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模板结构的,具体涉及地下室外墙自支撑模板结构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通常工业民用建筑地下室外墙都是采用双面支模的方法,这种方法对施工场地有一定的要求。外墙的外侧必须要有至少0.8m以上操作的空间,才能基本满足双面支模操作要求。如果遇到场地狭小不能满足双侧支模的条件,要想顺利完成施工是非常困难的。针对空间狭小情况通常采用单侧支模工艺,即用100*100*5mm等规格的方钢管制作成大三角架,作为内侧支模的固定架,实现单侧支模施工,这种方法虽然能完成施工任务,但是投入的材料成本比较大,并且大三角架是安装在室内占去很多操作空间,严重影响了其他工序的施工,对工期造成影响。
2、公告号为cn116837899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文件公开了一种狭小空间内模板支撑的施工方法,狭小空间内模板支撑包含设置于地下室四周的搅拌桩、设置于搅拌桩内部的围护墙、设置于围护墙内部的地下室外墙、在地下室外墙和围护墙之间竖向上间隔设置有对撑钢管、以及在换撑板带之间设置的支撑体系;通过换撑支架的设置,利于保证模板体系的安装基础,且不占用底部空间,利于底部施工;且换撑支架易于安装便于周转使用;通过换撑调节组件的设置,利于保证适应不同的支撑模板组件安装且进行局部微调;通过单排脚手架体和对称钢管的联合安装,利于保证狭小空间内工人行走,为外墙加固提供施工作业条件,同时利于保证两侧墙体的对撑防护。
3、上述狭小空间内模板支撑的施工方法中仍然需要在墙体外部设置脚手架底座、脚手架支座加劲肋、换撑斜杆等结构,虽然体积比常规的大三角架更小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地下室外墙自支撑模板结构,其包括筏板基础、预制定位座、支撑架和模板层,还提供地下室外墙自支撑模板结构的施工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筏板基础施工、安装支撑架、支撑架顶部限位、安装模板、墙体施工、拆除模板层。该地下室外墙自支撑模板结构具有模板结构存在占用的外部空间较小的优点。
2、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3、地下室外墙自支撑模板结构,包括筏板基础、预制定位座、支撑架和模板层,所述预制定位座固定安装在筏板基础上,所述支撑架安装在预制定位座上,所述模板层固定安装在支撑架上;所述预制定位座包括底座、定位管,所述定位管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底座固定在筏板基础内,所述定位管伸出筏板基础外部;所述支撑架包括支撑柱、顶部限位箍,所述支撑柱底部位于定位管内且与底座卡接,所述顶部限位箍套设于支撑柱的顶部,所述顶部限位箍固定连接有固定件,所述模板层固定安装在支撑柱上;所述定位管设有多个限位槽,多个所述限位槽沿定位管的圆周方向排布,所述限位槽内设有与支撑柱卡接的楔形锁块,所述楔形锁块远离支撑柱的一侧设有斜面,所述定位管螺纹连接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与楔形锁块卡接,所述斜面远离螺纹套的一端向靠近支撑柱的方向倾斜设置。
4、通过这样的设置:在模板层安装后,支撑架位于模板层和基坑护坡之间,墙体浇筑过程中,浇筑的墙体材料直接掩埋支撑架,从而避免了支撑架对外部空间的占用,相比传统的模板支撑结构大大降低空间占用量,直接避免了支撑架对场地内施工造成的障碍,起到方便施工的作用,达到了模板结构存在占用的外部空间较小的优点。
5、作为优选,所述定位管和支撑柱均至少设置2个,至少2个所述定位管和至少2个支撑柱一一对应,相邻的所述支撑柱之间设有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横杆和斜杆,所述横杆的两端和斜杆的两端均分别与相邻的支撑柱固定连接,所述横杆和斜杆的延伸方向错开设置。
6、通过这样的设置:使得支撑架组成更为稳定的框架结构,起到提高支撑架结构稳定性的作用。
7、作为优选,所述横杆与支撑柱垂直,所述斜杆倾斜设置。
8、通过这样的设置:利用三角形的稳定结构进一步提高支撑架的结构稳定性,保证支撑架能够稳定支撑模板层。
9、作为优选,所述连接结构共设置多个,多个所述连接结构沿支撑柱的延伸方向均匀分布,所述模板层与支撑柱之间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共设置多个,多个所述连接件和多个连接结构在位置上一一对应。
10、通过这样的设置:通过多个连接结构的设置,连接件和连接结构的位置相对应,使连接结构能够有效分担支撑柱上来自模板层的载荷,从而提高支撑柱的结构稳定性。
11、作为优选,所述定位管与底座垂直,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有肋板,所述肋板与定位管固定连接。
12、通过这样的设置:定位管和底座垂直,使筏板基础能够在预制定位座上提供不同方向的支撑作用,肋板分别与底座和定位管固定,从而能够提高底座与定位管之间的结构稳定性。
13、地下室外墙自支撑模板结构的施工方法,所述地下室外墙自支撑模板结构包括筏板基础、预制定位座、支撑架和模板层,所述预制定位座固定安装在筏板基础上,所述支撑架安装在预制定位座上,所述模板层固定安装在支撑架上;所述预制定位座包括底座、定位管,所述定位管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底座固定在筏板基础内,所述定位管伸出筏板基础外部;所述支撑架包括支撑柱、顶部限位箍,所述支撑柱底部位于定位管内且与底座卡接,所述顶部限位箍套设于支撑柱的顶部,所述顶部限位箍固定连接有固定件,所述模板层固定安装在支撑柱上;所述定位管设有多个限位槽,多个所述限位槽沿定位管的圆周方向排布,所述限位槽内设有与支撑柱卡接的楔形锁块,所述楔形锁块远离支撑柱的一侧设有斜面,所述定位管螺纹连接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与楔形锁块卡接,所述斜面远离螺纹套的一端向靠近支撑柱的方向倾斜设置;
14、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5、s1、筏板基础施工:将预制定位座设置在墙体施工位的下方,对定位管进行定位使定位管开口垂直朝上,浇筑筏板层材料并掩盖底座,待筏板层材料凝固后形成筏板基础;
16、s2、安装支撑架:将支撑柱下端插入定位管内,将楔形锁块放入限位槽内,将螺纹套设置在定位管上方,转动螺纹套使螺纹套在与其螺纹连接的定位管上向下移动,螺纹套挤压楔形锁块使楔形锁块沿斜面的延伸方向挤压支撑柱,将螺纹套扭紧使楔形锁块通过摩擦力锁住支撑柱;
17、s3、支撑架顶部限位:将顶部限位箍套设在支撑柱顶部,将与顶部限位箍连接的固定件固定在基坑护坡上,利用固定件拉动支撑柱上端,调节支撑柱的延伸方向,使支撑柱沿竖直方向延伸;
18、s4、安装模板:通过连接件将模板层固定在支撑柱上;
19、s5、墙体施工:将墙体材料灌注到模板层与基坑护坡之间,待墙体材料凝固后形成墙体;
20、s6、拆除模板层。
21、通过这样的设置:在模板层安装后,支撑架位于模板层和基坑护坡之间,墙体浇筑过程中,浇筑的墙体材料直接掩埋支撑架,从而避免了支撑架对外部空间的占用,相比传统的模板支撑结构大大降低空间占用量,直接避免了支撑架对场地内施工造成的障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地下室外墙自支撑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筏板基础(11)、预制定位座、支撑架和模板层(41),所述预制定位座固定安装在筏板基础(11)上,所述支撑架安装在预制定位座上,所述模板层(41)固定安装在支撑架上;所述预制定位座包括底座(21)、定位管(22),所述定位管(22)与底座(21)固定连接,所述底座(21)固定在筏板基础(11)内,所述定位管(22)伸出筏板基础(11)外部;所述支撑架包括支撑柱(31)、顶部限位箍(32),所述支撑柱(31)底部位于定位管(22)内且与底座(21)卡接,所述顶部限位箍(32)套设于支撑柱(31)的顶部,所述顶部限位箍(32)固定连接有固定件(35),所述模板层(41)固定安装在支撑柱(31)上;所述定位管(22)设有多个限位槽(23),多个所述限位槽(23)沿定位管(22)的圆周方向排布,所述限位槽(23)内设有与支撑柱(31)卡接的楔形锁块(24),所述楔形锁块(24)远离支撑柱(31)的一侧设有斜面(25),所述定位管(22)螺纹连接有螺纹套(26),所述螺纹套(26)与楔形锁块(24)卡接,所述斜面(25)远离螺纹套(26)的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外墙自支撑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管(22)和支撑柱(31)均至少设置2个,至少2个所述定位管(22)和至少2个支撑柱(31)一一对应,相邻的所述支撑柱(31)之间设有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横杆(33)和斜杆(34),所述横杆(33)的两端和斜杆(34)的两端均分别与相邻的支撑柱(31)固定连接,所述横杆(33)和斜杆(34)的延伸方向错开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室外墙自支撑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33)与支撑柱(31)垂直,所述斜杆(34)倾斜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室外墙自支撑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共设置多个,多个所述连接结构沿支撑柱(31)的延伸方向均匀分布,所述模板层(41)与支撑柱(31)之间设有连接件(42),所述连接件(42)共设置多个,多个所述连接件(42)和多个连接结构在位置上一一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外墙自支撑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管(22)与底座(21)垂直,所述底座(21)固定连接有肋板(27),所述肋板(27)与定位管(22)固定连接。
6.地下室外墙自支撑模板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室外墙自支撑模板结构包括筏板基础(11)、预制定位座、支撑架和模板层(41),所述预制定位座固定安装在筏板基础(11)上,所述支撑架安装在预制定位座上,所述模板层(41)固定安装在支撑架上;所述预制定位座包括底座(21)、定位管(22),所述定位管(22)与底座(21)固定连接,所述底座(21)固定在筏板基础(11)内,所述定位管(22)伸出筏板基础(11)外部;所述支撑架包括支撑柱(31)、顶部限位箍(32),所述支撑柱(31)底部位于定位管(22)内且与底座(21)卡接,所述顶部限位箍(32)套设于支撑柱(31)的顶部,所述顶部限位箍(32)固定连接有固定件(35),所述模板层(41)固定安装在支撑柱(31)上;所述定位管(22)设有多个限位槽(23),多个所述限位槽(23)沿定位管(22)的圆周方向排布,所述限位槽(23)内设有与支撑柱(31)卡接的楔形锁块(24),所述楔形锁块(24)远离支撑柱(31)的一侧设有斜面(25),所述定位管(22)螺纹连接有螺纹套(26),所述螺纹套(26)与楔形锁块(24)卡接,所述斜面(25)远离螺纹套(26)的一端向靠近支撑柱(31)的方向倾斜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地下室外墙自支撑模板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地下室外墙自支撑模板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地下室外墙自支撑模板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地下室外墙自支撑模板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5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特征摘要】
1.地下室外墙自支撑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筏板基础(11)、预制定位座、支撑架和模板层(41),所述预制定位座固定安装在筏板基础(11)上,所述支撑架安装在预制定位座上,所述模板层(41)固定安装在支撑架上;所述预制定位座包括底座(21)、定位管(22),所述定位管(22)与底座(21)固定连接,所述底座(21)固定在筏板基础(11)内,所述定位管(22)伸出筏板基础(11)外部;所述支撑架包括支撑柱(31)、顶部限位箍(32),所述支撑柱(31)底部位于定位管(22)内且与底座(21)卡接,所述顶部限位箍(32)套设于支撑柱(31)的顶部,所述顶部限位箍(32)固定连接有固定件(35),所述模板层(41)固定安装在支撑柱(31)上;所述定位管(22)设有多个限位槽(23),多个所述限位槽(23)沿定位管(22)的圆周方向排布,所述限位槽(23)内设有与支撑柱(31)卡接的楔形锁块(24),所述楔形锁块(24)远离支撑柱(31)的一侧设有斜面(25),所述定位管(22)螺纹连接有螺纹套(26),所述螺纹套(26)与楔形锁块(24)卡接,所述斜面(25)远离螺纹套(26)的一端向靠近支撑柱(31)的方向倾斜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外墙自支撑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管(22)和支撑柱(31)均至少设置2个,至少2个所述定位管(22)和至少2个支撑柱(31)一一对应,相邻的所述支撑柱(31)之间设有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横杆(33)和斜杆(34),所述横杆(33)的两端和斜杆(34)的两端均分别与相邻的支撑柱(31)固定连接,所述横杆(33)和斜杆(34)的延伸方向错开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室外墙自支撑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33)与支撑柱(31)垂直,所述斜杆(34)倾斜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室外墙自支撑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共设置多个,多个所述连接结构沿支撑柱(31)的延伸方向均匀分布,所述模板层(41)与支撑柱(31)之间设有连接件(42),所述连接件(42)共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政,邹辉銮,冯健灿,梁锦标,罗文达,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房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