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双回路输电穿跨塔及输电线路制造技术_技高网

双回路输电穿跨塔及输电线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85834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15: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回输电穿跨塔及输电线路,包括塔身、地线横担、上层导线横担和下层导线横担,塔身的两个侧面中一侧为穿越档,另一侧为跨越档,地线横担位于塔身的顶端,地线横担朝向跨越档一侧设置有跨越地线挂点,以使对跨越通信地线挂接,上层导线横担和下层导线横担均位于地线横担的下方且两者在塔身的高度方向上间隔布置,上层导线横担设置有跨越导线挂点,以使对跨越线路挂接,下层导线横担设置有穿越导线挂点,以使对穿越线路挂接,下层导线横担朝向穿越档一侧与穿越导线挂点同水平设置有穿越地线挂点,下层导线横担的水平投影与上层导线横档的水平投影正交布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双回输电穿跨塔,实现线路跨越和转角穿越,降低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输电线路,具体涉及一种双回输电穿跨塔及输电线路。


技术介绍

1、架空输电线路通常需横亘数公里或数十公里,同区域的不同架空输电线路之间时常发生交叉,当出现交叉时,两者相比低电压等级线路需要向下穿越较高电压等级线路。具体工程中,穿越输电线路一方面需要满足与被穿越线路的电气安全距离,另一方面需满足与地面的电气安全距离,若被穿越输电线路的对地面净空距离较小时,则穿越输电线路在满足与被穿越输电线路电气距离情况下,往往将无法再满足对大地的电气安全距离,造成穿越困难,重新选择其它穿越位置或提升被穿越输电线路高度,势必将造成工程投资增加;即便通过采用矮塔使穿越档满足对被穿越输电线路电气距离和对大地的电气安全距离,但若紧邻档存在跨越物,则会因矮塔呼高过低,无法实现对紧邻档的跨越。同时,穿越线路与被穿越线路时常存在夹角,穿越线路需转角穿越交叉的输电线路,即,跨越、转角穿越同时出现在线路相邻两档,情况变得尤为复杂。

2、相关技术中,通常将线路绕行,以规避相邻两档跨越和转角穿越,或采取地下电缆方案,这样将明显增加工程投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一种双回路输电穿跨塔,实现线路跨越和转角穿越,降低施工成本。

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输电线路。

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双回输电穿跨塔及输电线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塔身,所述塔身的两个侧面中一侧为穿越档,另一侧为跨越档;地线横担,所述地线横担位于所述塔身的顶端,所述地线横担朝向跨越档一侧设置有跨越地线挂点,以使对跨越通信地线挂接;上层导线横担和下层导线横担,所述上层导线横担和下层导线横担均位于所述地线横担的下方且两者在所述塔身的高度方向上间隔布置,所述上层导线横担设置有跨越导线挂点,以使对跨越线路挂接,所述下层导线横担设置有穿越导线挂点,以使对穿越线路挂接,所述下层导线横担朝向穿越档一侧与所述穿越导线挂点同水平设置有穿越地线挂点,以使对穿越通信地线挂接,塔身内导线自跨越导线挂点连接至穿越导线挂点,通信地线自跨越地线挂点连接至穿越地线挂点,所述下层导线横担的水平投影与所述上层导线横档的水平投影正交布置。

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双回路输电穿跨塔,实现线路跨越和转角穿越,降低施工成本。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双回输电穿跨塔还包括附加地线横担和附加导线横担,所述附加地线横担与所述地线横担相连且两者正交布置,所述附加地线横担与所述下层导线横担相连且两者正交布置,所述地线横担上跨越地线挂点包括对称设置的左地线挂点和右地线挂点,且所述跨越地线挂点设置于所述地线横担朝向跨越档一侧。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双回输电穿跨塔还包括避雷支架,所述避雷支架与所述附加地线横担相连,且所述避雷支架朝向穿越侧倾斜布置。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避雷支架包括对称设置于所述附加地线横担上的前避雷支架和后避雷支架,且所述避雷支架高度和倾角由被穿越档线路的地线高度、穿越档铁塔与被穿越线路的水平距离确定。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层导线横担关于塔身自对称分为左侧上层导线横担和右侧上层导线横担,所述左侧上层导线横担上设置有用于连接一组回路的左跨越导线挂点,右侧上层导线横担上设置有用于连接另一组回路的右跨越导线挂点,所述上层导线横担的长度满足各项导线间的电气距离。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下层导线横担关于塔身自对称分为前侧下层导线横担和后侧下层导线横担,所述前侧下层导线横担上设置有用于连接一组回路的前穿越导线挂点,后侧下层导线横担上设置有用于连接另一组回路的后穿越导线挂点,所述下层导线横担的长度满足各项导线间的电气距离以及导线与通信地线之间的电气距离。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穿越地线挂点设置于所述下层导线横担中部,所述穿越地线挂点设置有两个,所述左地线挂点和右地线挂点之间在塔体内引出两条通信地线引出线一一对应连接至两个所述穿越地线挂点,且两条通信地线转接全程平行设置。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塔身左侧设置有若干用于过渡连接左侧导线回路的左侧塔身支柱绝缘子,所述塔身右侧正对左侧塔身支柱绝缘子对称设置有右侧塔身支柱绝缘子,以使对右侧导线回路进行过渡连接;所述左侧上层导线横担下平面和所述附加导线横担上平面朝向跨越档方向对称设置有若干组横担竖向绝缘子;所述左侧上层导线横担远离塔身一端以及右侧上层导线横担远离塔身一端对称设置有横担支柱绝缘子,所述前侧下层导线横担远离塔身一端以及后侧下层导线横担远离塔身一端同样对称设置有横担支柱绝缘子,所述附加导线横担上设有横担支柱绝缘子;同一层且同一侧导线横担上的横担支柱绝缘子数量、横担竖向绝缘子数量之和与同一层且同一侧导线横担上的导线挂点数量相同。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层导线横担与所述下层导线横担之间的距离可调节设置。

1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输电线路,包括:

14、双回路输电穿跨塔a和双回路输电穿跨塔b,所述双回路输电穿跨塔b为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双回输电穿跨塔,

15、所述双回路输电穿跨塔a和双回路输电穿跨塔b正对设置,所述双回路输电穿跨塔a与双回路输电穿跨塔b之间为穿越档,所述双回路输电穿跨塔a以及双回路输电穿跨塔b背离彼此一侧均导线连接有一座常规塔,双回路输电穿跨塔a与同侧常规塔之间、双回路输电穿跨塔b与同侧常规塔之间均为跨越档;

16、所述双回路输电穿跨塔a的下层导线横担与所述双回路输电穿跨塔b的下层导线横担之间通过导线在塔体前、后对应侧互不交叉的连接成两组导线回路,且所述双回路输电穿跨塔a的下层导线横担与所述双回路输电穿跨塔b的下层导线横担之间连接有通信地线,所述通信地线与两组导线回路同一平面设置,所述双回路输电穿跨塔a上的避雷支架以及双回路输电穿跨塔b的避雷支架均朝向穿越档倾斜设置,

17、所述双回路输电穿跨塔a的上层导线横担与所述双回路输电穿跨塔b的上层导线横担的水平投影正交布置。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回输电穿跨塔,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回输电穿跨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附加地线横担和附加导线横担,所述附加地线横担与所述地线横担相连且两者正交布置,所述附加地线横担与所述下层导线横担相连且两者正交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回输电穿跨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避雷支架,所述避雷支架与所述附加地线横担相连,且所述避雷支架朝向穿越侧倾斜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回输电穿跨塔,其特征在于,所述避雷支架包括对称设置于所述附加地线横担上的前避雷支架和后避雷支架,且所述避雷支架高度和倾角由被穿越档线路的地线高度、穿越档铁塔与被穿越线路的水平距离确定。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双回输电穿跨塔,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导线横担关于塔身自对称分为左侧上层导线横担和右侧上层导线横担,所述左侧上层导线横担上设置有用于连接一组回路的左跨越导线挂点,右侧上层导线横担上设置有用于连接另一组回路的右跨越导线挂点,所述上层导线横担的长度满足各项导线间的电气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回输电穿跨塔,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导线横担关于塔身自对称分为前侧下层导线横担和后侧下层导线横担,所述前侧下层导线横担上设置有用于连接一组回路的前穿越导线挂点,后侧下层导线横担上设置有用于连接另一组回路的后穿越导线挂点,所述下层导线横担的长度满足各项导线间的电气距离以及导线与通信地线之间的电气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回输电穿跨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穿越地线挂点设置于所述下层导线横担中部,所述穿越地线挂点设置有两个,所述左地线挂点和右地线挂点之间在塔体内引出两条通信地线引出线一一对应连接至两个所述穿越地线挂点,且两条通信地线转接全程平行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回输电穿跨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塔身左侧设置有若干用于过渡连接左侧导线回路的左侧塔身支柱绝缘子,所述塔身右侧正对左侧塔身支柱绝缘子对称设置有右侧塔身支柱绝缘子,以使对右侧导线回路进行过渡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回输电穿跨塔,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导线横担与所述下层导线横担之间的距离可调节设置。

10.一种输电线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回输电穿跨塔,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回输电穿跨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附加地线横担和附加导线横担,所述附加地线横担与所述地线横担相连且两者正交布置,所述附加地线横担与所述下层导线横担相连且两者正交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回输电穿跨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避雷支架,所述避雷支架与所述附加地线横担相连,且所述避雷支架朝向穿越侧倾斜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回输电穿跨塔,其特征在于,所述避雷支架包括对称设置于所述附加地线横担上的前避雷支架和后避雷支架,且所述避雷支架高度和倾角由被穿越档线路的地线高度、穿越档铁塔与被穿越线路的水平距离确定。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双回输电穿跨塔,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导线横担关于塔身自对称分为左侧上层导线横担和右侧上层导线横担,所述左侧上层导线横担上设置有用于连接一组回路的左跨越导线挂点,右侧上层导线横担上设置有用于连接另一组回路的右跨越导线挂点,所述上层导线横担的长度满足各项导线间的电气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智飞袁清泉刘倩倩王克迪李启振阴雅盛于洋王鹏于梦生
申请(专利权)人: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