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压电驱动,具体涉及一种多足压电马达及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1、目前,高精度的定位及驱动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高科技产业,如航空航天、微电子产业、生物操纵、机器人以及消费电子等领域。传统的电磁马达依靠电磁感应原理工作,其具有复杂的结构、易受电磁干扰,并且电磁马达存在尺寸与能效之间的矛盾,因此无法实现小型化、高精度、大驱动力和断电自锁等功能。
2、压电马达利用压电材料的逆压电效应,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然后通过定子和转子之间的摩擦耦合,实现转子宏观运动的输出,因此压电马达拥有响应速度快、功率密度高、位移分辨率高、抗电磁干扰、能够断电自锁等特性。而目前已知的微小型压电马达大多采用一个驱动足进行驱动,导致压电马达驱动力不足,功率密度低,难以实现微小型系统中全行程、大驱动力的直线运动。
3、为了解决压电马达大行程、大驱动力的问题,专利号为cn201510428084.3、专利技术名称为“多工作模式复合型悬臂多足压电驱动器”的授权专利技术专利中提出了一种多工作模式复合型悬臂多足压电马达。该马达定子部分需要多个弯曲换能器对称分布在基座的两侧,并且每个弯曲换能器包括压电陶瓷组、螺柱、前端盖、驱动足和电极,此外其结构为夹心式结构,因此其结构复杂,难以实现微小型化,不能应用于微小型精密驱动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足压电马达,兼具简单紧凑的结构和多驱动足,旨在解决上述压电马达行程短、驱动力小、功率密度低、结构复杂、难以小型化等问题。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足压电马达,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电定子(101)、滑块(102)、夹持结构(103)、预紧力结构(104)和固定底座(1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足压电马达,其特征在于,压电定子(101)包含压电本体(201),驱动足(202)固定于压电本体(201)一侧,压电本体(201)的一侧设置间隔设置的多个电极层,每个电极层上设置一个驱动足(202),压电本体(201)的另一侧设置有全电极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足压电马达,其特征在于,压电定子(101)包含多个串联的压电本体(201),位于多个压电本体(201)的同一侧的压电本体(201)上设置一个电极层,每个电极层上设置一个驱动足(202),位于多个压电本体(201)的另一侧设置有连接全电极层,全电极层与每个压电本体(20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足压电马达,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压电本体的极化方向相同或相反。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多足压电马达,其特征在于,压电本体采用单层压电片、多个压电片层叠、或者多层压电片共烧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足压电马达,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电定子(101)、滑块(102)、夹持结构(103)、预紧力结构(104)和固定底座(1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足压电马达,其特征在于,压电定子(101)包含压电本体(201),驱动足(202)固定于压电本体(201)一侧,压电本体(201)的一侧设置间隔设置的多个电极层,每个电极层上设置一个驱动足(202),压电本体(201)的另一侧设置有全电极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足压电马达,其特征在于,压电定子(101)包含多个串联的压电本体(201),位于多个压电本体(201)的同一侧的压电本体(201)上设置一个电极层,每个电极层上设置一个驱动足(202),位于多个压电本体(201)的另一侧设置有连接全电极层,全电极层与每个压电本体(20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足压电马达,其特征在于,相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翔宇,任凯乐,李飞,靳浩楠,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