固定安装有第一遮光布(44)和第二遮光布(45),滑动板(42)的两侧外壁分别与第一遮光布(44)和第一遮光布(44)的一端固定连接,滑动板(4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推把(46),固定底板(10)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两组支撑底板(11),固定底板(10)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控箱(12),电控箱(12)与照明灯(43)电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麻点划痕检测器,包括固定底板(10),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板(10)的顶部设置有可夹持的限位组件和可调节的检测组件,限位组件包括设置于固定底板(10)顶部的第一固定板(13),第一固定板(13)的数量为两组,两组第一固定板(13)之间设置有可移动的移动结构,检测组件包括设置于固定底板(10)顶部的遮光罩(14),遮光罩(14)的内部设置有可调节的检测结构,限位组件还包括设置于第一固定板(13)顶部的第三固定板(23),第三固定板(23)的顶部设置有可卡接的卡接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麻点划痕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结构包括丝杆(15),第一固定板(13)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槽洞,槽洞内转动安装有丝杆(15),丝杆(15)的一端延伸至第一固定板(13)的外部并固定安装有皮带轮(16),两组皮带轮(16)之间套设安装有皮带(17),一组第一固定板(13)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支板(18),支板(18)的一侧外壁上转动安装有转盘(19),一组皮带轮(16)的一端与转盘(19)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麻点划痕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还包括固定块(20),每一组丝杆(15)的外壁上套设安装有两组固定块(20),共四组固定块(20),固定块(20)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孔洞,孔洞内转动安装有螺纹筒(21),螺纹筒(21)与丝杆(15)螺纹安装,每两组固定块(20)之间固定安装有一组第二固定板(22),共两组第二固定板(22),两组第二固定板(22)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三固定板(2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麻点划痕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还包括第一限位板(24),第三固定板(2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限位板(24),卡接结构包括第二限位板(25),第一限位板(2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组第二限位板(25),第一限位板(24)的顶部开设有两组孔洞,孔洞内固定安装有第三卡接槽(28),第二限位板(25)的外壁上开设有两组槽洞,槽洞内分别固定安装有一组第一卡接槽(26)和一组第二卡接槽(27),共两组第一卡接槽(26)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俊锋周智陶磊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浩联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