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废弃矿山地热利用装置及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废弃矿山地热利用装置及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152745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废弃矿山地热利用装置及使用方法,属于废弃矿山地热再利用领域,其包括矿山热井相连接的储水巷,其内具有一分隔板且其通过该分隔板将其分割为上下两个独立的腔室,在位于其下腔室中布设有一定位环,且在该定位环中布设有一用于对下腔室加热的定位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废弃矿山地热利用装置及使用方法,通过布设的热能转换构件,当加热加热管时,使得加热管及位于下腔室中的地热气体膨胀以使得下腔室中的压强大于上腔室中的压强,使得下腔室的气体顶升滑块,以使得滑杆上升推动顶柱内的液压油上升以推动齿板上升且带动齿轮旋转,以带动发电机进行单次的发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废弃矿山地热再利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废弃矿山地热利用装置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1、我国在经过长时间高强度的煤炭开采后,有大量煤矿井关闭,据不完全统计,自20世纪90年代末到2019年底,全国近8万处煤矿井关闭,然而煤矿井关闭后,仍有大量的边界煤柱、矿井水、地热以及煤矿地下空间等资源可供利用。

2、目前,国内浅部煤矿资源日趋枯竭,矿山开采渐渐进入深部开采阶段。如今,煤炭资源开采深度达到1500m,有色金属矿的开采深度已经超过4350m。同时依据统计资料表明。我国的煤炭资源储量的73.2%埋深超过1000m,并且在未来10~15年中,53%的煤炭资源将在1000m以下深度开采。

3、随着开采深度的逐渐增加,矿井的地热灾害愈加严重,但在矿井关闭后,地热灾害将变为丰富的地热资源。现今,对地热资源利用的研究很广泛,但对于这类废弃矿山热资源矿井的利用则仅仅局限于以物换物(即将矿井水抽至地面供日常生活所需),这种程度并不足以将废弃矿山热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对此如何对矿井的热资源的收集和利用成为了亟需解决的问题。

4、本专利技术试图通过提供新的或以其他方式改进的废弃矿山地热再利用来减轻或至少缓解这样的问题或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废弃矿山地热利用装置及使用方法,具有可以将矿山地热气体通过气压压强差以通过带动齿轮反复旋转以通过发电机转换为电能的优点。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废弃矿山地热利用装置,其包括与矿山热井相连接的储水巷,其内具有一分隔板且其通过该分隔板将其分割为上下两个独立的腔室,在位于其下腔室中布设有一定位环,且在该定位环中布设有一用于对下腔室加热的定位环,在其分隔板上布设有一连接柱且该连接柱穿入至下腔室中,在定位环中布设有一加热管;

3、发电构件,其具有一发电段及一与发电段相连接的驱动段,其发电段可拆卸的布设于该上腔室中,其驱动段位于该上腔室中且可穿入至该下腔室中;

4、热能转换构件,其可拆卸的布设于该下腔室中,且其与该发电构件所穿入该下腔室中的一端相连接;

5、通风泄压构件,其可拆卸的布设于该分隔板上,其一端与上腔室及地面相连通,其另一端可穿入至该下腔室中并与该热能转换构件相连通;以及

6、降温构件,其可拆卸的布设于该上腔室中,其用于对该通风泄压构件中的气体进行降温;

7、其中,当加热加热管时,使得该加热管及位于下腔室中的热气膨胀以使得下腔室中的压强大于上腔室中的压强,使得热能转换构件作用于发电构件的驱动段用于发电构件的发电段进行发电。

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该发电构件的发电段包括

9、发电机,其可拆卸的安装于该上,在其输出端上布设有一连接杆,该连接杆可穿入至该上腔室中;以及

10、齿轮,其可拆卸的安装于该连接杆上;

11、该发电构件的驱动段包括

12、液压油柱,其可拆卸的布设于该分隔板上,在其内可滑动的布设有一齿板,该齿板位于上腔室中且与齿轮相啮合连接;

13、封闭块,其一体成型的布设于该齿板插入至该液压油柱的一端,在该封闭块上可拆卸的布设有一第一胶圈,且该第一胶圈与该液压油柱的内腔壁相贴合;以及

14、油管,其可拆卸的安装于该液压油柱穿入至下腔室的一端,且其与该液压油柱相连通。

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该通风泄压构件包括

16、泄压管,其可拆卸的布设于该分隔板上,其一端与上腔室及地面相连通,其另一端可穿入至该下腔室中;

17、连接管,其可拆卸的布设于该泄压管上,其位于该下腔室中,其与该热能转换构件可拆卸连接,且其分别与该泄压管及该热能转换构件相连通;以及

18、风量调节构件,其可拆卸的布设于该泄压管的出气口,其用于对出气口的风量进行调节。

1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该风量调节构件包括

20、外管,其可拆卸的安装于该风量调节构件上;

21、套环,其可移除的套设于该外管上,其内具有一空腔且其空腔与该泄压管相连通;

22、多组密封插块,均可移除的插设于该外管中,多组该密封插块共同合围的形状为圆盘状,在每组该密封插块上均一体成型的布设有一立柱;以及

23、绷带,其一端与该立柱可拆卸连接,其另一端与该套环可拆卸连接。

2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该热能转换构件包括

25、底柱,其可拆卸的布设于该连接柱上,且其位于该下腔室中,其内具有一第一腔室,且该第一腔室与该连接管相连通;

26、顶柱,其一体成型的布设于该底柱上,其内具有一第二腔室,其第二腔室中布设有液压油,且液压油与油管相连通;

27、滑杆,其可滑动的布设于该顶柱所具有的第二腔室中;

28、滑块,其一体成型的布设于该滑杆上,且其可在该第一腔室中进行滑动;在其内具有一缺口;

29、摆动件,其可转动的布设于该滑块所具有的缺口内,且其用于对该缺口进行开启或封闭;

30、第一抵触柱,其可拆卸的安装于该底柱的上内腔壁中;以及

31、第二抵触柱,其可拆卸的安装于该底柱的下内腔壁中;

32、在该滑块上还开设有一可供第一抵触柱所穿过的通孔;

33、其中,当加热加热管时,使得该加热管及位于下腔室中的热气膨胀以使得下腔室中的压强大于上腔室中的压强,使得下腔室的气体顶升滑块,以使得滑杆上升推动顶柱内的液压油上升以推动齿板上升且带动齿轮旋转,以带动发电机发电。

3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该摆动件包括

35、转轴,其可拆卸的安装于该滑块所具有的缺口内;

36、斜板,其可转动的安装于该转轴内;

37、第一平衡板,其一体成型的布设于该斜板的一端,且其与该滑块的上端面所接触;以及

38、第二平衡板,其一体成型的布设于该斜板的另一端,且其与该滑块的下端面相接触;

39、该第一平衡板与该第二平衡板分别位于该缺口的两侧,该第一平衡板的质量大于该第二平衡板的质量;

40、其中,当该滑块上升以使得第一抵触柱穿入至该沉孔内,在当第一抵触柱顶住第二平衡板时,以使得该缺口开启并与该泄压管所连通,以使得第一腔室中的气压与上腔室中的气压相同,该齿板下落以推动液压油倒灌入第二腔室中,以驱动滑块下降,当该第二平衡板碰触至该第二抵触柱时,用于使得第二平衡板与该滑块的下端面相接触以关闭该缺口。

4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该滑杆上还套设有一第二胶圈,该第二胶圈的尺寸大小与该滑杆的尺寸大小相适配,且该第二胶圈可在该第二腔室中滑动,在该滑块上还套设有一第三胶圈,该第三胶圈的尺寸大小与该滑块的尺寸大小相适配,且该第三胶圈可在该第一腔室中滑动。

4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该降温构件包括

4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废弃矿山地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弃矿山地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发电构件(3)的发电段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废弃矿山地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通风泄压构件(5)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废弃矿山地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风量调节构件(53)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废弃矿山地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热能转换构件(4)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废弃矿山地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摆动件(47)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废弃矿山地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该滑杆(43)上还套设有一第二胶圈(44),该第二胶圈(44)的尺寸大小与该滑杆(43)的尺寸大小相适配,且该第二胶圈(44)可在该第二腔室中滑动,在该滑块(45)上还套设有一第三胶圈(46),该第三胶圈(46)的尺寸大小与该滑块(45)的尺寸大小相适配,且该第三胶圈(46)可在该第一腔室中滑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废弃矿山地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降温构件(6)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废弃矿山地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波纹管(64)的尺寸大小与该风管(63)的尺寸大小相适配,且该波纹管(64)的长度为该风管(63)长度的五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废弃矿山地热利用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弃矿山地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弃矿山地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发电构件(3)的发电段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废弃矿山地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通风泄压构件(5)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废弃矿山地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风量调节构件(53)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废弃矿山地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热能转换构件(4)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废弃矿山地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摆动件(47)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废弃矿山地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该滑杆(43)上还套设有一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林志蔡武张汝佩陆强马祥谷德忠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矿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