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提高物料混合效率的氮化钒铁窑炉氮气湍流氮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15867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33
本技术涉及钒氮合金窑炉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可提高物料混合效率的氮化钒铁窑炉氮气湍流氮化产品结构,包括机体,机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窑炉本体,窑炉本体的内表面设置有内炉,窑炉本体的上表面设置有盖板,盖板的底端设置有便于混合装置,内炉内部设置有刮料装置,本技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以通过将内炉进行旋转,配合搅拌杆进行双向旋转,从而使内部的材料处于离心力带动旋转下,进行充分的混合,本技术可以将内炉内壁上粘附的材料进行刮取,加入混合工作中,减少浪费,保证混合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钒氮合金窑炉,具体为一种可提高物料混合效率的氮化钒铁窑炉氮气湍流氮化装置


技术介绍

1、钒氮合金窑炉是生产钒氮合金的窑炉,钒氮合金是一种新型合金添加剂,可以替代钒铁用于微合金化钢的生产。氮化钒添加于钢中能提高钢的强度、韧性、延展性及抗热疲劳性等综合机械性能,并使钢具有良好的可焊性。

2、对于钒氮合金加工时所用到的一种可提高物料混合效率的氮化钒铁窑炉氮气湍流氮化结构,现有部分的钒氮合金窑炉氮气湍流氮化结构,在对钒氮合金原材料的混合搅拌的同时,难免会出现沉底现象,无法进行彻底混合,从而使得混合后的材料质量差。

3、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可提高物料混合效率的氮化钒铁窑炉氮气湍流氮化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提高物料混合效率的氮化钒铁窑炉氮气湍流氮化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了在
技术介绍
中因现有部分的钒氮合金窑炉氮气湍流氮化结构,在对钒氮合金原材料的混合搅拌的同时,难免会出现沉底现象,无法进行彻底混合,从而使得混合后的材料质量差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提高物料混合效率的氮化钒铁窑炉氮气湍流氮化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窑炉本体,所述窑炉本体的内表面设置有内炉,所述窑炉本体的上表面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的底端设置有便于混合装置,所述内炉内部设置有刮料装置,可以通过将内炉进行旋转,配合搅拌杆进行双向旋转,从而使内部的材料处于离心力带动旋转下,进行充分的混合,还可以将内炉内壁上粘附的材料进行刮取,加入混合工作中,减少浪费,保证混合质量。

3、优选的,所述便于混合装置包括第一电机、第二电机、搅拌杆、桨叶、固定架、转动杆、滑轮和滑槽,所述机体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盖板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盖板的下表面转动设置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桨叶,所述内炉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上下内壁之间转动设置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滑轮,所述窑炉本体的内表面开设有滑槽,可以通过将内炉进行旋转,配合搅拌杆进行双向旋转,从而使内部的材料处于离心力带动旋转下,进行充分的混合。

4、优选的,所述刮料装置包括撑杆、圆框、撑板和刮板,所述盖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撑杆,所述撑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圆框,所述圆框外表面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撑板,所述撑板远离圆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刮板,可以将内炉内壁上粘附的材料进行刮取,加入混合工作中,减少浪费,保证混合质量。

5、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内炉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搅拌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第一电机带动内炉正转,第二电机带动搅拌杆配合桨叶在内炉内进行反转,对内炉的材料进行双向旋转混合。

6、优选的,所述转动杆与固定架的连接处设置有转轴,所述滑轮与滑槽呈对应设置,滑轮通过内炉的转动配合滑槽进行滑动,保证内炉旋转的稳定性。

7、优选的,所述圆框套设在搅拌杆的外表面,所述刮板的外表面与内炉的内表面呈对应设置,刮板可随着内炉自转,从而通过刮板将内炉内壁上粘附的材料进行刮取。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提高物料混合效率的氮化钒铁窑炉氮气湍流氮化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9、1、该可提高物料混合效率的氮化钒铁窑炉氮气湍流氮化装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以通过将内炉进行旋转,配合搅拌杆进行双向旋转,从而使内部的材料处于离心力带动旋转下,进行充分的混合。

10、2、该可提高物料混合效率的氮化钒铁窑炉氮气湍流氮化装置,还可以将内炉内壁上粘附的材料进行刮取,加入混合工作中,减少浪费,保证混合质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提高物料混合效率的氮化钒铁窑炉氮气湍流氮化装置,包括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窑炉本体(2),所述窑炉本体(2)的内表面设置有内炉(3),所述窑炉本体(2)的上表面设置有盖板(4),所述盖板(4)的底端设置有便于混合装置(5),所述内炉(3)内部设置有刮料装置(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提高物料混合效率的氮化钒铁窑炉氮气湍流氮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料装置(6)包括撑杆(601)、圆框(602)、撑板(603)和刮板(604),所述盖板(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撑杆(601),所述撑杆(60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圆框(602),所述圆框(602)外表面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撑板(603),所述撑板(603)远离圆框(60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刮板(60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提高物料混合效率的氮化钒铁窑炉氮气湍流氮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501)的输出端与内炉(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502)的输出端与搅拌杆(50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提高物料混合效率的氮化钒铁窑炉氮气湍流氮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506)与固定架(505)的连接处设置有转轴,所述滑轮(507)与滑槽(508)呈对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提高物料混合效率的氮化钒铁窑炉氮气湍流氮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框(602)套设在搅拌杆(503)的外表面,所述刮板(604)的外表面与内炉(3)的内表面呈对应设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提高物料混合效率的氮化钒铁窑炉氮气湍流氮化装置,包括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窑炉本体(2),所述窑炉本体(2)的内表面设置有内炉(3),所述窑炉本体(2)的上表面设置有盖板(4),所述盖板(4)的底端设置有便于混合装置(5),所述内炉(3)内部设置有刮料装置(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提高物料混合效率的氮化钒铁窑炉氮气湍流氮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料装置(6)包括撑杆(601)、圆框(602)、撑板(603)和刮板(604),所述盖板(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撑杆(601),所述撑杆(60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圆框(602),所述圆框(602)外表面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撑板(603),所述撑板(603)远离圆框(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庆申贺玉强常宁毛亚宁贺佳伟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钒硕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