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涉及铰链结构,尤其涉及一种铰链和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1、随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电子产品,人们越来越在意电子产品的便携性,同时又希望电子产品配备有较大的屏幕。为了使电子产品兼具大尺寸屏幕和便携性,折叠屏手机、折叠屏电脑等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对于折叠形态的手机类产品,铰链结构至关重要,铰链的性能将直接影响着整机的功能及体验。
2、为了使折叠屏能够保持在打开位置或者折叠位置,能够相互折叠的相邻两部分之间通常通过阻尼铰链连接。在相关技术中,铰链的阻尼大小无法调整,导致组装困难、影响整机使用手感等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铰链和电子设备。
2、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铰链,包括:支架,转动组件,能够相对于所述支架转动,阻尼组件,包括在所述转动组件的转动轴线的方向上相对设置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之间的弹性件,所述第一挡板和/或所述第二挡板与所述转动组件抵接,所述转动组件在转动过程中能够使所述第二挡板与所述第一挡板彼此靠近,以及阻尼调节件,穿过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二挡板,所述阻尼调节件的至少一端设置有外螺纹,以调节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二挡板之间的距离。
3、可选地,所述阻尼调节件的第一端插入所述支架中,且所述第一端插入所述支架中的长度可调。
4、可选地,所述阻尼调节件构造为与所述转动轴线平行延伸的杆状结构;和/或,所述阻尼调节件的所述第一
5、可选地,所述阻尼调节件上设置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挡板或所述第二挡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限位部相适配的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一限位部之间沿所述阻尼调节件的周向相对固定。
6、可选地,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中的一者构造为限位块,另一者构造为限位槽。
7、可选地,所述阻尼组件还包括与所述转动轴线平行延伸的导向部,所述导向部由所述第二挡板的朝向所述第一挡板的侧面朝向所述第一挡板延伸,所述导向部上套设有所述弹性件。
8、可选地,所述转动组件与所述阻尼组件之间设置有凸轮结构,所述凸轮结构包括:第一接触面,形成在所述转动组件的与所述第二挡板或第一挡板抵接的端面上,以及第二接触面,形成在所述第二挡板和/或所述第一挡板的与所述转动组件抵接的侧面上,所述第二接触面能够与所述第一接触面啮合。
9、可选地,所述第一接触面和所述第二接触面构造为凸轮面,或者螺旋曲面,或者弧面。
10、可选地,所述转动组件包括两个转动件,两个所述转动件分别能够与电子设备的相邻两部分壳体固定连接,并能够在两部分壳体相互折叠或展开时朝向相反的方向转动,所述转动件的端部与所述第二挡板或所述第一挡板抵接。
11、可选地,两个所述转动件的转动轴线平行设置,两个所述转动件之间设置有同步结构,以使得两个所述转动件同步地转动。
12、可选地,所述同步结构包括:齿轮结构,形成在所述转动件的侧壁上,以及至少一组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设置在两个所述转动件之间,所述第一齿轮的转动轴线与所述转动件的转动轴线相互平行,所述转动件上的所述齿轮结构能够与相邻的所述第一齿轮啮合。
13、可选的,所述同步结构包括形成在所述转动件的侧壁上的齿轮结构,两个所述转动件上的所述齿轮结构相互啮合。
14、可选地,所述转动件包括用于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的连接段以及用于推压所述第二挡板的推压段,所述连接段上设置有第一卡接结构,所述推压段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接结构配合的第二卡接结构,以使得所述连接段与所述推压段之间沿所述转动件的周向相对固定。
15、可选地,所述第一卡接结构和所述第二卡接结构构造为相互啮合的榫卯结构。
16、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技术方案中的铰链。
17、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在本公开所提供的铰链中,转动组件在相对于支架转动时能够使第二挡板与第一挡板彼此靠近,从而使得第二挡板与第一挡板之间的弹性件被压缩,因此,弹性件能够对转动组件相对于支架的转动施加阻尼作用,阻尼调节件穿过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并能够通过外螺纹来调节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之间的距离,从而对弹性件的初始压缩量进行调节,进而调节转动组件转动过程中进一步压缩弹性件时所受到的阻尼大小,当本公开提供的铰链应用于电子设备的能够相互折叠或展开的两部分壳体之间时,能够优化电子设备在折叠和展开过程中的使用手感,同时由于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之间的距离可调,因此还能够使得铰链中各个零部件便于组装;本公开提供的电子设备具有与上述技术方案中的铰链相同的技术效果,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在此不做赘述。
18、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铰链,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调节件的第一端插入所述支架中,且所述第一端插入所述支架中的长度可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调节件构造为与所述转动轴线平行延伸的杆状结构;和/或,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调节件上设置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挡板或所述第二挡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限位部相适配的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之间沿所述阻尼调节件的周向相对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中的一者构造为限位块,另一者构造为限位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组件还包括与所述转动轴线平行延伸的导向部,所述导向部由所述第二挡板的朝向所述第一挡板的侧面朝向所述第一挡板延伸,所述导向部上套设有所述弹性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与所述阻尼组件之间设置有凸轮结构,所述凸轮结构包括:
8.根据
9.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包括两个转动件,两个所述转动件分别能够与电子设备的相邻两部分壳体固定连接,并能够在两部分壳体相互折叠或展开时朝向相反的方向转动,所述转动件的端部与所述第二挡板或所述第一挡板抵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转动件的转动轴线平行设置,两个所述转动件之间设置有同步结构,以使得两个所述转动件同步地转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结构包括: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结构包括形成在所述转动件的侧壁上的齿轮结构,两个所述转动件上的所述齿轮结构相互啮合。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包括用于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的连接段以及用于推压所述第二挡板的推压段,所述连接段上设置有第一卡接结构,所述推压段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接结构配合的第二卡接结构,以使得所述连接段与所述推压段之间沿所述转动件的周向相对固定。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结构和所述第二卡接结构构造为相互啮合的榫卯结构。
15.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铰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铰链,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调节件的第一端插入所述支架中,且所述第一端插入所述支架中的长度可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调节件构造为与所述转动轴线平行延伸的杆状结构;和/或,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调节件上设置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挡板或所述第二挡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限位部相适配的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之间沿所述阻尼调节件的周向相对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中的一者构造为限位块,另一者构造为限位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组件还包括与所述转动轴线平行延伸的导向部,所述导向部由所述第二挡板的朝向所述第一挡板的侧面朝向所述第一挡板延伸,所述导向部上套设有所述弹性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与所述阻尼组件之间设置有凸轮结构,所述凸轮结构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面和所述第二接触面构造为凸轮面,或者螺旋曲面,或者弧面。
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