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辊道式抛丸机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辊道式抛丸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5754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32
本申请涉及抛丸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辊道式抛丸机,包括第一运输机构、第二运输机构、装料机架、抛丸设备、第一转移组件、第二转移组件,第一运输机构与第二运输机构并排且间隔设置,且第一运输机构与第二运输机构呈反向运输;装料机架、抛丸设备均位于第一运输机构上;第一转移组件与第二转移组件并列设置于第一运输机构与第二运输机构之间。在本申请中,利用第一运输机构、第二运输机构、第一运输机构、第二运输机构之间的配合,使得装料机架可以更便捷在第一运输机构从装载待清理工件状态,到操作人员在第二运输机构将清理工件回收后,再运回第一运输机构上,从而提高整体清理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抛丸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辊道式抛丸机


技术介绍

1、辊道式抛丸机可与金属切削、成型机床有关的等行业使用。例如,用于大型工字型钢、h型钢尺寸较高的钢结构件消除应力及表面除锈清理,为后续金属切削做准备。清理过程中由电气控制的可调速输送辊道将钢结构件或钢材送进清理机室体内抛射区,其周身各面受到来自不同坐标方位的强力密集弹丸打击与磨擦,使之其上的氧化皮、锈层及其污物迅速脱落,钢材表面就获得一定的光洁表面,与硬度,提高了漆膜与钢材的附着力,改善钢材的内在质量,延长了其使用寿命。

2、目前,传统的辊道式抛丸机一般通过操作人员将待清理工件放置于装料机架上,再通过电动葫芦将装料机架放置于抛丸机前端的辊道上,通过辊道将装料机架运输至抛丸机内,利用抛丸机进行除锈清理操作,清理完毕后,在通过辊道将装有除锈后的装料机架运输出抛丸机,操作人员将清理后的工件收集后,再通过电动葫芦将装料机架吊回抛丸机前端的辊道上,继续装待清理工件,之后重复上述操作。

3、但是,由于装料机架上除锈后的工件需要先拆卸下来,再通过电动葫芦吊回至装料机架吊回抛丸机前端的辊道上,等待装完待清理工件后,才开始新一轮的除锈工作,导致对工件的整体除锈效率较低,因此,可做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提高对工件整体的清理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辊道式抛丸机。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辊道式抛丸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辊道式抛丸机,包括第一运输机构、第二运输机构、装料机架、抛丸设备、第一转移组件、第二转移组件,所述第一运输机构与第二运输机构并排且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运输机构与第二运输机构呈反向运输;所述装料机架、抛丸设备均位于第一运输机构上;所述第一转移组件与第二转移组件并列设置于第一运输机构与第二运输机构之间;所述第一运输机构用于对装料机架进行正向运输,所述第二运输机构用于对装料机架进行反向运输;所述装料机架用于收纳待清理工件;所述抛丸设备用于对待清理工件进行清理除锈工作;所述第一转移组件用于将装料机架从第一运输机构转移至第二运输机构上;所述第二转移组件用于将装料机架从第二运输机构转移至第一运输机构上。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工件进行清理除锈工作时,操作人员将待清理工件装到装料机架上,利用第一运输机构将装有工件的装料机架正向运输至抛丸设备中,抛丸设备对工件清理除锈后,第一运输机构将装有清理除锈后工件的装料机架运输抛丸设备外,使用第一转移组件将装有清理除锈后工件的装料机架转移至第二运输机构上,此时,另一个装有待清理除锈工件的装料机架重复上述操作,当操作人员将放置于第二运输机构上的装料机架中的工件回收后,第二运输机构将空装料机架反向运输至第二转移组件一侧,第二转移组件可将空装料机架转移至第一运输机构上后,操作人员对空装料机架上进行填装待清理工件,进行新一轮的清理除锈操作。利用第一运输机构、第二运输机构、第一运输组件、第二运输组件进行配合,使得装料机架在使用后进行转移,另一个装料机架无需等待即可进行清理除锈工作,且对空装料机架的转移更便捷,从而提高整体清理效率。

5、可选的,所述第一运输机构、第二运输机构均包括第一主动运输组件、第二主动运输组件、第三主动运输组件、第一从动运输组件、第二从动运输组件;所述第一主动运输组件、第二主动运输组件、第三主动运输组件、第一从动运输组件、第二从动运输组件呈并排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从动运输组件位于第一主动运输组件与第二主动运输组件之间,所述第二从动运输组件位于第二主动运输组件与第三主动运输组件之间;所述第一主动运输组件、第二主动运输组件、第三主动运输组件、第一从动运输组件、第二从动运输组件均包括运输基座、多根运输辊,多根所述运输辊沿运输基座长度方向间隔布置;所述第一主动运输组件、第二主动运输组件、第三主动运输组件上均安装有主动驱动件,所述主动驱动件用于为运输辊提供动力。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装料机架放置于第一运输机构或第二运输机构上进行运输时,第一主动运输组件、第二主动运输组件、第三主动运输组件上的运输辊通过主动驱动件提供运输动力,当经过第一从动运输组件、第二从动运输组件上时,可利用第一主动运输组件、第二主动运输组件、第三主动运输组件上动力带过,无需对第一从动运输组件和第二从动运输组件安装主动驱动件,从而节省设备成本。

7、可选的,所述第一转移组件、第二转移组件均包括旋转支撑座、升降底座、推动座、移动臂,所述升降底座可转动安装于旋转支撑座上,所述推动座位于升降底座上,所述移动臂安装于推动座一侧,所述移动臂用于抬起装料机架,所述移动臂长度距离长于装料机架宽度距离,所述旋转支撑座可带动升降底座、推动座与移动臂进行旋转动作,所述升降底座用于带动推动座与移动臂进行升降动作,所述推动座可带动移动臂进行前后伸缩移动。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运输机构上装料机架装载完清理后的工件传出抛丸设备后,可利用移动臂动作插入装料机架底部,升降底座升高抬起的装料机架,将装有清理除锈后工件的装料机架利用旋转支撑座转移至第二运输机构上,无需使用电动葫芦进行转移,从而提高转移效率,进而提高了后续工件的整体除锈效率。

9、可选的,所述移动臂数量为2组,两组所述移动臂呈间隔并列设置,所述移动臂上安装有稳定装置,所述稳定装置用于提高移动臂进行转移装料机架时的稳定性。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装有装料机架的移动臂进行转移运动时,装料机架可能会在移动过程因第一转移组件或第二转移组件转动导致位置发生偏移,导致装料机架稳定性降低,设置稳定装置,提高移动臂进行转移装料机架时的稳定性,防止装料机架在转移过程中发生掉落等危险情况发生。

11、可选的,所述稳定装置包括稳定运输带、辅助支撑架、稳定驱动单元,所述稳定运输带的运动方向与移动臂长度方向垂直,所述辅助支撑架安装于稳定运输带上,所述稳定驱动单元安装于稳定运输带一侧;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稳定运输带上安装辅助支撑架,增加稳定运输带的支撑力,防止因辅助支撑带与装料机架接触时,因装料机架重量原因,导致稳定运输带产生凹陷,使得稳定运输带无法正常工作,保障移动过程中装料机架的稳定性。

13、可选的,所述移动臂上安装有位移感应器,所述位移感应器位于稳定装置后侧,所述位移感应器用于控制稳定运输带动作。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位移感应器监测装料机架位置和运动,实现对装料机架位置和运动状态的监测和控制。利用位移感应器将装料机架的位移转换为电信号输出,从而控制启动稳定运输带动作,防止装料机架发生掉落。

15、可选的,所述第一主动运输组件与第一从动运输组件以及第一从动运输组件与第二主动运输组件之间的空隙均为第一升降口,所述第一升降口用于移动臂对装料机架进行抬起动作。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第一升降口,移动臂利用第一升降口可直接与装料机架底部进行接触,在进行接触过程中,不会因第一主动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辊道式抛丸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运输机构(1)、第二运输机构(2)、装料机架(3)、抛丸设备(4 )、第一转移组件(5)、第二转移组件(6),所述第一运输机构(1)与第二运输机构(2)并排且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运输机构(1)与第二运输机构(2)呈反向运输;所述装料机架(3)、抛丸设备(4 )均位于第一运输机构(1)上;所述第一转移组件(5)与第二转移组件(6)并列设置于第一运输机构(1)与第二运输机构(2)之间;所述第一运输机构(1)用于对装料机架(3)进行正向运输,所述第二运输机构(2)用于对装料机架(3)进行反向运输;所述装料机架(3)用于收纳待清理工件;所述抛丸设备(4 )用于对待清理工件进行清理除锈工作;所述第一转移组件(5)用于将装料机架(3)从第一运输机构(1)转移至第二运输机构(2)上;所述第二转移组件(6)用于将装料机架(3)从第二运输机构(2)转移至第一运输机构(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辊道式抛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运输机构(1)、第二运输机构(2)均包括第一主动运输组件(11)、第二主动运输组件(13)、第三主动运输组件(15)、第一从动运输组件(12)、第二从动运输组件(14);所述第一主动运输组件(11)、第二主动运输组件(13)、第三主动运输组件(15)、第一从动运输组件(12)、第二从动运输组件(14)呈并排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从动运输组件(12)位于第一主动运输组件(11)与第二主动运输组件(13)之间,所述第二从动运输组件(14)位于第二主动运输组件(13)与第三主动运输组件(15)之间;所述第一主动运输组件(11)、第二主动运输组件(13)、第三主动运输组件(15)、第一从动运输组件(12)、第二从动运输组件(14)均包括运输基座(111)、多根运输辊(112),多根所述运输辊(112)沿运输基座(111)长度方向间隔布置;所述第一主动运输组件(11)、第二主动运输组件(13)、第三主动运输组件(15)上均安装有主动驱动件(113),所述主动驱动件(113)用于为运输辊(112)提供动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辊道式抛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移组件(5)、第二转移组件(6)均包括旋转支撑座(51)、升降底座(52)、推动座(53)、移动臂(54),所述升降底座(52)可转动安装于旋转支撑座(51)上,所述推动座(53)位于升降底座(52)上,所述移动臂(54)安装于推动座(53)一侧,所述移动臂(54)用于抬起装料机架(3),所述移动臂(54)长度距离长于装料机架(3)宽度距离,所述旋转支撑座(51)可带动升降底座(52)、推动座(53)与移动臂(54)进行旋转动作,所述升降底座(52)用于带动推动座(53)与移动臂(54)进行升降动作,所述推动座(53)可带动移动臂(54)进行前后伸缩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辊道式抛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臂(54)数量为2组,两组所述移动臂(54)呈间隔并列设置,所述移动臂(54)上安装有稳定装置(58),所述稳定装置(58)用于提高移动臂(54)进行转移装料机架(3)时的稳定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辊道式抛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装置(58)包括稳定运输带(581)、辅助支撑架(582)、稳定驱动单元(583),所述稳定运输带(581)的运动方向与移动臂(54)长度方向垂直,所述辅助支撑架(582)安装于稳定运输带(581)上,所述稳定驱动单元(583)安装于稳定运输带(581)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辊道式抛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臂(54)上安装有位移感应器(59),所述位移感应器(59)位于稳定装置(58)后侧,所述位移感应器(59)用于控制稳定运输带(581)动作。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辊道式抛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动运输组件(11)与第一从动运输组件(12)以及第一从动运输组件(12)与第二主动运输组件(13)之间的空隙均为第一升降口(16),所述第一升降口(16)用于移动臂(54)对装料机架(3)进行抬起动作。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辊道式抛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主动运输组件(13)与第二从动运输组件(14)以及第二从动运输组件(14)与第三主动运输组件(15)之间的空隙均为第二升降口(17),所述第二升降口(17)用于移动臂(54)对装料机架(3)进行抬起动作。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辊道式抛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装料机架(3)上安装有多个挂钩(33),所述挂钩(33)用于悬挂待清理工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辊道式抛丸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运输机构(1)、第二运输机构(2)、装料机架(3)、抛丸设备(4 )、第一转移组件(5)、第二转移组件(6),所述第一运输机构(1)与第二运输机构(2)并排且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运输机构(1)与第二运输机构(2)呈反向运输;所述装料机架(3)、抛丸设备(4 )均位于第一运输机构(1)上;所述第一转移组件(5)与第二转移组件(6)并列设置于第一运输机构(1)与第二运输机构(2)之间;所述第一运输机构(1)用于对装料机架(3)进行正向运输,所述第二运输机构(2)用于对装料机架(3)进行反向运输;所述装料机架(3)用于收纳待清理工件;所述抛丸设备(4 )用于对待清理工件进行清理除锈工作;所述第一转移组件(5)用于将装料机架(3)从第一运输机构(1)转移至第二运输机构(2)上;所述第二转移组件(6)用于将装料机架(3)从第二运输机构(2)转移至第一运输机构(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辊道式抛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运输机构(1)、第二运输机构(2)均包括第一主动运输组件(11)、第二主动运输组件(13)、第三主动运输组件(15)、第一从动运输组件(12)、第二从动运输组件(14);所述第一主动运输组件(11)、第二主动运输组件(13)、第三主动运输组件(15)、第一从动运输组件(12)、第二从动运输组件(14)呈并排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从动运输组件(12)位于第一主动运输组件(11)与第二主动运输组件(13)之间,所述第二从动运输组件(14)位于第二主动运输组件(13)与第三主动运输组件(15)之间;所述第一主动运输组件(11)、第二主动运输组件(13)、第三主动运输组件(15)、第一从动运输组件(12)、第二从动运输组件(14)均包括运输基座(111)、多根运输辊(112),多根所述运输辊(112)沿运输基座(111)长度方向间隔布置;所述第一主动运输组件(11)、第二主动运输组件(13)、第三主动运输组件(15)上均安装有主动驱动件(113),所述主动驱动件(113)用于为运输辊(112)提供动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辊道式抛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移组件(5)、第二转移组件(6)均包括旋转支撑座(51)、升降底座(52)、推动座(53)、移动臂(54),所述升降底座(52)可转动安装于旋转支撑座(51)上,所述推动座(53)位于升降底座(52)上,所述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爱平易能文许伟文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桥鑫重型钢构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