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结构雨棚收边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2065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20:3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钢结构雨棚收边结构,钢结构雨棚收边结构包括:雨棚构件,包括上层板、下层板和檩条组件,檩条组件的上端与上层板固定连接,檩条组件的下端与下层板固定连接;第一收边件,第一收边件的两端分别与上层板和下层板固定连接,第一收边件设有排水部,排水部用于引导水流以防止水流流向下层板;第二收边件,第二收边件的两端分别与墙体和上层板固定连接;第二收边件能够避免雨水从上层板和墙体之间的间隙渗入雨棚构件内,第一收边件能够引导雨水流下,排水部引导水流向下流从而避免水流沿着下层板朝向靠近墙体的方向流动,该收边结构简单可靠,防水性能高,安装便捷,且具有一定的平整度以提高美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雨棚改造,尤其涉及一种钢结构雨棚收边结构


技术介绍

1、相关技术中,雨棚是设在建筑物出入口或顶部阳台上方用来挡雨、挡风、防高空落物砸伤的一种建筑装配,传统的雨棚收边在长时间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漏水现象,并且后期的维护成本也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钢结构雨棚收边结构。

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钢结构雨棚收边结构,所述钢结构雨棚收边结构包括:

3、雨棚构件,包括上层板、下层板和檩条组件,所述檩条组件的左侧固定连接于墙体,所述檩条组件的上端与所述上层板固定连接,所述檩条组件的下端与所述下层板固定连接;

4、第一收边件,设于所述雨棚构件远离所述墙体的一端,所述第一收边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层板和所述下层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收边件设有排水部,所述排水部用于引导水流以防止水流向所述下层板;

5、第二收边件,设于所述上层板靠近所述墙体的一侧,所述第二收边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墙体和所述上层板固定连接。

6、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钢结构雨棚收边结构,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第二收边件能够避免雨水从上层板和墙体之间的间隙渗入雨棚构件内,第一收边件能够引导雨水流下,排水部引导水流向下流从而避免水流沿着下层板朝向靠近墙体的方向流动,该收边结构简单可靠,防水性能高,安装便捷,且具有一定的平整度以提高美感。

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檩条组件包括第一檩条和第二檩条,所述第一檩条位于所述第二檩条的左侧,所述第一檩条与所述墙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檩条的上下两侧分别与所述上层板和所述下层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檩条位于所述雨棚构件的右侧,所述第二檩条的上下两侧分别与所述上层板和所述下层板固定连接。

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排水部位于所述第二檩条的右侧,所述排水部包括第一边、第二边和第三边,所述第一边和所述第三边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边沿左右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边的右端与所述第一边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二边的左端与所述第三边的上端连接。

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边的上端向左侧延伸以形成第四边,所述第四边插于所述上层板和所述第二檩条之间。

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三边的下端低于所述下层板。

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三边的下端向左侧延伸以形成第五边,所述第五边的左端向上延伸以形成第六边,所述第六边的上端向左侧延伸以形成第七边,所述第七边贴合于所述下层板的下侧面且与所述下层板固定连接。

1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收边件包括第一折边和第二折边,所述第一折边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折边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折边贴合于所述上层板的上侧面且与所述上层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折边的上端向左延伸以形成第三折边,所述第三折边的左端向下延伸以形成第四折边,所述第四折边与所述墙体固定连接。

1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钢结构雨棚收边结构还包括第三收边件,所述第三收边件设于所述下层板靠近所述墙体的一端,所述第三收边件位于所述下层板的下方,所述第三收边件用于防止水通过所述下层板和所述墙体之间的间隙进入所述雨棚构件内。

1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三收边件包括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下层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侧边的左端与所述第二侧边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二侧边向上插入所述下层板和所述墙体之间。

15、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侧边的右端向上延伸以形成第三侧边,所述第三侧边的上端向左延伸以形成第四侧边,所述第四侧边贴合于所述下层板的下侧面。

16、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结构雨棚收边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结构雨棚收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檩条组件(130)包括第一檩条(131)和第二檩条(132),所述第一檩条(131)位于所述第二檩条(132)的左侧,所述第一檩条(131)与所述墙体(500)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檩条(131)的上下两侧分别与所述上层板(110)和所述下层板(120)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檩条(132)位于所述雨棚构件(100)的右侧,所述第二檩条(132)的上下两侧分别与所述上层板(110)和所述下层板(120)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结构雨棚收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部(210)位于所述第二檩条(132)的右侧,所述排水部(210)包括第一边(211)、第二边(212)和第三边(213),所述第一边(211)和所述第三边(213)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边(212)沿左右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边(212)的右端与所述第一边(211)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二边(212)的左端与所述第三边(213)的上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结构雨棚收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211)的上端向左侧延伸以形成第四边(214),所述第四边(214)插于所述上层板(110)和所述第二檩条(132)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结构雨棚收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边(213)的下端低于所述下层板(12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钢结构雨棚收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边(213)的下端向左侧延伸以形成第五边(215),所述第五边(215)的左端向上延伸以形成第六边(216),所述第六边(216)的上端向左侧延伸以形成第七边(217),所述第七边(217)贴合于所述下层板(120)的下侧面且与所述下层板(120)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结构雨棚收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收边件(300)包括第一折边(301)和第二折边(302),所述第一折边(301)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折边(302)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折边(302)贴合于所述上层板(110)的上侧面且与所述上层板(110)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折边(301)的上端向左延伸以形成第三折边(303),所述第三折边(303)的左端向下延伸以形成第四折边(304),所述第四折边(304)与所述墙体(500)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结构雨棚收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结构雨棚收边结构还包括第三收边件(400),所述第三收边件(400)设于所述下层板(120)靠近所述墙体(500)的一端,所述第三收边件(400)位于所述下层板(120)的下方,所述第三收边件(400)用于防止水通过所述下层板(120)和所述墙体(500)之间的间隙进入所述雨棚构件(100)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钢结构雨棚收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收边件(400)包括第一侧边(401)和第二侧边(402),所述第一侧边(401)与所述下层板(120)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侧边(401)的左端与所述第二侧边(402)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二侧边(402)向上插入所述下层板(120)和所述墙体(500)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钢结构雨棚收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边(401)的右端向上延伸以形成第三侧边(403),所述第三侧边(403)的上端向左延伸以形成第四侧边(404),所述第四侧边(404)贴合于所述下层板(120)的下侧面。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结构雨棚收边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结构雨棚收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檩条组件(130)包括第一檩条(131)和第二檩条(132),所述第一檩条(131)位于所述第二檩条(132)的左侧,所述第一檩条(131)与所述墙体(500)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檩条(131)的上下两侧分别与所述上层板(110)和所述下层板(120)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檩条(132)位于所述雨棚构件(100)的右侧,所述第二檩条(132)的上下两侧分别与所述上层板(110)和所述下层板(120)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结构雨棚收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部(210)位于所述第二檩条(132)的右侧,所述排水部(210)包括第一边(211)、第二边(212)和第三边(213),所述第一边(211)和所述第三边(213)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边(212)沿左右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边(212)的右端与所述第一边(211)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二边(212)的左端与所述第三边(213)的上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结构雨棚收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211)的上端向左侧延伸以形成第四边(214),所述第四边(214)插于所述上层板(110)和所述第二檩条(132)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结构雨棚收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边(213)的下端低于所述下层板(12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钢结构雨棚收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边(213)的下端向左侧延伸以形成第五边(215),所述第五边(215)的左端向上延伸以形成第六边(216),所述第六边(216)的上端向左侧延伸以形成第七边(217),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春龙崔柱生刘春宏
申请(专利权)人:中辰科建广东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