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力机漏油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118054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20:13
本技术提供一种压力机漏油回收装置。所述压力机漏油回收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固定安装有四个支撑杆,四个所述支撑杆上固定安装有同一个顶板,所述顶板上固定安装有两个液压器,两个所述液压器的输出轴分别与对应的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支撑板底部均与压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压板与四个支撑杆滑动连接,所述顶部的底部设置有回收机构;在使用时,对所滴落的润滑油,通过收集盒顶部的圆形开口进入到收集盒内,润滑油会通过滤网进行过滤,经过第二导管进入到过滤箱中,再通过过滤机构过滤之后循环使用,避免因长放置时间过长,造成润滑油由于粘附大量杂质不能再次利用的压力机漏油回收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压力机,尤其涉及一种压力机漏油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1、压力机是一种结构精巧的通用性机器,可广泛应用于切断、冲孔、落料、弯曲、铆合和成形等工艺;压力机分螺旋压力机、曲柄压力机和液压机三大类,其下部都装有锻件顶出装置;通过对金属坯件施加强大的压力使金属发生塑性变形和断裂来加工成零件;现有技术中,公开了电动螺旋压力机润滑防护及回收系统,申请号:201010148114.2,包括防护罩、上压盖和下压盖;防护罩套在电动螺旋压力机的主螺杆上,防护罩的上端通过螺钉和上压盖固定在电动螺旋压力机的封油环上,防护罩的下端通过螺钉和下压盖固定在电动螺旋压力机的滑块上,滑块上的进油口与主螺母之间设有油道。该系统可以减小螺旋副(即主螺杆、主螺母)的磨损,提高效率和使用寿命,也能防止润滑油的飞溅,既保护环境又使润滑油的回收利用。

2、但是,上述结构中还存在不足之处,循环润滑机构不具备过滤机构,润滑油会吸附压力机中的杂质,长时间使用后,会降低润滑油的纯度,润滑效果较差。

3、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压力机漏油回收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使用时,对所滴落的润滑油,通过第一收集盒顶部的圆形开口进入到第一收集盒内,润滑油会通过滤网进行过滤,经过第二导管进入到过滤箱中,再通过过滤机构过滤之后循环使用,避免因长放置时间过长,造成润滑油由于粘附大量杂质不能再次利用的压力机漏油回收装置。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压力机漏油回收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固定安装有四个支撑杆,四个所述支撑杆上固定安装有同一个顶板,所述顶板上固定安装有两个液压器,两个所述液压器的输出轴分别与对应的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支撑板底部均与压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压板与四个支撑杆滑动连接,所述顶板的底部设置有回收机构,所述底座的一侧设置有箱体,所述箱体内固定安装有隔板,所述箱体内设置有过滤机构,所述箱体内设置有循环机构,所述箱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开关,所述箱体一侧的表面铰接有门体,所述箱体的顶部设置有操作面板;所述回收机构包括有多个连接杆、两个第一收集盒、两个过滤网和第一连接管,多个所述连接杆的顶端均与顶板的底部固定连接,两个第一收集盒分别与对应的连接杆的底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过滤网分别设置在对应的第一收集盒中,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第一收集盒相连通。

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过滤机构包括有过滤箱、两个第一导管和第二导管,所述过滤箱固定安装在隔板的顶部,两个所述第一导管的一端分别与对应液压器相连通,两个所述第一导管的另一端均穿至箱体内并于过滤箱相连通,所述第二导管的一端与第一连接管相连通,所述第二导管的另一端穿至箱体内并与过滤箱相连通。

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过滤机构还包括有过滤板、缺口、杂质收集盒和过滤孔,所述过滤板与过滤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缺口开设在过滤板的表面,所述杂质收集盒与过滤板滑动连接,所述杂质收集盒与缺口相适配,所述杂质收集盒的底部开设有过滤孔。

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过滤机构还包括有清洁电机、圆形块、四个清洁刷板和箱门,所述清洁电机与过滤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清洁电机的输出轴与圆形块固定连接,四个所述清洁刷板的一端均与圆形块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箱门与过滤箱相铰接。

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循环机构包括有储存箱、收集管、观察窗、水泵和第二连接管,所述储存箱固定安装在箱体内,所述收集管的一端与储存箱相连通,所述收集管的另一端穿过隔板并与过滤箱相连通,所述观察窗设在储存箱一侧的表面,所述水泵设置在顶板的顶部,所述水泵的一端与第二连接管的一端相连通,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另一端穿至箱体内并延伸至储存箱内。

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循环机构还包括有第三连接管、分流器和两个第四连接管,所述第三连接管的一端与水泵的出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三连接管的另一端与分流器相连通,两个所述第四连接管的一端均与分流器相连通,两个所述第四连接管的另一端分别与对应的液压器相连通。

8、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压力机漏油回收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9、1、本技术通过过滤机构,所滴落润滑油经过第二导管进入到过滤箱中,且液压器中所用的润滑油也会从第一导管进入到过滤箱中,其中设置的过滤板可以将润滑油中的杂质过滤掉,同时启动清洁电机,使清洁刷板可以将过滤板上残留的杂质,推入杂质收集盒中,杂质收集盒底部也设置有过滤孔,可以杂质留在杂质收集盒之中,在完成过滤后,可以通过打开箱门,将杂质收集盒抽出,对过滤之后的杂质进行集中处理;

10、2、本技术通过循环机构,将过滤之后的润滑油会通过收集管进入到储存箱中,再通过启动水泵,使储存箱中的润滑油经过第二连接管和第三连接管进入到分流器中,再通过分流器的分流进入到液压器中,进而循环使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力机漏油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固定安装有四个支撑杆,四个所述支撑杆上固定安装有同一个顶板,所述顶板上固定安装有两个液压器,两个所述液压器的输出轴分别与对应的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支撑板底部均与压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压板与四个支撑杆滑动连接,所述顶板的底部设置有回收机构,所述底座的一侧设置有箱体,所述箱体内固定安装有隔板,所述箱体内设置有过滤机构,所述箱体内设置有循环机构,所述箱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开关,所述箱体一侧的表面铰接有门体,所述箱体的顶部设置有操作面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机漏油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机构包括有过滤箱、两个第一导管和第二导管,所述过滤箱固定安装在隔板的顶部,两个所述第一导管的一端分别与对应液压器相连通,两个所述第一导管的另一端均穿至箱体内并与过滤箱相连通,所述第二导管的一端与第一连接管相连通,所述第二导管的另一端穿至箱体内并与过滤箱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力机漏油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机构还包括有过滤板、缺口、杂质收集盒和过滤孔,所述过滤板与过滤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缺口开设在过滤板的表面,所述杂质收集盒与过滤板滑动连接,所述杂质收集盒与缺口相适配,所述杂质收集盒的底部开设有过滤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力机漏油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机构还包括有清洁电机、圆形块、四个清洁刷板和箱门,所述清洁电机与过滤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清洁电机的输出轴与圆形块固定连接,四个所述清洁刷板的一端均与圆形块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箱门与过滤箱相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机漏油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机构包括有储存箱、收集管、观察窗、水泵和第二连接管,所述储存箱固定安装在箱体内,所述收集管的一端与储存箱相连通,所述收集管的另一端穿过隔板并与过滤箱相连通,所述观察窗设在储存箱一侧的表面,所述水泵设置在顶板的顶部,所述水泵的一端与第二连接管的一端相连通,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另一端穿至箱体内并延伸至储存箱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力机漏油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机构还包括有第三连接管、分流器和两个第四连接管,所述第三连接管的一端与水泵的出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三连接管的另一端与分流器相连通,两个所述第四连接管的一端均与分流器相连通,两个所述第四连接管的另一端分别与对应的液压器相连通。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力机漏油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固定安装有四个支撑杆,四个所述支撑杆上固定安装有同一个顶板,所述顶板上固定安装有两个液压器,两个所述液压器的输出轴分别与对应的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支撑板底部均与压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压板与四个支撑杆滑动连接,所述顶板的底部设置有回收机构,所述底座的一侧设置有箱体,所述箱体内固定安装有隔板,所述箱体内设置有过滤机构,所述箱体内设置有循环机构,所述箱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开关,所述箱体一侧的表面铰接有门体,所述箱体的顶部设置有操作面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机漏油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机构包括有过滤箱、两个第一导管和第二导管,所述过滤箱固定安装在隔板的顶部,两个所述第一导管的一端分别与对应液压器相连通,两个所述第一导管的另一端均穿至箱体内并与过滤箱相连通,所述第二导管的一端与第一连接管相连通,所述第二导管的另一端穿至箱体内并与过滤箱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力机漏油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机构还包括有过滤板、缺口、杂质收集盒和过滤孔,所述过滤板与过滤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缺口开设在过滤板的表面,所述杂质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小珍李东升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赫德液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