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基于既有支挡结构失效的滑坡应急处置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基于既有支挡结构失效的滑坡应急处置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116005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19: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既有支挡结构失效的滑坡应急处置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滑坡区外侧5m布置2条排水明沟,截断外部水体对坡体的补给路径;在滑坡区坡面横向布置两条排水盲沟,沟底采用黏土压实,沟底及背水侧采用钢筋网片混凝土浇筑,厚度15cm,沟内采用碎石、卵石回填,上部覆土;在盲沟迎水侧距沟底50cm每间隔5m向坡体方向设置水平排水孔,揭穿潜在滑面,水平排水孔内插花管,管内插入硬式透水管,孔隙部分灌入细砂;在抗滑桩未失效区抗滑桩桩间板部位布置2排水平排水孔;本发明专利技术对坡体的扰动小,施工安全防风险小,排水盲沟、排水孔均埋置于地下,施工结束后可恢复原始地貌,不占用耕地,对处于变形阶段的滑坡治理较为适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滑坡应急处理,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既有支挡结构失效的滑坡应急处置方法


技术介绍

1、近年来,由于气候多变、地震等内动力作用的增强,地质灾害的规模、数量和频率也在不断地增加,特别是滑坡灾害的发生,已亚重威胁人类的生存和生活。在众多的滑坡灾害中,堆积层滑坡占有重要的比例,堆积层滑坡是指除黄土、粘性土以外的第四系松散堆积层中的滑坡,因其特殊的工程地质特性,广泛的分布于我国的大部分地区。

2、堆积层滑坡发生后,一般以采用悬臂桩进行支护的方式进行处置,但是由于地质条件复杂,地层岩性变化较大,市场会发生因勘察设计及施工质量等原因,导致部分抗滑桩失效的情况,从而使得滑坡处于不稳定状态。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既有支挡结构失效的滑坡应急处置方法。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基于既有支挡结构失效的滑坡应急处置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s1、分别计算抗滑桩失效区域及抗滑桩未失效区域稳定性和滑坡剩余下滑力,明确两个区域需要采取的加固措施;

5、s2、在滑坡区外侧5m布置2条排水明沟,截断外部水体对坡体的补给路径;

6、s3、在滑坡区坡面横向布置两条排水盲沟,沟底采用黏土压实,沟底及背水侧采用钢筋网片混凝土浇筑,厚度15cm,沟内采用粒径10cm碎石、卵石回填,上部覆土1.0m;

7、s4、在盲沟迎水侧距沟底50cm每间隔5m向坡体方向设置水平排水孔,揭穿潜在滑面,水平排水孔孔径170mm,内插壁厚8mm的168mm钢管,管内插入不同直径的2-3层硬式透水管,孔隙部分灌入细砂;

8、s5、在抗滑桩未失效区抗滑桩桩间板部位布置2排水平排水孔,间距8m,排距1.5m,水平排水孔长度20m,孔径为170mm,钻孔施工过程中压入壁厚8mm的168mm钢管(花管),管内插入不同直径的2-3层硬式透水管,孔隙部分灌入细砂;

9、s6、将泄水孔内的水体汇集至盲沟后排至两侧截水沟。

10、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中,沿滑坡横向方向布置2条排水盲沟mg3、mg4,同时沿坡面纵向方向布置两条坡面排水盲沟mg1、mg2,排水盲沟mg1、mg2的截面均为倒梯形,底宽2.0m,开口宽7.03m,深3.0m,沟壁坡度为50°;排水盲沟mg3、mg4的截面均为倒梯形,底宽2.0m,开口宽7.16m,深3.0-3.4m,迎水侧沟壁坡度为45°,背水侧沟壁坡度为60°。

11、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中,排水盲沟底部采用碎石、卵石回填,空隙率不小于10%,盲沟上部1m为土层自然回填,沟底及背水侧沟壁浇筑15cm钢筋混凝土,迎水侧沟壁沟壁铺设单项渗水土工布,坡体内地下水只能深入盲沟内。

12、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和步骤s5中,在排水花管内充填2-3层上半部分2/3带有小孔,下半部分1/3不带孔的硬式透水管,硬式透水管外径为150mm。

13、进一步地,还包括在每条排水盲沟中部及出水口部位各布置1个观察井,深度与盲沟一致,用于观察盲沟内排水情况的步骤。

14、进一步地,还包括失效区填土反压、设置重力式挡土墙进行支挡、未失效区采用注浆钢管桩进行加固的措施。

15、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6、1)排水盲沟、排水孔均埋置于地下,施工结束后可恢复原始地貌,不占用耕地。

17、2)无大量的土石方工程,对坡体的扰动小,施工安全防风险小,对处于变形阶段的滑坡治理较为适用。

18、3)大面积布置水平排水孔较单一排水廊道(平硐)效果更佳。

19、4)钢管、硬式排水管均为高强度材料,其与滑面呈大角度相交,具有一定的抗滑能力,滑坡治理效果更佳显著。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既有支挡结构失效的滑坡应急处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既有支挡结构失效的滑坡应急处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沿滑坡横向方向布置2条排水盲沟MG3、MG4,同时沿坡面纵向方向布置两条坡面排水盲沟MG1、MG2,排水盲沟MG1、MG2的截面均为倒梯形,底宽2.0m,开口宽7.03m,深3.0m,沟壁坡度为50°;排水盲沟MG3、MG4的截面均为倒梯形,底宽2.0m,开口宽7.16m,深3.0-3.4m,迎水侧沟壁坡度为45°,背水侧沟壁坡度为6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既有支挡结构失效的滑坡应急处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排水盲沟底部采用碎石、卵石回填,空隙率不小于10%,盲沟上部1m为土层自然回填,沟底及背水侧沟壁浇筑15cm钢筋混凝土,迎水侧沟壁铺设单项渗水土工布,坡体内地下水只能深入盲沟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既有支挡结构失效的滑坡应急处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和步骤S5中,在排水花管内充填2-3层硬式透水管,硬式透水管外径为150mm。</p>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既有支挡结构失效的滑坡应急处置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每条排水盲沟中部及出水口部位各布置1个观察井,深度与盲沟一致,用于观察盲沟内排水情况的步骤。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既有支挡结构失效的滑坡应急处置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失效区填土反压、设置重力式挡土墙进行支挡、未失效区采用注浆钢管桩进行加固的措施。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既有支挡结构失效的滑坡应急处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既有支挡结构失效的滑坡应急处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沿滑坡横向方向布置2条排水盲沟mg3、mg4,同时沿坡面纵向方向布置两条坡面排水盲沟mg1、mg2,排水盲沟mg1、mg2的截面均为倒梯形,底宽2.0m,开口宽7.03m,深3.0m,沟壁坡度为50°;排水盲沟mg3、mg4的截面均为倒梯形,底宽2.0m,开口宽7.16m,深3.0-3.4m,迎水侧沟壁坡度为45°,背水侧沟壁坡度为6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既有支挡结构失效的滑坡应急处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排水盲沟底部采用碎石、卵石回填,空隙率不小于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金宏胡应全王彤标张波李帅王洪峰冉章清靳雪姣王刘文丰健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煤设地质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