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发泡材料的,涉及一种保温隔热复合发泡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目前,保温材料市场主要由聚氨酯泡沫、酚醛泡沫和超细纤维等材料构成。其中,聚氨酯发泡材料是一种重要的保温材料,它是由异氰酸酯与多元醇组合物混合浇注至模具内发泡制得的。这种材料内部含有聚醚多元醇、发泡剂、催化剂、固化剂、阻燃剂和稳定剂等成分。由于聚氨酯发泡材料具有成型工艺简单和导热系数低等优势,它成为主要采用的保温材料。
2、在生产过程中,聚氨酯发泡材料的保温隔热性能受到多方面的影响。这些影响因素包括聚氨酯发泡材料的本身特性以及生产工艺等。具体来说,填料的种类和分散性、聚氨酯组分的交联反应速度、多元醇的含量以及体系的发泡速度等均对其保温隔热性能有所影响。
3、对于聚氨酯发泡材料的特性,其填料的种类和分散性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填料的种类和分散性越好,聚氨酯发泡材料的保温隔热性能就越稳定。另外,聚氨酯组分的交联反应速度也会影响其保温隔热性能。如果交联反应速度过快,会导致材料内部结构过于紧密,从而影响其保温隔热性能。
4、多元醇的含量和分子量也是影响聚氨酯发泡材料保温隔热性能的因素。多元醇含量过高或分子量过低都会降低材料的保温隔热性能。此外,体系的发泡速度也会对其保温隔热性能产生影响。如果发泡速度过快,可能会导致材料内部结构不稳定,从而影响其保温隔热性能。
5、综上所述,聚氨酯发泡材料在生产过程中受到多方面的影响,这些因素都会对其保温隔热性能产生影响。因此,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这些因素进行严格的控制,以确保生产出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温隔热复合发泡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通过控制复合发泡材料体系中peg的分子量、异氰酸酯的种类,以及通过加入钛酸正丁酯、使用硬脂酸对氧化锡锑和二氧化锆进行改性,向复合发泡材料体系引入二氧化钛和氧化锡锑和二氧化锆,使得最终制得的复合发泡材料具备优异的保温隔热性能和压缩永久变性能。
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保温隔热复合发泡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复合发泡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1)将peg与n,n-二甲基甲酰胺搅拌混合后,得到a液;
5、2)将hdi与n,n-二甲基甲酰胺搅拌混合后,得到b液;
6、3)将a液缓慢加入至b液中并进行反应后,得到预聚体;
7、4)将蓖麻油缓慢滴加至预聚体中进行加热搅拌后,加入改性粉料、催化剂、泡沫稳定剂、开孔剂和钛酸正丁酯后进行高速搅拌,喷洒去离子水后,得到发泡料;
8、5)将发泡料倒入预热的模具后,发泡、加热并熟化后,得到复合发泡材料。
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在步骤1)中,所述peg的分子量为1500;所述peg与n,n-二甲基甲酰胺的质量比为1:4.5。
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在步骤2)中,所述hdi与n,n-二甲基甲酰胺的质量比为0.8:10。
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在步骤3)中,所述反应的条件为在58-60℃温度、200-250r/min搅拌速度下、冷凝回流5.0-6.0h。
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在步骤4)中,所述加热搅拌的温度为65-70℃;所述高速搅拌的条件为3500-4000r/min转速下、搅拌8s。
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在所述复合发泡材料的制备过程中,所述peg、hdi、蓖麻油、改性粉料、催化剂、泡沫稳定剂、开孔剂、去离子水和钛酸正丁酯的质量比为7-8:1.6-1.8:8-10:0.8-1.2:0.13-0.15:0.3-0.4:0.8-1.0:0.20-0.25:0.2-0.3;所述催化剂由聚乙二醇、三乙烯二胺和二月桂酸二丁基锡t-12按质量比2:1:0.8-1.0混合而成。
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在步骤5)中,所述预热的条件为将模具加热至50-60℃,所述发泡的时间为5-8min;所述加热的温度为50℃;所述熟化的时间为10-12h。
15、本专利技术公开了所述改性粉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6、s1、将硬脂酸与无水乙醇混合后加热搅拌后,得到混合液;
17、s2、将混合粉体和混合液搅拌混合,加热并进行研磨、搅拌后,离心、干燥去除无水乙醇后,得到改性粉料。
1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在步骤s1中,无水乙醇与硬脂酸的体积比为98:2;所述加热搅拌的条件为在50℃下、搅拌10min;在步骤s2中,所述加热的温度为70-75℃;所述搅拌的时间为15-20h;所述混合液与混合粉体的质量比为1:2.5-3.0;所述混合粉体由纳米氧化锡锑和二氧化锆按质量比1.5-2.0:1.5混合而成。
19、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采用上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保温隔热复合发泡材料。
2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有的实施例和对比例中的所述hdi为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聚乙二醇、蓖麻油和n,n-二甲基甲酰胺均购于上海阿拉丁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所述开孔剂为开孔剂y-1900、购于韩国skc有限公司;所述泡沫稳定剂为有机硅泡沫稳定剂b8002、购于赢创德固赛(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胺类催化剂a33(三乙烯二胺)、购于东莞市广思远聚氨酯材料有限公司;锡类催化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t-12、购于美国空气化工产品有限公司。
2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22、本专利技术通过控制复合发泡材料体系中peg的分子量、异氰酸酯的种类,以及通过加入钛酸正丁酯、使用硬脂酸对氧化锡锑和二氧化锆进行改性,向复合发泡材料体系引入二氧化钛和氧化锡锑和二氧化锆,使得最终制得的复合发泡材料具备优异的保温隔热性能和压缩永久变性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保温隔热复合发泡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发泡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温隔热复合发泡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PEG的分子量为1500;所述PEG与N,N-二甲基甲酰胺的质量比为1:4.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温隔热复合发泡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HDI与N,N-二甲基甲酰胺的质量比为0.8: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温隔热复合发泡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所述反应的条件为在58-60℃温度、200-250r/min搅拌速度下、冷凝回流5.0-6.0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温隔热复合发泡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所述加热搅拌的温度为65-70℃;所述高速搅拌的条件为3500-4000r/min转速下、搅拌8s。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温隔热复合发泡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复合发泡材料的制备过程中,所述PEG、HDI、蓖麻油、改性粉料、催化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温隔热复合发泡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5)中,所述预热的条件为将模具加热至50-60℃,所述发泡的时间为5-8min;所述加热的温度为50℃;所述熟化的时间为10-12h。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温隔热复合发泡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粉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保温隔热复合发泡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无水乙醇与硬脂酸的体积比为98:2;所述加热搅拌的条件为在50℃下、搅拌10min;在步骤S2中,所述加热的温度为70-75℃;所述搅拌的时间为15-20h;所述混合液与混合粉体的质量比为1:2.5-3.0;所述混合粉体由纳米氧化锡锑和二氧化锆按质量比1.5-2.0:1.5混合而成。
10.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保温隔热复合发泡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温隔热复合发泡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发泡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温隔热复合发泡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peg的分子量为1500;所述peg与n,n-二甲基甲酰胺的质量比为1:4.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温隔热复合发泡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hdi与n,n-二甲基甲酰胺的质量比为0.8: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温隔热复合发泡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所述反应的条件为在58-60℃温度、200-250r/min搅拌速度下、冷凝回流5.0-6.0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温隔热复合发泡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所述加热搅拌的温度为65-70℃;所述高速搅拌的条件为3500-4000r/min转速下、搅拌8s。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温隔热复合发泡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复合发泡材料的制备过程中,所述peg、hdi、蓖麻油、改性粉料、催化剂、泡沫稳定剂、开孔剂、去离子水和钛酸正丁酯的质量比为7-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聪振,尹聪毅,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亚伊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