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列车动模型气体炮方案实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15662 阅读:2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速列车动模型气体炮方案实验系统,包括副炮室、主炮室和炮管,主炮室上连通设置有储气罐,副炮室内设置有副活塞、主炮室内设置有主活塞、炮管内设置有驱动活塞,副活塞和主活塞之间通过连杆固定连接,主活塞向前运动将抵靠在主炮室出气口上,并将主炮室出气口密封,副炮室和储气罐内充有高压气体,副炮室上设置有出气开关,开启该出气开关泄压,副活塞在压差作用下带动主活塞向后运动,以将主炮室出气口打开,储气罐内气体将充入炮管内,推动驱动活塞运动,由驱动活塞来驱动列车模型向前运动。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发射大质量、高速度的列车模型,能保证在实际实验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性,能使列车模型在轨道上沿着正确的方向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速列车动模型气体炮方案实验系统
技术介绍
高速列车动模型实验中,需要高速发射模型并使模型在轨道上滑动。目前,成功应 用于轨道滑行的模型发射方法,是使用橡皮筋弹射。比如英国列车研究中心的缩比1/25质 量为10kg的模型,速度最高达到55m/s ;我国中南工业大学高速列车空气动力研究中心使 用缩比1/20质量为30kg的模型,最高滑行速度达到61m/s。随着高速列车的发展,速度不 断提高,在高速列车空气动力学的研究中,要求动模型的试验速度达到100m/S以上,模型 缩比达到1/10,模型重量一般要求在100kg以上。如果仍然用橡皮筋弹射,弹射力远不能满 足要求。因此,采用发射能力很强的气体驱动是很好的方法。我国西南交通大学和日本高 铁中心都是通过空气驱动模型在绳索上滑行,虽然滑行速度很高(达到100m/S),但模型质 量很小,最大缩比也只有1/80,并且只应用在研究列车过隧道时的空气动力学问题。到目前为止,关于气体驱动模型在轨道上高速滑行的研究只有中科院力学所陈宏 等人的专利中提到的,用普通的气体炮驱动,包括高压气体产生源、炮管,运动部件。炮管 包括加速段,开缝段和减速段,加速段通过运动部件带动列车模型运动;运动部件上包括加 速活塞,中间滑块,驱动滑座和减速活塞,中间用长杆连接;减速段的一端封闭,采用气体压 缩的方式对运动部件进行制动;要保证减速段有足够的长度,以确保运动部件成功制动,还 要保证从加速开始到运动部件制动结束,加速活塞始终在加速段内,驱动滑座始终在开封 段内,这就要会使运动部件的连杆长度过长,会产生长杆穿刺效应;专利中还提到,可以进 行列车交会气体动力学试验,这使得主炮室的外径不会太大,驱动气体的体积较小,显然不 能满足大质量高速的列车模型的发射要求;此外,在实际实验过程中,密封性不可能达到 100%,会产生轻微的漏气,显然专利中的气体炮充气方式有可能会由于漏气的原因造成空 气炮的突然发射,形成突发事件,造成事故。综上原因,显然专利中所提到的空气炮驱动系 统完全是作者的一种理想化的概念,实际中实验中很难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速列车动模型气体炮方 案实验系统,该系统采用空气炮驱动原理,对炮体结构进行改进,使得它的驱动质量与速度 大为提高,提高了实际实验中的安全性,且通过炮管结构的设计使其与列车模型有机的结 合,满足了高速列车空气动力学研究的需要。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高速列车动模型气体炮方案实验系统,包括依次连通设 置的副炮室、主炮室和炮管,其中,主炮室上连通设置有储气罐,副炮室内设置有副活塞、主 炮室内设置有主活塞、炮管内设置有驱动活塞,副活塞和主活塞之间通过连杆固定连接,主 活塞向前运动将抵靠在主炮室出气口上,并将主炮室出气口密封,副炮室和储气罐内充有 高压气体,副炮室上设置有出气开关,开启该出气开关泄压,副活塞在压差作用下带动主活塞向后运动,以将主炮室出气口打开,储气罐内气体将充入炮管内,以推动驱动活塞运动, 并由驱动活塞来驱动放置在炮管内的列车模型向前运动。进一步,所述副炮室、主炮室和炮管设置在同一水平轴线上。进一步,所述副炮室与储气罐之间通过充气管道连接,充气管道中设置有第一控 制阀和压力表。进一步,所述副炮室上设置有进气管道,该进气管道中设置有第二控制阀,进气管 道与充气气源连接。进一步,所述储气罐上设置有泄压口,该泄压口上设置有第三控制阀。进一步,所述炮管的进口端设置有密封台阶,主活塞的后部上固定设置有主炮室 出气口密封盖,该密封盖与密封台阶相配使用,密封盖抵靠在主炮室出气口上,能够将主炮 室出气口密封。进一步,所述炮管内腔的下部设置有与炮管轴线平行的槽道,该槽道的尺寸与列 车模型运行轨道的尺寸相匹配。进一步,所述驱动活塞的外形尺寸与所述炮管内腔尺寸相匹配。进一步,所述炮管的出口端沿其轴线方向顺延设置有轨道。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能发射大质量、高速度的列车模型,能保证在实际实验操作 过程中的安全性,能使列车模型在轨道上沿着正确的方向运行。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俯视示意图;图3为炮管截面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图2、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高速列车动模型气体炮方案实验系统,包括依次连 通设置的副炮室6、主炮室7和炮管10,副炮室6、主炮室7和炮管10设置在同一水平轴线 上,其中,主炮室7上通过连接法兰11连通设置有储气罐1,副炮室6与储气罐1之间 通过充气管道18连接,充气管道18中设置有第一控制阀2和压力表19,第一控制阀2控制 储气罐1充气口的关闭,压力表19用于监控储气罐1内的气体压力。副炮室6上设置有进 气管道4,进气管道中设置有第二控制阀5,第二控制阀5控制副炮室6充气口的关闭,进气 管道4与充气气源连接。打开第一控制阀2和第二控制阀5,副炮室6和储气罐1处于连通 状态,充气气源可同时对副炮室6和储气罐1充入高压气体。副炮室6上设置有出气开关 3,开启出气开关3,副炮室6内可迅速泄压。副炮室6内设置有副活塞14、主炮室7内设置有主活塞8、炮管10内设置有驱动活 塞9,副活塞14和主活塞8之间通过连杆15固定连接,炮管10的进口端设置有密封台阶, 主活塞8的后部上固定设置有主炮室出气口密封盖17,密封盖17与密封台阶相配使用,密 封盖17抵靠在主炮室7出气口上,能够将主炮室7的出气口 16密封。为了能使列车模型 在轨道上沿着正确的方向运行,炮管10内腔的下部设置有与炮管10轴线平行的槽道12,槽道12的尺寸与列车模型运行轨道的尺寸相匹配;驱动活塞9的外形尺寸与炮管10内腔尺 寸相匹配,列车模型放置在驱动活塞9的前方。本专利技术高速列车动模型气体炮方案实验系统,工作时先打开第一控制阀2,一段 时间后,再打开第二控制阀5,在进气管道4处充入气体。由于副炮室6与储气罐1先连通, 然后在进行充气,就保证了副炮室6中的气体压强不会比主炮室中7的压强高太多,由于管 路原因存在的轻微压强差,既能保证副炮室6中的气体能够推动主活塞8向主炮室7方向 运动,压紧主炮室7的出气口 16,又不会由于压强差太大产生压死现象。充气完毕后,先关 闭第二控制阀5,一段时间后再关闭第一控制阀2,保证主炮室7与副炮室6内气体压强相 等。打开出气开关3,副炮室6气体迅速流出,其内压强迅速降低,由于主炮室7与副炮室6 之间压强差,主炮室7中的气体推动主活塞8向副炮室6方向运动,主炮室7的出气口 16 打开,储气罐1内的高压气体将进一步推动驱动活塞9,并由驱动活塞9来驱动放置在炮管 10内的列车模型向前运动,完成驱动过程。炮管10的出口端沿其轴线方向顺延设置有轨道 13,完成实验后,列车模型可缓冲减速,并停止在轨道13上。储气罐1上设置有泄压口 20, 泄压口 20上设置有第三控制阀21,完成实验后,打开第三控制阀21可排出储气罐1内的多 余气体。本专利技术高速列车动模型气体炮方案实验系统,克服了现有气体炮驱动技术中驱动 气体体积较小,充气方式易造成事故,运动部件过长的不足;采用空气炮驱动原理,对炮体 结构进行改进,使得它的驱动质量与速度大为提高,提高了实际实验中的安全性,且通过炮 管结构的设计使其与列车模型有机的结合,满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高速列车动模型气体炮方案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依次连通设置的副炮室、主炮室和炮管,其中,主炮室上连通设置有储气罐,副炮室内设置有副活塞、主炮室内设置有主活塞、炮管内设置有驱动活塞,副活塞和主活塞之间通过连杆固定连接,主活塞向前运动将抵靠在主炮室出气口上,并将主炮室出气口密封,副炮室和储气罐内充有高压气体,副炮室上设置有出气开关,开启该出气开关泄压,副活塞在压差作用下带动主活塞向后运动,以将主炮室出气口打开,储气罐内气体将充入炮管内,以推动驱动活塞运动,并由驱动活塞来驱动放置在炮管内的列车模型向前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国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