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可调光分路器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可调光分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4122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23: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光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光分路器。包括:入射准直器、第一转角PBS模组、可调相位延迟器、第二转角PBS模组、第三转角PBS模组、PBS立方体和出射模组;第一转角PBS模组设于可调相位延迟器的一侧,第二转角PBS模组设于可调相位延迟器背离第一转角PBS模组的一侧,第三转角PBS模组与第二转角PBS模组相邻设置,PBS立方体于第三转角PBS模组相邻设置,出射模组与第三转角PBS模组和PBS立方体对应设置;出射模组包括第一出射准直器和第二出射准直器,从入射准直器入射的光信号通过各模组共同作用下分束并合束后分别从第一出射准直器和第二出射准直器出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可调光分路器结构较复杂、导致器件耦合困难且成本较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通信,特别是一种可调光分路器


技术介绍

1、光分路器是光学领域常用的光器件之一,尤其与光纤光学相关光通信、光传感等领域,光分路器拥有重要的位置。目前常用的光分路原理包括光纤熔融技术、基于镀膜技术的npbs,以及光芯片等技术,这些技术能支持固定的光分路功能,然而随着光通信等领域的发展,一种可调的、偏振不相关的可调光分路器技术的需求被提出。

2、中国专利cn100423477c展示了一种可调整光功率分配器,这种光功率分配器提供了一种基于液晶和双折射晶体的方法,但因为双折射晶体的价格较高,且该专利技术展示的光路是三维光路,这也会导致器件耦合较为困难,不利于生产推广,且该专利中的pbs替代双折射晶体的方案,会使得整体结构较复杂,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调光分路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可调光分路器结构较复杂、导致器件耦合困难且成本较高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光分路器,可调光分路器包括:入射准直器、第一转角pbs模组、可调相位延迟器、第二转角pbs模组、第三转角pbs模组、pbs立方体和出射模组;所述第一转角pbs模组设于所述可调相位延迟器的一侧,所述第二转角pbs模组设于所述可调相位延迟器背离所述第一转角pbs模组的一侧,所述第三转角pbs模组与所述第二转角pbs模组相邻设置,所述pbs立方体于所述第三转角pbs模组相邻设置,所述出射模组与所述第三转角pbs模组和所述pbs立方体对应设置;其中,所述出射模组包括第一出射准直器和第二出射准直器,从入射准直器入射的光信号通过第一转角pbs模组、可调相位延迟器、第二转角pbs模组、第三转角pbs模组、pbs立方体共同作用下分束并合束后分别从所述第一出射准直器和所述第二出射准直器出射。

3、可选地,所述第一转角pbs模组包括第一基体、设置在第一基体上的第一分光膜和第一转角反射镜,以及与所述第一转角反射镜对应的第一半波片,其中,所述第一分光膜用于透射p光,并反射s光,所述第一转角反射镜用于反射s光;从所述入射准直器入射至所述第一基体的光信号,经所述第一分光膜分光后,p光直接透射至所述相位延迟器,s光经第一转角反射镜反射后入射至所述第一半波片,并转化为p光入射至所述可调相位延迟器。

4、可选地,所述可调相位延迟器与所述第一转角pbs模组对应设置;从所述第一半波片出射至所述可调相位延迟器的p光,经所述可调相位延迟器后变为椭偏光,从所述第一基体出射至所述可调相位延迟器的p光,经所述可调相位延迟器后变为椭偏光。

5、可选地,所述第二转角pbs模组包括第二基体、设置在第二基体上的第二分光膜和第二转角反射镜,以及与所述第二分光膜对应的第二半波片,其中,所述第二分光膜用于透射s光,并反射p光,所述第二转角反射镜用于反射s光;从所述相位延迟器出射至所述第二基体的光信号,经过所述第二分光膜分光后,p光被反射至第二半波片,并转化为s光入射至所述第三转角pbs模组,s光经第二转角反射镜反射后入射至所述pbs立方体。

6、可选地,所述第三转角pbs模组包括第三基体、设置在第三基体上的第三分光膜和第三转角反射镜,以及与所述第三转角反射镜对应的第三半波片,其中,所述第三分光膜用于透射p光,反射s光,所述第三转角反射镜用于反射s光;从所述第二半波片出射至所述第三基体的s光被所述第三分光膜反射至所述出射模组,从所述相位延迟器出射至所述第三基体的光信号,经过第三分光膜分光后,p光直接透射至所述第一出射准直器,s光被反射至所述第三转角反射镜,并由所述第三转角反射镜反射至所述第三半波片,形成p光出射至所述pbs立方体;其中,所述第一出射准直器接收所述第三基体出射的p光和s光合束形成的椭偏光。

7、可选地,所述pbs立方体内设有第四分光膜,其中,所述第四分光膜用于透射p光,反射s光;从所述第二转角反射镜出射至所述pbs立方体的s光,经所述第四分光膜反射后入射至所述出射模组,从所述第三半波片出射至所述pbs立方体的p光,经过所述第四分光膜后直接透射至所述第二出射准直器;其中,所述第二出射准直器接受所述pbs立方体出射的p光和s光合束形成的椭偏光。

8、可选地,所述入射准直器、所述第一出射准直器和所述第二出射准直器为带准直透镜的尾纤。

9、可选地,所述pbs立方体为基于镀膜的pbs立方玻璃元件。

10、可选地,所述第一半波片的工作波长与所述第一转角反射镜所反射的出射光的波长对应,所述第二半波片的工作波长与所述第二分光膜所反射的出射光的波长对应,所述第三半波片的工作波长与所述第三转角反射镜所反射的出射光的波长对应。

11、可选地,所述可调相位延迟器是角位可调的可旋转波片,或是相位可调的液晶相位延迟器、电光晶体、电光陶瓷等。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可调光分路器的有益效果在于:入射准直器将光信号引入可调光分路器,第一转角pbs模组与入射准直器相邻,用于将光信号分为两个分支;可调相位延迟器位于第一转角pbs模组的一侧,用于控制光信号的相位延迟;第二转角pbs模组位于可调相位延迟器背离第一转角pbs模组的一侧,用于接收可调相位延迟器出射的其中一束光信号;第三转角pbs模组与第二转角pbs模组相邻设置,用于接收可调相位延迟器出射的另一束光信号,以及第二转角pbs出射的s光光信号;pbs立方体与第三转角pbs模组相邻设置,用于将第二转角pbs模组出射的光信号与第三转角pbs模组出射的光信号合束;出射模组包括第一出射准直器和第二出射准直器,用于从可调光分路器中输出光信号。通过调节可调相位延迟器,可以实现不同分路比例的光信号分束,可调相位延迟器可以控制光信号的相位延迟,实现对光信号相位的调节和控制。通过上述设计,可调光分路器可以实现较好的光信号分路和合束,减少光损耗和失真,且在可调光路分束器中利用转角pbs和可调相位延迟器来实现光信号的分光和合束,能够使可调光路分束器的结构较简单,成本更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光分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入射准直器、第一转角PBS模组、可调相位延迟器、第二转角PBS模组、第三转角PBS模组、PBS立方体和出射模组;所述第一转角PBS模组设于所述可调相位延迟器的一侧,所述第二转角PBS模组设于所述可调相位延迟器背离所述第一转角PBS模组的一侧,所述第三转角PBS模组与所述第二转角PBS模组相邻设置,所述PBS立方体于所述第三转角PBS模组相邻设置,所述出射模组与所述第三转角PBS模组和所述PBS立方体对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光分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角PBS模组包括第一基体、设置在第一基体上的第一分光膜和第一转角反射镜,以及与所述第一转角反射镜对应的第一半波片,其中,所述第一分光膜用于透射P光,并反射S光,所述第一转角反射镜用于反射S光;从所述入射准直器入射至所述第一基体的光信号,经所述第一分光膜分光后,P光直接透射至所述相位延迟器,S光经第一转角反射镜反射后入射至所述第一半波片,并转化为P光入射至所述可调相位延迟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光分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相位延迟器与所述第一转角PBS模组对应设置;从所述第一半波片出射至所述可调相位延迟器的P光,经所述可调相位延迟器后变为椭偏光,从所述第一基体出射至所述可调相位延迟器的P光,经所述可调相位延迟器后变为椭偏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光分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角PBS模组包括第二基体、设置在第二基体上的第二分光膜和第二转角反射镜,以及与所述第二分光膜对应的第二半波片,其中,所述第二分光膜用于透射S光,并反射P光,所述第二转角反射镜用于反射S光;从所述相位延迟器出射至所述第二基体的光信号,经过所述第二分光膜分光后,P光被反射至第二半波片,并转化为S光入射至所述第三转角PBS模组,S光经第二转角反射镜反射后入射至所述PBS立方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调光分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转角PBS模组包括第三基体、设置在第三基体上的第三分光膜和第三转角反射镜,以及与所述第三转角反射镜对应的第三半波片,其中,所述第三分光膜用于透射P光,反射S光,所述第三转角反射镜用于反射S光;从所述第二半波片出射至所述第三基体的S光被所述第三分光膜反射至所述出射模组,从所述相位延迟器出射至所述第三基体的光信号,经过第三分光膜分光后,P光直接透射至所述第一出射准直器,S光被反射至所述第三转角反射镜,并由所述第三转角反射镜反射至所述第三半波片,形成P光出射至所述PBS立方体;其中,所述第一出射准直器接收所述第三基体出射的P光和S光合束形成的椭偏光。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调光分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PBS立方体内设有第四分光膜,其中,所述第四分光膜用于透射P光,反射S光;从所述第二转角反射镜出射至所述PBS立方体的S光,经所述第四分光膜反射后入射至所述出射模组,从所述第三半波片出射至所述PBS立方体的P光,经过所述第四分光膜后直接透射至所述第二出射准直器;其中,所述第二出射准直器接受所述PBS立方体出射的P光和S光合束形成的椭偏光。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可调光分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射准直器、所述第一出射准直器和所述第二出射准直器为带准直透镜的尾纤。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可调光分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PBS立方体为基于镀膜的PBS立方玻璃元件。

9.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可调光分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波片的工作波长与所述第一转角反射镜所反射的出射光的波长对应,所述第二半波片的工作波长与所述第二分光膜所反射的出射光的波长对应,所述第三半波片的工作波长与所述第三转角反射镜所反射的出射光的波长对应。

10.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可调光分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相位延迟器是角位可调的可旋转波片,或是相位可调的液晶相位延迟器、电光晶体、电光陶瓷等。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光分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入射准直器、第一转角pbs模组、可调相位延迟器、第二转角pbs模组、第三转角pbs模组、pbs立方体和出射模组;所述第一转角pbs模组设于所述可调相位延迟器的一侧,所述第二转角pbs模组设于所述可调相位延迟器背离所述第一转角pbs模组的一侧,所述第三转角pbs模组与所述第二转角pbs模组相邻设置,所述pbs立方体于所述第三转角pbs模组相邻设置,所述出射模组与所述第三转角pbs模组和所述pbs立方体对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光分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角pbs模组包括第一基体、设置在第一基体上的第一分光膜和第一转角反射镜,以及与所述第一转角反射镜对应的第一半波片,其中,所述第一分光膜用于透射p光,并反射s光,所述第一转角反射镜用于反射s光;从所述入射准直器入射至所述第一基体的光信号,经所述第一分光膜分光后,p光直接透射至所述相位延迟器,s光经第一转角反射镜反射后入射至所述第一半波片,并转化为p光入射至所述可调相位延迟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光分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相位延迟器与所述第一转角pbs模组对应设置;从所述第一半波片出射至所述可调相位延迟器的p光,经所述可调相位延迟器后变为椭偏光,从所述第一基体出射至所述可调相位延迟器的p光,经所述可调相位延迟器后变为椭偏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光分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角pbs模组包括第二基体、设置在第二基体上的第二分光膜和第二转角反射镜,以及与所述第二分光膜对应的第二半波片,其中,所述第二分光膜用于透射s光,并反射p光,所述第二转角反射镜用于反射s光;从所述相位延迟器出射至所述第二基体的光信号,经过所述第二分光膜分光后,p光被反射至第二半波片,并转化为s光入射至所述第三转角pbs模组,s光经第二转角反射镜反射后入射至所述pbs立方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调光分路器,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解振海谢红
申请(专利权)人:昂纳科技深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