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智慧供热,涉及一种融合混水与末端用户温度自适应平衡的分区供热换热站。
技术介绍
1、传统集中供热系统的热网侧由一次网、换热站、二次网及用户末端组成,在实际运行中经常出现各末端热用户之间流量分配不均,导致热力失衡问题,一方面是因为各用户末端建筑结构、面积与保温措施不同而导致的热负荷不同,另一方面是各用户末端管道路由不同而引起的循环阻力不同,这两方面导致同一局域热网中各用户间产生水力及热力失衡问题,目前处理这种问题的方式多采用保证室内温度最低用户达标的调节方式,导致用户热耗及循环水泵电耗增加、热损失增大、供热成本及碳排放量均过高等问题。近年来由于建筑结构以节能为主,末端散热器多为地热管,十年以上居民建筑多以散热器作为室内采暖末端,导致统一供热系统中需对各个复杂交错的末端用户供应不同温度、单位面积流量的需求不同,使系统水力平衡调节难度大增,如果在满足用户供热效果的前提下使供热能耗不随之上升,而后向清洁低碳、低成本方向进展,是目前集中供热系统面临的首要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融合混水与末端用户温度自适应平衡技术的分区供热换热站,根据实时温度控制各用户末端的流量分配,在保证居民采暖效果与系统供热能力的前提下降低供热能耗,消除水力失调与热力失衡问题,配合站内循环水泵和温度监测装置共同调节二网供热量,实现高精度、智能化供热,降低站内及热网的热耗与电耗,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供热成本与污染物排放,达到节能降碳的目的。
2、本
3、一种融合混水与末端用户温度自适应平衡的分区供热换热站,包括,
4、一网供水管,一网回水管,高温区板式换热器和低温区板式换热器;
5、所述一网供水管分为两路,一路通过高温区板式换热器的供水侧与散热器用户供水侧连接;另一路通过低温区板式换热器的供水侧与地暖用户的供水侧连接;
6、所述一网回水管分为两路,一路通过高温区板式换热器的回水侧与散热器用户回水侧连接;另一路通过低温区板式换热器的回水侧与地暖用户的回水侧连接;
7、所述一网供水管与低温区板式换热器的供水侧进口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喷射式混水阀;
8、所述高温区板式换热器的回水侧出口与低温区板式换热器的供水侧进口之间设置有混水旁路。
9、优选的,所述混水旁路上设置有第一球阀,变频式混水泵和逆止阀。
10、优选的,所述一网供水管上设置有第一温度表;所述一网回水管上设置有第四温度表。
11、优选的,所述高温区板式换热器的供水侧进口处设置有第一电动调节阀;所述高温区板式换热器的回水侧出口上设置有第二温度表。
12、优选的,所述低温区板式换热器的供水侧进口处设置有第三温度表;所述低温区板式换热器的供水侧进口与所述一网供水管之间设置有第二电动调节阀。
13、优选的,所述高温区板式换热器的供水侧出口管路上设置有第七温度表;所述高温区板式换热器的回水侧进口管路上设置有第六温度表和高温区二网循环水泵。
14、优选的,所述低温区板式换热器的供水侧出口处设置有第十三温度表,所述低温区板式换热器的回水侧进口管路上设置有第十二温度表和低温区二网循环水泵。
15、优选的,所述地暖用户的供水侧设置有地暖温度计;所述地暖用户的回水侧设置有地暖电动调节阀和地暖温度计。
16、优选的,所所述散热器用户的供水侧设置有散热器温度计;所述散热器用户的回水侧设置有散热器电动调节阀和散热器温度计。
17、优选的,所所述混水旁路上设置有旁路支路,所述旁路支路上设置有第二球阀。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19、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融合混水与末端用户温度自适应平衡技术的分区供热换热站,根据供水温度将多种末端用户进行划分,划分为地热低温区和散热器高温区,以喷射式混水阀与变频式混水泵耦合解决两类用户采暖温度需求不同导致的流量需求不同,设置混水旁路,用于降低地热采暖区域的供水温度,同时保证散热器用户的供水温度,使复杂热网内各区域运行解耦,实现分区域实时温度平衡调节,同时由各用户末端的流量调节阀配合温度监测计对用户供热量实时高精度调节,由粗到细实现热网内各热用户精准供热,降低供热能耗。配合站内循环水泵和温度监测装置共同调节二网供热量,实现高精度、智能化供热,降低站内及热网的热耗与电耗,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供热成本与污染物排放,达到节能降碳的目的。
20、末端散热设备对供水温度及流量的要求作为区分属性对同一换热站携带的不同热用户进行划分,分成末端散热备主要以散热器为主、对供水温度要求高的高温供热区,和末端散热设备主要以地热管为主、对供水温度要求低的低温供热区,将一次网供水分两路分别对两区域进行供热,使不同温度热用户解耦运行,以实现不同类型热用户的分区温度平衡控制;在站内一次网侧设置喷射式混水阀与变频式混水泵耦合的混水旁路,利用高温度的一网供水对散热器区进行直接供热,在地热区将散热器区回水与一网供水经混水旁路混合,以达到降低地热区供水温度的目的,同时充分利用散热器区回水余热,提高一级网母管供回水温差,降低一级网循环水流量,从而降低热量输送电耗与热耗;在换热站携带的各热用户末端设置温度监测表计和电动调节阀,在站内二网侧同样设置温度监测表计和变频式二网循环水泵,根据末端热用户供、回水温度调节电动调节阀开度以控制末端流量,保证不同建筑结构和保温程度的用户间能够达到流量及供热量动态平衡,实现精准、高效、灵活供热,站内二网循环水泵配合二网母管供回水温度协同调度,对末端用户流量变化时进行积极响应、配合调节,以维持二网整体水力平衡与热力平衡。
21、进一步,根据供水温度、末端散热设备将同一换热站携带的热用户划分为高、低温度区,进行分区供热,使不同属性热用户解耦独立运行,实现热网分区域温度平衡控制,消除站内水力及热力失衡问题;
22、进一步,以喷射式混水阀与变频式混水泵耦合构建混水旁路,降低地热低温区供水温度的同时分利用散热器高温区回水余热,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一网母管供回水温差,降低热网输送电耗,提升运行调节特性;
23、进一步,各末端用户根据实时供回水温度对循环流量进行调节,保证各用户末端温度一致,避免由于建筑结构和保温性能不同造成的水力失调问题,提高供热精度,降低热耗,提升热网智能化运行程度;
24、进一步,站内二网母管根据各末端流量需求调节循环水泵频率,保证末端用户总用热需求,站内总热量、流量联动各末端用户热量、流量协同调节,保证各用户热负荷需求,维持热网高精度动态平衡,降低供热热耗与电耗,提高经济与环保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融合混水与末端用户温度自适应平衡的分区供热换热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融合混水与末端用户温度自适应平衡的分区供热换热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水旁路上设置有第一球阀(5),变频式混水泵(6)和逆止阀(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融合混水与末端用户温度自适应平衡的分区供热换热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网供水管上设置有第一温度表(1);所述一网回水管上设置有第四温度表(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融合混水与末端用户温度自适应平衡的分区供热换热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区板式换热器(3)的供水侧进口处设置有第一电动调节阀(2);所述高温区板式换热器(3)的回水侧出口上设置有第二温度表(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融合混水与末端用户温度自适应平衡的分区供热换热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区板式换热器(12)的供水侧进口处设置有第三温度表(11);所述低温区板式换热器(12)的供水侧进口与所述一网供水管之间设置有第二电动调节阀(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融合混水与末端用户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融合混水与末端用户温度自适应平衡的分区供热换热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区板式换热器(12)的供水侧出口处设置有第十三温度表(28),所述低温区板式换热器(12)的回水侧进口管路上设置有第十二温度表(27)和低温区二网循环水泵(26)。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融合混水与末端用户温度自适应平衡的分区供热换热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暖用户的供水侧设置有地暖温度计;所述地暖用户的回水侧设置有地暖电动调节阀和地暖温度计。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融合混水与末端用户温度自适应平衡的分区供热换热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用户的供水侧设置有散热器温度计;所述散热器用户的回水侧设置有散热器电动调节阀和散热器温度计。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融合混水与末端用户温度自适应平衡的分区供热换热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水旁路上设置有旁路支路,所述旁路支路上设置有第二球阀(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融合混水与末端用户温度自适应平衡的分区供热换热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融合混水与末端用户温度自适应平衡的分区供热换热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水旁路上设置有第一球阀(5),变频式混水泵(6)和逆止阀(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融合混水与末端用户温度自适应平衡的分区供热换热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网供水管上设置有第一温度表(1);所述一网回水管上设置有第四温度表(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融合混水与末端用户温度自适应平衡的分区供热换热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区板式换热器(3)的供水侧进口处设置有第一电动调节阀(2);所述高温区板式换热器(3)的回水侧出口上设置有第二温度表(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融合混水与末端用户温度自适应平衡的分区供热换热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区板式换热器(12)的供水侧进口处设置有第三温度表(11);所述低温区板式换热器(12)的供水侧进口与所述一网供水管之间设置有第二电动调节阀(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融合混水与末端用户温度自适应平衡的分区供热换热站,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风伟,贺凯,王泽广,王延生,舒兴杰,宋万利,郑剑平,孙岩东,隋凯,王钰泽,刘圣冠,尚海军,史耀辉,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五零零供热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