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盖的加强板组件及具有其的车盖和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5603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31
本申请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盖的加强板组件及具有其的车盖和车辆。旨在解决现有的车盖的结构强度不足的技术问题。为此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车盖的加强板组件,车盖包括车盖外板和车盖内板,加强板组件设置于车盖外板与车盖内板之间,加强板组件包括加强板,加强板设置于车盖外板的侧部与车盖内板的侧部之间,且加强板设置为与车盖外板的侧部和车盖内板的侧部一致的弯折板。本申请提出的加强板组件设置于车盖的侧部,加强板能够分担车盖的侧部承受的压力,不仅可以提高车盖的侧部的抗凹性能,还可以提高车盖的侧部的角刚度,减少车盖的侧部在剐蹭和碰撞过程中发生破损或变形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车辆,具体涉及一种车盖的加强板组件及具有其的车盖和车辆


技术介绍

1、本部分提供的仅仅是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其并不必然是现有技术。

2、随着汽车市场日新月异的变化需要,大车盖越来越受消费者的喜爱,在大车盖的设计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车盖的综合性能,其中,车盖的综合性能会涉及到强度、刚度以及nvh(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等,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同时考虑车盖的整体重量要求,其中,车盖内部的加强板在车盖综合性能和整体重量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3、但是,由于大车盖的面积相对较大,而大车盖内部的加强板的支撑面积有限,导致大车盖的关键部位的抗凹性较差,在车盖的关键部位遇到剐蹭和碰撞时容易出现损坏和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是至少解决现有的车盖的结构强度不足的技术问题,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2、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盖的加强板组件,车盖包括车盖外板和车盖内板,加强板组件设置于车盖外板与车盖内板之间,加强板组件包括加强板,加强板设置于车盖外板的侧部与车盖内板的侧部之间,且加强板设置为与车盖外板的侧部和车盖内板的侧部一致的弯折板。

3、本申请提供的加强板组件设置于车盖的侧部,加强板能够分担车盖的侧部承受的压力,不仅可以提高车盖的侧部的抗凹性能,还可以提高车盖的侧部的角刚度,减少车盖的侧部在剐蹭和碰撞过程中发生破损或变形现象。

4、具体地,加强板设置于车盖外板与车盖内板之间,并与车盖外板和/或车盖内板连接,以此提高车盖的整体厚度和结构强度,当车盖承受外力时,加强板能够分担一部分外力,以此减少外力全部集中至车盖外板损坏车盖外板或者车盖的现象。在加强板的一部分连接至车盖内板,加强板的另一部分连接至车盖外板的情况下,当车盖外板承受外力时,车盖外板将外力传递至加强板,加强板能够起到阻碍车盖外板向车盖内板的方向发生形变,以此达到提高车盖外板的角刚度的目的。

5、在一些实施例中,弯折板包括位于车盖的顶部边沿的安装基板,安装基板向车盖的侧部的弯折延伸形成翻边板,安装基板与翻边板形成一体成型的弯折板。

6、在一些实施例中,车盖内板的顶部边沿设置有l型槽,安装基板设置有与l型槽贴合的固定部,加强板通过安装基板安装至车盖内板。

7、在一些实施例中,车盖外板的侧部与车盖内板的侧部之间形成有空隙,翻边板的底部设置有向车盖外板的方向翘起的凸台,加强板通过凸台安装至车盖外板。

8、在一些实施例中,加强板组件还包括柔性粘接件,柔性粘接件设置于凸台并与车盖外板连接。

9、在一些实施例中,凸台设置有间隔分布的多个胶槽,柔性粘接件包括设置于多个胶槽的多个膨胀胶棒。

10、在一些实施例中,弯折板的长度方向沿车盖的长度方向分布,且弯折板的弯折部设置有沿车盖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多个加强筋。

11、在一些实施例中,车盖内板包括发动机舱边板和通风盖板,安装基板沿车辆的长度方向设置为与发动机舱边板和通风盖板的台阶结构,翻边板的轮廓设置为避开车轮槽的抛物线轮廓。

12、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车盖,车盖包括车盖外板、车盖内板以及设置于车盖外板的侧部与车盖内板的侧部之间的加强板组件,加强板组件包括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车盖的加强板组件。

13、本申请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车辆包括车体和设置于车体的车盖,车体的前部和/或后部设置有车盖,车盖包括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的车盖。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盖的加强板组件,所述车盖包括车盖外板和车盖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组件设置于所述车盖外板与所述车盖内板之间,所述加强板组件包括加强板,所述加强板设置于所述车盖外板的侧部与所述车盖内板的侧部之间,且所述加强板设置为与所述车盖外板的侧部和所述车盖内板的侧部一致的弯折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盖的加强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板包括位于所述车盖的顶部边沿的安装基板,所述安装基板向所述车盖的侧部的弯折延伸形成翻边板,所述安装基板与所述翻边板形成一体成型的所述弯折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盖的加强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盖内板的顶部边沿设置有L型槽,所述安装基板设置有与所述L型槽贴合的固定部,所述加强板通过所述安装基板安装至所述车盖内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盖的加强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盖外板的侧部与所述车盖内板的侧部之间形成有空隙,所述翻边板的底部设置有向所述车盖外板的方向翘起的凸台,所述加强板通过所述凸台安装至所述车盖外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盖的加强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组件还包括柔性粘接件,所述柔性粘接件设置于所述凸台并与所述车盖外板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盖的加强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设置有间隔分布的多个胶槽,所述柔性粘接件包括设置于多个所述胶槽的多个膨胀胶棒。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盖的加强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板的长度方向沿所述车盖的长度方向分布,且所述弯折板的弯折部设置有沿所述车盖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多个加强筋。

8.根据权利要求2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盖的加强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盖内板包括发动机舱边板和通风盖板,所述安装基板沿车辆的长度方向设置为与所述发动机舱边板和所述通风盖板的台阶结构,所述翻边板的轮廓设置为避开车轮槽的抛物线轮廓。

9.一种车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盖包括车盖外板、车盖内板以及设置于所述车盖外板的侧部与所述车盖内板的侧部之间的加强板组件,所述加强板组件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盖的加强板组件。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车体和设置于所述车体的车盖,所述车体的前部和/或后部设置有所述车盖,所述车盖包括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盖。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盖的加强板组件,所述车盖包括车盖外板和车盖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组件设置于所述车盖外板与所述车盖内板之间,所述加强板组件包括加强板,所述加强板设置于所述车盖外板的侧部与所述车盖内板的侧部之间,且所述加强板设置为与所述车盖外板的侧部和所述车盖内板的侧部一致的弯折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盖的加强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板包括位于所述车盖的顶部边沿的安装基板,所述安装基板向所述车盖的侧部的弯折延伸形成翻边板,所述安装基板与所述翻边板形成一体成型的所述弯折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盖的加强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盖内板的顶部边沿设置有l型槽,所述安装基板设置有与所述l型槽贴合的固定部,所述加强板通过所述安装基板安装至所述车盖内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盖的加强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盖外板的侧部与所述车盖内板的侧部之间形成有空隙,所述翻边板的底部设置有向所述车盖外板的方向翘起的凸台,所述加强板通过所述凸台安装至所述车盖外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盖的加强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组件还包括柔性粘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明飞
申请(专利权)人:集度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