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用于承载负载件、更具体地船舶上承载的负载件的支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用于承载负载件、更具体地船舶上承载的负载件的支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080949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7 02: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承载负载件的支承装置,该承载负载件更具体地是承载在船舶上的负载件,比如说例如集装箱。所述支承装置(10)用于以非刚性的方式将承载负载件(100)连接至与船舶成一体的支承结构,并且为此目的,支承装置(10)包括插置在所述承载负载件与所述支承结构之间的多个运动阻尼器(20)。所述阻尼器(20)能够直接插置在所述负载件与所述支承结构之间;替代性地,支承装置(10)还包括支承框架(12),并且运动阻尼器(20)应用至所述支承框架。由于承载负载件没有刚性地连接至船舶的结构的事实,船舶在海上航行期间、尤其是由于波浪运动所经受的运动不会传递至承载负载件,因此不会有落水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承载负载件的支承装置,更具体地,该承载负载件为在船舶的甲板或其他支承结构上所承载的负载件。本专利技术发现了以叠置堆叠件的方式、尤其是在船舶的甲板或其他支承结构上布置的集装箱的运输中的特定应用。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支承装置,该支承装置意在用于船舶的甲板或其他支承结构上所承载的集装箱或其他负载件,并且允许改进集装箱与所述甲板/支承结构之间的接触。


技术介绍

1、用于海上承载货物的集装箱船舶是已知的。

2、海洋运输通常是大型多式联运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在该过程中,货物可能从一种运输工具(卡车、火车、船舶等)移动至另一种运输工具以从起始地点到达运送地点。

3、为此目的,货物被组织成标准化的货物单元,其中,最常见的是集装箱。

4、在这方面,自1966年以来,为了使集装箱的特性标准化以确保其在所有运输工具上的兼容性,并且也在国际贸易的情况下,已经在iso的主持下制定了用于规范所述集装箱的形状、尺寸和结构特性的标准。

5、关于尺寸,根据iso标准的基本单元是所谓的“40英尺集装箱40”(12,192m)。由此产生了10英尺(2.991m)集装箱、20英尺(6.058m)集装箱和30英尺(9.125m)集装箱。

6、有利地,采用这些标准化尺寸允许集装箱在多个堆叠件中并排运输。通常,这样的堆叠件包括六个堆叠集装箱,然而较新的解决方案允许堆叠集装箱的数目进一步增加至九个或十个。从结构的角度来看,每个集装箱的承重元件是框架,该框架通常由钢制成并且包括四个角柱,所述四个角柱在底部和顶部处通过纵向梁和横向梁彼此连接:所述支承框架本身能够确保集装箱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7、在角柱连接至下纵向梁和上纵向梁以及上横向梁和下横向梁的点处,集装箱设置有拐角块。所述拐角块能够实现集装箱与运输工具的支承结构的连接以及在堆叠集装箱的运输的情况下集装箱的彼此连接。另外,所述拐角块确保集装箱可以从一种运输工具移动至另一种运输工具。

8、一般而言,拐角块在其三个外部面上设置有连接装置,该连接装置适合于与运输工具的、或相邻的集装箱的、或甚至起重机或其他装卸设备的支承结构的对应的连接装置配合。

9、用于将集装箱连接至运输交通工具的支承结构的最常见的连接装置是所谓的“扭锁”(即扭转闭合件)。

10、“扭锁”连接件包括母连接元件(通常设置在集装箱上)和公连接元件(通常设置在支承结构上),母连接元件没有移动部件并且在其下部面上设置有椭圆形孔,公连接元件在顶部上具有可相对于固定的基部旋转的凸轮轮廓部件:公连接元件的凸轮轮廓部件插入到母连接元件的椭圆形孔中并且然后旋转90°,使得它不再能从母连接元件中出来。凸轮轮廓部件的旋转可以通过公连接元件上专门设置的杆或通过单独的工具来实现。

11、在海洋运输的特殊情况下,集装箱可以布置在甲板下或甲板上。

12、特别地,对于承载在甲板上的集装箱,最下面一排的集装箱将在下部拐角块处、例如借助于“扭锁”连接件而连接至甲板或固定至船体结构的其他支承结构。随后,附加的集装箱排将堆叠在所述最下面一排的顶部上,再次利用拐角块将集装箱彼此连接。

13、然而,这种解决方案经常被证明是不令人满意的。

14、事实上,频繁存在集装箱之间的连接失效或集装箱与船舶的支承结构的连接失效以及集装箱落水的情况。

15、这样的事故也发生在船舶上运载的其他类型货物的情况下。

16、很明显,如果货物无法追回,则货物落入海中会对经济和生态造成严重损害。

17、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提供下述支承装置来克服上面阐述的现有技术问题:所述支承装置意在用于支承所承载的负载件、比如说例如集装箱,并且允许改进集装箱与船舶本身的结构之间的连接。

18、该目的和其他目的是通过所附权利要求中所要求的支承装置来实现的。


技术实现思路

1、申请人已经发现,上述问题主要是由于以下事实:根据现有技术,集装箱或其他货物被刚性地附接至船舶的结构。

2、例如,如上文所预期的,集装箱堆叠成多层,并且最下面一排的集装箱连接至船舶的甲板或连接至与船舶结构成一体的专用支承结构。

3、在这两种情况下,最下面一排的集装箱以刚性的方式连接至所述甲板或支承结构。

4、由此可见,由船舶造成的运动、特别是由波浪运动引起的船舶的运动被传递至集装箱堆叠件。

5、这样的运动导致集装箱堆叠件变得不平衡,这导致将所述集装箱彼此连接以及连接至船舶结构的装置释放,由此集装箱落水。

6、鉴于上述情况,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支承装置设置为用于以非刚性的方式将承载负载件连接至与船舶成一体的支承结构。与船舶成一体的所述支承结构可以是专用支承结构或船舶甲板本身。

7、例如,在集装箱的情况下,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支承装置设置为用于以非刚性的方式将最下面一排的集装箱连接至与船舶成一体的支承结构。

8、为了以非刚性的方式将所述负载件连接至所述支承结构,本专利技术设置为用于在所述负载件与所述支承结构之间插置多个运动阻尼器。

9、所述运动阻尼器的设置使得特别地可以防止船舶经受的运动(包括横摇、俯仰和颠簸)传递至承载负载件,或者可以在任何情况下大幅限制这样的运动传递至所述负载件。

10、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支承装置包括支承框架和多个运动阻尼器,所述多个运动阻尼器布置在所述支承框架和与船舶成一体的所述支承结构之间。

11、因此,所述运动阻尼器的上部部分将连接至支承框架的下部面,而所述运动阻尼器的下部部分将设置有用于连接至下面的支承结构的装置。

12、有利地,将可以利用所述支承结构接纳负载件的倾向,并且因此将可以为运动阻尼器设置有连接装置,该连接装置构造成能够与常规设置在支承结构上用于负载件安装的连接装置配合。

13、支承框架的上部面将代替地设置有用于将负载件安装至支承框架的连接装置,即支承框架的上部面将设置有连接装置,该连接装置构造成能够与常规设置在负载件上的连接装置(例如,公“扭锁”连接元件)配合。

14、有利地,因此可以将负载件与支承结构之间的连接功能以及对运动传递进行阻尼的功能集成到相同的部件、即集成到本专利技术的运动阻尼器中。

15、这使得一方面可以限制部件的数目并且简化承载负载件至支承结构的安装,并且另一方面可以将本专利技术的运动阻尼器集成到现有结构中而不需要改变结构。

16、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优选实施方式中,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支承装置包括多个运动阻尼器,所述多个运动阻尼器直接插置在负载件(例如、最下面一排的集装箱)和与船舶成一体的支承结构之间。

17、因此,每个运动阻尼器的上部部分将连接至负载件(例如,在集装箱的情况下连接至对应的集装箱的拐角块),而运动阻尼器的下部部分将设置有用于连接至下面的支承结构的连接装置。

18、在这种情况下,也将可以利用所述支承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对被承载在船舶上的承载负载件(100)进行支承的支承装置(10),所述承载负载件(100)布置在与所述船舶成一体的支承结构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装置(10)包括多个运动阻尼器(20),所述运动阻尼器(20)插置在所述承载负载件(100)和与所述船舶成一体的所述支承结构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承装置(10),其中,所述运动阻尼器(20)中的每个运动阻尼器(20)包括承重部件(22)和阻尼部件(24),所述承重部件(22)适于支承由所述承载负载件产生的竖向载荷,所述阻尼部件(24)适于阻断或显著地限制从与所述船舶成一体的所述支承结构至所述承载负载件的运动传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承装置(10),其中,所述承重部件制造为由大致刚性的材料制成的本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承装置(10),其中,所述承重部件制造为由大致刚性的材料制成的球状件(22)。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支承装置(10),其中,所述阻尼部件制造为板(24),所述板(24)围绕所述承重部件(22)布置并且定形状成包括凹形部分或凸形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承装置(10),包括多组运动阻尼器(20’、20”、20”’),每组运动阻尼器(20’、20”、20”’)中的所述运动阻尼器的所述板(24’、24”、24”’)的所述凹形部分或凸形部分相对于其他组的运动阻尼器(20’、20”、20”’)中的所述运动阻尼器的所述板(24’、24”、24”’)的所述凹形部分或凸形部分沿不同的方向定向。

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支承装置(10),其中,所述阻尼部件制造成围绕所述承重部件(22)布置并且具有不同取向的多个板(24a、24b、24c、24d),所述板中的每个板定形状成包括凹形部分或凸形部分。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支承装置(10),其中,所述运动阻尼器(20)直接插置在所述承载负载件(100)和与所述船舶成一体的所述支承结构之间,其中,所述运动阻尼器(20)中的每个运动阻尼器(20)的下部部分设置有用于连接至与所述船舶成一体的所述支承结构的连接装置(21),并且其中,所述运动阻尼器(20)中的每个运动阻尼器(20)的上部部分设置有适于与设置在所述负载件上的连接装置配合的连接装置(2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支承装置(10),其中,所述运动阻尼器(20)中的每个运动阻尼器(20)的所述上部部分设置有公“扭锁”连接元件(23)。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支承装置(10),其中,所述支承装置还包括支承框架(12),其中,所述支承框架(12)的上部面设置有适于与设置在所述承载负载件上的连接装置配合的连接装置,并且其中,所述运动阻尼器应用至所述支承框架(12)的下部面。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支承装置(10),其中,所述支承框架的所述上部面设置有多个公“扭锁”连接元件(18)。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支承装置(10),其中,所述承载负载件包括多个集装箱,所述多个集装箱以叠置堆叠件的方式布置在与所述船舶成一体的所述支承结构上,并且其中,所述运动阻尼器(20)插置在集装箱的所述叠置堆叠件的最下面一排的所述集装箱和与所述船舶成一体的所述支承结构之间。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一种用于对被承载在船舶上的承载负载件(100)进行支承的支承装置(10),所述承载负载件(100)布置在与所述船舶成一体的支承结构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装置(10)包括多个运动阻尼器(20),所述运动阻尼器(20)插置在所述承载负载件(100)和与所述船舶成一体的所述支承结构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承装置(10),其中,所述运动阻尼器(20)中的每个运动阻尼器(20)包括承重部件(22)和阻尼部件(24),所述承重部件(22)适于支承由所述承载负载件产生的竖向载荷,所述阻尼部件(24)适于阻断或显著地限制从与所述船舶成一体的所述支承结构至所述承载负载件的运动传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承装置(10),其中,所述承重部件制造为由大致刚性的材料制成的本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承装置(10),其中,所述承重部件制造为由大致刚性的材料制成的球状件(22)。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支承装置(10),其中,所述阻尼部件制造为板(24),所述板(24)围绕所述承重部件(22)布置并且定形状成包括凹形部分或凸形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承装置(10),包括多组运动阻尼器(20’、20”、20”’),每组运动阻尼器(20’、20”、20”’)中的所述运动阻尼器的所述板(24’、24”、24”’)的所述凹形部分或凸形部分相对于其他组的运动阻尼器(20’、20”、20”’)中的所述运动阻尼器的所述板(24’、24”、24”’)的所述凹形部分或凸形部分沿不同的方向定向。

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支承装置(10),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德烈亚·阿尔法诺贾恩卡洛·拉约拉
申请(专利权)人:三J海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