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密封圈生产,具体是一种注塑成型模具内密封圈批量下料装置。
技术介绍
1、密封圈是一种常见的密封元件,广泛应用于机械、汽车、航空、航天、化工等领域。
2、现有技术中,为提高密封圈生产效率,模具上设置有多个成型腔,一次模压工作,可得多个密封圈成品,如公开号为cn21373297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o型密封圈模具,通过设置流沟群、流槽,使热压成型的各单元连接为一体,向上拉起塑胶料的一角,即可将全部取出,但其一体的密封圈体积较大,且温度较高,手动撕扯取下,容易烫伤工作人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塑成型模具内密封圈批量下料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注塑成型的一体式密封圈体积较大,且温度较高,手动撕扯取下,容易烫伤工作人员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注塑成型模具内密封圈批量下料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表面中部固设有下模板,且底座上表面固定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表面固定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活塞杆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下表面固定有与下模板位置对应的上模板,所述上模板下表面一侧设置有第一凹凸纹,所述下模板上表面远离第一凹凸纹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凹凸纹,所述支撑架两侧分别固设有与第一凹凸纹、第二凹凸纹位置对应的第一出气管、第二出气管。
3、优选的,所述支撑架两侧开设有排气孔。
4、优选的,所述底座上表面位于下模板两侧固设有侧块。
5、优选的,所述侧块上表面固定有不少于两个缓冲
6、优选的,所述支撑板下表面两侧固设有不少于两个定位柱,所述侧块上表面开设有与定位柱位置对应的定位孔。
7、优选的,所述底座下表面四角位置固定有支撑腿。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上模板向下移动与下模板进行合模热压,成型为密封圈连接体,上模板向上移动使上模板与下模板分离,成型密封圈连接体两端分别黏连在第一凹凸纹、第二凹凸纹表面,则除密封圈连接体两端,其余部分在拉扯下均与上模板、下模板分离,气体通过第一出气管、第二出气管横向吹向黏连部,将密封圈连接体两端与第一凹凸纹与第二凹凸纹分离,同时气体吹的过程中对密封圈连接体进行降温,工作人员可直接拿下密封圈连接体,不需要在上模板与下模板表面撕扯,且不会烫伤。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注塑成型模具内密封圈批量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成型模具内密封圈批量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2)两侧开设有排气孔(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成型模具内密封圈批量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表面位于下模板(3)两侧固设有侧块(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注塑成型模具内密封圈批量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块(12)上表面固定有不少于两个缓冲弹簧(13)。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注塑成型模具内密封圈批量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4)下表面两侧固设有不少于两个定位柱(14),所述侧块(12)上表面开设有与定位柱(14)位置对应的定位孔(1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成型模具内密封圈批量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下表面四角位置固定有支撑腿(1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塑成型模具内密封圈批量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成型模具内密封圈批量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2)两侧开设有排气孔(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成型模具内密封圈批量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表面位于下模板(3)两侧固设有侧块(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注塑成型模具内密封圈批量下料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春英,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依森琳川密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