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脂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14482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4 00:11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树脂冷却装置,包括:第一传送钢带,所述第一传送钢带具有沿传送方向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设置于所述第一传送钢带内侧的第一冷却装置;与所述第一传送钢带相连用于驱动所述第一传送钢带运动的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端上方的上料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端上方的状态检测装置;与所述上料装置、状态检测装置、驱动机构分别相连的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能根据树脂状态调节上料速度或传送速度。过使用该冷却装置,能够准确控制树脂温度和树脂厚度,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树脂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树脂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1、粉末涂料聚酯树脂在反应釜反应完成后为200℃左右的高温熔融状态树脂,需要将其冷却后才能进行下一步加工。如在技术专利cn214521409u,公开了一种树脂冷却装置,包括冷却箱,在冷却箱的上方设置有风扇,通过风扇转动对其下方的高温树脂进行吹风,从而实现高温树脂的冷却。但,现有的冷却装置存在冷却效率低,树脂温度、树脂厚度不可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树脂冷却装置,通过使用该冷却装置,能够准确控制树脂温度和树脂厚度,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树脂冷却装置,包括:第一传送钢带,所述第一传送钢带具有沿传送方向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设置于所述第一传送钢带内侧用于给所述第一传送钢带降温的第一冷却装置;与所述第一传送钢带相连用于驱动所述第一传送钢带运动的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端上方用于使液态树脂流向所述第一传送钢带的上料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端上方用于检测树脂状态的状态检测装置;与所述上料装置、状态检测装置、驱动机构分别相连的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能根据树脂状态调节上料速度或传送速度。

3、在第一传送钢带内侧设置冷却装置,在传送方向的头部设置上料装置,使高温熔融液态树脂自动流置第一传送钢带上,经第一传送钢带传送过程中冷却,在运动至第一传送钢带的尾部时呈固态,并在第一传送钢带的尾部设置状态检测装置,通过实时检测经冷却后的固态树脂的状态,利用plc控制器自动调整上料速度或传送速度,以实现冷却过程的调整,从而使固态树脂的状态能够满足生产要求,提升产品质量,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降低生产成本。

4、进一步地,所述状态检测装置包括红外探头、测距仪中的至少一个。优选地,在所述第一传送钢带的第二端的上方同时设置所述红外探头和所述测距仪。所述红外探头用于获取固态树脂温度。当所述红外探头探测得到的温度高于预设温度时,通过plc控制器使第一传送钢带的传送速度变慢,从而增加冷却时间,使固态树脂的温度得到降低。相反,可通过加快传送速度,使固态树脂的温度升高。所述测距仪用于获取树脂厚度。所述测距仪根据测量得到的固态树脂表面与测距仪之间的距离,判断固态树脂的厚度。当测距仪测量得到固态树脂表面与测距仪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说明固态树脂偏厚,通过plc控制器控制上料装置,减少熔融状态树脂流置第一传送钢带的流量,从而使固态树脂变薄。相反,通过增加树脂流量,使固态树脂变厚。

5、进一步地,所述红外探头的型号为基恩士ft-h30。所述测距仪的型号为基恩士cl-p070。

6、进一步地,还包括平行设置于所述第一传送钢带上方的第二传送钢带,所述第二传送钢带与所述第一传送钢带间设有预设间距,且所述第二传送钢带与第一传送钢带上树脂相接触。所述预设间距可设置为1mm~3mm,使得到的固态树脂的厚度控制在1mm~3mm。所述第二传送钢带可通过与树脂间的摩擦力发生转动。所述第二传送钢带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传送钢带的长度,使第一传送钢带的两端呈外露状态,从而便于液态树脂的上料和固态树脂状态检测。

7、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二传送钢带内侧设有第二冷却装置,提高冷却效率,可缩短传送钢带的长度,使设备更为小巧。

8、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冷却装置、第二冷却装置为多个水喷头。位于所述第一传送钢带内的多个水喷头,和位于所述第二传送钢带内的多个水喷头相向喷水,从而使与树脂相接触的钢带部分快速降温,进一步提高冷却效果。

9、进一步,还包括位于第一传送钢带的传送方向尾端的接料漏斗,设置于所述接料漏斗内的打碎机。液态树脂通过第一传送钢带到达钢带尾端时,温度降低至40℃左右,成为固态片状树脂。在第一传送钢带的尾端设置打碎机,可将冷却后的固定树脂进一步打碎,直接用于后续包装,提高生产效率。

10、所述上料装置包括与反应釜相连的齿轮泵,与所述齿轮泵相连的给料槽,与所述齿轮泵相连的第一变频器。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用于钢带套设的主动轮、从动轮,与主动轮相连的电机,与所述电机相连的第二变频器。所述plc控制器分别与所述上料装置的第一变频器、驱动机构的第二变频器相连,从而通过第一变频器调节齿轮泵转速,通过第二变频器调节电机转速。

11、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2、1.本技术中通过在第一传送钢带传送方向的末端设置测距仪和红外探头,实现对固态树脂的温度和厚度的准确测量,利用plc控制器自动调整上料速度和传送速度,以调节固态树脂温度和厚度,实现对树脂温度、厚度的准确控制,提升产品质量。

13、2.通过自动检测树脂的温度和厚度,并根据检测结果自动调整上料速度和传送速度,减少了人工操作,降低人工成本。且由于实现对树脂状态的自动调整,可避免出现树脂温度较高或者厚度过厚时导致打碎机卡死。树脂温度较低或者厚度过薄时,装置生产能力低。

14、为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树脂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检测装置包括红外探头、测距仪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红外探头用于获取树脂温度,所述测距仪用于获取树脂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树脂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探头的型号为基恩士FT-H3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树脂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距仪的型号为基恩士CL-P07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平行设置于所述第一传送钢带上方的第二传送钢带,所述第二传送钢带与所述第一传送钢带间设有预设间距,且所述第二传送钢带与第一传送钢带上树脂相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树脂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送钢带内侧设有第二冷却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树脂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装置、第二冷却装置为多个水喷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第一传送钢带的传送方向尾端的接料漏斗,设置于所述接料漏斗内的打碎机。

<p>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PLC控制器分别与所述上料装置的第一变频器、驱动机构的第二变频器相连。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树脂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检测装置包括红外探头、测距仪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红外探头用于获取树脂温度,所述测距仪用于获取树脂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树脂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探头的型号为基恩士ft-h3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树脂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距仪的型号为基恩士cl-p07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平行设置于所述第一传送钢带上方的第二传送钢带,所述第二传送钢带与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诚
申请(专利权)人:帝兴树脂昆山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