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差速器保护方法、装置、电机控制器和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差速器保护方法、装置、电机控制器和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15348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24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差速器保护方法、装置、电机控制器和车辆,该方法应用于差速器技术领域,包括:获取差速器两侧输出轴的转速差及转速差的持续时长;根据转速差及持续时长计算差速器对应驱动电机的扭矩限值;根据扭矩限值控制差速器对应驱动电机输出扭矩。该方法可以综合转速差以及对应的持续时间调整差速器对应驱动电机输出扭矩,以准确实时调整输出扭矩,避免差速器损坏,更好的保护差速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车辆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差速器中的一种差速器保护方法、装置、电机控制器和车辆


技术介绍

1、车辆在对开路面或低附路面时,通常会造成一侧驱动轮处于打滑空转或悬空状态,低附路面或悬空状态侧的驱动轮轮速快速上升,另一侧驱动轮保持不动或轮速上升相对较慢,会导致两侧驱动轮产生较大的轮速差。

2、而较大的轮速差容易导致差速器损坏,因此相关技术中通常根据左右驱动轮的轮速差调整驱动电机输出扭矩,以对差速器进行保护。然而,相关技术中仅仅根据轮速差调整驱动电机输出扭矩,无法准确实时调整输出扭矩,容易导致差速器损坏,无法对差速器进行有效的保护。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差速器保护方法、装置、电机控制器和车辆,该方法可以综合转速差以及对应的持续时间调整差速器对应驱动电机输出扭矩,以准确实时调整输出扭矩,避免差速器损坏,更好的保护差速器。

2、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差速器保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差速器两侧输出轴的转速差及所述转速差的持续时长;根据所述转速差及所述持续时长计算差速器对应驱动电机的扭矩限值;根据所述扭矩限值控制所述差速器对应驱动电机输出扭矩。

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转速差和转速差的持续时长共同调整差速器对应电机的输出扭矩,避免单一因素导致的调整不准确不及时的问题,可以准确实时调整输出扭矩,从而不仅可以避免转速差较大导致的差速器损坏,而且还可以避免存在转速差时,长时间运行升温导致的差速器损坏,进而可以对差速器进行有效的保护,提升差速器的使用寿命。

4、结合第一方面,在某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转速差及所述持续时长计算所述差速器对应驱动电机的扭矩限值,包括:根据所述转速差确定扭矩系数;根据所述持续时长确定时间系数;基于所述时间系数、所述扭矩系数和所述差速器对应驱动电机的最大输出扭矩计算得到所述扭矩限值。

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实施例通过两侧输出轴转速差的扭矩系数和时间系数限制输出轴扭矩,可避免差速器两侧存在长时间的速差,导致其温度快速上升而加快对差速器烧蚀,从而达到保护差速器的目的。

6、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某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持续时长确定时间系数,包括:获取持续时长与时间系数的第一对应关系;根据所述持续时长和所述第一对应关系确定所述时间系数。

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通过预先标定的第一关系表准确的确定不同持续时长下的时间系数。

8、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某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转速差确定扭矩系数,包括:获取转速差和扭矩系数的第二对应关系;根据所述转速差和所述第二对应关系确定所述扭矩系数。

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通过预先标定的第二对应关系快速准确的确定不同驱动轮输出轴的转速差下的扭矩系数。

10、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某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差速器两侧输出轴的转速差,包括:检测同一电桥两侧驱动轮的各自轮速和减速箱输入轴的实际转速;根据所述各自轮速计算所述减速箱输入轴的参考转速;根据所述实际转速和所述参考转速确定对应差速器两侧输出轴的转速差。

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两侧驱动轮的各自轮速计算减速箱输入轴的参考转速,并结合减速箱输入轴的实际转速确定对应差速器两侧输出轴的转速差,从而可以根据减速箱输入轴转速的检测值和计算值准确确定差速器两侧输出轴的转速差,提升差速器两侧输出轴的转速差确定的准确性,进而可以准确确定电机输出扭矩的调整时机,更好的保护差速器。

12、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某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实际转速和所述参考转速确定对应差速器两侧输出轴的转速差,包括:计算所述实际转速和所述参考转速之间的差值;若所述实际转速和所述参考转速之间的差值大于第一阈值,则根据所述实际转速和主减速比计算对应差速器两侧输出轴的转速差;否则将同一电桥两侧驱动轮的轮速差作为所述输出轴的转速差。

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减速箱输入轴转速的检测值和计算值准确确定驱动半轴工作是否异常,由于驱动半轴工作异常时,对应驱动轮无法真正体现差速器输出轴转速,因此在驱动半轴异常时,可以根据减速箱输入轴的实际转速计算差速器两侧输出轴的转速差,而在驱动半轴正常时,对应驱动轮可以真正体现差速器输出轴转速,因此在驱动半轴正常时,可以直接将两侧驱动轮的轮速差作为差速器两侧输出轴的转速差,从而可以根据驱动半轴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计算方式,准确计算出差速器两侧输出轴的转速差,进而可以准确确定电机输出扭矩的调整时机,更好的保护差速器。

14、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某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所述扭矩限值控制所述差速器对应驱动电机输出扭矩之后,还包括:检测同一电桥两侧驱动轮的轮速差是否小于或等于预设值;若所述轮速差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值,则在预设时长后退出所述差速器的保护功能。

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增加差速保护恢复时间,防止差速器保护功能退出过程中时间系数进一步限制扭矩所带来的整车闯动感。

16、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差速器保护装置,该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差速器两侧输出轴的转速差及所述转速差的持续时长;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转速差及所述持续时长计算差速器对应驱动电机的扭矩限值;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扭矩限值控制所述差速器对应驱动电机输出扭矩。

17、结合第二方面,在某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计算模块,进一步用于根据所述转速差确定扭矩系数;根据所述持续时长确定时间系数;基于所述时间系数、所述扭矩系数和所述差速器对应驱动电机的最大输出扭矩计算得到所述扭矩限值。

18、结合第二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某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计算模块,进一步用于获取持续时长与时间系数的第一对应关系;根据所述持续时长和所述第一对应关系确定所述时间系数。

19、结合第二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某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计算模块,进一步用于获取转速差和扭矩系数的第二对应关系;根据所述转速差和所述第二对应关系确定所述扭矩系数。

20、结合第二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某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模块,进一步用于检测同一电桥两侧驱动轮的各自轮速和减速箱输入轴的实际转速;根据所述各自轮速计算所述减速箱输入轴的参考转速;根据所述实际转速和所述参考转速确定对应差速器两侧输出轴的转速差。

21、结合第二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某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模块,进一步用于计算所述实际转速和所述参考转速之间的差值;若所述实际转速和所述参考转速之间的差值大于第一阈值,则根据所述实际转速和主减速比计算对应差速器两侧输出轴的转速差;否则将同一电桥两侧驱动轮的轮速差作为所述输出轴的转速差

22、结合第二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某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差速器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转速差及所述持续时长计算所述差速器对应驱动电机的扭矩限值,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持续时长确定时间系数,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转速差确定扭矩系数,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差速器两侧输出轴的转速差,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实际转速和所述参考转速确定对应差速器两侧输出轴的转速差,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所述扭矩限值控制所述差速器对应驱动电机输出扭矩之后,还包括:

8.一种差速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9.一种电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差速器保护方法。p>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机控制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差速器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转速差及所述持续时长计算所述差速器对应驱动电机的扭矩限值,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持续时长确定时间系数,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转速差确定扭矩系数,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差速器两侧输出轴的转速差,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志辉王龙龙赵越徐蒋明黄秉箫郝策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