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摆动式研磨棒超精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68473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23:48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摆动式研磨棒超精机,包括壳体、工件轴、第一电机、连接杆和研磨棒;在壳体上表面中间偏后位置设有L形的底座,且在底座的水平边上表面设有第一气缸,第一气缸的伸缩端竖直向下延伸,并通过连接板与第一电机连接;第一电机的输出端竖直向下设置,并与连接杆的上端同轴心联动,连接杆的下端与研磨棒的上端同轴心套接,并通过销轴连接,进而使研磨棒进行摆动式转动;在壳体正上方相对于研磨棒正下方水平横向设有工件轴,且在工件轴上靠左端左右同轴心套接有工件和磨床轧头,并通过软接触抵紧机构对工件进行轴向定位。本技术研磨棒与连接杆采用摆动式连接,使研磨棒可随工件外曲面自动调节角度,提高了外曲面超精的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超精机,具体涉及一种摆动式研磨棒超精机


技术介绍

1、轴承是机械设备中的一种重要零部件,其主要功能是支撑机械旋转体,降低运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并保证其回转精度,所以在进行轴承的生产加工过程中,需要利用到超精机对轴承进行精加工处理。但是现有的超精机用研磨棒,都是采用固定的连接方式,这就使得研磨棒在研磨过程中容易影响产品的弧面角度,从而影响加工精度,对产品品质造成影响。因此,以上问题亟需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摆动式研磨棒超精机,研磨棒与连接杆之间采用摆动式连接,使得研磨棒在旋转向心力作用下晃动间隙控制在2~5mm,从而对工件外曲面超精时可随着外曲面自动调节角度,避免对工件外曲面造成损坏,提高了外曲面超精的精度。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的一种摆动式研磨棒超精机,其创新点在于:包括壳体、软接触抵紧机构、移动机构、工件轴、第一电机、连接杆和研磨棒;在水平设置的所述壳体上表面中间偏后位置竖直设有l形的底座,所述底座的水平边水平纵向朝前设置,且在其上表面中间位置还竖直设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伸缩端竖直向下延伸出所述底座的水平边下表面,并通过连接板与所述第一电机的固定端连接,进而带动第一电机做竖直上下运动;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竖直向下设置,并与竖直设置的所述连接杆的上端同轴心联动,所述连接杆的下端与竖直设置的所述研磨棒的上端同轴心套接,且二者之间通过水平设置的销轴连接在一起,进而使研磨棒在旋转向心力作用下进行摆动式转动;在所述壳体的正上方相对于研磨棒正下方右侧还水平横向设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固定端通过移动机构在壳体上表面做水平横向运动,且其输出端水平向左设置,并与水平横向设置的所述工件轴右端同轴心联动;在所述工件轴上靠左端还左右同轴心套接有工件和磨床轧头,且在所述壳体上表面相对于工件轴左侧还设有软接触抵紧机构,并通过软接触抵紧机构对工件进行轴向定位,进而通过研磨棒对工件的外曲面进行研磨。

3、优选的,所述底座的竖直边下端与所述壳体的上表面对应位置垂直固定连接,且所述移动机构与所述底座的竖直边前后错位设置,并确保所述底座的竖直边对所述软接触抵紧机构以及工件轴的动作不产生干涉。

4、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下端套接部分带间隙,进而使研磨棒在旋转向心力作用下进行摆动式转动,并将研磨棒的晃动间隙值控制在2~5mm。

5、优选的,所述研磨棒与所述工件轴设于同一竖直平面内,且二者呈90°设置,进而通过移动机构将工件水平横向移动至所述研磨棒的正下方。

6、优选的,所述第一气缸的行程需确保研磨棒可与处于研磨棒正下方的工件接触。

7、优选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侧板、丝杆、导轨、滑块、第二电机和l形板;在所述壳体的上表面右侧相对于第三电机位置处还左右间隔竖直对称设有侧板,且两个所述侧板均竖直纵向设置;在两个所述侧板之间的中间位置还水平横向设有丝杆,所述丝杆的两端分别与对应所述侧板转动连接,且其一端水平垂直延伸出靠右侧所述侧板,并与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联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机水平设置,并与对应所述侧板螺接固定;在所述丝杆的上下两侧相对于两个侧板之间还水平对称平行间隔设有导轨,且每一所述导轨的两端分别与对应所述侧板螺接固定;在所述丝杆上还左右间隔套接设有两个滑块,两个所述滑块均竖直设于两个所述侧板之间,且分别与所述丝杆螺接,并分别与每一所述导轨水平横向滑动连接;所述l形板的水平边下表面分别与两个所述滑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并通过滑块做水平横向运动,所述壳体对滑块的水平运动不产生干涉,且所述l形板的竖直边竖直纵向向上设置,并设置在靠左侧;所述第三电机的固定端与所述l形板的竖直边右侧面固定连接,且其输出端水平横向向左延伸出所述l形板的竖直边左侧面,进而通过l形板带动工件轴做水平横向运动的同时,还带动工件轴沿自身轴向进行转动。

8、优选的,还包括加强板;在每一所述侧板的外侧面与所述壳体的上表面之间还分别竖直设有加强板,并通过加强板分别对对应所述侧板进行加强固定。

9、优选的,在所述工件轴的左端面还垂直嵌入开设有方形的凹槽,且所述凹槽对工件以及磨床轧头的动作不产生干涉。

10、优选的,所述软接触抵紧机构包括支架、第二气缸、轴承座、顶杆和o型圈;在所述壳体的正上方相对于工件轴左侧还水平横向同轴心设有第二气缸,且所述第二气缸通过支架与所述壳体的上表面对应位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气缸的伸缩端水平横向向右设置,并与所述轴承座连接,进而带动轴承座朝工件轴方向做水平横向往复运动;水平横向设置的所述顶杆与所述工件轴左右间隔同轴心设置,且其左端与所述轴承座同轴心转动连接,在所述顶杆的右端面还同轴心嵌入套接设有o型圈,所述o型圈的设置位置与所述工件的套接位置相对应,且其右半部分超出所述顶杆的右端面;在所述顶杆的右端面中间位置还垂直设有于凹槽相匹配的方形凸台,且所述方形凸台的设置位置与所述凹槽的设置位置相对应;所述方形凸台与所述o型圈互不干涉设置,且与所述顶杆整体成型,进而在第二气缸的驱动下,通过方形凸台和凹槽的配合,所述顶杆的右端面与所述工件轴的左端面抵紧接触,并将o型圈与工件的左侧端面接触,对工件进行轴向定位。

11、优选的,还包括液压缸、万向轮和支腿;所述壳体为中空长方体结构,且在其内底面四个直角处还竖直对称设有液压缸,四个所述液压缸的动作同步,且每一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分别竖直向下延伸出所述壳体的下表面,并分别与对应所述万向轮连接;在所述壳体的下表面四个直角处还竖直对称设有支腿,且每一所述支腿均设置在四个所述万向轮围成的方形区域内;处于上极限位置时每一所述万向轮的下端面均设于对应所述支腿下端所在水平面的上方,且在液压缸的驱动下,通过万向轮和支腿的配合,进行研磨状态和移动状态的切换。

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13、(1)本技术研磨棒与连接杆之间采用摆动式连接,使得研磨棒在旋转向心力作用下晃动间隙控制在2~5mm,从而对工件外曲面超精时可随着外曲面自动调节角度,避免对工件外曲面造成损坏,提高了外曲面超精的精度;

14、(2)本技术通过设置软接触抵紧机构,在确保对工件进行轴向定位的同时,还保障了工件侧端面不会受到磨损和划痕;

15、(3)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气缸,可在研磨棒停转前自动抬起研磨棒,从而避免对工件造成表面划伤;

16、(4)本技术通过液压缸、万向轮以及支腿的配合使用,便于进行研磨状态和移动状态的切换,进而提高了超精时的稳定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摆动式研磨棒超精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软接触抵紧机构、移动机构、工件轴、第一电机、连接杆和研磨棒;在水平设置的所述壳体上表面中间偏后位置竖直设有L形的底座,所述底座的水平边水平纵向朝前设置,且在其上表面中间位置还竖直设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伸缩端竖直向下延伸出所述底座的水平边下表面,并通过连接板与所述第一电机的固定端连接,进而带动第一电机做竖直上下运动;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竖直向下设置,并与竖直设置的所述连接杆的上端同轴心联动,所述连接杆的下端与竖直设置的所述研磨棒的上端同轴心套接,且二者之间通过水平设置的销轴连接在一起,进而使研磨棒在旋转向心力作用下进行摆动式转动;在所述壳体的正上方相对于研磨棒正下方右侧还水平横向设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固定端通过移动机构在壳体上表面做水平横向运动,且其输出端水平向左设置,并与水平横向设置的所述工件轴右端同轴心联动;在所述工件轴上靠左端还左右同轴心套接有工件和磨床轧头,且在所述壳体上表面相对于工件轴左侧还设有软接触抵紧机构,并通过软接触抵紧机构对工件进行轴向定位,进而通过研磨棒对工件的外曲面进行研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摆动式研磨棒超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竖直边下端与所述壳体的上表面对应位置垂直固定连接,且所述移动机构与所述底座的竖直边前后错位设置,并确保所述底座的竖直边对所述软接触抵紧机构以及工件轴的动作不产生干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摆动式研磨棒超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的下端套接部分带间隙,进而使研磨棒在旋转向心力作用下进行摆动式转动,并将研磨棒的晃动间隙值控制在2~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摆动式研磨棒超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棒与所述工件轴设于同一竖直平面内,且二者呈90°设置,进而通过移动机构将工件水平横向移动至所述研磨棒的正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摆动式研磨棒超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缸的行程需确保研磨棒可与处于研磨棒正下方的工件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摆动式研磨棒超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包括侧板、丝杆、导轨、滑块、第二电机和L形板;在所述壳体的上表面右侧相对于第三电机位置处还左右间隔竖直对称设有侧板,且两个所述侧板均竖直纵向设置;在两个所述侧板之间的中间位置还水平横向设有丝杆,所述丝杆的两端分别与对应所述侧板转动连接,且其一端水平垂直延伸出靠右侧所述侧板,并与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联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机水平设置,并与对应所述侧板螺接固定;在所述丝杆的上下两侧相对于两个侧板之间还水平对称平行间隔设有导轨,且每一所述导轨的两端分别与对应所述侧板螺接固定;在所述丝杆上还左右间隔套接设有两个滑块,两个所述滑块均竖直设于两个所述侧板之间,且分别与所述丝杆螺接,并分别与每一所述导轨水平横向滑动连接;所述L形板的水平边下表面分别与两个所述滑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并通过滑块做水平横向运动,所述壳体对滑块的水平运动不产生干涉,且所述L形板的竖直边竖直纵向向上设置,并设置在靠左侧;所述第三电机的固定端与所述L形板的竖直边右侧面固定连接,且其输出端水平横向向左延伸出所述L形板的竖直边左侧面,进而通过L形板带动工件轴做水平横向运动的同时,还带动工件轴沿自身轴向进行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摆动式研磨棒超精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强板;在每一所述侧板的外侧面与所述壳体的上表面之间还分别竖直设有加强板,并通过加强板分别对对应所述侧板进行加强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摆动式研磨棒超精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工件轴的左端面还垂直嵌入开设有方形的凹槽,且所述凹槽对工件以及磨床轧头的动作不产生干涉。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摆动式研磨棒超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软接触抵紧机构包括支架、第二气缸、轴承座、顶杆和O型圈;在所述壳体的正上方相对于工件轴左侧还水平横向同轴心设有第二气缸,且所述第二气缸通过支架与所述壳体的上表面对应位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气缸的伸缩端水平横向向右设置,并与所述轴承座连接,进而带动轴承座朝工件轴方向做水平横向往复运动;水平横向设置的所述顶杆与所述工件轴左右间隔同轴心设置,且其左端与所述轴承座同轴心转动连接,在所述顶杆的右端面还同轴心嵌入套接设有O型圈,所述O型圈的设置位置与所述工件的套接位置相对应,且其右半部分超出所述顶杆的右端面;在所述顶杆的右端面中间位置还垂直设有于凹槽相匹配的方形凸台,且所述方形凸台的设置位置与所述凹槽的设置位置相对应;所述方形凸台与所述O型圈互不干涉设置,且与所述顶杆整体成型,进而在第二气缸的驱动下,通过方形凸台和凹槽的配合,所述顶杆的右端面与所述工件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摆动式研磨棒超精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软接触抵紧机构、移动机构、工件轴、第一电机、连接杆和研磨棒;在水平设置的所述壳体上表面中间偏后位置竖直设有l形的底座,所述底座的水平边水平纵向朝前设置,且在其上表面中间位置还竖直设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伸缩端竖直向下延伸出所述底座的水平边下表面,并通过连接板与所述第一电机的固定端连接,进而带动第一电机做竖直上下运动;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竖直向下设置,并与竖直设置的所述连接杆的上端同轴心联动,所述连接杆的下端与竖直设置的所述研磨棒的上端同轴心套接,且二者之间通过水平设置的销轴连接在一起,进而使研磨棒在旋转向心力作用下进行摆动式转动;在所述壳体的正上方相对于研磨棒正下方右侧还水平横向设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固定端通过移动机构在壳体上表面做水平横向运动,且其输出端水平向左设置,并与水平横向设置的所述工件轴右端同轴心联动;在所述工件轴上靠左端还左右同轴心套接有工件和磨床轧头,且在所述壳体上表面相对于工件轴左侧还设有软接触抵紧机构,并通过软接触抵紧机构对工件进行轴向定位,进而通过研磨棒对工件的外曲面进行研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摆动式研磨棒超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竖直边下端与所述壳体的上表面对应位置垂直固定连接,且所述移动机构与所述底座的竖直边前后错位设置,并确保所述底座的竖直边对所述软接触抵紧机构以及工件轴的动作不产生干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摆动式研磨棒超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的下端套接部分带间隙,进而使研磨棒在旋转向心力作用下进行摆动式转动,并将研磨棒的晃动间隙值控制在2~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摆动式研磨棒超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棒与所述工件轴设于同一竖直平面内,且二者呈90°设置,进而通过移动机构将工件水平横向移动至所述研磨棒的正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摆动式研磨棒超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缸的行程需确保研磨棒可与处于研磨棒正下方的工件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摆动式研磨棒超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包括侧板、丝杆、导轨、滑块、第二电机和l形板;在所述壳体的上表面右侧相对于第三电机位置处还左右间隔竖直对称设有侧板,且两个所述侧板均竖直纵向设置;在两个所述侧板之间的中间位置还水平横向设有丝杆,所述丝杆的两端分别与对应所述侧板转动连接,且其一端水平垂直延伸出靠右侧所述侧板,并与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联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机水平设置,并与对应所述侧板螺接固定;在所述丝杆的上下两侧相对于两个侧板之间还水平对称平行间隔设有导轨,且每一所述导轨的两端分别与对应所述侧板螺接固定;在所述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吴伟楼杰
申请(专利权)人:海门市力岚轴承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