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叠合板铝模支撑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建筑叠合板铝模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1、叠合板是一种常用于建筑领域的模板,目前,叠合板在施工搭建时,需要先在施工现场搭建铝模板,之后,在铝模板的基础上进行叠合板的搭建施工;为了保证铝模能够更好的与叠合板贴合在一起,常常需要用到专门的支撑结构对其进行支撑,从而保证其位置不会发生变化,现有技术中的支撑结构通常在竖直方向上进行支撑,而针对侧边方向上的支撑则较为不便,需要施工人员铺设组装另外的支撑柱与支撑板进行侧向支撑操作,因此,亟需设计一种建筑叠合板铝模支撑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叠合板铝模支撑结构,解决了对建筑叠合板支撑时,支撑结构通常只在竖直方向上进行支撑,针对侧边方向上的支撑较为不便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建筑叠合板铝模支撑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安装有延伸柱,所述底座与延伸柱内部安装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顶端安装有第一支撑座,所述第一支撑座上安装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安装于第一支撑座两侧,所述支撑架顶端安装有托举板,所述第一支撑座顶部两端均安装有定位套,所述底座顶部位于延伸柱一侧安装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主动组件和延伸组件,所述延伸组件一侧通过安装机构安装有第二支撑座,所述第二支撑座上安装有支撑机构,所述安装机构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安装于延伸组件一侧,所述固定座一侧开设有延伸至内部的对接槽,所述
3、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摇把,所述摇把转动连接于底座一侧,所述底座内部开设有贯穿延伸柱内部的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内侧底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外侧套设有第一主锥齿轮,所述第一主锥齿轮一侧啮合有第一副锥齿轮,所述摇把延伸至第一安装槽内部的一端与第一副锥齿轮,所述第一螺纹杆延伸第一安装槽外侧的一端螺纹连接有移动座。
4、进一步地,所述延伸柱顶部一侧开设有限位槽,所述移动座底部一侧安装有与限位槽滑动连接的限位块。
5、进一步地,所述主动组件包括第一定位座,所述第一定位座安装于底座顶部,所述第一定位座内部开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外侧套设有第二主锥齿轮,所述第二主锥齿轮一侧啮合连接有第二副锥齿轮,所述第二副锥齿轮一侧安装有与第一定位座转动连接的转轴,所述转轴延伸至第一定位座外侧的一端安装有把手,所述把手与第一定位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与第一定位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延伸至第一定位座外侧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定位座,所述第二定位座内侧开设有第三安装槽,所述第二螺纹杆延伸至第三安装槽内侧的一端外侧套设有第三主锥齿轮,所述第三主锥齿轮一侧啮合有第三副锥齿轮。
6、进一步地,所述延伸组件包括第三螺纹杆,所述第三副锥齿轮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螺纹杆,所述第三螺纹杆与第二定位座为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定位座一侧安装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内侧通过限位组件滑动连接有活动筒,所述第三螺纹杆延伸至第二定位座外侧的一端与活动筒螺纹连接,所述活动筒一侧与固定座固定连接。
7、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滑动块,所述滑动块安装于活动筒两侧,所述固定筒内部两侧均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块与滑动槽为滑动连接。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9、1、本技术中,通过将对接块对准对接槽卡入,使得对接块压迫两侧卡块对活动板和弹簧进行挤压,待对接块移动至最内侧后两侧弹簧带动活动板和卡块弹出,贴合与对接块一侧进行定位固定完成安装,若要进行拆卸则可以通过拉动拉环带动活动板在活动槽内侧移动再次压迫弹簧使得卡块回缩,从而解除定位固定完成拆卸,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利用安装机构可在需要侧边支撑时将第二支撑座进行快捷安装,不需要再铺设组装另外的支撑柱与支撑板进行侧向支撑,增加了实用性,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10、2、本技术中,通过安装机构安装了第二支撑座后,转动把手配合第二副锥齿轮和第二主锥齿轮带动第二螺纹杆旋转,在利用第二螺纹杆顶端的第三主锥齿轮配合第三副锥齿轮带动第三螺纹杆进行旋转,使得活动筒配合滑动槽和滑动块向外侧运动伸展,带动固定座和第二支撑座移动,以便工作人员在安装第二支撑座后根据与侧边铝膜之间的距离对其进行位置调整,方便第二支撑座上的支撑机构和侧向铝膜贴合进行支撑,定位套可托举铝模板上金属铝框,而托举板配合支撑架可直接对铝膜板进行托举支撑;
11、3、本技术中,通过转动摇把配合第一主锥齿轮带第一副锥齿轮带动第一螺纹杆进行旋转,使得第一螺纹杆顶端螺纹连接的移动座配合限位块与限位槽带动第一支撑座进行上下移动,以便在安装时进行微调使得第一支撑座上的支撑机构始终贴合托举于铝膜板下方进行支撑。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叠合板铝模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顶部安装有延伸柱(5),所述底座(1)与延伸柱(5)内部安装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顶端安装有第一支撑座(2),所述第一支撑座(2)上安装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架(3),所述支撑架(3)安装于第一支撑座(2)两侧,所述支撑架(3)顶端安装有托举板,所述第一支撑座(2)顶部两端均安装有定位套(4),所述底座(1)顶部位于延伸柱(5)一侧安装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主动组件和延伸组件,所述延伸组件一侧通过安装机构安装有第二支撑座(6),所述第二支撑座(6)上安装有支撑机构,所述安装机构包括固定座(7),所述固定座(7)安装于延伸组件一侧,所述固定座(7)一侧开设有延伸至内部的对接槽(8),所述固定座(7)内部位于对接槽(8)两侧均开设有活动槽(9),所述活动槽(9)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动板(10),所述活动板(10)一侧排列安装有两组弹簧,所述弹簧固定连接于活动槽(9)内壁,所述活动板(10)延伸至活动槽(9)外侧的一端安装有拉环(24),所述活动板(10)另一侧安装有与固定座(7)滑动连接的卡块(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叠合板铝模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摇把(13),所述摇把(13)转动连接于底座(1)一侧,所述底座(1)内部开设有贯穿延伸柱(5)内部的第一安装槽(14),所述第一安装槽(14)内侧底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外侧套设有第一主锥齿轮(15),所述第一主锥齿轮(15)一侧啮合有第一副锥齿轮,所述摇把(13)延伸至第一安装槽(14)内部的一端与第一副锥齿轮,所述第一螺纹杆延伸第一安装槽(14)外侧的一端螺纹连接有移动座(1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叠合板铝模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柱(5)顶部一侧开设有限位槽,所述移动座(16)底部一侧安装有与限位槽滑动连接的限位块(1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叠合板铝模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组件包括第一定位座(18),所述第一定位座(18)安装于底座(1)顶部,所述第一定位座(18)内部开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外侧套设有第二主锥齿轮(19),所述第二主锥齿轮(19)一侧啮合连接有第二副锥齿轮,所述第二副锥齿轮一侧安装有与第一定位座(18)转动连接的转轴,所述转轴延伸至第一定位座(18)外侧的一端安装有把手,所述把手与第一定位座(18)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与第一定位座(18)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延伸至第一定位座(18)外侧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定位座(20),所述第二定位座(20)内侧开设有第三安装槽,所述第二螺纹杆延伸至第三安装槽内侧的一端外侧套设有第三主锥齿轮(21),所述第三主锥齿轮(21)一侧啮合有第三副锥齿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叠合板铝模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组件包括第三螺纹杆,所述第三副锥齿轮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螺纹杆,所述第三螺纹杆与第二定位座(20)为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定位座(20)一侧安装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内侧通过限位组件滑动连接有活动筒(22),所述第三螺纹杆延伸至第二定位座(20)外侧的一端与活动筒(22)螺纹连接,所述活动筒(22)一侧与固定座(7)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建筑叠合板铝模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滑动块(23),所述滑动块(23)安装于活动筒(22)两侧,所述固定筒内部两侧均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块(23)与滑动槽为滑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叠合板铝模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顶部安装有延伸柱(5),所述底座(1)与延伸柱(5)内部安装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顶端安装有第一支撑座(2),所述第一支撑座(2)上安装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架(3),所述支撑架(3)安装于第一支撑座(2)两侧,所述支撑架(3)顶端安装有托举板,所述第一支撑座(2)顶部两端均安装有定位套(4),所述底座(1)顶部位于延伸柱(5)一侧安装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主动组件和延伸组件,所述延伸组件一侧通过安装机构安装有第二支撑座(6),所述第二支撑座(6)上安装有支撑机构,所述安装机构包括固定座(7),所述固定座(7)安装于延伸组件一侧,所述固定座(7)一侧开设有延伸至内部的对接槽(8),所述固定座(7)内部位于对接槽(8)两侧均开设有活动槽(9),所述活动槽(9)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动板(10),所述活动板(10)一侧排列安装有两组弹簧,所述弹簧固定连接于活动槽(9)内壁,所述活动板(10)延伸至活动槽(9)外侧的一端安装有拉环(24),所述活动板(10)另一侧安装有与固定座(7)滑动连接的卡块(11),所述对接槽(8)内部滑动连接有与卡块(11)贴合的对接块(12),所述对接块(12)一端与第二支撑座(6)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叠合板铝模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摇把(13),所述摇把(13)转动连接于底座(1)一侧,所述底座(1)内部开设有贯穿延伸柱(5)内部的第一安装槽(14),所述第一安装槽(14)内侧底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外侧套设有第一主锥齿轮(15),所述第一主锥齿轮(15)一侧啮合有第一副锥齿轮,所述摇把(13)延伸至第一安装槽(14)内部的一端与第一副锥齿轮,所述第一螺纹杆延伸第一安装槽(14)外侧的一端螺纹连接有移动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怡璞,侯稳强,史航英,买欣,张庭勤,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