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道治理用防护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82496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14:5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河道治理用防护栏,包括下横板,下横板一侧的外壁上固定有第一立杆,下横板远离第一立杆一侧的外壁上固定有第二立杆,第二立杆与第一立杆之间的内壁上固定有上横板,上横板的底端设有等间距的纵向栏杆,第一立杆与第二立杆的底端皆设有定位脚座,上横板的顶端设有置件箱,置件箱顶部的中心位置处设有通槽,置件箱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挡板,置件箱底部的两侧皆安装有升降驱动件,升降驱动件的顶端设有联动板。本技术不仅能够扩展防护栏的防护高度,进而提高了防护栏使用时的防护效果,还降低了防护栏因冲击产生损坏的现象,以延长防护栏的使用寿命,而且达到了对防护栏进行拼装使用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防护栏,具体为一种河道治理用防护栏


技术介绍

1、河道整治亦称河床整理,是指控制与改造河道的一项工程措施,为适应除患兴利要求,必须采取适当措施对河道进行整治,包括治导、疏浚和护岸等工程,而在河道治理中,为了对过往的车辆进行保护,因而需位于河道旁设置防护栏。

2、参考公开号为cn218643189u的一种防护栏,其包括两个侧支撑立柱,侧支撑立柱之间设置有一个连接柱,侧支撑立柱与连接柱之间分别通过上横杆和下横杆相互串接,上横杆和下横杆靠近连接柱的一端插入到连接柱内部,从而使得上横杆和下横杆分别与连接柱之间可拆卸连接,该防护栏可将支撑侧和连接柱分开运输至安装地点,安装时只需将支撑侧中的上横杆和下横杆插入至连接柱内,提升了防护栏运输的便利性,根据上述可知,该防护栏虽能够达到防护的要求,但通常不便于对该类防护栏的防护高度进行扩展,使得防护栏的防护效果难以达到既定预期,另者该类防护栏不便于进行缓冲防护,使得防护栏易因外力冲击产生损坏的现象,进而影响防护栏的使用寿命,时常困扰着人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河道治理用防护栏,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防护栏虽能够达到防护的要求,但通常不便于对该类防护栏的防护高度进行扩展,使得防护栏的防护效果难以达到既定预期,另者该类防护栏不便于进行缓冲防护,使得防护栏易因外力冲击产生损坏的现象,进而影响防护栏使用寿命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河道治理用防护栏,包括下横板,所述下横板一侧的外壁上固定有第一立杆,所述下横板远离第一立杆一侧的外壁上固定有第二立杆,所述第二立杆与第一立杆之间的内壁上固定有上横板,所述上横板的底端设有等间距的纵向栏杆,所述纵向栏杆的底端皆与下横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立杆与第二立杆的底端皆设有定位脚座,所述上横板的顶端设有置件箱,所述置件箱顶部的中心位置处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的顶端延伸至置件箱的外部,所述置件箱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挡板,所述置件箱底部的两侧皆安装有升降驱动件,所述升降驱动件的顶端设有联动板,所述联动板一侧的外壁与挡板的外壁固定连接。

3、优选的,所述第一立杆远离下横板一侧的外壁上设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远离第一立杆的一端设有销柱,通过销柱的设置,以便配合销筒对防护栏进行拼装使用。

4、优选的,所述第二立杆远离下横板一侧的外壁上设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远离第二立杆的一端设有销筒,通过销筒的设置,以便对销柱进行安置处理。

5、优选的,所述纵向栏杆的一侧设有等间距的缓冲板,所述缓冲板位置处的第二立杆与第一立杆表面皆设有第一联动座,通过缓冲板的设置,以便对外界冲击力进行承接缓冲。

6、优选的,所述第一联动座的表面设有定位筒,所述定位筒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一端延伸至定位筒的外部并设有第二联动座,所述第二联动座的表面与缓冲板的内壁固定连接,以便经缓冲板对外界冲击力进行缓冲处理。

7、优选的,所述定位筒与活动杆的外壁上缠绕有内弹簧,所述内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联动座的表面以及第二联动座的内壁相连接,所述内弹簧的外侧设有外弹簧,所述外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联动座的表面以及第二联动座的内壁相连接,以便经缓冲板对外界冲击力进行抵消缓冲。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河道治理用防护栏不仅能够扩展防护栏的防护高度,进而提高了防护栏使用时的防护效果,还降低了防护栏因冲击产生损坏的现象,以延长防护栏的使用寿命,而且达到了对防护栏进行拼装使用的目的;

9、(1)通过升降驱动件经联动板对挡板向上推动,使得挡板经通槽上移至置件箱的外部,即可扩展该防护栏的防护高度,从而提高了防护栏使用时的防护效果;

10、(2)通过内弹簧与外弹簧的弹性作用,当缓冲板受到外界冲击时,缓冲板则会经第二联动座将冲击力传递至活动杆,使得活动杆的一端位于定位筒的内部进行滑移,且使得内弹簧与外弹簧进行收缩,即可由缓冲板对外界冲击力进行缓冲处理,从而降低了防护栏因冲击产生损坏的现象,以延长防护栏的使用寿命;

11、(3)通过将第一组防护栏的销柱下端插入至第二组防护栏的销筒内侧,即可对两组防护栏进行快速拼装,从而达到了对防护栏进行拼装使用的目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河道治理用防护栏,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横板(1),所述下横板(1)一侧的外壁上固定有第一立杆(2),所述下横板(1)远离第一立杆(2)一侧的外壁上固定有第二立杆(3),所述第二立杆(3)与第一立杆(2)之间的内壁上固定有上横板(4),所述上横板(4)的底端设有等间距的纵向栏杆(5),所述纵向栏杆(5)的底端皆与下横板(1)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立杆(2)与第二立杆(3)的底端皆设有定位脚座(7),所述上横板(4)的顶端设有置件箱(12),所述置件箱(12)顶部的中心位置处设有通槽(21),所述通槽(21)的顶端延伸至置件箱(12)的外部,所述置件箱(12)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挡板(22),所述置件箱(12)底部的两侧皆安装有升降驱动件(19),所述升降驱动件(19)的顶端设有联动板(20),所述联动板(20)一侧的外壁与挡板(22)的外壁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治理用防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杆(2)远离下横板(1)一侧的外壁上设有第一连接块(9),所述第一连接块(9)远离第一立杆(2)的一端设有销柱(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治理用防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立杆(3)远离下横板(1)一侧的外壁上设有第二连接块(11),所述第二连接块(11)远离第二立杆(3)的一端设有销筒(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治理用防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栏杆(5)的一侧设有等间距的缓冲板(6),所述缓冲板(6)位置处的第二立杆(3)与第一立杆(2)表面皆设有第一联动座(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河道治理用防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联动座(13)的表面设有定位筒(15),所述定位筒(15)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活动杆(16),所述活动杆(16)的一端延伸至定位筒(15)的外部并设有第二联动座(14),所述第二联动座(14)的表面与缓冲板(6)的内壁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河道治理用防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筒(15)与活动杆(16)的外壁上缠绕有内弹簧(17),所述内弹簧(17)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联动座(13)的表面以及第二联动座(14)的内壁相连接,所述内弹簧(17)的外侧设有外弹簧(18),所述外弹簧(18)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联动座(13)的表面以及第二联动座(14)的内壁相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道治理用防护栏,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横板(1),所述下横板(1)一侧的外壁上固定有第一立杆(2),所述下横板(1)远离第一立杆(2)一侧的外壁上固定有第二立杆(3),所述第二立杆(3)与第一立杆(2)之间的内壁上固定有上横板(4),所述上横板(4)的底端设有等间距的纵向栏杆(5),所述纵向栏杆(5)的底端皆与下横板(1)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立杆(2)与第二立杆(3)的底端皆设有定位脚座(7),所述上横板(4)的顶端设有置件箱(12),所述置件箱(12)顶部的中心位置处设有通槽(21),所述通槽(21)的顶端延伸至置件箱(12)的外部,所述置件箱(12)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挡板(22),所述置件箱(12)底部的两侧皆安装有升降驱动件(19),所述升降驱动件(19)的顶端设有联动板(20),所述联动板(20)一侧的外壁与挡板(22)的外壁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治理用防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杆(2)远离下横板(1)一侧的外壁上设有第一连接块(9),所述第一连接块(9)远离第一立杆(2)的一端设有销柱(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治理用防护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智强张志斌吕留印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市水利工程监理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