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离型膜,尤其是一种防静电离型膜。
技术介绍
1、离型膜是指薄膜表面能有区分的薄膜,离型膜与特定的材料在有限的条件下接触后不具有粘性,或轻微的粘性。
2、现有技术的离型膜,其材料是一种塑料薄膜,都是绝缘体,与其他绝缘材质的物品发生摩擦后很容易产生静电,对电子产品的内部元件产生不良影响,这样的离型膜防静电方面有着不可避免的缺陷,难以满足电子产品生产的要求,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防静电离型膜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静电离型膜,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技术的离型膜,其材料是一种塑料薄膜,都是绝缘体,与其他绝缘材质的物品发生摩擦后很容易产生静电,对电子产品的内部元件产生不良影响,这样的离型膜防静电方面有着不可避免的缺陷,难以满足电子产品生产的要求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防静电离型膜,包括防磨层、凸块、保护层、离型涂层、凹槽、抗静电涂层、硬化涂层与pet膜,所述离型涂层的上方设置有保护层,所述离型涂层的下方设置有pet膜,所述离型涂层的底面与pet膜的上表面相贴合,所述pet膜的下方设置有抗静电涂层,所述抗静电涂层的下方设置有硬化涂层,所述抗静电涂层的底面与硬化涂层的上表面相贴合。
4、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保护层的外部与硬化涂层的外部共同包裹有防磨层。
5、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保护层的上表面与硬化涂层的底面均开设有两个凹槽,每个所述凹槽的内部
6、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离型层的厚度为20微米,所述防静电层的厚度为10微米。
7、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抗静电涂层与pet膜相贴合。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9、本装置通过设置的离型涂层、pet膜与抗静电涂层的配合,能够让离型涂层具备防静电的效果,避免发生摩擦后产生静电,以免对电子产品的内部元件产生不良影响,能够满足电子产品生产的要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静电离型膜,其特征在于:包括防磨层(1)、凸块(2)、保护层(3)、离型涂层(4)、凹槽(5)、抗静电涂层(6)、硬化涂层(7)与PET膜(8),所述离型涂层(4)的上方设置有保护层(3),所述离型涂层(4)的下方设置有PET膜(8),所述离型涂层(4)的底面与PET膜(8)的上表面相贴合,所述PET膜(8)的下方设置有抗静电涂层(6),所述抗静电涂层(6)的下方设置有硬化涂层(7),所述抗静电涂层(6)的底面与硬化涂层(7)的上表面相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静电离型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3)的外部与硬化涂层(7)的外部共同包裹有防磨层(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静电离型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3)的上表面与硬化涂层(7)的底面均开设有两个凹槽(5),每个所述凹槽(5)的内部均设有凸块(2),两组所述凸块(2)相互远离的一侧面均与保护层(3)的内壁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静电离型膜,其特征在于:离型层的厚度为20微米,防静电层的厚度为10微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静电离型膜,其特征在于:包括防磨层(1)、凸块(2)、保护层(3)、离型涂层(4)、凹槽(5)、抗静电涂层(6)、硬化涂层(7)与pet膜(8),所述离型涂层(4)的上方设置有保护层(3),所述离型涂层(4)的下方设置有pet膜(8),所述离型涂层(4)的底面与pet膜(8)的上表面相贴合,所述pet膜(8)的下方设置有抗静电涂层(6),所述抗静电涂层(6)的下方设置有硬化涂层(7),所述抗静电涂层(6)的底面与硬化涂层(7)的上表面相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静电离型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君龙,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奥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