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弱土体坑中坑支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13601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19:33
本技术公开一种软弱土体坑中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以高压旋喷桩(1)和拉森钢板桩(2)做坑中坑土方开挖维护支撑,坑中坑土方开挖施工后的坑内设置有垫层(4),坑中坑结构轮廓处砌筑有模块砖墙体(3)。本技术解决了传统工艺砖胎膜易受施工荷载或土体扰动影响发生变形甚至坍塌的问题,保证坑中坑施工安全;鉴于模块砖强度高、施工速度快、绿色环保等特点,本技术便于现场施工作业,省时省力,绿色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软弱土体坑中坑支护结构


技术介绍

1、随着建筑施工技术的蓬勃发展,地下空间拓展需求越加旺盛。在基坑施工过程中,常存在坑中坑施工,现有的坑中坑支护结构常采用高压旋喷桩加固土体,结合拉森钢板桩做坑中坑土方开挖围护支撑,坑中坑土方开挖完成后,用标准砖砌筑坑中坑轮廓,为坑中坑钢筋绑扎和混凝土施工创造条件。在软弱土体的坑中坑施工时,软弱土体对施工荷载敏感度较高,而标准砖砌筑形成的坑中坑轮廓,其整体性较差,极易因施工荷载或土体扰动造成砖胎膜变形甚至坍塌,造成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稳固、安全性高的软弱土体坑中坑支护结构。

2、技术方案:本技术所述软弱土体坑中坑支护结构,以高压旋喷桩和拉森钢板桩做坑中坑土方开挖维护支撑,坑中坑土方开挖施工后的坑内设置有垫层,坑中坑结构轮廓处砌筑有模块砖墙体。

3、优选地,所述模块砖墙体由四面均设有相互连锁的凹凸槽型结构的模块砖组合形成的整体。

4、优选地,所述模块砖的水平向设置有水平向钢筋槽,所述模块砖墙体的水平向通过钢筋及混凝土连成整体。

5、优选地,所述模块砖的竖直方向设置有竖直向插筋灌浆孔,所述模块砖墙体的竖直方向通过钢筋及混凝土连成整体。

6、本技术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坑中坑结构尺寸和深度,确定模块砖的型号和每层模块砖的排放数量;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测量放线,并准确定位放置首层模块砖,然后依次排放上层模块砖;模块砖排放过程中,应按照统一的方向顺序依次摆放,保证相邻模块砖的凹凸槽型结构相互衔接牢固,水平向钢筋应随层摆放至水平向钢筋槽中,保证墙体的整体性。模块砖排放完成后,根据坑中坑尺寸和设计深度,选用增设支撑或在模块砖中安置钢筋并灌注混凝土或砂浆等方式,保证墙体的稳定性。

7、模块砖墙体施工过程中,对模块砖墙体进行勾缝施工,随砌随勾缝,勾缝采用水泥和砂浆比例为1:2的防水水泥砂浆;墙体施工完成后,按照设计要求施作防水处理,然后依次施作坑中坑结构钢筋、模板并完成混凝土浇筑施工。

8、有益效果:(1)本技术模块砖墙体采用的模块砖四面均有相互连锁的凹凸槽型结构,组合时可形成一个整体,大大提高了墙体的抗剪能力。(2)本技术采用的模块砖设置有水平向钢筋槽和竖直向插筋灌浆孔,组合砌筑后形成横纵向通道,安放钢筋并浇筑混凝土后可使墙体连成整体,进一步提高墙体的整体性。(3)本技术解决了传统工艺砖胎膜易受施工荷载或土体扰动影响发生变形甚至坍塌的问题,保证坑中坑施工安全;鉴于模块砖强度高、施工速度快、绿色环保等特点,本技术便于现场施工作业,省时省力,绿色环保。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软弱土体坑中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以高压旋喷桩(1)和拉森钢板桩(2)做坑中坑土方开挖维护支撑,坑中坑土方开挖施工后的坑内设置有垫层(4),坑中坑结构轮廓处砌筑有模块砖墙体(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弱土体坑中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以高压旋喷桩(1)和拉森钢板桩(2)做坑中坑土方开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景宝鲍闯谢翊邢文康范小叶王杰刘超田澳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