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摩擦摆隔震支座的多柱式塔台设备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2849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21:45
一种基于摩擦摆隔震支座的多柱式塔台设备平台包括设备平台和多个连接在设备平台下端的摩擦摆隔震支座;其中,所述设备平台包括平台顶板、主挡板、侧挡板、平台侧板、平台柱、平台延长柱、平台底板和第一连接板;平台顶板水平设置在平台底板的上方;摩擦摆隔震支座包括第二连接板、上盖板、下盖板、摩擦摆和下连接板。本技术提供的基于摩擦摆隔震支座的多柱式塔台设备平台考虑了地震作用,其上设备平台放置在摩擦摆隔震支座上并与楼板固定,在地震荷载作用下,设备平台通过摩擦摆隔震支座的摩擦效应耗散地震能量,因此能够保证塔台仪器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建筑结构工程中的减隔震,特别涉及一种机场高耸塔台管制层中基于摩擦摆隔震支座的多柱式塔台设备平台


技术介绍

1、在高层建筑设计过程中,常常采用刚性设计、延性设计等方法来提升结构整体刚度,以此来抵抗地震的破坏。机场塔台属于高层建筑中的一种,包括主体结构和管制层的各种仪器。在地震来临时,塔台往往需要进行救援救灾,不仅要保证塔台主体结构的稳定,还应该保证管制层的各种仪器能够正常工作。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建筑中结构构件在预算中的占比进一步下降,非结构构件往往占建筑整体预算的70%—80%。由于塔台管制层的仪器较多且价格昂贵,因此保障塔台非结构构件免于失效极为必要。由于地震或其他振动会导致主体结构发生位移和振动,而这些振动必须会传递给非结构构件,因此可能会造成非结构构件的损坏或失效。如今塔台的仪器平台往往与楼板直接固定,在地震荷载作用下与楼板共同振动也会导致仪器受损。然而,目前塔台结构设计很少采用减震或隔震措施,而仅采用刚性设计或延性设计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因此若能在塔台上设置耗能减震装置以耗散地震能量,就可提升塔台建筑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但目前尚缺少有效的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摩擦摆隔震支座的多柱式塔台设备平台。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基于摩擦摆隔震支座的多柱式塔台设备平台包括设备平台和多个连接在设备平台下端的摩擦摆隔震支座;其中,所述设备平台包括平台顶板、主挡板、侧挡板、平台侧板、平台柱、平台延长柱、平台底板和第一连接板;平台顶板水平设置在平台底板的上方;主挡板的下端安装在平台顶板的后端边缘;两块侧挡板的下端分别安装在平台顶板的两侧边缘;多根平台柱的上下端分别连接在平台顶板的底面及平台底板的顶面四角及长边中部;两块平台侧板的上下端分别连接在平台顶板及平台底板的两个短边上;每根平台延长柱的上端分别连接在位于一根平台柱正下方的平台底板底面上,下端分别连接在一块水平设置的第一连接板顶面中部;

3、每块第一连接板的底面上分别连接一个摩擦摆隔震支座,每个摩擦摆隔震支座包括第二连接板、上盖板、下盖板、摩擦摆和下连接板;其中,下连接板固定在楼板上;下盖板的下端固定在下连接板的顶面上,顶面中部向下凹陷形成有一个下弧形槽;上盖板放置在下盖板上,底面中部向上凹陷形成有一个上弧形槽,并且下弧形槽和上弧形槽的位置相对应;摩擦摆设置在下弧形槽和上弧形槽围成的空间内;第二连接板水平设置,底面连接在上盖板的顶面上,顶面连接在第一连接板的底面上。

4、所述平台延长柱与平台柱的横截面尺寸相同;所述平台延长柱与第一连接板采用焊接方式进行连接,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通过六角螺母进行连接。

5、所述平台顶板的中部形成有用于贯穿仪器管线的开孔。

6、所述第二连接板与上盖板采用焊接方式进行连接;下连接板与下盖板采用焊接方式进行连接;下连接板与楼板通过六角螺母连接。

7、所述第二连接板与第一连接板的形状及面积相同;所述上盖板的面积与下盖板的面积相同;所述上盖板或下盖板的面积小于第一连接板及下连接板的面积。

8、本技术提供的基于摩擦摆隔震支座的多柱式塔台设备平台考虑了地震作用,其上设备平台放置在摩擦摆隔震支座上并与楼板固定,在地震荷载作用下,设备平台通过摩擦摆隔震支座的摩擦效应耗散地震能量,因此能够保证塔台仪器的正常使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摩擦摆隔震支座的多柱式塔台设备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于摩擦摆隔震支座的多柱式塔台设备平台包括设备平台(1)和多个连接在设备平台(1)下端的摩擦摆隔震支座(2);其中,所述设备平台(1)包括平台顶板(11)、主挡板(12)、侧挡板(13)、平台侧板(14)、平台柱(15)、平台延长柱(16)、平台底板(17)和第一连接板(18);平台顶板(11)水平设置在平台底板(17)的上方;主挡板(12)的下端安装在平台顶板(11)的后端边缘;两块侧挡板(13)的下端分别安装在平台顶板(11)的两侧边缘;多根平台柱(15)的上下端分别连接在平台顶板(11)的底面及平台底板(17)的顶面四角及长边中部;两块平台侧板(14)的上下端分别连接在平台顶板(11)及平台底板(17)的两个短边上;每根平台延长柱(16)的上端分别连接在位于一根平台柱(15)正下方的平台底板(17)底面上,下端分别连接在一块水平设置的第一连接板(18)顶面中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摩擦摆隔震支座的多柱式塔台设备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延长柱(16)与平台柱(15)的横截面尺寸相同;所述平台延长柱(16)与第一连接板(18)采用焊接方式进行连接,第一连接板(18)和第二连接板(21)通过六角螺母(24)进行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摩擦摆隔震支座的多柱式塔台设备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顶板(11)的中部形成有用于贯穿仪器管线的开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摩擦摆隔震支座的多柱式塔台设备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板(21)与上盖板(22)采用焊接方式进行连接;下连接板(26)与下盖板(23)采用焊接方式进行连接;下连接板(26)与楼板通过六角螺母(24)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摩擦摆隔震支座的多柱式塔台设备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板(21)与第一连接板(18)的形状及面积相同;所述上盖板(22)的面积与下盖板(23)的面积相同;所述上盖板(22)或下盖板(23)的面积小于第一连接板(18)及下连接板(26)的面积。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摩擦摆隔震支座的多柱式塔台设备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于摩擦摆隔震支座的多柱式塔台设备平台包括设备平台(1)和多个连接在设备平台(1)下端的摩擦摆隔震支座(2);其中,所述设备平台(1)包括平台顶板(11)、主挡板(12)、侧挡板(13)、平台侧板(14)、平台柱(15)、平台延长柱(16)、平台底板(17)和第一连接板(18);平台顶板(11)水平设置在平台底板(17)的上方;主挡板(12)的下端安装在平台顶板(11)的后端边缘;两块侧挡板(13)的下端分别安装在平台顶板(11)的两侧边缘;多根平台柱(15)的上下端分别连接在平台顶板(11)的底面及平台底板(17)的顶面四角及长边中部;两块平台侧板(14)的上下端分别连接在平台顶板(11)及平台底板(17)的两个短边上;每根平台延长柱(16)的上端分别连接在位于一根平台柱(15)正下方的平台底板(17)底面上,下端分别连接在一块水平设置的第一连接板(18)顶面中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摩擦摆隔震支座的多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信张若愚吕杨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民航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