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车身车门固定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36059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22:53
本技术属于车辆技术领域,公开了白车身车门固定工装,该白车身车门固定工装包括卡接件、第一螺杆和调节机构,卡接件设置于车身,第一螺杆被配置为穿设于卡接件的第一连接孔并能够相对其进行转动,以使第一螺杆抵紧于车身的侧围,车身的侧围压抵于卡接件的另一侧壁,此时,卡接件在第一螺杆的作用下固定在车身上,滑动杆与卡接件滑动配合,第二螺杆穿设于滑动件的第二连接孔并抵紧于车门,以使车门和车身相对固定,连接牢固,不易松动,同时,通过滑动杆相对卡接件滑动而调节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之间的间距,以适应不同规格车门和车身的车型,第二螺杆能够相对滑动杆进行高度调节而适用各种开启角度的车门,保证车门相对车身固定安装牢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辆,尤其涉及白车身车门固定工装


技术介绍

1、在汽车生产过程中,车门随车固定运输到焊装转运涂装、涂装喷涂、涂装转运总装等,因白车身四门无门锁装置,以上过程车门无法固定,容易自行开合,导致运输过程中对车门造成划伤。因此,车门与车身的固定稳定性、磕碰及漆面划伤以及操作人员的安全性都需要考虑。

2、现有的对白车身车门的固定方式是采用卡具使车门固定,使用时需要先固定在车门内板上,然后在白车身上卡具的把手旋转固定,但是白车身侧围端的固定位置有缝隙不牢固,卡具结构强度低,安装易变形,并且仅适用于单一车型。

3、因此,亟需白车身车门固定工装,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白车身车门固定工装,适应不同规格车门和车身的车型,保证车门相对车身固定安装,连接牢固,不易松动。

2、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白车身车门固定工装,包括:

4、卡接件,所述卡接件设置于车身,所述卡接件设置有第一连接孔;

5、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孔并抵紧于所述车身的第一端面,以使所述车身的第二端面压抵于所述卡接件;

6、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滑动杆和第二螺杆,所述滑动杆滑动设置于所述卡接件,所述滑动杆设置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螺杆被配置为穿设于所述第二连接孔并能够相对其进行转动,以使所述第二螺杆抵接于车门。

7、优选地,所述卡接件设置有滑动通道,所述滑动杆位于所述滑动通道内并能够沿所述滑动通道的长度方向滑动,以使所述第二螺杆靠近或远离所述卡接件。

8、优选地,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连接件,所述卡接件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与所述滑动通道连通设置,所述连接件依次穿设于所述安装孔和所述滑动通道并抵接于所述滑动杆。

9、优选地,所述第一螺杆与所述第二螺杆平行设置,所述滑动杆与所述第一螺杆和所述第二螺杆均垂直设置。

10、优选地,所述白车身车门固定工装还包括把手,所述第一螺杆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把手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螺杆的第一端部。

11、优选地,所述第一螺杆的第二端部设置有第一保护垫,所述第一保护垫夹设于所述第一螺杆和所述车身之间。

12、优选地,所述白车身车门固定工装还包括第二保护垫,所述第二保护垫设置于所述卡接件,所述第二保护垫夹设于所述卡接件和所述车门之间。

13、优选地,所述白车身车门固定工装还包括磁吸件,所述第二螺杆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二螺杆的第一端部靠近所述车门,所述磁吸件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螺杆的第一端部,所述磁吸件与所述车门磁性相吸,以使所述第二螺杆抵紧于所述车门。

14、优选地,所述白车身车门固定工装还包括第三保护垫,所述第三保护垫设置于所述磁吸件,所述第三保护垫夹设于所述磁吸件和所述车门之间。

15、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均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第一螺杆和所述第二螺杆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螺纹连接。

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7、本技术提供的白车身车门固定工装,卡接件设置于车身,卡接件设置有第一连接孔,第一螺杆被配置为穿设于第一连接孔并能够相对其进行转动,以使第一螺杆抵紧于车身的侧围,同时,车身的侧围压抵于卡接件的另一侧壁,此时,卡接件在第一螺杆的作用下固定在车身上。调节机构包括滑动杆和第二螺杆,滑动杆与卡接件滑动配合,且滑动件的端部开设有第二连接孔,第二螺杆穿设于第二连接孔并抵紧于车门,以使车门和车身相对固定,连接牢固,不易松动,同时,通过滑动杆相对卡接件滑动而调节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之间的间距,以适应不同规格车门和车身的车型。第二螺杆能够相对滑动杆进行高度调节而适用各种开启角度的车门,保证车门相对车身固定安装牢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白车身车门固定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车身车门固定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件(1)设置有滑动通道(12),所述滑动杆(4)位于所述滑动通道(12)内并能够沿所述滑动通道(12)的长度方向滑动,以使所述第二螺杆(3)靠近或远离所述卡接件(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白车身车门固定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连接件(5),所述卡接件(1)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与所述滑动通道(12)连通设置,所述连接件(5)依次穿设于所述安装孔和所述滑动通道(12)并抵接于所述滑动杆(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车身车门固定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杆(2)与所述第二螺杆(3)平行设置,所述滑动杆(4)与所述第一螺杆(2)和所述第二螺杆(3)均垂直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车身车门固定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白车身车门固定工装还包括把手(6),所述第一螺杆(2)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把手(6)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螺杆(2)的第一端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白车身车门固定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杆(2)的第二端部设置有第一保护垫(7),所述第一保护垫(7)夹设于所述第一螺杆(2)和所述车身(100)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车身车门固定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白车身车门固定工装还包括第二保护垫(8),所述第二保护垫(8)设置于所述卡接件(1),所述第二保护垫(8)夹设于所述卡接件(1)和所述车门(200)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车身车门固定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白车身车门固定工装还包括磁吸件(10),所述第二螺杆(3)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二螺杆(3)的第一端部靠近所述车门(200),所述磁吸件(10)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螺杆(3)的第一端部,所述磁吸件(10)与所述车门(200)磁性相吸,以使所述第二螺杆(3)抵紧于所述车门(20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白车身车门固定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白车身车门固定工装还包括第三保护垫(9),所述第三保护垫(9)设置于所述磁吸件(10),所述第三保护垫(9)夹设于所述磁吸件(10)和所述车门(200)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车身车门固定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孔(11)和所述第二连接孔(41)均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第一螺杆(2)和所述第二螺杆(3)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孔(11)和所述第二连接孔(41)螺纹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白车身车门固定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车身车门固定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件(1)设置有滑动通道(12),所述滑动杆(4)位于所述滑动通道(12)内并能够沿所述滑动通道(12)的长度方向滑动,以使所述第二螺杆(3)靠近或远离所述卡接件(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白车身车门固定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连接件(5),所述卡接件(1)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与所述滑动通道(12)连通设置,所述连接件(5)依次穿设于所述安装孔和所述滑动通道(12)并抵接于所述滑动杆(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车身车门固定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杆(2)与所述第二螺杆(3)平行设置,所述滑动杆(4)与所述第一螺杆(2)和所述第二螺杆(3)均垂直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车身车门固定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白车身车门固定工装还包括把手(6),所述第一螺杆(2)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把手(6)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螺杆(2)的第一端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白车身车门固定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杆(2)的第二端部设置有第一保护垫(7),所述第一保护垫(7)夹设于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云博张鑫罗刚张天赐曲玉龙
申请(专利权)人: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