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机动车的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097589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17:11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的驱动装置,其具有:第一电动马达(102,202,302,402,502,602,702,802);第二电动马达(104,204,304,404,504,604,704,804);第一子变速器(106,206,306,406,506,606,706,806),所述第一子变速器与第一电动马达(102、202、302、402、502、602、702、802)相关联;第二子变速器(108、208、308、408、508、608、708、808),所述第二子变速器与第二电动马达(104、204、304、404、504、604、704、804)相关联;和车轴差速器,其中第一子变速器借助于差速器侧的第一齿轮级与车轴差速器连接,并且第二子变速器借助于差速器侧的第二齿轮级与车轴差速器连接,或者其中第一子变速器和第二子变速器经由行星变速器与车轴差速器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具有第一电动马达、第二电动马达、与第一电动马达相关联的第一子变速器、与第二电动马达相关联的第二子变速器和车轴差速器。


技术介绍

1、上述类型的驱动装置通过使用两个电动马达实现将高扭矩传输到车轴差速器上从而传输到被驱动的轮上。特殊的挑战在此在于:将这两个电动马达的驱动功率可靠地传输到车轴差速器上,而不引起参与功率传输的机械部件(如齿轮等)的过载。


技术实现思路

1、根据本技术,提出一种用于机动车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具有第一电动马达、第二电动马达、与第一电动马达相关联的第一子变速器与第二电动马达相关联的第二子变速器和车轴差速器。驱动装置的特征在于,第一子变速器借助于差速器侧的第一齿轮级与车轴差速器连接,并且第二子变速器借助于差速器侧的第二齿轮级与车轴差速器连接。替选地,驱动装置的特征在于,第一子变速器和第二子变速器经由行星变速器与车轴差速器连接。

2、使用两个单独的齿轮级以将功率传输到差速器上或者使用行星变速器,关于到差速器上的功率传输分别实现高的扭矩到差速器上的鲁棒且可靠的传输。

3、对于使用两个单独的齿轮级的情况,由电动马达提供的功率分别彼此不相关地尤其通过两个彼此间隔开的齿轮级传输到差速器上。因此,通过第一电动马达,借助于第一子变速器经由差速器侧的第一齿轮级将第一扭矩引入差速器中。此外,通过第二电动马达,借助于第二子变速器经由差速器侧的第二齿轮级将第二扭矩引入差速器中。

4、尤其地,差速器能够有两个彼此间隔开的齿轮,其中差速器的彼此间隔开的齿轮中的第一齿轮是差速器侧的第一齿轮级的一部分,而彼此间隔开的齿轮中的第二齿轮是第二差速器侧齿轮级的一部分。彼此间隔开的齿轮能够设置在车轴差速器的差速器壳的彼此背离的侧上。能够提出,在差速器壳中设置有锥齿轮以进行功率传输。

5、对于使用行星变速器以进行到差速器上的功率传输的情况,进行第一电动马达的和第二电动马达的到行星变速器的齿轮上的功率传输。行星式构型在此实现尤其鲁棒地确定相关的与子变速器耦联的齿轮的尺寸。

6、能够提出:第一电动马达具有第一输出轴,其中第一输出轴借助于第一变速器级与第一子变速器的第一变速器轴连接;第一子变速器的第一变速器轴和第一子变速器的第二变速器轴承载第一子变速器的切换轮和固齿轮;并且差速器侧的第一齿轮级的齿轮设置在第一子变速器的第二变速器轴上;并且第二电动马达具有第二输出轴,其中第二输出轴借助于第二变速器级与第二子变速器的第一变速器轴连接;第二子变速器的第一变速器轴和第二子变速器的第二变速器轴承载第二子变速器的挡位的切换轮和固定轮;并且差速器侧的第二齿轮级的齿轮设置在第二子变速器的第二变速器轴上。

7、根据一个设计方案,能够提出:第一电动马达具有第一输出轴,其中第一输出轴借助于第一行星变速器级与第一子变速器的第一变速器轴连接;第一子变速器的第一变速器轴和第一子变速器的第二变速器轴承载第一子变速器的挡位的切换轮和固定轮;并且差速器侧的第一齿轮级的齿轮设置在第一子变速器的第二变速器轴上;并且第二电动马达具有第二输出轴,其中第二输出轴借助于第二行星变速器级与第二子变速器的第一变速器轴连接;第二子变速器的第一变速器轴和第二子变速器的第二变速器轴承载第二子变速器的齿轮的切换轮和固定轮;并且差速器侧的第二齿轮级的齿轮设置在第二子变速器的第二变速器轴上。

8、能够提出:第一电动马达具有第一输出轴,其中第一输出轴借助于第一中间轴与第一子变速器的第一变速器轴连接;第一子变速器的第一变速器轴和第一子变速器的第二变速器轴承载第一子变速器的挡位的切换轮和固定轮;并且差速器侧的第一齿轮级的齿轮设置在第一子变速器的第二变速器轴上;并且第二电动马达具有第二输出轴,其中第二输出轴借助于第二中间轴与第二子变速器的第一变速器轴连接;第二子变速器的第一变速器轴和第二子变速器的第二变速器轴承载第二子变速器的挡位的切换轮和固定轮;并且差速器侧的第二齿轮级的齿轮设置在第二子变速器的第二变速器轴上。

9、根据一个设计方案,能够提出:第一子变速器具有第一爪式离合器,其中第一子变速器的第一挡和第二挡的切换轮可借助于第一爪式离合器切换;并且第二子变速器具有第二爪式离合器,其中第二子变速器的第一挡和第二挡的切换轮可通借助于第二爪式离合器切换。

10、能够提出,行星变速器的齿轮不仅与第一子变速器的差速器侧的齿轮而且与第二子变速器的差速器侧的齿轮啮合。

11、根据一个设计方案,能够提出:第一电动马达具有第一输出轴,其中第一输出轴借助于第一变速器级与第一子变速器的第一变速器轴连接;第一子变速器的第一变速器轴和第一子变速器的第二变速器轴承载第一子变速器的挡位的切换轮和固定轮;第一子变速器具有两个爪式离合器,其中第一子变速器的第一挡和第二挡的切换轮可分别借助于两个爪式离合器之一来转换,其中在第一子变速器的第一变速器轴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挡和第二挡的切换轮和固定轮,并且其中在第一子变速器的第二变速器轴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挡和第二挡的切换轮和固定轮;并且第一子变速器的差速器侧的齿轮设置在第一子变速器的第二变速器轴上;并且第二电动马达具有第二输出轴,其中第二输出轴借助于第二变速器级与第二子变速器的第一变速器轴连接;第二子变速器的第一变速器轴和第二子变速器的第二变速器轴承载第二子变速器的挡位的切换轮和固定轮;第二子变速器具有两个爪式离合器,其中第二子变速器的第一挡和第二挡的切换轮可分别借助于两个爪式离合器之一来切换,其中在第二子变速器的第一变速器轴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挡和第二挡的切换轮和固定轮,并且其中在第二子变速器的第二变速器轴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挡和第二挡的切换轮和固定轮;并且第二子变速器的差速器侧的齿轮设置在第二子变速器的第二变速器轴上。

12、能够提出:第一电动马达具有第一输出轴,其中第一输出轴借助于第一变速器级与第一子变速器的第一变速器轴连接;第一子变速器的第一变速器轴借助于第二变速器级与第一子变速器的第二变速器轴连接;第一子变速器的差速器侧的齿轮设置在第一子变速器的第二变速器轴上;第二电动马达具有第二输出轴,其中第二输出轴借助于第三变速器级与第二子变速器的第一变速器轴连接;第二子变速器的第一变速器轴借助于第四变速器级与第二子变速器的第二变速器轴连接;第二子变速器的差速器侧的齿轮设置在第二子变速器的第二变速器轴上;并且行星变速器具有恰好一个或两个爪式离合器,所述爪式离合器设立用于切换行星变速器的第一挡和第二挡。

13、根据一个设计方案能够提出,第一电动马达具有第一输出轴,其中第一输出轴借助于第一变速器级与第一子变速器的第一变速器轴连接;第一变速器轴可借助于第一子变速器的第一爪式离合器与第二变速器轴耦联,其中第一爪式离合器设立用于切换第一子变速器的设置在第二变速器轴上的第一空套齿轮;第一子变速器的差速器侧的齿轮设置在第一子变速器的第二变速器轴上;第一子变速器的第一变速器轴可借助于第一子变速器的第二爪式离合器与行星变速器的输入轴耦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机动车的驱动装置,具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驱动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驱动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驱动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机动车的驱动装置,具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桑亨·威廉·李梅廷·伊尔迪里姆
申请(专利权)人:FEV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