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燃料电池车动力总成及氢燃料电池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52196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12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氢燃料电池车动力总成及氢燃料电池车,氢燃料电池车动力总成包括设于前副车架上的驱动电机,以及通过安装支架设于前机舱中的氢燃料电池堆。其中,氢燃料电池堆通过第一悬置安装在安装支架上方,驱动电机位于安装支架的下方,且驱动电机通过第二悬置安装在前副车架上,并通过第三悬置与安装支架相连。本技术的氢燃料电池车动力总成,将氢燃料电池堆通过第一悬置安装在安装支架上方,能够减小氢燃料电池堆的位移,防止与其连接的周边管路脱落;而将驱动电机位于安装支架的下方,并通过第三悬置与安装支架相连,能够充分减小驱动电机的位移,从而可有效防止氢燃料电池堆和驱动电机之间的连接管路脱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辆零部件,特别涉及一种氢燃料电池车动力总成,同时,本技术还涉及一种设有该氢燃料电池车动力总成的氢燃料电池车。


技术介绍

1、随着技术发展,新能源车逐渐成为市场焦点,汽车行业现已开发了纯电动/混合动力的驱动方式,其虽然降低了尾气污染物的排放,但其综合续航旅程较短,充电时间较长,因此各车企布局研究开发更为洁净的氢燃料电池动力的驱动方式。但是,由于氢燃料具有易燃易爆特性,且氢燃料电池堆及驱动电机之间的连接管件均为硬管,需要卡接固定。而车辆使用工况复杂,在振动较大时易使管路脱落、开裂产生自燃爆炸等风险,导致氢燃料电池车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氢燃料电池车动力总成,以减小氢燃料电池堆和驱动电机的振动位移,防止连接管路脱落,降低安全风险。

2、一种氢燃料电池车动力总成,包括设于前副车架上的电驱动部,以及通过安装支架设于车身纵梁上的氢燃料电池堆;

3、所述电驱动部通过第一悬置连接在所述安装支架的下方,所述氢燃料电池堆通过第二悬置安装在所述安装支架的上方,且所述氢燃料电池堆在整车上下方向上与所述电驱动部对应布置,所述氢燃料电池堆与所述电驱动部相连,以向所述电驱动部提供电能。

4、进一步的,所述氢燃料电池堆通过所述第一悬置沿整车上下方向安装在所述安装支架上;和/或,

5、所述驱动电机通过所述第三悬置沿整车上下方向与所述安装支架相连。

6、进一步的,在整车上下方向上,所述第二悬置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连接点位于所述驱动电机的最低点。

7、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电机通过所述第二悬置沿整车前后方向安装在所述前副车架上;和/或,所述驱动电机的前后侧分别设有所述第二悬置。

8、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电机通过间隔布置的两个所述第三悬置与所述安装支架相连。

9、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支架包括相对布置的两个支架横梁,以及连接在两个所述支架横梁之间的支架纵梁;

10、两个所述第三悬置均设于所述支架纵梁上。

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悬置设于所述安装支架的顶部,并为间隔设置的多个;和/或,

12、所述第三悬置嵌设在所述安装支架内。

13、进一步的,所述前机舱具有分设在左右两侧的车身纵梁,所述安装支架连接在两侧所述车身纵梁之间,且所述安装支架沿整车上下方向与各侧所述车身纵梁相连。

14、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支架上成型有安装孔,所述第三悬置通过卡簧卡接在所述安装孔内,并在所述安装支架与所述第二悬置之间设有限制所述第三悬置转动的防转部;和/或,

15、所述前副车架中设有安装套筒,所述第二悬置通过卡簧卡接在所述安装套筒内,并在所述安装套筒与所述第二悬置之间设有限制所述第二悬置转动的防转部。

16、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优势:

17、本技术所述的氢燃料电池车动力总成,将氢燃料电池堆通过第一悬置安装在安装支架上方,可通过第一悬置隔离、吸收来自地面激励引起的车身振动,能够减小氢燃料电池堆的位移,防止与其连接的周边管路脱落;而将驱动电机位于安装支架的下方,并通过第三悬置与安装支架相连,较传统动力悬置布置方式,因无悬臂结构,在悬置静载时,无剪切力载荷,能够充分减小驱动电机的位移,从而可有效防止氢燃料电池堆和驱动电机之间的连接管路脱落,进而可降低因连接管路脱落导致的漏氢、自燃、爆炸等风险。

18、另外,氢燃料电池堆通过第一悬置沿整车上下方向安装在安装支架上,使得第一悬置仅承载轴向载荷,有利于延长第一悬置的使用寿命。将第二悬置与驱动电机的连接点位于驱动电机的最低点,能够有效限制驱动电机产生较大位移。通过在驱动电机的前后侧分别设有第二悬置,可通过两侧的第二悬置分担驱动电机的输出载荷,限制驱动电机的位移,保护氢燃料电池堆与驱动电机之间的连接管路,保证氢燃料的运输安全。

19、其次,驱动电机通过间隔布置的两个第三悬置与安装支架相连,可使两个第三悬置与第二悬置呈三角形布置,有利于提高驱动电机的设置稳定性,进一步减小驱动电机的位移。安装支架包括相对布置的两个支架横梁,以及连接在两个支架横梁之间的支架纵梁,结构简单,便于设计实施。

20、此外,第一悬置与安装支架螺接相连,可拆卸第一悬置,便于后期更换。将第三悬置嵌设在安装支架内,可减小本动力总成的整体占用空间。通过使安装支架沿整车上下方向与各侧车身纵梁相连,能够提升车身在整车宽度方向的刚度,以及行车过程中的车辆稳定性。第三悬置通过卡簧卡接在安装孔内,便于更换第三悬置,而将第二悬置通过卡簧卡接在安装套筒内,则便于更换第二悬置。

21、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氢燃料电池车,所述氢燃料电池车中设有如上所述的氢燃料电池车动力总成。

22、本技术所述的氢燃料电池车与上述氢燃料电池车动力总成,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氢燃料电池车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氢燃料电池车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氢燃料电池车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氢燃料电池车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氢燃料电池车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氢燃料电池车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氢燃料电池车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氢燃料电池车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氢燃料电池车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

10.一种氢燃料电池车,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氢燃料电池车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氢燃料电池车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氢燃料电池车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氢燃料电池车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氢燃料电池车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伟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