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黄芩的产地趁鲜加工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黄芩的产地趁鲜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110333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19: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黄芩的产地趁鲜加工方法,涉及中药材加工领域,提供一种黄芩的产地趁鲜加工方法,包括将新鲜的黄芩进行晾晒、撞皮、清洗、蒸制、切片、烘干,然后观测饮片外观性状,晾晒过程中进行含水量测定,根据饮片外观性状,选出含水量为25.8%‑46.2%的黄芩趁鲜加工片,按照药典方法,进行显微鉴别、薄层鉴别、水分测定、醇溶性浸出物的测定、黄芩苷含量测定、灰分测定以及酶活测定;最后根据测定结果,得出黄芩趁鲜加工的最佳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减少产地加工与炮制之间的重复环节,减少药材“软化”中成分的损失,极大地缩短了黄芩药材的炮制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材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黄芩的产地趁鲜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1、黄芩为唇形科植物黄芩scutellariabaicalensis georgi的干燥根,味苦,性寒,具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血、止血、安胎的功效。黄芩在中医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广泛,常用于治疗胸闷、肺热、咳嗽等疾病。黄芩苷作为黄芩的主要活性成分,也是指标性成分,具有抗炎、抑菌、抗病毒、抗氧化、降糖降脂、肝保护等药理作用。

2、然而,生黄芩中所含的酶在一定温度和湿度下,能酶解黄芩苷,产生苷元,使其疗效降低。黄芩苷元本身不稳定,容易被氧化成醌类物质,使饮片变绿。因此,传统以饮片是否变绿作为评价黄芩质量的标准。为了达到“杀酶保苷”的效果,传统的加工方法是将黄芩采收后自然干燥至干,以原药材的形式流通至市场或饮片厂,再经湿热法软化(煮10min或蒸30min)切片的方法进行加工。

3、但传统产地加工干燥过程缓慢,再经二次加工成中药饮片,费工费时,且容易造成有效成分的流失。

4、专利(cn 109010434a)提供了一种黄岑饮片的生产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a,晾:采收的黄芩个子除去杂质后,晾干到含水量小于15%;步骤b,冲洗:用流动水冲去黄芩个子表面的泥土;步骤c,蒸:放入蒸汽车进行蒸制,蒸汽车直接用蒸汽加热,上汽后10分钟取出;步骤d,切:采用100型转盘式切药机将蒸好的黄芩切制成薄片;步骤e,干燥:将切制后的黄芩片采用ct-c-1型热风循环烘箱进行干燥,温度控制在60℃-70℃之间,药材装量厚度小于超过3cm,烘干时间为2-4小时,烘干后取出,放凉;步骤f,筛选、包装。本专利技术方法加工后,黄芩受热均匀,软硬适中,切片后色泽均匀,质量均一,稳定。

5、但是该申请中的黄芩片晾干到含水量小于15%时,药材比较干燥,切制的饮片碎屑比较多,损耗会比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黄芩的产地趁鲜加工方法,能够在晾晒过程中进行含水量测定,根据饮片外观性状,选出含水量为25.8%-41.4%的黄芩趁鲜加工片,在后续的加工步骤中,损耗会大大减少,并极大的缩短了黄芩药材的炮制时间。

2、本专利技术所采用技术方案的主要思路:将黄芩鲜药材晾晒至一定含水量时,进行晾晒、撞皮、清洗、蒸制,切片,烘干。然后根据饮片外观性状对平均含水量在25.8%-46.2%的黄芩趁鲜切制饮片进行质量检测(按照药典方法),主要对各批次的饮片进行显微鉴别、含量测定、薄层鉴别、醇溶浸出物、水分、灰分及酶活鉴别。通过测定结果是否符合药典,来确定黄芩鲜切工艺的最佳条件。

3、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4、一种黄芩的产地趁鲜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5、步骤1:将新鲜的黄芩进行晾晒、撞皮、清洗、蒸制、切片、烘干,并在晾晒过程中进行含水量测定;

6、步骤2:从步骤1的测定结果中选出含水量为25.8%-46.2%的黄芩趁鲜切制片,按照药典方法,进行检测;

7、步骤3:根据步骤2的检测结果,得出黄芩趁鲜切制片的含水量为25.8%-41.4%时,药材损耗小。

8、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黄芩切片的厚度为2-4mm,烘干的温度为70-80℃。

9、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中,黄芩趁鲜切制片的含水量为36.7%。

10、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黄芩切片的厚度为3mm,烘干的温度为70℃。

11、进一步的,步骤1中采用烘干箱进行烘干,所述烘干箱的两侧对称设有旋转电机,所述烘干箱的内部设有滚动式放置组件,所述放置组件的下方设有电热板。

12、进一步的,所述放置组件包括位于两个旋转电机之间的旋转轴,以及套设于旋转轴上的长方体形状的放置框,所述放置框为网状材质。

13、进一步的,所述放置框的下方设有多个半圆形弹簧钢片,所述半圆形弹簧钢片上对称开设有多个卡孔。

14、进一步的,所述旋转轴上设有多个与卡孔的直径相匹配的卡柱,用于固定放置框。

15、进一步的,所述放置框的侧面上设有拉链。

16、进一步的,所述放置框的下方设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中上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中套设有与半圆形弹簧钢片相连的活动柱。

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改进之处在于,

18、能够在晾晒过程中进行含水量测定,根据饮片外观性状,选出含水量为25.8%-41.4%的黄芩趁鲜加工片,在后续的加工步骤中,损耗会大大减少。

19、黄芩药材的趁鲜切制可以减少产地加工与炮制之间的重复环节,减少药材“软化”中成分的损失,极大地缩短了黄芩药材的炮制时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黄芩的产地趁鲜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黄芩的产地趁鲜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黄芩切片的厚度为2-4mm,烘干的温度为70-8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黄芩的产地趁鲜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黄芩趁鲜切制片的含水量为36.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黄芩的产地趁鲜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黄芩切片的厚度为3mm,烘干的温度为7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黄芩的产地趁鲜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采用烘干箱进行烘干,所述烘干箱(1)的两侧对称设有旋转电机(6),所述烘干箱(1)的内部设有滚动式放置组件,所述放置组件的下方设有电热板(1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黄芩的产地趁鲜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组件包括位于两个旋转电机(6)之间的旋转轴(9),以及套设于旋转轴(9)上的长方体形状的放置框(7),所述放置框(7)为网状材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黄芩的产地趁鲜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框(7)的下方设有多个半圆形弹簧钢片(11),所述半圆形弹簧钢片(11)上对称开设有多个卡孔(1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黄芩的产地趁鲜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9)上设有多个与卡孔(12)的直径相匹配的卡柱(10),用于固定放置框(7)。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黄芩的产地趁鲜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框(7)的侧面上设有拉链(8)。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黄芩的产地趁鲜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框(7)的下方设有固定轴(13),所述固定轴(13)中上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中套设有与半圆形弹簧钢片(11)相连的活动柱(14)。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黄芩的产地趁鲜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黄芩的产地趁鲜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黄芩切片的厚度为2-4mm,烘干的温度为70-8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黄芩的产地趁鲜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黄芩趁鲜切制片的含水量为36.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黄芩的产地趁鲜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黄芩切片的厚度为3mm,烘干的温度为7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黄芩的产地趁鲜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采用烘干箱进行烘干,所述烘干箱(1)的两侧对称设有旋转电机(6),所述烘干箱(1)的内部设有滚动式放置组件,所述放置组件的下方设有电热板(1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黄芩的产地趁鲜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组件包括位于两个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莎莎张红郭冬王卫锋李芳李凡毛阿娟陈曦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