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楼房建筑工程施工用可提升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0135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17:44
本技术公开一种楼房建筑工程施工用可提升支架,包括可稳定支撑的移动底座,可稳定支撑的移动底座包括矩形底板,矩形底板底面四角处均固定装配有可制动的万向轮,矩形底板上表面四角处均固定装配有第一套筒,四个第一套筒内可拆卸式固定装配有支撑钢架,矩形底板上表面前后、左右边缘处均开设有螺纹通孔,螺纹通孔内螺接有螺杆;可稳定支撑的移动底座能够在需要时通过将螺杆下端和其下端的锥形尖头插入地面内,同时控制可制动的万向轮进行制动,进而稳定支撑在地面保证装置稳定,在有移动需求时,拆卸螺杆、解除可制动的万向轮的制动,通过可制动的万向轮方便移动到所需位置,克服传统支架调整位置不便不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具体为一种楼房建筑工程施工用可提升支架


技术介绍

1、建筑工程是为新建、改建或扩建房屋建筑物和附属构筑物设施所进行的规划、勘察、设计和施工、竣工等各项技术工作和完成的工程实体以及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工程,也指各种房屋、建筑物的建造工程,又称建筑工作量。在施工的过程中,为了方便物料等的输送或人员的操作,有时会需要可提升支架。

2、目前的可提升支架仅可以位于同一位置进行单纯的升降,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往往需要调整位置来方便作业,传统的支架调整位置不便,这也正是传统提升支架的不足,因此,设计实用性强和通过可稳定支撑的移动底座能够在需要时稳定支撑在地面保证装置稳定,在有移动需求时,可通过可制动的万向轮方便移动到所需位置,克服传统支架调整位置不便不足的一种楼房建筑工程施工用可提升支架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楼房建筑工程施工用可提升支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楼房建筑工程施工用可提升支架,包括可稳定支撑的移动底座,所述可稳定支撑的移动底座包括矩形底板,所述矩形底板底面四角处均固定装配有可制动的万向轮,所述矩形底板上表面四角处均固定装配有第一套筒,四个所述第一套筒内插接有支撑钢架,所述第一套筒外壁螺接有第一固定螺栓,且第一固定螺栓的末端抵靠在支撑钢架外壁下端上,所述矩形底板上表面前后、左右边缘处均开设有螺纹通孔,所述螺纹通孔内螺接有螺杆,所述螺杆下端一体成型有锥形尖头,且螺杆的上端固定装配有手拧圆帽,所述支撑钢架上端固定装配有收卷提升组件,且收卷提升组件的下端延伸至支撑钢架下端。

3、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支撑钢架包括插接于第一套筒内的钢管,且第一固定螺栓的末端抵靠在钢管外壁下端上,所述钢管的上端封口设计,四个所述钢管的上端可拆卸固定装配有矩形顶板,前后同侧所述钢管上下两侧均可拆卸固定装配有x形支撑架,前后所述x形支撑架内侧面中部横向可拆卸固定装配有横杆,所述横杆外壁中部转动套接有辊筒,所述收卷提升组件的连接部贴合在辊筒外壁上。

4、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收卷提升组件包括开设于矩形顶板上表面右侧边缘中部的矩形窗口,所述矩形顶板上表面左侧固定装配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输出前端固定装配有收卷辊,所述收卷辊外壁缠绕固定有钢索,所述钢索下端固定装配有载物平台,所述载物平台上表面前后边缘与矩形顶板底面之间纵向固定连接有导向绳。

5、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载物平台包括固定连接于钢索和导向绳下端的载物板,且载物板上表面涂覆有防滑层,所述载物板上表面前后和左侧边缘处固定装配有u形挡板。

6、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x形支撑架包括x形杆,所述x形杆的四个端部固定装配有第二套筒,所述第二套筒外壁螺接有第二固定螺栓,所述第二固定螺栓的末端抵靠在对应所述钢管外壁上。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8、本技术,可稳定支撑的移动底座能够在需要时通过将螺杆下端和其下端的锥形尖头插入地面内,同时控制可制动的万向轮进行制动,进而稳定支撑在地面保证装置稳定,在有移动需求时,拆卸螺杆、解除可制动的万向轮的制动,通过可制动的万向轮方便移动到所需位置,克服传统支架调整位置不便不足。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楼房建筑工程施工用可提升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可稳定支撑的移动底座(1),所述可稳定支撑的移动底座(1)包括矩形底板(11),所述矩形底板(11)底面四角处均固定装配有可制动的万向轮(12),所述矩形底板(11)上表面四角处均固定装配有第一套筒(13),四个所述第一套筒(13)内插接有支撑钢架(2),所述第一套筒(13)外壁螺接有第一固定螺栓(14),且第一固定螺栓(14)的末端抵靠在支撑钢架(2)外壁下端上,所述矩形底板(11)上表面前后、左右边缘处均开设有螺纹通孔(15),所述螺纹通孔(15)内螺接有螺杆(16),所述螺杆(16)下端一体成型有锥形尖头,且螺杆(16)的上端固定装配有手拧圆帽,所述支撑钢架(2)上端固定装配有收卷提升组件(3),且收卷提升组件(3)的下端延伸至支撑钢架(2)下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楼房建筑工程施工用可提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钢架(2)包括插接于第一套筒(13)内的钢管(21),且第一固定螺栓(14)的末端抵靠在钢管(21)外壁下端上,所述钢管(21)的上端封口设计,四个所述钢管(21)的上端可拆卸固定装配有矩形顶板(22),前后同侧所述钢管(21)上下两侧均可拆卸固定装配有X形支撑架(23),前后所述X形支撑架(23)内侧面中部横向可拆卸固定装配有横杆(24),所述横杆(24)外壁中部转动套接有辊筒(25),所述收卷提升组件(3)的连接部贴合在辊筒(25)外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楼房建筑工程施工用可提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卷提升组件(3)包括开设于矩形顶板(22)上表面右侧边缘中部的矩形窗口(31),所述矩形顶板(22)上表面左侧固定装配有驱动电机(32),所述驱动电机(32)输出前端固定装配有收卷辊(33),所述收卷辊(33)外壁缠绕固定有钢索(34),所述钢索(34)下端固定装配有载物平台(35),所述载物平台(35)上表面前后边缘与矩形顶板(22)底面之间纵向固定连接有导向绳(3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楼房建筑工程施工用可提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物平台(35)包括固定连接于钢索(34)和导向绳(36)下端的载物板(351),且载物板(351)上表面涂覆有防滑层(352),所述载物板(351)上表面前后和左侧边缘处固定装配有U形挡板(353)。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楼房建筑工程施工用可提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X形支撑架(23)包括X形杆(231),所述X形杆(231)的四个端部固定装配有第二套筒(232),所述第二套筒(232)外壁螺接有第二固定螺栓(233),所述第二固定螺栓(233)的末端抵靠在对应所述钢管(21)外壁上。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楼房建筑工程施工用可提升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可稳定支撑的移动底座(1),所述可稳定支撑的移动底座(1)包括矩形底板(11),所述矩形底板(11)底面四角处均固定装配有可制动的万向轮(12),所述矩形底板(11)上表面四角处均固定装配有第一套筒(13),四个所述第一套筒(13)内插接有支撑钢架(2),所述第一套筒(13)外壁螺接有第一固定螺栓(14),且第一固定螺栓(14)的末端抵靠在支撑钢架(2)外壁下端上,所述矩形底板(11)上表面前后、左右边缘处均开设有螺纹通孔(15),所述螺纹通孔(15)内螺接有螺杆(16),所述螺杆(16)下端一体成型有锥形尖头,且螺杆(16)的上端固定装配有手拧圆帽,所述支撑钢架(2)上端固定装配有收卷提升组件(3),且收卷提升组件(3)的下端延伸至支撑钢架(2)下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楼房建筑工程施工用可提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钢架(2)包括插接于第一套筒(13)内的钢管(21),且第一固定螺栓(14)的末端抵靠在钢管(21)外壁下端上,所述钢管(21)的上端封口设计,四个所述钢管(21)的上端可拆卸固定装配有矩形顶板(22),前后同侧所述钢管(21)上下两侧均可拆卸固定装配有x形支撑架(23),前后所述x形支撑架(23)内侧面中部横向可拆卸固定装配有横杆(24),所述横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姜玲徐公哨钱启蒙徐冰洁马海牙·马友侯鹏飞罗晓丽曾雯雯王星荣赵升红沈丹丹张君格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铭程嘉瑞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