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用于余热锅炉的保温填料及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用于余热锅炉的保温填料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095121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16: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余热锅炉,包括设置于外壳一端的烟气入口,以及与烟气入口对立设置的烟气出口;烟气入口和烟气出口分别与外壳内的换热烟腔连通;换热烟腔包括结构相同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第一腔体与烟气入口连通,第二腔体与烟气出口连通;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均呈圆筒状,第一腔体包括两个对立的外环弧形板组成,且两个外环弧形板横切面的四个端点C1、C2、D1和D2构成矩形;弧形板对应的圆心角a为100°‑120°;位于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内分布有若干换热水管,换热水管沿着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内沿呈环形分布;换热水管上均匀安装有若干鳍片,两块位于同一竖直面上的鳍片构成一组H型鳍片;每个换热水管上焊接若干组H型鳍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锅炉的,具体涉及一种高效余热锅炉。


技术介绍

1、硅铁炉在冶炼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夹带微细尘粒的高温烟气。生产1吨75%硅铁,理论上大约产生1500~2000nm3炉气,烟气中主要成分是n2、o2、co2、h2o,由于空气过剩系数很大,因此基本接近空气成分。

2、烟气中so2含量依据原料中带入的硫量而定,主要决定于还原剂的含硫量。1吨75%硅铁原料带入的硫量一般在5-10kg左右,其中90%燃烧成so2后进入烟气,在半封闭电炉中烟气含硫量一般在0.1~lg/nm3左右。

3、烟气中的烟尘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炉料的机械吹出物,主要是焦粉和煤粉;另一部分是硅石中的sio2被还原形成的气态sio,这些sio本应继续被还原成硅,形成硅铁,但实际上总有一部分逸出料面,被空气中氧再氧化成sio,形成无晶形的极细颗粒,被烟气带出炉外,这两部分烟尘前者约占10%~20%,后者约占80%-90%,硅铁的烟尘量取决于冶炼过程中硅的回收率,在正常情况下,硅回收率为85%-90%时,l吨硅铁约产生200~300kg粉尘,当电炉刺火时si回收率下降,粉尘量就会急剧增加。粉尘平均粒径为0.1μm,都是无晶硅的氧化物。真比重仅为2.23g/cm3,比表面积达20m2/g,比电阻为1.3×1013ω·cm。

4、烟气热含量大,1吨75%硅铁烟气中含热量相当于输入的电量,因此回收余热的潜在能量很大,而现有的锅炉预热交换效率低,不能最大程度的将热能转换,造成热量的浪费。除此,现有锅炉预热交换器均为金属材质,在烟气流入交换器时,7%-15%的烟气热量将通过交换器的金属板与外界空气进行热交换,而硅铁炉冶炼中的烟气量时巨大的,故造成的热量损失也是巨大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高效余热锅炉,以解决现有锅炉预热利用率低的问题。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高效余热锅炉,其包括设置于外壳一端的烟气入口,以及与烟气入口对立设置的烟气出口;烟气入口和烟气出口分别与外壳内的换热烟腔连通;

4、换热烟腔包括结构相同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第一腔体与烟气入口连通,第二腔体与烟气出口连通;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均呈圆筒状,第一腔体包括两个对立的外环弧形板组成,且两个外环弧形板横切面的四个端点c1、c2、d1和d2构成矩形;弧形板对应的圆心角a为100°-120°;位于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内分布有若干换热水管,换热水管沿着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内沿呈环形分布;换热水管上均匀安装有若干鳍片,两块位于同一竖直面上的鳍片构成一组h型鳍片;每个换热水管上焊接若干组h型鳍片;

5、换热烟腔与外壳之间的空隙均匀填充若干保温填料;外壳包括从内到外的保温层、隔热夹层和金属板;保温层均匀填充聚氨酯泡沫,隔热夹层为真空,金属板为钢板。

6、优选地,换热烟腔包括外环烟腔和内环烟腔;内环烟腔包括结构相同的第一内环烟腔和第二内环烟腔;第一内环烟腔和第二内环烟腔之间通过两块连接板连接;第一内环烟腔同一横截面上的断点a1、a2、b1和b2构成矩形。

7、优选地,外环烟腔包括第一外环烟腔和与第一外环烟腔连通的第二外环烟腔。

8、优选地,烟气出口顶部设置进水集箱,外壳顶部靠近烟气入口位置处设置出水集箱;进水集箱和出水集箱上均安装一个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进水集箱上的进水管上安装电动阀门;外壳侧面安装控制面板,控制面板上设置显示屏;所述控制面板内嵌设at89s51芯片;at89s51芯片上的di6和di7引脚与温度传感器电连接,di4和di3引脚与压力传感器电连接,di2引脚与蜂鸣器电连接;电动阀门与引脚do1和24v电源端连接,显示屏与do2和24v电源端连接。

9、优选地,温度传感器为24v pt100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为24v yb131型压力变送器;电动阀门为dn15 xy-02 dc24v水控阀门。

10、优选地,外壳底部开设有至少两个出灰口,出灰口处安装出灰口保护盖。

11、一种高效余热锅炉的保温填料,包括以下质量组份:

12、矿渣棉绒6-8份,无机硅酸盐颗粒9-12份,聚丙烯纤维4-6份,无机磷酸盐颗粒10-12份,聚酯多元醇30-36份,阻燃剂10-20份,聚碳酸酯10-12份,耐火粘土8-10份,热稳定剂14-16份,尿醛树脂15-17份,聚苯颗粒20-22份,发泡催化剂10-18份,发泡剂4-8份,固化剂7-8份,水80-100份。

13、一种高效余热锅炉保温填料的制备方法,包括:

14、s1、将聚丙烯纤维和水按照重量比导入搅拌机内,在800~1500rpm转速下搅拌10~20min,直至聚丙烯纤维搅拌至网状结构,再依次加入矿渣棉绒、聚酯多元醇、聚碳酸酯、发泡催化剂和耐火粘土,并在800~1500rpm转速下搅拌1~1.5小时,使物料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组份a;

15、s2、将无机硅酸盐颗粒、无机磷酸盐颗粒、热稳定剂、尿醛树脂、聚苯颗粒、发泡剂、固化剂和阻燃剂按照重量比导入研磨机中,在研磨过程中加入水,并在1200~1500rpm研磨转速、温度90℃~120℃研磨温度下,研磨1~1.5小时,得到混合组份b;

16、s3、将混合组份a和b导入搅拌机中,在800~1500rpm转速、60℃~90℃温度下搅拌0.5~1.0小时,使物料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组份c;

17、s4、将混合组份c放入离子去水机中,在频率为3000~4000hz下进行去水处理20~30min,去除水分,得到保温填料。

18、优选地,步骤s2中混合组份在研磨过程中,每次间隔10~12min加入5~6份水。

19、优选地,步骤s3中具体包括:将混合组份a和b导入搅拌机中进行搅拌,当混合物搅拌至粘稠状时,加入10份高级脂肪酸继续搅拌

20、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高效余热锅炉,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1、本专利技术通过弧形状的换热烟腔、换热水管的环形分布和h型鳍片的配合,在烟气气流从烟气进口进入时,由于换热管道的排列方式为环形并非常规设置(整齐的方形),烟气在h型鳍片组的扰流作用下,烟气将沿着多个方向流动,并充满整个换热烟腔;加之换热烟腔的环形分布,烟气冲击换热烟腔的内壁后,会进行折射,而折射的角度是多变、多向的,反射的烟气气流再次冲击换热水管,与换热水管进行热交换。即在换热烟腔、换热水管的环形分布和h型鳍片配合下,增加了换热水管与烟气的热交换角度和热交换面积,增大了热交换效率,避免了能源的浪费。

22、换热烟腔与外壳之间的空隙均匀填充若干保温填料,保温填料具有耐高温,隔热效果好,保温率高,具有耐火性质,化学性质稳定的特性,可有效减少余热与外部的热交换,增加换热器内部的保温效果,进而增加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余热锅炉的保温填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组份:

2.一种用于余热锅炉的保温填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余热锅炉的保温填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混合组份在研磨过程中,每次间隔10~12min加入5~6份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余热锅炉的保温填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具体包括:将混合组份A和B导入搅拌机中进行搅拌,当混合物搅拌至粘稠状时,加入10份高级脂肪酸继续搅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余热锅炉的保温填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组份:

2.一种用于余热锅炉的保温填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余热锅炉的保温填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混合组份在研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积文陈晨彭加华陈祥顺胡宝义陈文政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陆亨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