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喷嘴及燃烧器制造技术_技高网

喷嘴及燃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69949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7 00:01
本公开提供一种喷嘴及燃烧器,喷嘴包括:中心体,中心体内限定适用于容纳第一燃料通过的第一燃料通道;以及套筒,套设于中心体的外侧,套筒及中心体之间限定预混腔,预混腔适用于容纳第一燃料及由外部引入的空气混合,以形成预混气,套筒内围绕预混腔设置有多个适用于容纳第二燃料通过的第二燃料通道;其中,预混腔及第二燃料通道的排气端设置于套筒的同一侧,以使预混气及第二燃料在套筒的外侧混合,以待点燃。燃烧器,包括:端板;多个喷嘴单元,设置端板上,每个喷嘴单元中包括至少一个的第一喷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的至少一种实施例涉及燃气轮机,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喷嘴及燃烧器


技术介绍

1、基于低碳排放的要求,以氢气为主混合其他燃料(如一氧化碳、甲烷及其他含碳燃料)的混合燃料被广泛的应用于燃气轮机中。

2、由于氢燃料的燃烧性质活泼,与其他燃料的燃烧性质具有明显差异,因此,在富氢燃料中氢气含量越高,层流火焰速度明显增加,绝热火焰温度升高,从而显著影响燃烧动力学特性,导致燃料-空气混合不均匀、点火易爆燃及易回火等问题。

3、为此,如何提升燃料-空气混合的均匀性,以抑制爆燃及回火情况的产生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以及其他方面的至少一种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喷嘴及燃烧器,包括中心体及套筒,中心体内适用于传输第一燃料,并使第一燃料在预混腔内与空气混合形成预混气,再使预混气与第二燃料在套筒所配置的第二燃料通道的排气端混合,以待点燃,从而提升燃料与空气混合的均匀性,有利于抑制爆燃及回火情况的产生。

2、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喷嘴,包括:中心体,上述中心体内限定适用于容纳第一燃料通过的第一燃料通道;以及套筒,套设于上述中心体的外侧,上述套筒及上述中心体之间限定预混腔,上述预混腔适用于容纳上述第一燃料及由外部引入的空气混合,以形成预混气,上述套筒内围绕上述预混腔设置有多个适用于容纳第二燃料通过的第二燃料通道;

3、其中,上述预混腔及上述第二燃料通道的排气端设置于上述套筒的同一侧,以使上述预混气及上述第二燃料在上述套筒的外侧混合,以待点燃。

4、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述套筒被构造成中空的圆筒结构,上述中心体被构造成中心回转体结构;其中,上述套筒的轴线被构造成与上述中心体的轴线的延伸方向相重合,以使上述中心体及上述套筒之间形成环形的上述预混腔。

5、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述预混腔由进气端向排气端形成渐缩结构,以提升预混气的流速。

6、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述中心体的第一端设置于上述套筒的内壁面上,上述中心体的与上述第一端相背离的第二端沿上述中心体的轴向延伸至上述预混腔的排气端内;其中,上述第二端设置有向内凹陷的凹陷部。

7、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述套筒的管壁上设置有与上述预混腔相连通的多个空气进气口,以引导上述套筒的外侧的空气进入上述预混腔,多个上述空气进气口沿上述套筒的周向均匀间隔布置,位于上述套筒的同一轴向位置的多个上述空气进气口进行一个空气进气口阵列。

8、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述套筒上设置有多个上述空气进气口阵列,相邻的上述空气进气口阵列中的上述空气进气口沿上述套筒的周向错位设置。

9、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述中心体的内部形成燃料腔,上述燃料腔的输入侧和外部的燃料供给设备相连通,上述中心体上沿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燃料喷孔,适用于将上述燃料腔与上述预混腔连通,以形成上述第一燃料通道。

10、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述燃料喷孔布置于远离上述预混腔的排气端的空气进气口的空气流向的下游位置。

11、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述燃料喷孔形成于上述中心体的位于相邻的两个上述空气进气口阵列之间的部分。

12、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燃烧器,包括:端板;多个喷嘴单元,设置上述端板上,每个上述喷嘴单元中包括至少一个上述的第一喷嘴。

13、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述喷嘴单元还包括多个第二喷嘴;其中,多个上述第二喷嘴围绕上述第一喷嘴布置。

14、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燃烧器还包括燃料供给单元,包括:第一燃料管,被构造成和上述第一喷嘴的第一燃料通道及上述第二喷嘴相连通,以向上述第一喷嘴及上述第二喷嘴供给第一燃料;以及第二燃料管,和上述第一喷嘴的第二燃料通道相连通,以向上述第一喷嘴供给第二燃料。

15、根据本公开提供的喷嘴及燃烧器,包括中心体及套筒,中心体内形成适用于传输第一燃料的第一燃料通道,套筒内形成适用于传输第二燃料的第二燃料通道,套设于中心体的外侧套筒与中心体的外壁之间形成预混腔。第一燃料通道的输出端与预混腔相连通,适用于与外部引入的空气进行混合,以形成预混气,再使预混气与围绕在预混腔的外侧的第二燃料在第二燃料通道的排气端混合,以待点燃,从而提升燃料与空气混合的均匀性,有利于抑制爆燃及回火情况的产生。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喷嘴,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11)被构造成中空的圆筒结构,所述中心体(12)被构造成中心回转体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混腔(13)由进气端向排气端形成渐缩结构,以提升预混气的流速。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体(12)的第一端设置于所述套筒(11)的内壁面上,所述中心体(12)的与所述第一端相背离的第二端沿所述中心体(12)的轴向延伸至所述预混腔(13)的排气端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11)的管壁上设置有与所述预混腔(13)相连通的多个空气进气口(122),以引导所述套筒(11)的外侧的空气进入所述预混腔(13),多个所述空气进气口(122)沿所述套筒(11)的周向均匀间隔布置,位于所述套筒(11)的同一轴向位置的多个所述空气进气口(122)进行一个空气进气口(122)阵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11)上设置有多个所述空气进气口(122)阵列,相邻的所述空气进气口(122)阵列中的所述空气进气口(122)沿所述套筒(11)的周向错位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体(12)的内部形成燃料腔(14),所述燃料腔(14)的输入侧和外部的燃料供给设备相连通,所述中心体(12)上沿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燃料喷孔(123),适用于将所述燃料腔(14)与所述预混腔(13)连通,以形成所述第一燃料通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喷孔(123)布置于远离所述预混腔(13)的排气端的空气进气口(122)的空气流向的下游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喷孔(123)形成于所述中心体(12)的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空气进气口(122)阵列之间的部分。

10.一种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单元还包括多个第二喷嘴(3);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燃料供给单元,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喷嘴,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11)被构造成中空的圆筒结构,所述中心体(12)被构造成中心回转体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混腔(13)由进气端向排气端形成渐缩结构,以提升预混气的流速。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体(12)的第一端设置于所述套筒(11)的内壁面上,所述中心体(12)的与所述第一端相背离的第二端沿所述中心体(12)的轴向延伸至所述预混腔(13)的排气端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11)的管壁上设置有与所述预混腔(13)相连通的多个空气进气口(122),以引导所述套筒(11)的外侧的空气进入所述预混腔(13),多个所述空气进气口(122)沿所述套筒(11)的周向均匀间隔布置,位于所述套筒(11)的同一轴向位置的多个所述空气进气口(122)进行一个空气进气口(122)阵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11)上设置有多个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博涵胡宏斌姜磊姜向禹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