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地质聚合物的,具体为一种铜尾矿粉改性的地质聚合物制备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铜尾矿是指铜矿选矿后的废弃物,铜尾矿直接丢弃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再利用的价值也很低,但可以研磨成铜尾矿粉作为填料进行利用,显著提高地质聚合物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并提高使用寿命。
2、现有技术中描述的一种高胶凝活性的铜尾矿地聚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铜尾矿地聚物由硅铝质粉料和碱激发溶液组成,所述方法采用添加复合碱料充分激发铜尾矿地聚物中玻璃相的解聚反应;添加偏高岭土、活性矿渣粉与解聚后的低聚合si(oh)4和发生缩聚反应生成cs(a)h凝胶,实现铜尾矿、矿物掺和料、碱渣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3、上述技术虽然可以缓解工业固体废气物堆存造成的空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但是在通过铜尾矿制备地质聚合物的过程中需要使用不同的设备进行制备,增加了制备的繁琐性,同时在添加碱激发溶液搅拌的过程中,碱液也会对搅拌组件造成腐蚀,增加搅拌组件的维护成本,不利于生产成本的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铜尾矿粉改性的地质聚合物制备装置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铜尾矿粉改性的地质聚合物制备装置,包括制备箱体,所述制备箱体的顶部中央处开设有开口,所述制备箱体的内部位于开口下方设有混合桶,所述混合桶的顶部螺纹安装有顶盖,所述顶盖中心处穿设有输气管,所述
4、所述制备模具的下方设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上位于制备模具两侧设有振动组件,所述振动组件对制备模具进行夹持并振动,所述移动板的一侧连接有电动伸缩缸。
5、本技术方案具体的,所述摇晃组件包括设置在混合桶两侧的支撑板,所述混合桶的两侧外壁均焊接有连接轴,一个所述连接轴另一端与支撑板转动连接,另一个所述连接轴另一端贯穿支撑板连接有第二传动轮,所述第二传动轮的下方设有第一传动轮,所述第一传动轮远离支撑板的一侧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下方固定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通过螺栓安装在升降板上,所述第一传动轮固定套设在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上,所述第一传动轮通过传动链与第二传动轮传动连接。
6、本技术方案具体的,所述升降板上表面位于条形下料口的两侧开设有滚珠槽,两个所述滚珠槽中均嵌设有第一滚珠,两个所述第一滚珠外壁均与混合桶底端外壁相接触,所述顶盖的直径小于开口的直径。
7、本技术方案具体的,所述升降板的两端均焊接有挡板,两个所述挡板远离升降板的一面均与制备箱体的内壁滑动接触,两个所述第一液压缸的伸缩端均与升降板螺栓固定。
8、本技术方案具体的,所述导料斗的顶部粘接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与升降板下表面紧密接触,两个所述固定板外壁均与制备箱体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制备箱体内壁位于固定板下方均固定有搭接块,两个所述搭接块的上表面均与固定板下表面相接触。
9、本技术方案具体的,所述振动组件包括两个竖板,两个所述竖板底端均与移动板上表面焊接固定,所述移动板上表面位于两个竖板之间设有若干个滚筒,若干个所述滚筒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横板,两个所述横板的底端均与移动板焊接固定,所述制备模具底端与若干个滚筒外壁相接触,所述制备模具的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夹板,两个所述夹板与竖板之间通过支撑弹簧相连接。
10、本技术方案具体的,所述移动板上表面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套设有凸轮,所述凸轮靠近竖板的一侧设有限制板,所述限制板远离凸轮的一面焊接有横向的插接杆,所述插接杆的一端贯穿竖板与夹板焊接固定,一个所述支撑弹簧套设在插接杆上。
11、本技术方案具体的,所述制备箱体的内底板嵌设有若干个第二滚珠,所述移动板的下表面与第二滚珠相接触,所述电动伸缩缸通过螺栓与制备箱体内侧壁底部固定连接。
12、本技术方案具体的,所述制备箱体靠近人体的一面顶部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制备箱体的外壁底部位于制备模具处安装有密封门,所述排料管和输料管上均安装有电磁阀。
13、根据以上的一种铜尾矿粉改性的地质聚合物制备装置的技术方案,还将提供一种铜尾矿粉改性的地质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4、步骤一、铜尾矿粉改性处理,将铜尾矿粉和改性剂放入混合桶内,通过摇晃组件以及输气管进行混合,改变铜尾矿粉的物理性质;
15、步骤二、材料混合,将其它材料倒入混合桶内,与步骤一中的铜尾矿粉进行三十分钟的混合,获得矿粉;
16、步骤三、浆料制备,将适量的碱液加入混合桶内,与矿粉进行一小时的混合,得到地质聚合物浆料;
17、步骤四、固化,将地质聚合物浆料通过导料斗装入制备模具中,在振动组件的作用下使地质聚合物浆料铺平,然后静止和养护二十四小时后进行脱模,得到地质聚合物。
18、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可以在地质聚合物的制备时无需更换设备,进行一体化操作,避免了制备的繁琐性,同时通过对混合桶的摇晃以及注入空气,对内部矿粉进行混合搅拌,避免碱液对搅拌组件造成腐蚀,降低维护成本;
19、两个第一液压缸推动升降板上移,升降板通过摇晃组件带动混合桶顶端移出开口,然后打开顶盖将铜尾矿粉和改性剂倒入桶内,再将顶盖盖上,然后升降板下移,此时摇晃组件工作带动混合桶进行前后晃动,同时气泵工作将外部空气通过导气软管从输气管喷出,对桶内的铜尾矿粉和改性剂进行辅助混合,进而改变铜尾矿粉的物理性质,提高导电性和热导率,然后混合桶二次上移并打开顶盖,将其它材料倒入桶内,再次进行混合操作获得矿粉;这时混合桶三次上移且顶盖打开,工作人员将调节的碱液倒入后,进行混合操作,得到地质聚合物浆料;
20、然后排料管和输料管的电磁阀开启,浆料通过排料管落至导料斗内,并通过输料管落至下方的制备模具内,此时振动组件工作带动夹持的制备模具进行左右振动,将落下的浆料振平,然后输料管的电磁阀关闭,电动伸缩缸工作将移动板推至一侧,最后打开密封门取出制备模具,静止和养护二十四小时后进行脱模,得到地质聚合物。
21、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剖视结构图;
24、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混合桶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振动组件示意图;
26、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铜尾矿粉改性的地质聚合物制备装置,包括制备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箱体(1)的顶部中央处开设有开口(101),所述制备箱体(1)的内部位于开口(101)下方设有混合桶(3),所述混合桶(3)的顶部螺纹安装有顶盖(301),所述顶盖(301)中心处穿设有输气管(3011),所述制备箱体(1)的顶部一侧安装有气泵(3013),所述气泵(3013)的供气端通过导气软管(3012)与输气管(3011)顶端相连,所述混合桶(3)的下方设有升降板(2),所述升降板(2)上表面位于混合桶(3)的两侧设有摇晃组件(4),所述摇晃组件(4)与混合桶(3)外壁相连接用于机械混合,所述混合桶(3)的底端中央处连通有排料管(302),所述升降板(2)上开设有条形下料口(201),所述排料管(302)插入条形下料口(201),所述升降板(2)的下表面两侧均设有第一液压缸(203),所述条形下料口(201)下方设有导料斗(5),所述导料斗(5)的两侧外壁均焊接有固定板(502),两个所述第一液压缸(203)均通过螺栓安装在固定板(502)上,所述导料斗(5)的底端连通有输料管(501),所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尾矿粉改性的地质聚合物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摇晃组件(4)包括设置在混合桶(3)两侧的支撑板(401),所述混合桶(3)的两侧外壁均焊接有连接轴(402),一个所述连接轴(402)另一端与支撑板(401)转动连接,另一个所述连接轴(402)另一端贯穿支撑板(401)连接有第二传动轮(406),所述第二传动轮(406)的下方设有第一传动轮(404),所述第一传动轮(404)远离支撑板(401)的一侧设有驱动电机(403),所述驱动电机(403)的下方固定有安装座(4031),所述安装座(4031)通过螺栓安装在升降板(2)上,所述第一传动轮(404)固定套设在驱动电机(403)的输出端上,所述第一传动轮(404)通过传动链(405)与第二传动轮(406)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尾矿粉改性的地质聚合物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板(2)上表面位于条形下料(201)的两侧开设有滚珠槽(2012),两个所述滚珠槽(2012)中均嵌设有第一滚珠(2013),两个所述第一滚珠(2013)外壁均与混合桶(3)底端外壁相接触,所述顶盖(301)的直径小于开口(101)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尾矿粉改性的地质聚合物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板(2)的两端均焊接有挡板(202),两个所述挡板(202)远离升降板(2)的一面均与制备箱体(1)的内壁滑动接触,两个所述第一液压缸(203)的伸缩端均与升降板(2)螺栓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尾矿粉改性的地质聚合物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料斗(5)的顶部粘接有密封垫(504),所述密封垫(504)与升降板(2)下表面紧密接触,两个所述固定板(502)外壁均与制备箱体(1)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制备箱体(1)内壁位于固定板(502)下方均固定有搭接块(503),两个所述搭接块(503)的上表面均与固定板(502)下表面相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尾矿粉改性的地质聚合物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组件(8)包括两个竖板(801),两个所述竖板(801)底端均与移动板(7)上表面焊接固定,所述移动板(7)上表面位于两个竖板(801)之间设有若干个滚筒(8081),若干个所述滚筒(8081)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横板(808),两个所述横板(808)的底端均与移动板(7)焊接固定,所述制备模具(6)底端与若干个滚筒(8081)外壁相接触,所述制备模具(6)的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夹板(803),两个所述夹板(803)与竖板(801)之间通过支撑弹簧(802)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铜尾矿粉改性的地质聚合物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板(7)上表面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旋转电机(807),所述旋转电机(807)的输出端固定套设有凸轮(806),所述凸轮(806)靠近竖板(801)的一侧设有限制板(805),所述限制板(805)远离凸轮(806)的一面焊接有横向的插接杆(804),所述插接杆(804)的一端贯穿竖板(801)与夹板(803)焊接固定,一个所述支撑弹簧(802)套设在插接杆(804)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尾矿粉改性的地质聚合物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箱体(1)的内底板嵌设有若干个第二滚珠(104),所述移动板(7)的下表面与第二滚珠(104)相接触,所述电动伸缩缸(9)通过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铜尾矿粉改性的地质聚合物制备装置,包括制备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箱体(1)的顶部中央处开设有开口(101),所述制备箱体(1)的内部位于开口(101)下方设有混合桶(3),所述混合桶(3)的顶部螺纹安装有顶盖(301),所述顶盖(301)中心处穿设有输气管(3011),所述制备箱体(1)的顶部一侧安装有气泵(3013),所述气泵(3013)的供气端通过导气软管(3012)与输气管(3011)顶端相连,所述混合桶(3)的下方设有升降板(2),所述升降板(2)上表面位于混合桶(3)的两侧设有摇晃组件(4),所述摇晃组件(4)与混合桶(3)外壁相连接用于机械混合,所述混合桶(3)的底端中央处连通有排料管(302),所述升降板(2)上开设有条形下料口(201),所述排料管(302)插入条形下料口(201),所述升降板(2)的下表面两侧均设有第一液压缸(203),所述条形下料口(201)下方设有导料斗(5),所述导料斗(5)的两侧外壁均焊接有固定板(502),两个所述第一液压缸(203)均通过螺栓安装在固定板(502)上,所述导料斗(5)的底端连通有输料管(501),所述输料管(501)下方设有制备模具(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尾矿粉改性的地质聚合物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摇晃组件(4)包括设置在混合桶(3)两侧的支撑板(401),所述混合桶(3)的两侧外壁均焊接有连接轴(402),一个所述连接轴(402)另一端与支撑板(401)转动连接,另一个所述连接轴(402)另一端贯穿支撑板(401)连接有第二传动轮(406),所述第二传动轮(406)的下方设有第一传动轮(404),所述第一传动轮(404)远离支撑板(401)的一侧设有驱动电机(403),所述驱动电机(403)的下方固定有安装座(4031),所述安装座(4031)通过螺栓安装在升降板(2)上,所述第一传动轮(404)固定套设在驱动电机(403)的输出端上,所述第一传动轮(404)通过传动链(405)与第二传动轮(406)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尾矿粉改性的地质聚合物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板(2)上表面位于条形下料(201)的两侧开设有滚珠槽(2012),两个所述滚珠槽(2012)中均嵌设有第一滚珠(2013),两个所述第一滚珠(2013)外壁均与混合桶(3)底端外壁相接触,所述顶盖(301)的直径小于开口(101)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尾矿粉改性的地质聚合物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板(2)的两端均焊接有挡板(202),两个所述挡板(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成瑞凤,相秉志,宋军伟,周勇,刘方华,耿鑫旭,黎芦艳,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科技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