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汽车调节扶手、汽车座椅及汽车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汽车调节扶手、汽车座椅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4822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4 00: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调节扶手、汽车座椅及汽车,包括扶手后端总成、扶手底座总成、扶手X向平移总成和扶手Z向平移总成、左右两个扶手Y向支撑总成以及四向调节按钮;扶手后端总成下部固定于扶手底座总成后端;扶手X向平移总成滑动连接于扶手底座总成上,且扶手X向平移总成与扶手后端总成在X向传动连接;扶手Z向平移总成与扶手X向平移总成上端后部在Z向传动连接;左右两个扶手Y向支撑总成与扶手X向平移总成上端中部水平向左右转动连接;四向调节按钮设置于扶手X向平移总成上,四向调节按钮分别控制扶手X向平移总成和扶手Z向平移总成的X向和Z向位移;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对扶手的高度、长度、左右角度进行电动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配件,尤其涉及一种汽车调节扶手、汽车座椅及汽车


技术介绍

1、汽车后排中间扶手(简称后中扶手)为乘员提供肘部支撑,缓解长途乘坐时的疲劳感;大部分后中扶手带有储物空间,提供杯架,充电等功能。

2、目前国内大多数汽车关于后中扶手只有打开和收起状态,不能进行多向调节,不能根据不同乘员的个体差异而进行舒适性调节,且没有配备健康监测等功能,后中扶手用途没有多方面的体现。

3、现有后中扶手缺陷是:1)由于后排座椅靠背以及车身结构限制,靠背扶手设计长度和高度过小,在扶手打开使用时,乘员使用效果差;2)由于扶手打开后,扶手长度和宽度不适合乘员需求,乘员会收回扶手,直接忽略后中扶手的使用;3)对于足够长和高的扶手,也并不满足所有乘员的舒适性,特别是儿童和成年人的差异;4)个人健康问题也被越来越重视,在乘坐车时,能够提供一定的健康监测,如体温,血氧、心率等指标,也越来越受客户的关注。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在提高乘员舒适性和体验感上,具有明显的效果;可根据不同的乘员需求,对扶手的高度、长度、左右角度进行电动调节,降低因为现有不可调扶手使用时效果差的体验感,使乘员愿意主动使用该扶手,同时后中扶手带有健康监测设备,监测乘员的血氧、心率等指标,乘员可随时掌握健康情况,提高乘员舒适性及体验感。

2、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汽车调节扶手,包括扶手后端总成、扶手底座总成、扶手x向平移总成和扶手z向平移总成、左右两个扶手y向支撑总成以及四向调节按钮;

3、扶手后端总成下部固定于扶手底座总成后端;

4、扶手x向平移总成滑动连接于扶手底座总成上,且扶手x向平移总成与扶手后端总成在x向(前后方向)传动连接;

5、扶手z向平移总成与扶手x向平移总成上端后部在z向(上下方向)传动连接;

6、左右两个扶手y向支撑总成与扶手x向平移总成上端中部水平向(左右方向)左右转动连接;

7、四向调节按钮设置于扶手x向平移总成上,四向调节按钮分别控制扶手x向平移总成和扶手z向平移总成的x向和z向位移,通过上述装置,可实现汽车调节扶手x向、y向以及z向的位移,满足不同的乘员对扶手的高度、长度、左右角度进行调节的需求,提高了扶手使用时的体验感。

8、扶手后端总成包括中空的后端总成腔体和x向驱动机构,x向驱动机构容置固定于后端总成腔体内,且x向驱动机构的前端露设于后端总成腔体前端面外;扶手x向平移总成包括中空的x向平移总成腔体、z向驱动机构以及y向旋转调节机构,x向驱动机构的前端连接于x向平移总成腔体后端面上,并可带动扶手x向平移总成腔体前后位移;z向驱动机构容置于x向平移总成腔体后部,且z向驱动机构的上端露设于x向平移总成腔体上端面外,z向驱动机构的上端连接于扶手z向平移总成下端面,并可带动扶手z向平移总成上下位移,z向平移总成下端面可与x向平移总成腔体上端面后部触接;y向旋转调节机构容置于x向平移总成腔体中部,y向旋转调节机构的上端露设于x向平移总成腔体上端面中部外,左右两个扶手y向支撑总成下端面后部分别转动连接于x向平移总成腔体上端面中部,且左右两个扶手y向支撑总成可分别向左右两侧联动旋转开合,y向旋转调节机构的上端对位于左右两个扶手y向支撑总成下端传动连接,四向调节按钮分别与x向驱动机构和z向驱动机构电连接。

9、x向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正反转电机、第一固定座、第一丝杠以及第一伸缩支架;第一正反转电机固定于第一固定座上,第一固定座固定于后端总成腔体内,第一丝杠后端与第一正反转电机啮合传动,第一丝杠前端露设于后端总成腔体前端面外,第一伸缩支架为h型结构的框架,由左右第一x向支撑臂和第一y向连接臂固定构成,第一y向连接臂对应第一丝杠位置设有带内螺纹的第一螺接孔,第一丝杠转动套接于第一螺接孔内,左右第一x向支撑臂的前端水平固定于x向平移总成腔体的后端面上,后端总成腔体前端面对应于左右第一x向支撑臂位置分别设有水平滑动套接孔,左右第一x向支撑臂后端可分别滑动套接于水平滑动套接孔内,第一正反转电机与四向调节按钮电连接,第一正反转电机是直交轴减速电机,第一正反转电机啮合带动第一丝杠旋转,第一y向连接臂可沿第一丝杠前后位移,同步带动x向平移总成腔体在扶手底座总成上前后移动。

10、z向驱动机构结构与x向驱动机构结构完全相同,其包括第二正反转电机、第二固定座、第二丝杠以及第二伸缩支架,第二正反转电机固定于第二固定座上,第二固定座固定于x向平移总成腔体后端内部,第二丝杠下端与第二正反转电机啮合传动,第二丝杠上端露设于x向平移总成腔体上端面外,第二伸缩支架由左右第二z向支撑臂和第二y向连接臂固定构成,第二y向连接臂对应第二丝杠位置设有带内螺纹的第二螺接孔,第二丝杠转动套接于第二螺接孔内,左右第二z向支撑臂的上端垂直固定于扶手z向平移总成下端面后部,x向平移总成腔体上端面对应于左右第二z向支撑臂位置分别设有垂向滑动套接孔,左右第二z向支撑臂下端可分别滑动套接于垂向滑动套接孔内,第二正反转电机是直交轴减速电机,第二正反转电机与四向调节按钮电连接,第二正反转电机是直交轴减速电机,第二正反转电机啮合带动第二丝杠旋转,第二y向连接臂可沿第二丝杠上下位移,同步带动z向平移总成腔体在x向平移总成腔体上端面上上下移动。

11、y向旋转调节机构包括第三正反转电机、传动齿轮、第一啮合齿轮和第二啮合齿轮,第三正反转电机固定于x向平移总成腔体内的中部,传动齿轮与第三正反转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且传动齿轮露设于x向平移总成腔体上端面外,第一啮合齿轮和第二啮合齿轮分别对应固定于左右两个扶手y向支撑总成下端面后部,第一啮合齿轮和第二啮合齿轮分别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于x向平移总成腔体上端面中部,第一啮合齿轮和第二啮合齿轮之间相互啮合,传动齿轮与第一啮合齿轮或第二啮合齿轮相啮合,第三正反转电机与左右两个扶手y向支撑总成上的左右向调节按键电连接,第三正反转电机是直交轴减速电机,第三正反转电机的传动齿轮啮合带动第一啮合齿轮旋转,连接于其上的左扶手y向支撑总成同步水平向外旋转,与第一啮合齿轮啮合的第二啮合齿轮同步旋转,连接于其上的右扶手y向支撑总成同步水平向外旋转。

12、左右两个扶手y向支撑总成结构相同,每个扶手y向支撑总成包括撑板、左右向调节按键以及触摸显示屏,撑板下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啮合齿轮或第二啮合齿轮,撑板上端面分别设置有左右向调节按键和触摸显示屏,左右向调节按键与第三正反转电机电连接。

13、四向调节按钮设置于扶手x向平移总成的x向平移总成腔体侧壁上,四向调节按钮通过控制器分别与第一正反转电机、第二正反转电机以及第三正反转电机电连接,四向调节按钮包括x向调节按钮、z向调节按钮以及一键复位按钮,四向调节按钮可分别实现扶手x向平移总成的x向(前后方向)移动和扶手z向平移总成的z向(上下方向)的移动,一键复位按钮可实现按压该键,同步复位扶手x向平移总成和扶手z向平移总成。

14、扶手z向平移总成包括z向扶手板、健康信息采集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调节扶手,其特征在于:包括扶手后端总成(1)、扶手底座总成(2)、扶手X向平移总成(3)和扶手Z向平移总成(4)、左右两个扶手Y向支撑总成(5)以及四向调节按钮(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调节扶手,其特征在于:扶手后端总成(1)包括中空的后端总成腔体(11)和X向驱动机构(12),X向驱动机构(12)容置固定于后端总成腔体(11)内,且X向驱动机构(12)的前端露设于后端总成腔体(11)前端面外;扶手X向平移总成(3)包括中空的X向平移总成腔体(31)、Z向驱动机构(32)以及Y向旋转调节机构(33),X向驱动机构(12)的前端连接于X向平移总成腔体(31)后端面上,并可带动扶手X向平移总成腔体(31)前后位移;Z向驱动机构(32)容置于X向平移总成腔体(31)后部,且Z向驱动机构(32)的上端露设于X向平移总成腔体(31)上端面外,Z向驱动机构(32)的上端连接于扶手Z向平移总成(4)下端面,并可带动扶手Z向平移总成(4)上下位移,Z向平移总成(4)下端面可与X向平移总成腔体(31)上端面后部触接;Y向旋转调节机构(33)容置于X向平移总成腔体(31)中部,Y向旋转调节机构(33)的上端露设于X向平移总成腔体(31)上端面中部外,左右两个扶手Y向支撑总成(5)下端面后部分别转动连接于X向平移总成腔体(31)上端面中部,且左右两个扶手Y向支撑总成(5)可分别向左右两侧联动旋转开合,Y向旋转调节机构(33)的上端对位于左右两个扶手Y向支撑总成(5)下端传动连接,四向调节按钮(6)分别与X向驱动机构(12)和Z向驱动机构(32)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调节扶手,其特征在于:X向驱动机构(12)包括第一正反转电机(121)、第一固定座(122)、第一丝杠(123)以及第一伸缩支架(124);第一正反转电机(121)固定于第一固定座(122)上,第一固定座(122)固定于后端总成腔体(11)内,第一丝杠(123)后端与第一正反转电机(121)啮合传动,第一丝杠(123)前端露设于后端总成腔体(11)前端面外,第一伸缩支架(124)为H型结构的框架,由左右第一X向支撑臂(1241)和第一Y向连接臂(1242)固定构成,第一Y向连接臂(1242)对应第一丝杠(123)位置设有带内螺纹的第一螺接孔(1243),第一丝杠(123)转动套接于第一螺接孔(1243)内,左右第一X向支撑臂(1241)的前端水平固定于X向平移总成腔体(31)的后端面上,后端总成腔体(11)前端面对应于左右第一X向支撑臂(1241)位置分别设有水平滑动套接孔(111),左右第一X向支撑臂(1241)后端可分别滑动套接于水平滑动套接孔(111)内,第一正反转电机(121)与四向调节按钮(6)电连接,第一正反转电机(121)是直交轴减速电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调节扶手,其特征在于:Z向驱动机构(32)结构与X向驱动机构(12)结构完全相同,其包括第二正反转电机(321)、第二固定座(322)、第二丝杠(323)以及第二伸缩支架(324),第二正反转电机(321)固定于第二固定座(322)上,第二固定座(322)固定于X向平移总成腔体(31)后端内部,第二丝杠(323)下端与第二正反转电机(321)啮合传动,第二丝杠(323)上端露设于X向平移总成腔体(31)上端面外,第二伸缩支架(324)由左右第二Z向支撑臂(3241)和第二Y向连接臂(3242)固定构成,第二Y向连接臂(3242)对应第二丝杠(323)位置设有带内螺纹的第二螺接孔(3243),第二丝杠(323)转动套接于第二螺接孔(3243)内,左右第二Z向支撑臂(3241)的上端垂直固定于扶手Z向平移总成(4)下端面后部,X向平移总成腔体(31)上端面对应于左右第二Z向支撑臂(3241)位置分别设有垂向滑动套接孔(311),左右第二Z向支撑臂(3241)下端可分别滑动套接于垂向滑动套接孔(311)内,第二正反转电机(321)是直交轴减速电机,第二正反转电机(321)与四向调节按钮(6)电连接,第二正反转电机(321)是直交轴减速电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调节扶手,其特征在于:Y向旋转调节机构(33)包括第三正反转电机(331)、传动齿轮(332)、第一啮合齿轮(333)和第二啮合齿轮(334),第三正反转电机(331)固定于X向平移总成腔体(31)内的中部,传动齿轮(332)与第三正反转电机(331)的输出轴传动连接,且传动齿轮(332)露设于X向平移总成腔体(31)上端面外,第一啮合齿轮(333)和第二啮合齿轮(334)分别对应固定于左右两个扶手Y向支撑总成(5)下端面后部,第一啮合齿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调节扶手,其特征在于:包括扶手后端总成(1)、扶手底座总成(2)、扶手x向平移总成(3)和扶手z向平移总成(4)、左右两个扶手y向支撑总成(5)以及四向调节按钮(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调节扶手,其特征在于:扶手后端总成(1)包括中空的后端总成腔体(11)和x向驱动机构(12),x向驱动机构(12)容置固定于后端总成腔体(11)内,且x向驱动机构(12)的前端露设于后端总成腔体(11)前端面外;扶手x向平移总成(3)包括中空的x向平移总成腔体(31)、z向驱动机构(32)以及y向旋转调节机构(33),x向驱动机构(12)的前端连接于x向平移总成腔体(31)后端面上,并可带动扶手x向平移总成腔体(31)前后位移;z向驱动机构(32)容置于x向平移总成腔体(31)后部,且z向驱动机构(32)的上端露设于x向平移总成腔体(31)上端面外,z向驱动机构(32)的上端连接于扶手z向平移总成(4)下端面,并可带动扶手z向平移总成(4)上下位移,z向平移总成(4)下端面可与x向平移总成腔体(31)上端面后部触接;y向旋转调节机构(33)容置于x向平移总成腔体(31)中部,y向旋转调节机构(33)的上端露设于x向平移总成腔体(31)上端面中部外,左右两个扶手y向支撑总成(5)下端面后部分别转动连接于x向平移总成腔体(31)上端面中部,且左右两个扶手y向支撑总成(5)可分别向左右两侧联动旋转开合,y向旋转调节机构(33)的上端对位于左右两个扶手y向支撑总成(5)下端传动连接,四向调节按钮(6)分别与x向驱动机构(12)和z向驱动机构(32)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调节扶手,其特征在于:x向驱动机构(12)包括第一正反转电机(121)、第一固定座(122)、第一丝杠(123)以及第一伸缩支架(124);第一正反转电机(121)固定于第一固定座(122)上,第一固定座(122)固定于后端总成腔体(11)内,第一丝杠(123)后端与第一正反转电机(121)啮合传动,第一丝杠(123)前端露设于后端总成腔体(11)前端面外,第一伸缩支架(124)为h型结构的框架,由左右第一x向支撑臂(1241)和第一y向连接臂(1242)固定构成,第一y向连接臂(1242)对应第一丝杠(123)位置设有带内螺纹的第一螺接孔(1243),第一丝杠(123)转动套接于第一螺接孔(1243)内,左右第一x向支撑臂(1241)的前端水平固定于x向平移总成腔体(31)的后端面上,后端总成腔体(11)前端面对应于左右第一x向支撑臂(1241)位置分别设有水平滑动套接孔(111),左右第一x向支撑臂(1241)后端可分别滑动套接于水平滑动套接孔(111)内,第一正反转电机(121)与四向调节按钮(6)电连接,第一正反转电机(121)是直交轴减速电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调节扶手,其特征在于:z向驱动机构(32)结构与x向驱动机构(12)结构完全相同,其包括第二正反转电机(321)、第二固定座(322)、第二丝杠(323)以及第二伸缩支架(324),第二正反转电机(321)固定于第二固定座(322)上,第二固定座(322)固定于x向平移总成腔体(31)后端内部,第二丝杠(323)下端与第二正反转电机(321)啮合传动,第二丝杠(323)上端露设于x向平移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欢齐丹马红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