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及其导电端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2145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20:43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及其导电端子,导电端子包括一基部和自基部上端向上并向前倾斜延伸形成的一弹性臂,弹性臂顶部具有接触部,弹性臂设有一通槽贯穿其厚度,以将弹性臂分为左右两条间隔设置的子臂,通槽的下表面形成一抵推区,基部上端形成一安装修正区,基部左右方向的一侧边形成一连接料带的连料部,连料部连接安装修正区。由于抵推区设于通槽的下表面,第一冲头抵推导电端子的通槽的下表面将导电端子从上向下安装进端子孔内,由于所述通槽的下表面靠近所述基部的中心线,故安装时不易导致导电端子歪斜;由于所述安装修正区设于基部的上端靠近连料部的旁边处,第二冲头不会损伤左右发生偏差的导电端子的弹性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及其导电端子,尤指一种用于电性连接一芯片模块至一电路板的电连接器及其导电端子。


技术介绍

0、
技术介绍

1、一种电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以及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的导电端子,每一所述导电端子具有一基部及自所述基部上端向上并朝向所述基部厚度方向的一侧倾斜延伸形成的一弹性臂,所述基部的上端在所述弹性臂一侧形成一抵推区,所述基部的一侧边设有连料部用以连接料带,所述连料部连接所述抵推区。

2、将导电端子装入所述绝缘本体时,先去除料带,再将冲头抵推所述抵推区将导电端子从上向下推进端子孔中,由于抵推区太过于偏离导电端子的基部上下方向的中心线,导电端子从上向下安装进端子孔中时,易使导电端子歪斜,进而导致导电端子安装不到正确位置。

3、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连接器以及导电端子,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创作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时不易歪斜的导电端子及包含该导电端子的电连接器。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基部,呈竖向平板状且前后表面为板面;一弹性臂,自所述基部上端向上并向前倾斜延伸形成,所述弹性臂顶部具有接触部,用于向上抵接一对接元件,所述弹性臂设有一通槽贯穿其厚度,以将所述弹性臂分为左右两条间隔设置的子臂,所述通槽的下表面形成一抵推区;所述基部上端形成一安装修正区,沿左右方向所述安装修正区的宽度大于等于所述抵推区宽度,所述抵推区比所述安装修正区更靠近所述基部沿上下方向的中心线;所述基部左右方向的一侧边形成一连料部,用于连接料带,所述连料部连接所述安装修正区。

3、进一步的,两条子臂的宽度相等,且每条子臂从所述通槽的下端到所述通槽的上端对应的部分宽度相等。

4、进一步的,所述基部设有一缺口,所述缺口位于所述连料部下方并连接所述连料部;所述基部左右两侧凸设有多个干涉部,所述缺口下端连接其中一个干涉部,与所述连料部连接的干涉部沿左右方向凸出于所述连料部。

5、进一步的,自所述基部向下延伸两个夹持臂用于夹持锡球,两个夹持臂之间形成一间隙,所述夹持臂与所述基部位于同一平面,所述夹持臂的侧边凸设有限位部。

6、进一步的,所述抵推区与所述安装修正区齐平。

7、同时,本技术还包含另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绝缘本体,设有多个端子孔;多个导电端子,分别对应安装于所述端子孔中,每一所述导电端子包括:一基部,呈竖向平板状且前后表面为板面;一弹性臂,自所述基部上端向上并向前倾斜延伸形成,所述弹性臂顶部具有接触部,用于向上抵接一对接元件,所述弹性臂设有一通槽贯穿其厚度,以将所述弹性臂分为左右两条间隔设置的子臂,所述通槽的下表面形成一抵推区;所述基部上端形成一安装修正区,所述抵推区比所述安装修正区更靠近所述基部沿上下方向的中心线,且所述抵推区、所述安装修正区与绝缘本体的上表面齐平;所述基部左右方向的一侧边形成一连料部,用于连接料带,所述连料部连接所述安装修正区,且所述连料部与所述端子孔对应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

8、进一步的,自所述基部向下延伸两个夹持臂,两个夹持臂夹持锡球的最宽部分且与所述基部位于同一平面,两个夹持臂之间形成一间隙;每一所述端子孔设有一挡块,所述挡块进入两个夹持臂之间且位于所述锡球的上方以挡止所述锡球向上移动。

9、进一步的,所述夹持臂包括自所述基部竖直向下延伸的第一段、自第一段向下且向间隙靠近倾斜的第二段、及第二段向下延伸的第三段,第三段中连接所述间隙的侧边呈弧形以夹持锡球;第三段与第二段的连接处具有一凸部,所述绝缘本体设有挡止面,挡止面位于凸部上方以挡止所述夹持臂向上移动;第一段与第二段的连接处具有一限位部,沿左右方向限位部与所述端子孔内壁配合限制所述夹持臂外扩。

10、进一步的,所述导电端子沿左右方向并排设置且在前后方向呈错位设置,从上往下看,前后相邻两排导电端子中位于后方的导电端子的接触部与位于前方的导电端子的安装修正区重叠。

11、进一步的,所述基部设有一缺口,所述缺口位于所述连料部下方并连接所述连料部;所述基部左右两侧凸设有多个与所述端子孔干涉配合的干涉部,所述缺口下端连接其中一个干涉部。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3、(1)由于抵推区设于通槽的下表面,故第一冲头抵推导电端子的通槽的下表面(即所述抵推区)将导电端子从上向下安装进端子孔中,由于所述通槽的下表面(即所述抵推区)靠近所述基部的中心线,故安装时不易导致导电端子歪斜。

14、(2)由于所述抵推区和所述安装修正区均与绝缘本体的上表面齐平,故第一冲头和第二冲头不用进到端子孔中,故端子孔不用设置给第一冲头和第二冲头让位的空间,从而节省空间。

15、(3)由于所述安装修正区设于基部的上端靠近连料部的旁边处,故在用第二冲头对全部的导电端子施力以修正全部的导电端子的共面度时,第二冲头施力处是基部的上端靠近连料部的旁边处,第二冲头不会损伤左右发生偏差的导电端子的弹性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两条子臂的宽度相等,且每条子臂从所述通槽的下端到所述通槽的上端对应的部分宽度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部设有一缺口,所述缺口位于所述连料部下方并连接所述连料部;所述基部左右两侧凸设有多个干涉部,所述缺口下端连接其中一个干涉部,与所述连料部连接的干涉部沿左右方向凸出于所述连料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自所述基部向下延伸两个夹持臂用于夹持锡球,两个夹持臂之间形成一间隙,所述夹持臂与所述基部位于同一平面,所述夹持臂的侧边凸设有限位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推区与所述安装修正区齐平。

6.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自所述基部向下延伸两个夹持臂,两个夹持臂夹持锡球的最宽部分且与所述基部位于同一平面,两个夹持臂之间形成一间隙;每一所述端子孔设有一挡块,所述挡块进入两个夹持臂之间且位于所述锡球的上方以挡止所述锡球向上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臂包括自所述基部竖直向下延伸的第一段、自第一段向下且向间隙靠近倾斜的第二段、及第二段向下延伸的第三段,第三段中连接所述间隙的侧边呈弧形以夹持锡球;第三段与第二段的连接处具有一凸部,所述绝缘本体设有挡止面,挡止面位于凸部上方以挡止所述夹持臂向上移动;第一段与第二段的连接处具有一限位部,沿左右方向所述限位部与所述端子孔内壁配合限制所述夹持臂外扩。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沿左右方向并排设置且在前后方向呈错位设置,从上往下看,前后相邻两排导电端子中位于后方的导电端子的接触部与位于前方的导电端子的安装修正区重叠。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部设有一缺口,所述缺口位于所述连料部下方并连接所述连料部;所述基部左右两侧凸设有多个与所述端子孔干涉配合的干涉部,所述缺口下端连接其中一个干涉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两条子臂的宽度相等,且每条子臂从所述通槽的下端到所述通槽的上端对应的部分宽度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部设有一缺口,所述缺口位于所述连料部下方并连接所述连料部;所述基部左右两侧凸设有多个干涉部,所述缺口下端连接其中一个干涉部,与所述连料部连接的干涉部沿左右方向凸出于所述连料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自所述基部向下延伸两个夹持臂用于夹持锡球,两个夹持臂之间形成一间隙,所述夹持臂与所述基部位于同一平面,所述夹持臂的侧边凸设有限位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推区与所述安装修正区齐平。

6.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自所述基部向下延伸两个夹持臂,两个夹持臂夹持锡球的最宽部分且与所述基部位于同一平面,两个夹持臂之间形成一间隙;每一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军何建志黄常伟周志勇
申请(专利权)人: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